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角度看深圳人口的发展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角度看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11月11日中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其中深圳普查的结果出来之后,几乎让所有关心深圳的人们大吃一惊:该结果显示,深圳市总人口达700.84万人。此后,深圳人口问题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并由此带来诸多被关注的人口话题。
一、深圳人口发展变迁的背景
2000年,当深圳人口普查登记达到700.88万人时,同年,政府统计部门的人口数字是432.94多万,到2003年统计部门给出的深圳人口数字是557.41多万,而最近来自有关部门对深圳人口的估计已经达到1000万甚至更多的推测,深圳人口数字这么大的出入和模糊,使得人们对深圳人口数字议论纷纷。
深圳人口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说是人口太多,那么又是多少呢?多少才是合适呢?虽然深圳经济发展速度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环境越来越好,然而,仍然使深圳感到许多压力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速度太快,流动人口太多,人口管理比较混乱等等。为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必须清楚深圳人口发展变迁的背景。
1.我国人口规模十分庞大,人口的自然增长就规模上看也是非常大的。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已实施了20多年,中国仍然以占世界7%的可耕地养活着20%的世界人口,20多年的发展,并未使中国摆脱生存危机。这是我国的人口现状,也是深圳人口发展的国内环境条件。
2.由于区域资源环境和历史政治等原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人口发展更不平衡。目前我国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上亿的失业者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三农”问题,户籍制度和城市化进程等,对我国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变迁的方向有决定性影响,这是导致深圳人口发展变迁的深层次原因。
3.全球化和市场化使得人口迁移流动更加自由化。区域人口在一国内的流动变迁受各种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敏感。国内改革开放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更加自由,在引入资金、人才和技术的同时,迁移的人口也在为区域的发展提供造血功能。这是人口发展变迁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是深圳人口发展变迁的主要原因。
4.我国人口规模的增长依然没有停止。根据预测仍将持续增长15年左右并达到顶峰,未来深圳人口发展变迁,仍然受到国内庞大人口压力的影响,面临大量流动人口涌入相对发达的富裕地区寻求商机的压力。
5.深圳人口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有其特殊性。毗邻香港而设立经济特区,使经济改革走在我国的前列,发展极快的“深圳速度”使得人口发展变迁随经济而同步,特区城市与环境建设越来越走在其它区域的前列,而且地理位置处于相对温暖的地区,冬季气候十分宜人。
二、深圳人口发展变迁与统计问题
下面我们从统计角度考察深圳人口统计数字到底在说什么。
第一,我们看看深圳政府人口历年统计数字。从数据中反映出深圳人口增长速度非常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前10多年,常住人口在1992年前以17.69%的平均速度增加,这个数字主要来自非户籍人口的高速增长,1987年前以110.4%的年平均速度增加,1987~1992年则以24.73%的年平均速度增加。到1992年人口已经达到260.9万人。1992年以来,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则放慢,常住和非户籍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都降到7.5%左右。户籍人口增长速度仍然低于非户籍人口增长速度。但由于规模庞大,人口的绝对增加量并没有减少。最近的11年(除2003年),户籍人口年平均仅增加6.5万人,而非户籍人口则增加20.53万人(含2003年)。特别是最近的3年多来,在人口普查之后,统计反映的人口绝对增加量每年都达到高位。
第二,我们再看看深圳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35.19万人,大部分是户籍人口;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166.74万人;2000年11月1日0时,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700.88万人。比“四普”增加了534.14万人,增长3.2倍,平均年递增14.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常住人口做了定义: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在当地称为“常住人口”,到本市县外的其它地方需申报暂住登记,被称为“暂住人口”,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年度公布的数字,2000年底深圳“常住人口”为432.9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124.92万人。深圳每年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包含了本市常住人口和部分暂住人口,与法律规定的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不同。即便是按政府公布的常住人口这个数字来说,也与人口普查得来的700万这个数字相差一半以上,比政府统计的数字多出268万人。在普查数字公布后的3年多时间内,深圳政府统计似乎并不承认“五普”人口数字的经济学或统计学意义,一年一度的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政府仍按照自己的计划在增长着深圳的总人口:2001年底深圳常住人口468.7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2.04万人,2002年底常住人口504.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9.45万人,2003年底常住人口557.4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0.93万人。
