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平衡理论、均势体系与多极现实_世界政治论文

权力平衡理论、均势体系与多极现实_世界政治论文

均势理论、均势体系与多极现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均势论文,现实论文,体系论文,理论论文,多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①(注:[美]詹姆 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3、35 、37页。)早在古代,国际关系中就出现均势局面和均势外交。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后, 国际关系中的均势状态和均势原则受到了普遍重视。到本世纪,随着国际关系理论中现 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均势概念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发挥,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 均势体系经历了古典和现代两个阶段。均势与多极有着内在的联系,均势理论有助于我 们分析多极现实。

一、均势:状态、政策和体系

均势(balance of power),即力量均衡、势力均衡、权力平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 遍存在着力量相互制约和抵消的平衡现象,如人与环境的平衡,男女平衡,政治生活中 三权分立的制衡关系,经济生活中的积累与投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国际关系中的均 势意味着权力大致平均地在一些国家内分布。摩根索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均势有四个 意思:表示追求国际关系某种状态的政策;表示国际关系的某种实际状态;表示国际力 量大体得到平均分配;表示任何一种状态的力量分配。②(注:汉斯·摩根索:《国际 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28~233、265~287页。)厄恩 斯特·B·哈斯则总结出均势的八种含义:均势是力量的分布;均势是平衡或平衡过程 ;均势是平衡者的支配作用;均势是能提供相对稳定的体系;均势是不稳定和战争的体 制;均势是强权政治的同义语;均势是历史的普遍规律;均势是决策者的方针。③(注 :Emst B.Haas,The Balance of Power:Prescription,Concept or Propaganda?World Politics(July 1953),pp.442-477.)

可见,均势的含义非常含糊,一般意义上的均势是一个有多重意义的复合体。均势作 为国际关系的分析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

首先,均势是国际关系中力量对比的一种实际状态(situation)。BALANCE一词在英文 中有平衡和余额两种基本含义。以银行的帐本为例,某人在存、取款数相抵时,他在银 行帐本中是BALANCE(平衡),而当他存款大于取款时,他在银行中也有一个BALANCE(余 额)。均势表明的是前者,追求的是后者。所谓“有利的均势”,指的是在均势状态中 ,一方的力量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处于劣势地位的实际状态。同样,均势反映国际政 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权力态势转变的各种结果。均衡是说明国家间权 力关系的中心概念。均势状态包括均衡(equilibrium)、不均衡(disequilibrium)和均 衡转换(a shift in balance)三种情况。④(注:Waltzer S.Jones,The Logic of Inte rnational Relations,Fifth Editi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5,pp.276-277.)

其次,均势是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中所采取的具体政策(policy)。在国际关系中,为 了防止某个国家控制他国,危害别国的安全,每个国家都倾向于通过一定的政策防止出 现一个霸权国家,维护自身利益,保持现状。因此,均势政策表现为特定国家运用均势 原则对某种有利均势局面的追求,即运用均势的两个原则,追求或保持两种不同的力量 分配局面——均衡分配局面和不均衡分配局面。由此均势政策表现为四种类型:创造均 势;维护均势;争取“有利均势”;保持有利均势。以及两种基本手段:或致力于军备 竞赛、扩充实力;或组织联合阵线,共同遏制称霸国家。

第三,均势是一种按均衡原则组织起来的体系(system)。通过集体多边外交,形成相 互制衡,实现制止强权谋取世界领导权的目标,这样的国际体系就是均势体系。近代以 来,均势体系基本上经历了古典均势体系和现代均势体系两个发展阶段。

均势含义的多样性决定了均势情形的复杂性。赫德利·布尔区分了简单均势和复杂均 势,总体均势和局部均势,主观均势和客观均势,偶然形成的均势和蓄意构成的均势。 ⑤(注:[美]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250~252、252~253、238页。)根据主导均势的国家,有霸权均势(冷战后的 美国)、两极均势(冷战时的美—苏)、多极均势(1648—1789年和1815—1914年的欧洲, 20世纪70年代的五大力量中心)。霸权均势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极均势要求力量或 影响相等,多极均势则不一定。

