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选择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选择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之所以关键,就在于要为我国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百多年来的奋斗目标,是整个中华民族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民族大业。

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正确的现代化道路,依赖于合乎现代化要求的经济体制、经济组织方式。近二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开辟了这样一条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亦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这条道路,就是维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维护我们的民族大业。

为了使这条道路真正成为一条不可更移的道路,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和内心信念,我们必须真正超越传统计划经济及其意识形态的狭隘眼界,深刻理解市场经济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至关紧要的意义,理解由市场化而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在逻辑。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质与现代化的动力

市场经济的实质和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它的自主性,一切市场活动都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和企业的自主活动。市场经济充分承认各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独立的经济利益,充分承认他们在市场活动中的自主选择权和独立决策权,在此前提下,市场主体当然也将独立地对自己的市场行为负责。

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既无需任何行政命令,也无需任何动员和号召,市场主体都会“天然地”运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满足市场需要亦即社会需要而努力生产,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努力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否则就要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乃至被淘汰。

正是市场经济的这种自主性质,构成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最为有效的动力机制。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现代化不可能是少数政治领袖和知识精英的功业,而必须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因此,现代化进程要求广大民众而不仅仅是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否则这一进程便无法全面展开和持续推进。那么,使广大民众真正成为发展主体的动力在哪里?在他们的经济利益。无疑,就利益而言,社会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群体的独立利益,但这一命题同时也意味着前者是以后者为基础的。归根结底,现代化的动力首先来自广大民众的个人及其群体的独立经济利益。或者说,现代化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共同利益,只有在无数个人、群体争取自身独立利益这种最平实的努力中才能被促进并得以实现。由此便不难看出,市场经济方式正是现代化的高度有效的组织方式。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质,它对人们独立经济利益的充分肯定,蕴积着现代化的最深厚的动力源泉,激发着民众在现代化进程中广泛的自主参与,从而真正赋予现代化事业以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进一步说,当民众广泛获得为自己的独立经济利益而自主活动的条件时,不仅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将获得不竭的动力,而且,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组织与制度创新也将因此而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在这种条件下,民众有充分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寻找、选择更有效率的经营方式与制度安排,不断创造更为完善的经济组织工具和组织技术。而凡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组织、经营方式与制度,就一定是更有效、更完善和成本更低的。若非如此,它就不会在人们的自主选择中被接受。我们知道,组织与制度的创新是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方面,这种创新只能来自民众在实践中的自主选择。所以,一种方式、一项制度的优劣取舍必须依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而定。充分认识这一点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正在努力争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同志对计划经济似乎显得难以割舍,我们时常能遭遇这样的发问:“难道可以不要计划吗?”的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必须看到,计划经济的本质,或者说它的要害,并不在于有计划,而在于它是一种命令经济、统制经济,它必须以否定生产者、生产单位的自主性为前提。按照计划经济所隐含的逻辑,民众自己并不了解自己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其长远利益,也缺乏正确、正当地谋求自身利益的能力。因而计划经济几乎排除一切不依赖于国家的东西,坚持几乎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由国家直接干预和控制。在那里,个人和群体利益并不是社会利益的基础,而是隶属于被某种享有至上威权的“计划力量”所认定的“社会利益”。人们的独立经济利益及与之相联系的自主活动被根本排斥。这样,计划经济就在事实上排除了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排除了民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广泛的自主参与。这一点正是计划经济与现代化目标之间的深刻矛盾,是计划经济之所以缺乏活力和效率、其组织体制缺乏发展和创新能力并日趋僵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非简单地以市场代替计划,其核心问题乃是用自主经济代替统制经济,从而使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逻辑得以展开。中国改革在邓小平同志的主导下,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富民思想与政策,并在事实上以市场为导向,其意义是极为深刻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鲜明地显现了出来。富民思想和政策的提出,就是充分肯定广大民众独立的经济利益和以此为目标的自主活动,把现代化理解为人民大众自主追求更富足、更文明的生活并为此而充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的过程与结果。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则不断拓展着这种自主活动的空间,不断健全其必需的制度条件。由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真正呈现出一派光明与锦绣。

