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思考_学生手机论文

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思考_学生手机论文

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制度的分析及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管理制度论文,国外论文,手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手机日益普及,中小学生是否可以在校使用手机成为学校管理争议的话题。本文主要分析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美国等国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现状,希望借鉴国外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经验,对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加以思考并提出建议。

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国外学校普遍认为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手机不利于学校向学生提供安全的、有保障的学习环境。学校手机管理目的在于避免学生不当使用手机或干扰课堂,以创造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概括而言,学校手机管理主要为了避免可能引发的问题:(1)引发攀比心理;(2)导致偷盗、抢夺和潜在的欺负行为;(3)影响学习,比如分散注意力、干扰课堂、考试作弊等;(4)垃圾短信、不良图片、照片或视频及上网不安全因素等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5)影响家庭教育,比如家长通过手机与孩子谈话而忽视面对面的交流和关心;(6)从微波辐射安全角度,学生经常使用手机可能有害身体健康。

(一)关于手机的具体规定

学校普遍采取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或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规定,并对手机管理做出详细说明。比如,英国大巴尔中学建议学生不带手机进入学校,如果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必须关机(不是静音)。爱尔兰的小学规定手机上必须清晰地贴上学生姓名,进入学校后关机并交给教师,锁在教室专门的柜子里,放学后取回,离校后才能开机。英国的皇家中学规定学生不能使用手机打电话、查看时间、发短信和计算等,手机必须放在书包里或看不见的地方;出于安全和礼貌,不允许使用耳机;学生不能使用手机播放音乐或传播不良信息;学生必须确保手机中没有暴力或低级的图片,不能私自给他人拍照或摄像;手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带入考场。澳大利亚的莱纳姆中学认同手机的益处,比如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父母,但是要求学生使用手机必须尊重、体谅他人,避免干扰他人和学校日常秩序,不允许收发短信或资料,不允许在操场、郊游、课外活动等情境下使用手机,在课堂上手机必须关机,并贮存在保管箱中。

英国的河滨小学规定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不能带手机进入学校,其他年级学生可以带手机,但家长必须提前填写同意书并获得学校批准;在学校,手机必须关机,放在专门存储的地方;如果家长需要联系孩子,学校办公室可以及时帮助联系。澳大利亚的波尔德小学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以任何方式使用手机,如通话、发短信、玩游戏、拍照、摄像、上网等。

许多学校的手机管理中还明确了手机使用的责任,比如学生在上学或放学路上手机丢失或被盗,学校不承担责任;在学校期间,如果发生丢失、损坏、被盗以及因辐射引发健康问题,学生要自己负责任;学校建议学生为手机设置密码,学生要对手机涉及的隐私负责,学校对手机中的信息资料的损坏或丢失不负责任。

此外,有的学校也一并对教师和家长在校使用手机作出规定,比如澳大利亚的曼宁小学规定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把手机调为静音,不能干扰学生学习,而且家长来学校期间,手机也要调为静音,并且不允许使用。

(二)学生违规行为的处罚

学校规定学生违反手机管理制度将受到处罚。比如,英国的河滨小学规定,如果学生带手机,而没有提交家长同意书或没有被学校批准,那么手机要交于专人暂时保管,并通知家长一星期后取回,而且学生一个学期不能再带手机进入学校。英国的大巴尔学校规定学生发送威胁或辱骂短信,未经允许用手机拍照、摄像、录音等行为作为一次违纪,手机将被暂扣,并通知家长取回;如果学生拒绝交出手机,将作为一个严重违纪事件处理。英国的圣贝德中学规定学生使用手机或手机响了(来电或短信),手机暂扣一星期,或父母来学校取回,情况严重者(比如,用手机看违禁视频),学校可将其交警方处理。英国的皇家中学明确规定了不同程度的处罚:第一次违反,手机将被暂扣,放学后取回,并按每学年记录在案;第二次违反,学校将暂扣手机,并告知家长;第三次违反,将告知家长,并由家长来学校取回。澳大利亚的莱纳姆中学规定在校期间的上午9点至下午3点,学生不能以任何方式使用手机,否则手机将被暂扣3天。澳大利亚的艾文荷学校和曼宁小学都规定如果学生用手机干扰他人学习、带手机进考场、使用手机短信威胁、辱骂或人身攻击、私自拍照或摄像等,手机将被暂扣,并面临校纪处罚,情况严重的,将报警处理。

(三)手机管理的人性化表现

国外中小学校关于手机管理制度,往往对其目的、内容、责任等作出详细说明,并公示于学校网页上。澳大利亚的艾文荷学校对家长希望孩子在上学和放学路上使用手机的想法表示理解,因此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专门的电话。爱尔兰的小学指出学校的手机管理制度要由学校管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学校网站与家长进行沟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希望家长和学生理解学校的手机管理规定;虽然不允许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专门电话联系家长。澳大利亚的波尔德小学请家长在学生使用手机同意书上签字,并提醒家长阅读并理解学校手机制度。英国的大巴尔中学声明手机管理制度将不断被评估和修订,以使学校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通信技术。