均势和均势外交古已有之。战国时期就有所谓合纵连横,六国联合抵抗强大的秦国。 三国时代,诸葛亮采取连吴抗魏的政策,使蜀、魏、吴三分天下。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 争后,底比斯同斯巴达争霸,雅典把自己的力量投入较弱的一方以维持均势。但是,均 势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理论,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加以广泛运用,是近代的事。近代的均 势外交是在欧洲民族国家争夺欧洲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5世纪末16世 纪初,意大利历史学家伯纳多·鲁塞罗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均势原则。16世纪早期,英国 首相红衣主教沃尔西首先明确提出均势政策。1713年《乌德勒支和约》是历史上提到“ 均势”的第一个条约。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后,均势原则成为欧洲主要国家外交的指导 准则。

赫德利·布尔认为,维持均势有三方面作用:(1)整个国际体系中若存在总体均势,强 国便无法征服这一体系而使之成为世界帝国;(2)局部均势的存在维护了某一特定区域 的国家独立,使它们不受区域性强国的同化与控制;(3)总体均势及局部均势的存在, 为维持国际秩序所必须依赖的其他方法,如外交、战争、国际法和强国管理等的实施提 供了条件。⑥(注:[美]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7年版,第250~252、252~253、238页。)

汉斯·摩根索认为,均势有两大功能:(直接对抗型式下)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性和(竞 争型式下)保护国家的独立性。⑦(注: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 和平》,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28~233、265~287页。)均势的主要功能也可以表述为 :防止建立世界性霸权;维护体系本身及其组成部分;保证国际体系的稳定与相互安全 ;巩固和维护世界和平。⑧(注:[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3、35、37页。)在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上,一旦 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使用武力,吞并邻邦,企图夺取霸权,主宰欧洲,它必然遭到其他 欧洲国家的反对。它们彼此之间既争夺霸权,又互相联合抵制一国独霸。维持均势有利 于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和平,破坏均势往往导致战争。假若各国都能为均势而奋斗,这当 然是很理想的局面。均势是一种理想状态,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段达到理想主义的目标。

根据均势理论,均势过程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或减少较重秤盘里的砝码,或增加 较轻秤盘里的砝码。经常被运用的均势手段有:分而治之;领土补偿;建立缓冲国;组 成联盟;建立势力范围;进行干涉;外交谈判;法律与和平方法解决争端;裁判军备; 军备竞赛;发动战争。⑨(注:[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3、35、37页。)国际法、国际规范、国际制度则成 为维持均势的新的方法和手段。

但是,均势理论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他们认为,均势仅仅是一系列的不平衡,这种不 平衡最终将导致战争。他们的论点是:(1)各国及其政府所希望的不是平衡而是优势, 这必然引起竞争和猜疑;(2)均势造成两个对立的集团,从而使战争虽未必不可避免, 却更有可能发生,因为各方都会把它的成员国所遭受的损失或失败,看成是威胁整个联 盟;(3)均势被认为是牺牲小国利益为大国服务,并经常达到分化和吞噬弱小国家的程 度。⑩(注:[美]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87年版,第250~252、252~253、238页。)汉斯·摩根索认为,均势作为国际政治指 导原则有三大缺点:其一,不确定,因为没有对权力进行测量、评价和比较的完全可靠 的手段;其二,不现实,因为政治家总是以取得优势为目标;其三,不完全,因为均势 不能充分说明1648到1914年大部分年代中国家关系紧张的原因。(11)(注:汉斯·摩根 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28~233、265~287 页。)厄恩斯特·哈斯则指出,如果用均势来指导政策,需要国家政策的高度灵活性, 对此他表示怀疑。(12)(注:[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 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3、35、37页。)此外,力量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和对 力量意图判断的偏差也影响了均势稳定的实现。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规 律,均势只能是不平衡之上的相对平衡。休谟列举了均势体系正常运行的条件,包括: 最基本的国家数量(5或6个)、均等的力量、力量的可计算性、力量的稳定性、战争的有 益性、共同的价值观念,(13)(注:[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93 年版,第211~212页。)但这些条件实际上是不能满足的,因此,均势是相对的。