市场的组织作用与全面的经济发展

市场是一切经济活动主体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人类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最普遍、最一般的经济联系方式。通过市场联系,各种独立、分散的生产活动得以形成一个整体,一个社会经济体系。在其中,市场过程一方面起配置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使各个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通过交易、合作而得到协调。因此,市场是社会经济内部的一个自我组织与协调系统。相互分离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能形成一种井然的分工秩序,相互独立的经济利益之所以不会在矛盾与冲突中同归于尽,正是由于市场的组织与协调功能。所以,市场化越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越充分,即意味着社会经济的组织系统越完备,由市场交换关系本身的不断拓展而自行创造出来的组织工具与组织技术越精密,因而经济的组织与协调程度也就越优异。

市场配置资源、组织和协调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工具是价格。在足够的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包括工资、利息、地租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自动传递出关于各种经济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信息,从而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选择的条件和依据。

同时,价格变动与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又使价格信号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促使人们把资源投向在竞争中出价最高亦即需求强度与使用效率最高的地方。因此,市场价格机制既能激励企业进行最有效率的生产,又能促进整个经济达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由此实现的不断提高的经济效率(即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为全面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

现代化过程是全面的经济发展过程,它不仅要求经济增长即数量、规模的扩大,而且要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离开这种结构变革,单纯的数量扩张就可能沦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经济结构的变动当然要受到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资源禀赋、人口规模、技术条件、贸易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无论面临怎样的约束条件,结构转变本身总是经济资源再配置的结果,结构的不断变动来自资源不断重新配置的过程。因此就全面的经济发展而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仍然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如果一个经济系统中存在着良好的调节机制,能够高效率地配置资源,那就一定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实现结构优化以及与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相联系的结构升级。如前所述,市场是一种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因而良好的市场机制即是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至为重要的发展机制。

以结构变革为显著特征的经济发展过程同时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所谓生产的社会化,并非简单地搞大工程、大项目,更不是把全社会组织成一个大工厂,而是指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与拓展,从初级产品到不断多样化的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部门日益增多,生产者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易日益增多,其相互依赖的关系日益紧密和广泛,专业化以及与之并存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各种生产要素愈来愈成为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的社会经济资源,因而要求充分的自由流动以达成有效率的配置。显而易见,这个过程是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动的,首先是由市场交易活动的扩大和多样化所带动的。所以,市场化即社会化。如果没有市场关系的扩展,产品之间、产业之间的广泛联系就不能实现,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就失去了条件。如果没有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全面、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各种经济资源的广泛流动和有效配置也就无法进行。

与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方式,其突出问题是缺乏充分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在人们的独立经济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动力机制,因而从根本上缺乏有效的经济组织工具和组织技术。由于计划部门事实上难以充分、及时地获取社会经济信息,它只能以“一刀切”的指令性计划来控制整个经济;由于生产单位缺乏内在的利益动力,这种一刀切的计划又只能靠行政命令、政治和意识形态压力以及纪律约束、道德约束等手段来强制贯彻,使经济活动每每演化成政治活动。其结果,不仅解决不好经济问题,而且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带来种种矛盾与冲突。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中,国民经济一再发生剧烈波动,国家政治生活也一再发生剧烈波动,使整个社会不得不为此付出双重的代价。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计划经济的组织工具和技术太过简陋因而缺乏足够的组织能力的必然结果,它典型地表现出计划经济下的经济与政治组织结构的某种脆弱性或不稳定性。在剧烈的经济波动中结构失衡日趋严重、资源配置质量日趋恶化的现象就是这种组织无效率的明证,就是计划经济不能适应全面的经济发展要求的明证。

市场经济与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平等、进步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质不仅是经济活力与效率的保证,而且是整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人们在充满机会与风险的市场经济中独立决策,自负盈亏,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由此不断提高着掌握自身命运,对自己的未来自行负责的自主活动能力。这既意味着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自由发展,又形成了整个社会向着更加健全、更加合乎理性的方向不断进步的条件。不能设想,当广大民众作为个人根本缺乏安排自己的经济生活及其未来的自主选择权的时候,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国家的主人,真正具有作为主人决定社会和国家事务的权利和能力。

