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需求,为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综合管廊能够将各个种类的市政管网进行集中化和统一化的梳理。我国综合管廊起步较晚,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综合管廊的发展趋势很快。综合管廊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目前的问题很快显现出来。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以及综合管廊发展到目前为止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希望能够对综合管廊以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伸缩缝;防水处理;分析
引言:近年来,国务院及各部委多次出台政策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所谓城市综合管廊是指一种更加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从国内外综合管廊收容管线的统计来看,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主要有给水、电力、通信、热力、中水、燃气、供冷、垃圾运输管、重力污水、压力污水、工业管道、雨水。1832年法国巴黎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综合管廊工程,随后英国、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亦开始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分发达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而我国在综合管廊方面的发展还十分滞后。目前国内很少有学者针对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价进行研究。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将多种管线集中设置到道路以下的同一地下空间,而形成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已成为发展趋势。伸缩缝作为综合管廊土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的科学性对于结构耐久性的保障尤为重要。伸缩缝一旦渗水,影响到工程使用,甚至危及工程的安全运行。
1.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
1.1国外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
1833年世界上第一条综合管廊在巴黎建成,综合管廊后来在欧洲以及日本等地开始陆续地进行建设。经过将近两个世纪的使用,其他国家经过很多成功的案例表明,建设综合管廊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西方国家已经探索出了建设综合管廊的成功的方法。
1.2国内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
一是国内现存管网规划起点不够高面临着维修困难、改造困难的现状;二是强降雨时道路积水严重,排水不利;三是排污管道及给水管道发生爆管事件频繁,影响正常生活;四是公路开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交通。
2.施工质量控制
2.1止水带处混凝土的振捣
止水带处混凝土振捣需精工细活,严格控制振捣棒的插入点及插入深度,既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振捣时振捣棒一定不能触及止水带。混凝土坍落度不能过大(流动性大的混凝土相应收缩性也大),且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有效减少泌水收缩,更好的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的牢固结合,避免渗漏水通道的形成。
2.2止水带安装过程中的防渗漏措施
为确保紫铜止水带焊缝质量和焊接牢固,一般使用双面对接或搭接焊的方法,焊缝均采用平焊,搭接时长度不少于20mm。结构转角处及变截面处受力条件较为复杂,应先在内场进行预拼焊接。直线段的紫铜片在内场预拼到相应长度,现场只留少数水平段的接头焊接,以减少薄弱环节。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逐个进行外观及渗透性的检查,对于外观质量及渗透性不合格的接头进行补焊,直到焊缝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2.3沉降差引发渗漏的防治措施
对于因沉降差而引发伸缩缝渗漏的防治,一是从设计角度考虑,正确处理伸缩缝两侧结构的最大容许沉降量与伸缩缝止水带防水节点(变形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对地质情况做详细的勘察,认真核算地基承载力,地质情况不同或荷载不同的相邻结构应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从而减小相邻结构的不均匀沉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从施工顺序上考虑,减少相邻段混凝土结构的沉降差,也是防止渗漏的一种措施:相邻结构中荷载大的先施工,适当增加间隔时间,减少沉降差;荷载相当的结构,要尽量缩短时间间隔,防止实测,最终状态仍然存在一定的偏斜值,故继续修整预偏值,最终将预偏值控制在70mm,将顶推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3.钢筋笼保护层问题处理
钢筋笼顶推到位后,针对剪力键与前一个节段剪力键榫之间距离过大,如不解决,将导致素混凝土层因过厚而产生裂缝的问题。使用直径为A20的钢筋制作钢筋网片对保护层偏大处进行加密补强,将网片与钢筋笼剪力键连接起来,避免素混凝土层出现开裂情况。
4.剪力键榫模板优化
4.1模板调整
为保证施工进度,将剪力键榫模板设置成整体式,对剪力榫模板的安装和拆除作为整体进行操作,提升作业效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针对混凝土易渗入到钢板拼缝中,导致模板拆除困难且出现混凝土崩裂的问题,对模板边角处进行改造,使用宽为3cm的钢条,分别将钢条两边与相邻的两块钢板进行满焊烧焊固定,将焊缝磨平,形成倒角。
4.2拆模时机及方式改进
混凝土拆模过早,内外温差大,强度不足是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为防止剪力键因温度裂缝或因强度不足而发生崩角问题,拆模前对试块强度进行检测,满足拆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除。试块的制作采用该区域的最后一车混凝土进行浇筑,试块拆模后转运到现场与沉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养护。针对剪力键模板整体性的特点,对拆模的方式进行改良。在剪力键预埋件模板位置进行开孔,开设插销孔,使用插销安装7字板作为反力架,拆模时,在同一个剪力键的两个预埋件上设置千斤顶,使用千斤顶底座对7字板进行操作。
5.体系转换过程中裂缝预控
进行底模拆除前,先将底模上承受的压力转移到四条顶推轨道的千斤顶顶板上。顶推千斤顶顶板的顶升千斤顶对沉管进行加压,微微顶起沉管,沉管底部脱离底模。加压控制失当,易造成加压的节段与前一个节段匹配的剪力键产生裂缝。为避免裂缝产生,对剪力键进行切缝处理:加压前,对当前节段与前一个节段的接头的接缝进行切缝处理,切缝宽2cm,缝深以达到原接头泡沫板为准,切缝完成后,塞入匹配宽度的泡沫板作为缓冲层。管节进行受力转换时,分阶段对管节进行缓慢加载,避免一次性完成整个加载过程。严格控制千斤顶同步性,一旦出现不同步的情况,立即做出调整。
6.沉管顶推及张拉过程中裂缝控制
进行管节大顶推时,对移动的管节增加测量频率,安装位置传感器对每个节段实时位置进行监控,每顶推10个行程进行一次测量。在沉管节段接头的前后两个节段位置设置两个点,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每顶推10个行程,对测得的两点距离与原始距离作对比,当距离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立即对顶推做出调整。对管节进行张拉操作时,严格控制管节两侧千斤顶张拉的同步性,严禁出现单侧张拉的现象。
总结:沉管节段接头剪力键裂缝产生将对沉管的水密性造成致命打击,通过剪力榫绑扎、沉管顶推、体系转换、模板安装、拆模时机等方面优化改进,有效降低节段接头混凝土剪力键裂缝发生率,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忠军,李鹏,苗爱敏,陈勇,聂海福.城市综合管廊智能井盖监测系统与移动特征提取模型[J].电子器件,2018(05):1350-1356.
[2]舒亚玲,谢媛芳,王琦,张秦思.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柔性政府补贴机制建议[J].价值工程,2018,37(33):11-13.
[3]冯强.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技术工作体会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33):60-62.
[4]刘中豪.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研究[J/OL].公路与汽运,2018(05):156-158.
[5]王建波,有维宝,刘芳梦,张薇,杨迪瀛.基于GRA-SPA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38(09):1446-1455.
论文作者:张吉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剪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伸缩缝论文; 裂缝论文; 千斤顶论文; 地下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