二、均势体系:古典与现代

以均势的主角和体系的结构为标准,均势体系可以划分为古典均势和现代均势。

古典均势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中,1648~1789年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均势的第 一个黄金时期,1815~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是均势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一般认为,均势体系发端于15世纪后半叶,那时北意大利各公国在竞争时已自觉地运 用均势原理。16世纪均势的作用范围开始超出意大利,从那时起直到19世纪下半叶非欧 强国兴起的这段时期,均势是理解欧洲政治的关键。

17世纪初,欧洲发生巨变。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欧洲一些国家率先进入资本主义发展 阶段,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政治特点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主要政治标志是强调国家 主权。先后形成的欧洲民族国家有英国、法国、德意志、瑞典、荷兰、西班牙、意大利 、波兰和俄国。1618年前,德意志境内各邦已分裂成新教联盟与天主教同盟。前者拥护 宗教改革,反对神圣罗马帝国与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后者拥立皇帝与哈布斯堡王室。 1618年,新教联盟公开起义反对哈布斯堡王室,丹麦、瑞典、法国先后参战,这就是著 名的欧洲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是以宗教因素为起因的,但很快发展成为各国为自身 利益而进行实力较量。1648年,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正式召开,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开创近代国际关系和近代欧洲外交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欧洲和会的表面结果 是法国和瑞典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实际统治。欧洲三十年战争与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深远影响在于它们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了各国的 主权意识,王权进一步代替了神权,最终在欧洲牢固地树立了民族国家体制,形成了近 现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从这时起到法国大革命这段时期,是均势的第一个黄金 时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法国外交的胜利,它建立的是以固定的分裂状态为基础的有利于 法国的均势。当法国开始朝欧洲霸权的目标前进时,欧洲主要国家组织军事同盟,以抑 制法国力量的过分增长,维护均势。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法国的失败告终。结束这次 战争的乌德勒支和约(1713年)第一次载明均势原则,从此欧洲各国把均势奉为指导外交 政策的最高原则。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引起整个欧洲的震惊,英俄普奥先后组 织七次反法联盟。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威胁了欧洲均势,那么随后崛起的拿破仑帝国便是 完全推翻了均势。欧洲国家无法容忍这种局面,于是有了滑铁卢之役。

在整个18世纪,欧洲战争连绵不断,其中主要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奥 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给旧体系以最后一击,战争结 束后召开的维也纳和会重新安排了欧洲版图,欧洲形成英国、法国、奥地利、俄国、普 鲁士五强。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打破了建立在旧王朝统治(1648~ 1789年)基础上的欧洲均势。面对拿破仑称霸欧洲并向海外扩张的情势,英国以金钱资 助和政治讹诈等手段,伙同沙俄,拉拢奥普等一些欧洲国家,拼凑反法同盟,进行了长 期、反复的武装较量,终于使拿破仑遭到失败。可以说,在消灭拿破仑帝国上,均势原 则起了重大作用。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签订的“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 图,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土体系即维也纳体系。维也纳和会在所谓正统主义原则的基础上 完成了国际权力的重新配置,在欧洲建立了新的均势。从此时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均 势体系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它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 使欧洲大国在19世纪中管辖的领土有相等的面积。整个19世纪被认为是英奥德三国推行 均势外交的高潮时期,它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奥地利外相梅特涅。