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而自主经济即同时表现为契约经济。一切市场交易关系都是契约关系,都建立在交易双方彼此承认对方作为一定的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拥有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它的基本精神是自愿而不是强迫,是诉诸契约而不是诉诸暴力。因此,市场经济,作为普遍的社会经济联系方式的市场交换,在经济关系中全面确立并进而在社会关系中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平等。许多年来,我们一贯反对“抽象地谈论自由、平等、人权”,这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它实际上正好充分表明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因为正是市场经济,正是在自主基础上以契约为媒介的自愿的市场交换,构成这些崇高社会理想和现代文明基本精神的真正具体、现实的基础。一个缺乏市场经济制度的传统社会,必定是一个缺乏个人自由与平等关系的社会,以至于自由平等观念本身无论在“抽象”的还是在“具体”的意义上都是被排斥的。反过来说,市场化过程愈深入,市场经济愈发展,植根于这一现实基础的自由平等观念就愈深入人心,个人自由与社会平等就愈发展,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也就愈加充分地获得肯定。这一过程即是经济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在历史上不仅是瓦解落后的自然经济的力量,而且更是摧毁传统的专制、特权社会的真正革命的力量。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对人的解放所具有的这种意义,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全面建设一个现代文明社会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社会总是由多元利益主体构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意义之一在于消除了利益关系的对抗性质,将多元主体的利益矛盾导向平等的竞争与合作,而不在于否定利益主体的多元性本身,因为社会毕竟不会是一个大工厂。计划经济力图排除这种多元性,结果只能带来利益关系的扭曲。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个人与群体的独立经济利益逐步得到了承认,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成为越来越显著的趋势。这一趋势表明整个社会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然而,囿于计划经济的狭隘观念,有一种意见却对与市场化相联系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充满疑惧,按照这种意见,那些不由国家直接控制的自主的社会经济力量一律是异己的力量,它的成长就是对国家的威胁。这实质上是用传统朝代国家的政治意识来曲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与现代化进程格格不入的落后政治意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从根本上澄清了问题,进一步确立了多元化利益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地位,十五大的这一重大突破必将有力促进我国的改革与现代化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近二十年来,随着市场化过程的展开,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异已逐步拉开。有一种意见把这种现象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状况相比较,认为还是计划经济更能够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平等。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它从根本上忘记了中国农民的存在。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计划经济中,城市与农村由于重重制度壁垒而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中,广大农民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被严厉禁止流向城市,被牢牢束缚在他们对之没有自主权的公社的土地上。由此,计划经济强制规定并长期固化农民与城市职工这两个社会阶层的身份不平等及与之相伴随的全面的机会不均等。这是既不符合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又不符合社会理想的最为显著的社会不公平、不平等。计划经济当然有它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但无论如何,这种反现代化趋势的现象毕竟表明,计划经济的组织方式不仅缺乏效率,而且也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与平等。相反,恰恰是市场化过程的启动打破了这种状况,农民开始获得向城市流动、转移的自主选择权。这种变革一方面有力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所要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另一方面又显著促进了社会平等程度的提高,显著表现出市场经济要求机会均等的本性。

当然,市场机制的作用一定会拉开人们的收入差距,这既是市场机制在达成经济效率目标时的结果,又是它的作用条件。对效率目标来说,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必需的。但尽管如此,一旦差距过大,导致收入悬殊状况,则的确不能为社会的伦理要求所接受,因而必须由政府担负起调节的责任。同时应当看到,目前存在的某些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是由转轨时期的体制因素造成的。在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政策有所不同,因而在这些不同的领域,新旧体制的作用程度和影响各有不同,这就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因不同等的机会和条件而被扩大。同时,双重体制并存,行政权力过多干预经济活动的状况易于滋生寻祖行为和腐败,从而也会扩大少数利用特权的人与大多数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努力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尽快完成体制转变。

迄今为止,在我们的世界上,全面的经济现代化是在市场化过程中,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实现的。在中国,争取工业化、现代化的努力已持续了艰辛备尝、充满曲折的百数十年。1978年以来的历史经验,1949年以来的历史经验,乃至1840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均无可辩驳地指明了一个结论:没有市场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唯一通向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道路。在近二十年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正在为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然而,正如党的十五大所昭示的那样,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就一定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完成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

标签:;  ;  ;  ;  ;  ;  ;  ;  ;  

市场经济: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选择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