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治疗作用研究论文_易喜梅

洪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怀化洪江 418116

【摘 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并有宫内残留的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均为53例患者,对照组予以B超下清宫术治疗,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β-HCG水平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血β-HCG水平均明显降低,组间进行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显著提高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治疗效果,减轻痛苦并进一步增加再孕机率,值得临床借鉴和选择。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米非司酮;宫腔残留

人工流产术是人工负压吸引术的简称,患者在自愿流产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宫内残留的情况,所谓宫内残留,主要是指人流术后宫腔内残留蜕膜组织或绒毛组织的现象,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人流术后持续≥15d的阴道流血,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具有明显的宫内异常回声。确诊为宫内残留后患者需要慎重考虑是否采取二次刮宫治疗,但刮宫不仅会带来较大的疼痛,还可能损伤子宫内膜,甚至存在子宫穿孔的危险[1]。本文选取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并有宫内残留的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并有宫内残留的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该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经腹部彩超、妇科检查、病理学、血清β-HCG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均为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0.6±6.3)岁。试验组患者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9.5±6.1)岁。在基本资料比较上,2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B超下清宫术治疗,及时对刮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004,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药品规格:化学药品,0.2g)治疗,50mg/次,2次/d,连用5d。服药前后2h内应禁食,结束治疗后复查血β-HCG水平,如其下降明显,可在月经来潮后应用彩超确认宫内异常回声消失与否,若下降不明显可再次予以米非司酮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标准:阴道流血症状在治疗后完全消失,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内无异常回声;有效标准:阴道流血症状明显改善,血β-HCG明显降低,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内依然存在异常回声;无效,阴道流血症状、血β-HCG水平及B超检查结果无变化。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3]。

1.4 统计学评析

利用SPSS21.0分析全部得到的数据,血β-HCG水平以( )表示,组间行t检验,以百分率(%)描述治疗总有效率,组间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β-HCG水平变化

治疗前2组血β-HCG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类思想的逐渐开放,临床门诊收治的进行人工流产术患者逐渐增多,这使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会导致性质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出现。通常情况下,二次清宫术是临床首选的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治疗方法,但清宫术会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加剧疼痛,还可能引起宫腔组织粘连和机化,甚至会影响患者生育能力。因此,如何科学对症的治疗人流后宫内妊娠残留是临床一直以来重点探索的问题。相关研究发现[4],米非司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最初临床将米非司酮作为抗孕药使用,其可终止早孕,本品可与孕酮的受体实现竞争性结合,拮抗孕酮作用明显,可显著提高流产效果,同时其可有效分离绒毛和子宫内壁,使已经坏死的蜕膜细胞快速排除宫腔之外;除此之外,米非司酮还能有效修复子宫内膜,对子宫颈成熟发挥促进作用;诱导月经来潮,并可与糖皮质激素进行良好结合,并通过扩张子宫颈,提高子宫的敏感性,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贺秀芬,省新元,郎惠敏等人[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证明米非司酮可显著提高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治疗效果,减轻痛苦并进一步增加再孕机率,值得临床借鉴和选择。

综合上述分析,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刮宫术,其可加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对再次妊娠产生较大影响,临床方面可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武.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12-3613.

[2] 况玉兰,罗小琴,齐艳虹等.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2):122-123.

[3] 梁惠虹,伍凤群,伍世端等.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03(18):98-100.

[4] 石素芳,赵耀辉.米非司酮治疗人流术后宫腔残留9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3):209-209.

[5] 贺秀芬,省新元,郎惠敏等.中药排膜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腔残留的疗效观察[J].健康前沿,2016,23(10):232,229.

论文作者:易喜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治疗作用研究论文_易喜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