维也纳均势体系的典型表现是英国实行的大陆均势。在欧洲大陆中,最早和最善于运 用均势原则以维护其利益的是英国,英国是典型的“操纵国”(balancer)。英国长期实 行一种所谓的“光荣(辉)孤立”政策,即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以便随时按照本 身需要变换对外关系,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保持英国的霸权地位。因此,英国从来 没有同大陆国家缔结永久性的同盟,这个不结盟的政策使它的外交具有灵活性,能够保 持行动自由。这种政策一直继续到19世纪末。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的准则是,“我支持 谁则谁必胜”。19世纪中期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过:英国“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 永久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久不变的”。丘吉尔更为详尽地发挥过所谓“国际政策的规 律”:“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问题不在于它是 西班牙,还是法兰西王国或法兰西帝国,是德意志帝国还是希特勒政权。这个政策与这 个国家是什么国家,谁当统治者都毫无关系;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 支配力量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可 以亲德反法。这是我们正在遵循的国际政策的规律;它不是根据偶然的情况,或因为主 观上愿意不愿意,或者以什么别的感情来决定的权宜之计。”英国的这种均势情结一直 持续到二战后,英国一方面是大西洋联盟最积极的倡导者和维护者,另一方面又是欧洲 一体化的旁观者和消极分子,皆源于国力衰弱与均势情结形成的矛盾心态和尴尬处境。

19世纪最后三十年,美国、日本兴起并积极影响世界事务,使均势系统扩大到世界范 围。德国力量的迅速发展加剧了欧洲的不平衡。美、日、德的崛起和均势体系的扩大及 英国力量的衰落等因素,使英国无力继续起均势操纵者的作用。1907年英国被迫放弃“ 光荣孤立”,欧洲的多极均势体系逐渐演变为紧张对立的两极体系,并最终导致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试图以所谓集体安全体系取代均势来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但 后来的事实表明,在维护国际和平问题上,集体安全体系和均势原则是相互对立又相互 补充的。国联正是由于忽视了均势原则,才导致更大的国际力量的不均衡和更剧烈的冲 突。集体安全体系不能取代均势,但均势的主角和体系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故称“ 现代均势”。现代均势在战后与冷战后两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出现、核力量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这三个因素 导致国际体系的两极结构。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加入两个竞争性的集团,国际社会形成 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冷战局面。均势得到复兴,但均势的主角和体系的结构发生根本性 变化,故称“现代均势”。现代均势在战后与冷战后两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战后的国际均势体系有许多新特点:

首先,美苏两极均势。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受到重创,传统上由欧洲大国主 导和控制的国际事务被美国和苏联取代了,从此,欧洲侧翼的苏联和欧洲大陆之外的美 国支配了欧洲的国际关系,欧洲大陆均势转变为美苏两极均势。

其次,核均势的存在。在古典均势中,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总是导致大国或联盟关系的 分化和重组,并且常常借助暴力和战争来实现这种分化和重组,因此,均势体系的破坏 或重建过程常常伴随着大规模战争。核武器的出现和扩散,它巨大的毁灭性对大国政策 产生一种威慑作用,特别是美苏双方都拥有确保摧毁对方的能力,双方总是尽量避免正 面冲突或危机升级。

第三,均势的稳定性。战后各国间的力量差距空前扩大,在均势天平上,美苏两极的 相对实力地位基本上是由它们各自的实力决定的,一两个盟国改变同盟关系已不能推翻 均势,从而削弱了均势体系的灵活性。

第四,战后均势经历了从简单均势(50年代)经过渡阶段(60年代)到复杂均势(70年代) 的过程,即从两极均势过渡到多极均势。表现为形成了苏—美—中三角关系和美苏欧中 日五大力量中心。

第五,地区均势的出现。二战后,大量民族国家摆脱宗主国的控制,实现国家的独立 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若干新兴的地区性力量。在东北亚、东南亚、中东、南亚等地 区性政治舞台上,出现地区主要国家相互牵制、相互斗争形成的地区均势结构。当然, 地区均势不是孤立的,它的平衡与不平衡与总体均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来力量的介入 和影响常常是地区均势稳定与否的重要潜在力量。美苏对南亚均势的平衡作用是最明显 的例子。

冷战后均势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首先是总体均势。冷战后出现全球范围的多层次均势,包括地理上的欧—亚—美三大 板块;军事上美—俄两强;经济上美(元)—欧(元)—日(元);政治上美—俄—欧—中。

其次是局部均势。在欧洲地区有欧—美、英—法—德、欧美—俄之间的均势;东亚地 区有中—美—日均势;东北亚地区内部有南—北均势、外部有美—俄—中—日均势;南 亚地区有印—巴均势;中东地区有阿—以均势。

