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江泽民选编指南_公有制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江泽民选编指南_公有制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成果——《江泽民文选》导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成果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06)04—0005—05

《江泽民文选》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江泽民文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成果,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为我们深入学习、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因此,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并结合个人初步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谈谈对如何深入学好《江泽民文选》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深刻认识《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

《江泽民文选》出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用五个字作了高度概括:“最好的教材”。具体讲,就是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的教材;为我们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那么,《江泽民文选》为什么能够成为“最好的教材”呢?这是由《江泽民文选》内容上的三个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去进一步理解“最好的教材”这一提法的深刻内涵。

(一)《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非同凡响的历史进程,因而它也成为我们更深刻理解这13年艰苦奋斗历史的最好教材。这段历史是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的,许多事至今都历历在目。但人类认识规律告诉我们:感觉到了的东西,并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的水平上,更应上升到理性的水平。因此,通过学习《江泽民文选》,重温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这13年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从而可以帮助我们从理性上更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这对于帮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江泽民文选》科学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我们党在战胜各种困难中所形成的宝贵经验,因而它也成为我们更深刻领会这13年所形成的基本经验的最好教材。我们党从来是一个高度重视总结经验的党,并且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壮大的。通读《江泽民文选》,我们会深切地感觉到,《江泽民文选》中绝大多数文章,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在总结方方面面工作的经验。但在《江泽民文选》一至三卷中,最重要的总结经验的文章有3篇: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改革开放20年经验的总结;在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中对主政10年经验的总结;在十六大报告第一部分中对主政13年经验的总结。这些基本经验,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的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通过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刻领会并长期坚持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提高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江泽民文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因而它也成为我们更好地学习,更准确、完整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最好教材。《江泽民文选》出版前,我们学习、宣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少原著依据。当时我们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依据仅是一些零星的文本,如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江泽民《论科学技术》、《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以及《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等,但这些文本不是专题摘编,就是语录汇编,都不够系统、完整。

《江泽民文选》一至三卷真正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从而为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的文本依据。今后,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然应以学好《江泽民文选》为主,花大力气研读原著,要把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勤于思考,善于运用,努力达到学通弄懂的境界。这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更好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学习《江泽民文选》,首先应从深刻领会这13年的历史进程入手;其次再深入到深刻领会这13年的基本经验的层次;最后再深入到深刻掌握这13年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上去,并进一步认识这些创新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全面完整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这实质上也反映了人类认识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抽象,再上升到理性具体的辩证思维的过程。学习《江泽民文选》,也应遵循人类这一辩证思维的规律。

二、系统把握、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

(一)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采取的基本方法。学术界学习研究一个人的思想,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从纵向上说,从这个人思想发展的时间维度上说,要研究这个人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二是从横向上说,要研究这个人思想所涉及的空间领域,如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等等。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应采用这样的基本方法。

从纵向上说,通过学习《江泽民文选》,真正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四大,可称为深刻反思、初步探索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十四大到十五大,可称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从十五大到十六大,可称为深化认识、产生飞跃的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都应放到这一发展过程中去作历史的考察,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

从横向上说,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涉及的空间领域上说,它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八大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因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江泽民对这些丰富内容的思考是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来展开的: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通过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创造性地回答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富于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从而深化了我们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因此,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应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进行。

(二)深刻领会江泽民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所形成的富于独创性的理论成果。

1.江泽民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江泽民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新鲜经验、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与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上,江泽民有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首先,表现在对公有制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一是关于公有制的含义。按照传统观点,公有制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根据新的情况,江泽民又进一步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属于公有制,进一步拓展了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空间。二是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江泽民提出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在质上,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的新观点。三是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问题。江泽民提出应当区分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改变公有制实现形式,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其次,表现在对非公有制经济作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江泽民明确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著名论断,并从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满足需求、增加税收、扩大出口等方面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第二,坚持与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对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认识上,江泽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在于除按劳分配外,还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也可按贡献参与分配。因此,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实质,是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三,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江泽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上的认识突破和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用什么提法来表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科学的理念概念。在十四大召开前,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的“6·9”讲话中,将几种提法作了比较后,建议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在十四大上,把它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次,江泽民还认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要处理好发挥市场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再次,江泽民还提出从整体上搞活整个国有企业,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的一系列新观点。

