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MRI检查配合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崔怀慧

(凤庆县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5900)

【摘要】 目的 探究目标策略的针在性护理干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配合程度、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且检查前30min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施行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MRI检查配合程度。

【关键词】 目标策略;针对性护理;股骨头坏死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075-01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诊断方法较多,其中磁共振成像(MRI)应用较为广泛。但在MRI检查过程中,因其具有扫描时间长,扫描噪声大,扫描室相对封闭等特点,患者易出现焦虑、担心等负性情绪,且部分患者配合度较差,进而影响检查进行,故在进行MRI检查时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检查顺利完成[1]。基于此,本研究选取6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旨在分析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MRI检查配合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6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8~75岁,平均(67.47±3.12)岁。对照男19例,女15例;年龄59~74岁,平均(66.58±3.25)岁。两组性别与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例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确诊为股骨头坏死;(2)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存在肝肾、心血管等严重疾病者;(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性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MRI检查。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MRI检查前,均发放一张《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表》,内容如下:(1)检查时不得携带磁敏体或金属进入扫描室,如手机、手表、发夹、磁卡等;(2)体内不可有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假牙、动脉瘤夹等;(3)护理人员嘱咐患者提前30min进入磁共振室侯诊。

1.3.2 观察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如下:(1)拟定方案,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MRI检查配合程度为目标,成立护理小组,包括护士长、护士,了解患者病情、身心状态,综合考虑并制定具有目标策略性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2)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向其讲解有关MRI检查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耐心讲解该项检查的目的与意义;(3)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有关磁共振室环境,并介绍该检查流程,描述检查过程中所出现的声光现象及检查时间;(4)嘱咐患者在扫描过程中,需保持平静呼吸,切不可移动身体,检查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生指导,积极配合;若出现不适感,可经磁控话筒联系医护人员;(5)护理人员认真倾听患者所担心问题,并针对问题逐一解答;(6)MRI检查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再评估,掌握护理目标完成情况,同时采纳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提出的意见,并针对性改进护理内容。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MRI检查配合程度。根据我院自制配合度评估标准,①患者执行且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未携带禁带物品;检查时患者感觉良好评为配合好;②对于医护人员的指导,大部分均能做到;仅携带一种违禁物品;检查时患者勉强完成检查评为配合中等;③患者难以执行医护人员指导;未看《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表》,违禁物品携带大于1种;未能完成检查评为配合差。(2)比较两组检查前30min负性情绪。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重[2]。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处理,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等级资料Ridit表示,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配合度 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配合度n(%)

2.2 负性情绪 检查前30min进行焦虑测评得出,观察组焦虑评分(27.36±3.12)分,对照组焦虑评分(38.35±5.16)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t=10.627,P=0.000)。

3 讨论

MRI是临床检测股骨头坏死情况的常用手段,临床实践发现,多数患者在进行MRI检测时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且其配合度较差,故对需进行该项检查的股骨头患者应辅以护理措施,以促进检测顺利完成。

不同护理措施,效果差异较大,临床常规护理在股骨头坏死患者MRI检查中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显著,故在此护理基础上应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3]。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属于一种在针对性护理基础上完善发展的护理模式,主张设定相应目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策略,从而完成预设目标[4]。本研究对3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施行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且检查前30min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股骨头坏死负性情绪,提高MRI检查配合程度。分析其原因在于,护理小组为了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MRI检查配合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通过向患者讲解MRI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并向其介绍有关检查流程及声光现象,促使患者提前熟悉检查流程等,从而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检查配合度。

综述,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股骨头坏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MRI检查配合程度,对临床MRI检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勇,晏海平,丁乃艳,等.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诊断现状及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5,8(5):237-240.

[2] 谷艳华.老年患者磁共振检查前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1):116-117.

[3] 董永军.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208-4209.

[4] 马繁华.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1):85-86.

论文作者:崔怀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MRI检查配合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崔怀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