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按户籍人口,深圳的人口规模在全国连前20位都进不了,可是如果按普查数字,深圳可能是全国规模最大的10大城市之一。深圳人口数字难道普查结果有什么误差吗?这必须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普查的人口统计口径和政府的人口统计口径存在差异。
当时间进入2004年,政府有关部门在一些场合,推测深圳的实际总人口已达到1000万人。一些敏感的媒体如《南方都市报》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在报纸上郑重地发布了这个消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方面只是在强调深圳的资源、环境压力时,开始引用这个数字,而在公报上仍沿袭统计局的数字。按照这样的思路,深圳一些部门甚至相信1000万还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并推测深圳的总人口已达到1200万人。
人口普查是针对我国常住的人口(指自然人)。每个人必须在常住地进行登记,一个人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五普”的常住人口以居住半年以上为标准,与“四普”的常住人口居住一年以上为标准明显不同。政府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口通常是在普查人口数字基础上,根据历年人口统计方法(主要以户籍人口统计为基础),结合各年度的抽样调查(范围包括户籍人口和在深居住超过一年的外来人口)和公安户籍和暂住人口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归纳整理而成。因此,各种人口统计数字在计算口径上存在明显不同。由于深圳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大大超过户籍人口,深圳统计部门在按照国家统计制度所规定的要求上,比照其它城市的统计将非户籍人口纳入统计中,由于这一部分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使得统计结果仅仅包含部分暂住人口,显得比较保守,其结果与普查数字的差别让人们难以接受。
国际上对人口的统计主要是针对常住人口,并没有包括流动人口,因为流动人口居住时间比较短,对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相对要小,而对那些对居住地区社会经济有影响的流动人口则采取居住地管理政策。所以,一部分所谓的流动人口被纳入常住人口管理之列。在我国似暂住人口管理这一形式作为手段表现出来,暂住人口管理制度由于存在漏洞,使得在“五普”之前的一段时期比较松散,之后则开始认真起来。因此造成人们对非户籍的常住人口统计有了变化。
第三,如何正确认识常住人口和统计常住人口则成为深圳人口状况面临的一个统计问题。由于人口普查不是每年展开,而每年的抽样调查在流动人口变化极快的深圳缺乏可行的抽样框,使得人口统计比较依赖历年的统计办法,也依赖暂住人口统计数据。自2001年以来,因深圳暂住人口管理制度大大放宽,办理暂住登记变得十分方便,纳入暂住管理的人口增加非常迅速,使得获得登记的人口数字到2004年已经大大突破人们的预期,因此产生了1000万甚至更高的推测。那么现实情况是否这样呢?如果依赖传统的办法,那么在当时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下,相当多的非户籍人口有可能被遗漏。
从经济学角度针对常住人口有一个叫做“当量人口”的术语,作为评估一个城市人口规模的指标。深圳外来流动人口中有相当多的是南下打工一族,甚至有大量没有找到工作而长期滞留在深圳的“流民”,这数百万人基本上不在深圳消费或者说可以按十分低的水平消费,其收入也十分之低,在整个城市经济体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他们也从来未真正融入到这个城市社会中,也从未打算这样做,他们随时准备回到家乡去,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在整个城市经济运转中可以视作无效人口。如果把这部分人口也计算入整个城市人口的人均财富分配中去,而被归入常住人口,显然是存在疑问的。
这数百万人的“流民”,包括一部分在工厂的打工者,不定期地生活在深圳,在这十分开放的城市中,比起“当量人口”,尽管它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比较弱,但当这部分人口足够多时,给社会、环境乃至经济各方面带来影响,就变得不可忽略了。因此,人口数字中不可避免地要求对这一部分人口进行统计。特别对流动人口的比重比较高的发达地区,城市管理包括流动人口的管理,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离不开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统计数字。当流动人口管理依然存在许多漏洞时,针对人口规模的统计就应当包括各种类型的人口统计数字。
因此,人口总量的统计包括户籍人口统计、非户籍人口统计(包括暂住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统计)的内容。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统计中对后一部分人口的统计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快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人口统计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改进。
三、从深圳人口特点看人口统计
深圳的人口有以下几大特点:
1.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并且越来越严重。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非户籍人口为133.29万,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比为1:1.9,到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非户籍人口达到576万人左右,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比提高到1:4.61,而若以2003年底政府公布的数据统计,户籍人口为150.93万,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比也扩大到1:2.7,如果按1000万推测的总人口的数字来算的话,150万对1000万,则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比则高达1:5.7。
严重的户籍倒挂所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人口统计而言,也产生了统计困难和增加统计误差问题。例如,以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开展的1995年的人口1%抽样调查,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非户籍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使得抽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比较偏向于户籍人口,使得户籍人口的比例大大超过实际情况,并导致有关人口的各种指标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并进一步使推算深圳人口数据产生更大的误差。