这三条所涉及的问题,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最为敏感的一些经济制度上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的重要突破,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问题上,江泽民首先论证了发展的重要性,揭示了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指出落后就会挨打,财大才能气粗,从而把发展提到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高度。江泽民也提出了发展的重点论和全面论相结合的思想,指出重点是经济建设,全面发展包含六方面的内容,即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共同发展,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还提出发展要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新思想。为此,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第五,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思路与新的发展战略。关于发展思路,江泽民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也就是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江泽民还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如提出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扩大内需的方针、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等新的发展战略。

2.江泽民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江泽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结合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丰富实践,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在民主问题上,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及其重要性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他强调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属性,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始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的模式。这些精辟的论述,就构成了江泽民的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江泽民首先阐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他明确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

江泽民还阐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在坚持与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除掉其弊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越性,从而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有力地推动人民民主的实现。这样,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这一根本目标前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江泽民还强调指出,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异常敏感性和极端复杂性,因而,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主要有: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第三,关于依法治国的思想。江泽民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和治国目标。江泽民深刻阐明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必须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即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之间的关系,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共产党要依法执政,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3.江泽民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江泽民站在时代高度,深刻阐明了文化是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思想,并进而阐明了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思想、新观点。

面对这种情况,江泽民还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具体地讲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强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思想道德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提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重大意义、特点规律和实现途径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我们党执政思想的成熟。

4.江泽民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执行的几个重大战略方针。江泽民在分别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上,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总体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执行的几个重大战略方针,主要有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方针,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这些重大战略方针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

(三)深刻领会江泽民创造性地回答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上,所形成的富于独创性的理论成果。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领导这个事业的党的状况。江泽民正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探索和思考在长期执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于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1.江泽民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指导方针。他认为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要求我们树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指导方针。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2.江泽民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从严治党的新思路,即用时代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所谓从严治党,就是要求我们党在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面前,用时代发展要求重新认识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用自我改革的精神,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3.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

首先,江泽民根据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提出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强调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转变”是历史性的根本转变,指出了当今党的建设的根本特点: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共产党的建设,而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

其次,江泽民还创造性地把执政党建设同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思想;赋予党的根本宗旨以新的时代要求,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赋予党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精神,提出了“指导思想也要与时俱进”的思想;赋予党的建设的任务以新的时代内容,提出了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也就是讲,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是以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所获得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于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如关于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关于坚持与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大力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的思想;关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关于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等等。这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已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水平。

(四)深刻领会蕴含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丰富内容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江泽民文选》,不仅要在把握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丰富内容上下工夫,而且要在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工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不能动摇的。但是,它可以而且应该和需要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概括和阐发,并通过这种新的概括和阐发,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这里,特别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在江泽民的全部理论创造活动中,体现在江泽民所有思想观点中。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把握这个贯穿其中的活的灵魂。江泽民在这个问题上的新贡献,突出表现在增加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展开说,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站在哲学高度,阐明了与时俱进的内涵。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就是思想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是与时俱进的统一内涵。二是提出了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三是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态度。江泽民提出了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一个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一个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四是提出了“结合”是与时俱进的必然途径。江泽民认为,只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2.牢牢把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所谓政治立场问题,通俗地讲,就是站在哪一边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边。这具体表现在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江泽民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也就是讲,要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结语:综上所述,《江泽民文选》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其着力研究的中心课题(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并围绕这个中心课题已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并有一个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这些基本观点之中。据此,可以得出一个总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收稿日期:2006—09—03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江泽民选编指南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