英国的皇家中学认同手机是学生文化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不过学生使用手机要遵守规则,要负责任地使用手机。该学校在制订手机管理规定的同时,向学生详细介绍手机使用的良好习惯和常识规则,以保护学生,避免潜在的危险,比如手机要设置密码,手机号码不要透露给陌生人;如果收到骚扰短信,不要回复,应告诉大人,情况严重的可以报警;如果收到无礼的或令人分心的短信或图片,不要转发给别人,应立即告诉大人;使用手机给他人拍照,要征求他人允许等。此外学校还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引导学生获得更多安全使用手机的信息。英国的圣贝德中学规定在学校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学生可以使用手机辅助学习,比如,外语课上可以使用手机查找资料,用于翻译或订正词语。

对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存在与国外类似的情况,多数学校颁布了手机禁令,但是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往往缺乏学生的声音,缺乏民主合理的管理程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被规定的管理状态。笔者认为,这种简单化的禁止令以及只重视约束性的教育,与忽视学生成长过程中个性心理需要与愿望的“传统型”德育方式有关。事实上,学校不是“真空地带”,而是信息开放时代下的一个社会组成部分,单纯禁止使用手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对手机管理的思考

1.手机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

手机只是学生问题的载体,但手机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使用手机,而不是简单地禁止或限制使用手机。中小学管理中把手机引发的问题归咎于手机本身的观念并不可取,这些错误认识在国内外中小学管理中都有所表现。比如,认为手机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手机导致学生偷盗或抢夺,手机干扰学生学习,手机里的垃圾短信或视频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手机导致亲子沟通减少或缺失,等等。其实不然,手机并不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手机只是一种载体或工具,即便没有手机,学生攀比心理等问题仍然可以存在,而且这些问题正是学校教育应予以关注和指导的,而不能因噎废食,归罪于手机本身。

2.手机管理要遵循发展和教育原则

学校手机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手机管理制度必须与教育目的紧密联系起来,必须从学生发展规律出发,而不应为了管理而管理。如果手机管理的规定仅是学校管理者“拍脑袋”、想当然的产物,而不是从合理的教育目的出发,就可能忽视学生的发展,甚至出现歧视和不公正等有损学生发展的情况。从这种意义来看,积极的学校手机管理策略是只针对那些确实因手机干扰教育教学秩序,或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情况进行制止或处罚,而不是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地加以管理。在处理学生手机问题的操作层面上,学校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以积极沟通的方式,耐心地教育引导,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效益最大化。

3.手机管理要尊重学生的权利

手机是学生的个人财物,学校要予以尊重。没有正当的合法程序,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就不应被剥夺。同时,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能以损害他人权益为代价,因此学校有权对学生如何使用手机做出规定或限制,比如确定合理使用手机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手机管理不能随意而为,要尊重全体学生的基本权益,特别尊重全体学生的受教育权。我国学校管理中,有的违反手机管理规定的学生被学校“请”出教室或学校,这就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法律赋予每个学生平等地享有并不被任意剥夺的受教育的基本权益,学校手机管理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基本权益,就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或抵制,也将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二)对手机管理的建议

1.明确手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学校无权禁止学生拥有手机,但是有权管理学生的手机。学校管理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安全合理地使用手机。特别是由于手机辐射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学校也应强烈建议和呼吁学生少使用或不使用手机。

学校要明确两个基本管理原则:首先,手机是学生的个人财物,学校可以暂扣,但不能没收或损坏学生的手机;其次,学生使用手机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是无限制的,至少要以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为前提,比如在课堂上学生不能使用手机做与学业无关的事情,学生的手机必须关机或静音以免干扰他人,学生不能用手机偷拍或录音,学生不能使用手机发送骚扰短信或造谣等。

2.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要民主合法

手机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良好发展服务,因此学校制订规定时,应向学生、家长和教师等阐述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出发点,充分听取相关人士的呼声,尤其应与学生充分讨论、广泛商议,允许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这也体现了教育性和发展性。

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不是学校管理者单方的事情,也不是通过强制或命令可以简单实现的。民主合法的程序不仅能有效减少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出现如教师没收学生手机或者因学生使用手机而禁止学生上学等有损学生人身权益和受教育权的现象,而且在更大意义上有助于手机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民主与法制意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自我规范和自我管理。

3.手机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民主合法

手机管理制度制订之后,学校应民主合法地予以实施。学生如果违反了规定,处罚应依“法”执行,不能随意处置,不能没收学生手机或随意剥夺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能随意禁止学生上学或进课堂。而且手机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比如,在每学年之初,学校应把手机管理制度向全体学生(尤其是新生)宣传或公示,允许其提出新的意见或建议。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普遍限制或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是大多缺乏实施细则和程序说明,也很少与学生讨论和协商,在学校网站上往往看不到相关规定或制度的公示。许多学校的校规中针对手机管理只有简单几个字:“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而对此规定实施的前因后果,对学生违规行为将如何处罚,并没有充分说明,这容易使得学校对学生手机使用违规行为的处罚较为随意,也容易使手机管理制度的实施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

根本而言,学校是否禁止使用手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是否民主合法。在没有合法性和可操作性管理方法的情况下,学校一纸禁令只能从表面上掩盖问题,禁止或没收学生手机的做法只是暂时的,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学校在反思教育现状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合理引导。只有民主合法的手机管理才能有助于学校实现有效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制精神,才能有助于提升学生自我规范与自主管理的能力。

总之,手机管理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学校管理问题,然而,它以小见大映射出当前学校管理理念的问题。当前的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是协商者和沟通者,而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者,需要树立“自下而上”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发展负责。

标签:;  ;  

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思考_学生手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