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比例关系的严重倒挂,给人口统计实践提出了十分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针对非户籍人口流动性特点,包括在调查中对非户籍人口的人口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对非户籍人口中人口迁移流动态势进行调查,对非户籍人口的生存环境条件与地理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以便能对非户籍人口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管理。更重要地是要选择符合实际的抽样调查方法,以比较全面准确地的反映非户籍人口的状况。
2.深圳的人口经济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与国内其它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纺锤型有明显的不同。所谓“纺锤型”是指高收入和极低收人人群所占比例都很小(例如不足10%),中间状态的人群则占较大比例,也就是所谓两头小,中间大。而深圳的人口经济结构则是越往下层(收入水平越低),人数越多,当然,在深圳月收入1000元仍要归入贫困阶层,但这个收入在一些城市则要归入中间水平,这也是各地收入水平差异所致。这一特点是与深圳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严重倒挂分不开的。也给深圳的社会安定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有许多人均指标,人口统计也必须按照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进行分类,必须考虑不同类别人口相应的生活状况(包括收入和消费水平,家庭养育和居住环境条件等)。但是,目前的人口统计与居民家庭的生活统计是分开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各自的调查本身所获得的数据不同步,也可能由于各自调查对象的差异导致不可比较。在深圳这种特殊的人口经济结构下,庞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往往在人口统计中容易被忽略掉,导致人口统计数字的低估,而从经济角度的统计则可以不考虑人口现状,可从其它渠道获得统计数据,使得人均统计指标或者被高估,或者不能正确地推算不同类型特征的人均指标等等。
目前人口与居民家庭的调查都是独立开展的,而且各项调查费用之和比起将它们结合起来的多目标调查要大。而多目标调查的理论和实践正是目前统计调查体系中被政府部门热望的方向,也是有待人们深化认识和不断完善内容,因此,开展针对人口的社会经济多目标统计调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3.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独特性。据“五普”资料显示,2000年深圳人平均年龄30.8岁,全市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5.37岁,且0~14岁人口占8.49%,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5,20~39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6.38%,15~59岁劳动适龄人口占88.41%,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2%。如此人口年龄结构在我国大中城市中是独一无二。比较政府人口统计数据,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在逐年下降,这与世界大多数国家泡括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许多城市人口老龄化甚至高龄化产生极大的反差,如果按照人口普查的口径推算,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越来越多,或者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并涌人深圳,这是深圳发展十分有利的条件。对照户籍人口增长的缓慢,许多年轻人经过多年的打工,有一些已经不再关心有无户籍与否,在深圳定居下来,成为真正的深圳常住人口,但也有更多的年轻人,由于竞争的压力,产业升级,最后选择了离开深圳,他们的离开不断被新来的更年轻的人所代替。
从性别结构角度看,政府统计数字显示,户籍人口性别比逐年提高,并且达到110,到2003年,常住人口性别比为97.89,而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11.75,非户籍人口性别比为93.06。我们再看看2000年人口普查口径的资料,2000年深圳常住人口的性别比是97.19,其中,0~14岁未成年人口性别比非常高。0岁新生儿性别比为129.83;1~4岁儿童性别比为138.70;5~9岁儿童性别比为137.92;10~14岁儿童性别比为129.30。而15~24岁人口性别比非常低,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其中,15~19岁年龄组人口性别比在所有年龄组中最低,为48.20。20-29岁的性别比为88.54,其中20~24岁年龄组人口性别比为72.50,也是非常低的。到30~64岁年龄组,人口性别比则显著提高,中年成熟男性远远多于女性,尤其以30~54岁年龄组最为突出。在30~54岁年龄组中,人口性别比均超过136,其中以30~39岁和40~49岁年龄段的性别比分别为141.95,158.77,男性比重奇高,40~44岁年龄组性别比高达165.99。比较普查口径和政府统计口径的数据,由于非户籍人口大大超过户籍人口,那么按此推算,非户籍人口中年轻女性特别多,如果20年前生活在深圳的人口中有50万20~29岁的人,其性别比也是88.54,那么经过20年,必然有一些人离开深圳,但可以肯定的是女性人口离开深圳的比男性人口要多的多。如果当时的23.48万男性没有离开深圳(男女死亡和外来迁移假定忽略不计),假如20年后他们的性别比已经变成158.77,原来的26.52万女性只留下14.79万,离开的女性人口达到11.21万,离开的比例为42.27%。上述推测是在非常理想的假定下展开的。若能够针对非户籍人口获得不同年龄段的详实统计数据,那么就可以建立包括户籍和非户籍人口在内的统计推算模型,对掌握人口发展变迁是十分有用的。然而目前人口统计口径的混用,使得人口统计不能适应人口管理的要求,人口统计必须改变忽略非户籍人口的统计,人口统计应能获得更加详实的数据。
四、深圳人口规模与人口统计
深圳人口到底应该是多少,从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的角度,从粮食供应、交通安排的角度,从教育和文化娱乐设施的角度对人口数字的要求是不同的,人口统计不可能给出让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一个数字,但当衡量一个地区人均统计指标,例如人均GDP、人均居住面积时,必须给出一个人口统计数字。统计口径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数字。那么是不是我们不能对深圳人口数字有所作为呢?
