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知识内容广泛,虽然初中地理作为一门文字学科,但其又具有强大的理科特征,因此对于初中地理教师来说,正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在实践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1-0175-01
前言
初中地理学习在中学自然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理学科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服务的空间也较为广阔,课堂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初步认识学科思想、建立人地关系概念、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1精选课程教学内容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就要对课堂上所要教学内容的进行精选,至少是要抓住地理的主干知识,并围绕知识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展开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要只局限于既定教材,而要加以适当的延伸;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精心筛选,这样也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气候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应该抓住气候的分布、特征、影响以及气候类型等重要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事实也证明,这样的设计不但能够体现教学的科学性、目标性,而且还能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2合理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科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课堂注意力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而这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至于剩下的30分钟课堂时间,比较合理的安排是这样的:对于之前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检查复习,一般是利用课堂前的5分钟时间完成,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开展类似“课前五分钟,秀出你自己”的活动,并要求学生充分结合已学的和将学的知识,以及搜集相关的地理图片、趣味故事等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余的20分钟,10分钟最好是用于教师知识的讲解和引导,10分钟用于回答学生的疑惑。总之,只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初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2.1巧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提起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人结合众多优秀地理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亲身体验,认为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标基本理念接轨。如下案例。
案例(设置悬念):在讲《海陆变迁》这一节内容的时候之前可以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导入:教师现在PPT上呈现科考队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老海洋生物化石的图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同学们,PPT上展示的这幅图是科考队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古老海洋生物化石的照片,我们通过在电视或者网络上了解到在喜马拉稚山上的动物有雪豹、棕熊等等,那么为什么会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
生:“海陆变迁。”
师:“有同学说是海陆变迁引起的,那么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要学习的内容,来看一看是否是海陆变迁引起的,找一找其中的真正原因。”
2.2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降低,导致地理课堂教学成效并不显著。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从实际情况着手,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出他们喜爱的教学模式,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改变以往初中地理教学的弊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创新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及吸收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在完成美国相关地理知识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学下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比如巴西,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查找相关的地理知识,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分享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诱导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必然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更为深入,对于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及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对于每一个学习地理知识的学生而言,读图能力的养成都是必要的,因为在此基础上,不但利于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而且还能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那么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产生原因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然后再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流的流向,学生就会清楚地明白,长江出现洪水,主要是因为有时候流域内普降暴雨,加上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所以就会出现河水猛涨的现状。又比如:在介绍长江流域有哪些主要支流的时候,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就可用闪烁灯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等具体位置,而这其实更加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有一个更加直观且形象的认识。
结束语
在新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灵影响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别人的成功寻求自己的满足感。正是因为我相信,清淡的饭菜更有滋味,简朴的生活常有欢乐,平凡的工作也有作为,所以我愿在教学中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周琼.中学地理课堂有效管理的策略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张东.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5
论文作者:黄日贵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地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