对于户籍人口,这是管理比较严格的一类,特别是在深圳,户籍人口在外地工作和学习尚不是太多的情况下,这一类人口的数字比较容易获得准确的统计,但仅仅给出户籍人口数字,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户籍与非户籍严重倒挂的深圳。
对于“当量人口”的提法,确实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一个人的“当量”不能以消费大小来衡量的。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程度“当量”的人口存在,他们也被划分成不同类型的人口,有的“当量”小但被作为常住人口来管理,有的“当量”大但被当作流动人口(非常住人口)来对待,“当量”可以做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动人口规模的指标来使用,不是适合人口统计的提法。
当人口流动极为频繁时,居住在当地的时间长短则成为衡量人口是否被看作常住人口的标志。因此,人口统计必须以居住在当地超过一定时段的人口为基础,而这个时间长短被人们解释为半年或一年不等,使得人口统计数字差别极大。2000年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是半年。而政府公布的人口统计数字,因比普查数字要低的多,其对常住人口的居住时间长短则一定是超过半年,政府的主要人口统计数字不是普查获得的,也不是严格按照人口居住时间长短来划分的。人口统计面临的不仅仅是普查口径与政府口径的不一致,它是导致深圳人口数字混乱的直接原因,而且各种口径的人口统计是否采用了相同的统计方法,这也是人口数字不能给出人们满意答案的重要原因。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建立在以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的基础上。人口统计同样要将普查基础与抽样调查手段结合起来,使用相同的统计口径,特别是针对深圳这一特殊历史环境条件下的人口统计调查体系。目前深圳人口统计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将普查基础与抽样调查手段结合起来,普查基础没有考虑到深圳的特殊情况,抽样调查没有以普查为基础,人口抽样调查方法落后,这是深圳人口统计数字混乱的深层原因。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口径的调整表明,国家对人口流动的观点与1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流动和固定是相对的,两者之间的界限在逐渐模糊,我们应该正视这种趋势。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算一下深圳人口到底有多少。按照“五普”数据资料,深圳暂住人口占当时普查登记人口的83.45%,而深圳户籍人口的增加仍然没有全面提速,按照2000年的普查口径(居住时间长短超过半年),根据公安人口管理部门对户籍人口统计和按暂住人口登记的数字推算,2003年底深圳人口已经达到1000万是可以接受的数字。
如果以居住时间长短超过1年来推算常住人口,由于缺乏可以利用的数字,想获得满意结果的数字是不可能。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人口普查中包括在深圳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以及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但在深圳居住不满半年的外来流动人口,而1990年人口普查时只登记在深圳市居住满1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因此,按2000年人口普查的口径来算,1990年的普查人口数显然偏低,由于1980年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96%,非户籍人口统计口径变化影响不大,因此前10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被低估,而后10年的人口增长速度被高估了。如果按照1990年普查的口径,推算2000年普查人口数则为560万左右,后10年的人口增长速度为12.9%,人口规模的庞大,近些年来的增长速度放慢,若以8%的速度推算,目前的(2004年中)深圳人口应该在730万左右。这与1000万仍有270多万的差距。
深圳的人口数字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差异,就在于深圳流动人口十分庞大,深圳可以容纳的人口数目与长期生活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数目有差别。那么深圳可以容纳多少人呢?最适度的人口规模又是多少呢?
如果以各种环境资源的容量为标准,由于不同类型的人口生存状态不同,那么这一标准会随着不同类型的人口而变化,而且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前面,我们提到深圳人口发展变迁的背景,其中就隐含了深圳人口发展的许多变数不能被人们所掌握。未来的人口规模或许不会以人们的意愿而转变的。
深圳未来的人口规模将会是什么状态,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果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按照可生存国土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约为340/,约等于日本按照全国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每个中国人占有的可生存空间3~4倍于日本,而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却可达到美国人的一半到2/3,可见要提高我国生活品质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布局,人口密度等环境资源条件不是人口容量的障碍。从人口密度角度看,深圳人口地域分布极不平衡,2000年“五普”时已达到3597人/,比“四普”时825人增长了3.46倍。深圳的人口密度在全国大中城市里最高,而根据我国各地区最新的统计年鉴,到2003年底,北京为881人/、上海2902人/、广州975人/。在深圳特区内的人口密度更高甚至达到11655人/,而龙岗区和盐田区远没有达到特区内的平均密度水平(6533人/)。假如按照特区内人口密度来估算,特区内外可容纳的人口几乎可以达到1273万人。
标签:性别比论文; 流动人口论文; 人口统计论文; 人口普查论文; 户籍人口论文; 北京常住人口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统计调查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抽样调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