第三是美国的霸权均势。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大战略在总体上表现为霸权 均势战略,即在新现实主义指导下的新均势战略和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制度霸权战略 。这种均势战略主要是针对挑战国(“极化世界”,重点是欧亚大陆)而采取的,并以结 盟政策作为基础,体现了政治多极化对美国的挑战。霸权战略由主要针对“多极化世界 ”,往往运用于各领域,如文化霸权、金融霸权等,反映了美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把握(1 4)(注:倪世雄、王义桅:“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美国研究》2000 年第1期,第22页。)。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霸权均势战略,均势表现为维持均势(孤 立主义),塑造均势(接触政策),软均势(合作安全)和反均势(优势战略);霸权表现为 实力霸权,制度霸权和文化霸权。(15)(注:Christopher Layne:Rethinking American Grand Strategy:Hegemony or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or ld Policy Joumal,Summer 1998,pp.8—28.)

古典均势与现代均势之比较

均势类型古典均势现代均势

均势范围欧洲范围超越欧洲

文化背景相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

格局转换以战争方式实现权力转换 以和平方式实现权力转换

特点总体均势为主大量局部均势

核 无核时代有核时代

代表英国大陆均势美国霸权均势

目的相互制衡制止强权

三、多极:可能性与现实性

多极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多极格局”。19世纪初欧洲有奥地 利、法国、英国、普鲁士、西班牙、俄国、葡萄牙、瑞典这八个国家拥有公认的强国地 位,其中俄、普、奥三国结成的“神圣同盟”起着主导作用;20世纪初,美国、法国、 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俄罗斯、奥地利这八大国的关系决定了世界的和平与战争 ;二战爆发时美国、苏联、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这七大国的关系决定着世 界和人类的命运;二战结束时,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这五大国成为安理会的 常任理事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主要责任;70年代的由美国、苏联、欧洲、中国、 日本组成的“五大力量中心”则表明一种两极霸权内新多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均势下的多极化:1945~1990年。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是两极:美—苏 、北约—华约、西方资本主义—东方社会主义。但在两极均势下涌动着多极化的力量。 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表明美国控制世界的霸权努力遭到抵制,1955年4月万隆会议的召 开,说明民族主义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 件,初步暴露出西方阵营内部的矛盾。60年代是多极化发展最明显的一个时期,“布拉 格之春”和“珍宝岛事件”,社会主义阵营彻底分裂,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则使西方阵营发生严重分化,法国和中国先后拥有核武器,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地位,加上不结盟运动的开展,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苏 对国际事务的垄断受到空前的挑战。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形成美、日、欧三足 鼎立之势,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关系的解冻,中、美、苏形成战略 三角,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朗,国际社会终于形成三个世界和五大力量中心。80年 代,国际关系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中心的特征,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独立于两个 超级大国的倾向迅速发展,美苏控制和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大为削弱,世界上出现某种 联合反霸的倾向。

推动战后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西欧的联合、日本的经济奇迹、不结 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中美联合抗苏、两大阵营的分化瓦解、两 个超级大国的相对衰落等等。但最深层的原因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冷战结束后,多极化态势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继续发展。日本 已成为全球借贷和投资的源泉,是世界十大银行中绝大多数银行的总部所在地,日元是 世界上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重要货币,日本是亚洲地区主要的经济主导力量。德 国的人口超过了欧洲的任何国家,长期以来是西欧的“供电站”,现在成为欧洲最重要 的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德国正利用它的经济实力要求在欧盟和欧洲议会发挥更大的作 用,德国的影响正在东进,德国已成为伦敦和莫斯科的“神经中枢”,没有欧洲强有力 的支持,欧洲的统一和团结是虚弱的,它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将起到左右欧洲联盟的作用 。

冷战后的多极化是在霸权均势下发展的。这种霸权均势一方面表现为美国作为唯一超 级大国的地位更加突出。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世界各国政府70%的外汇储备是 美元;美国的软资产也是最强大的,它的意识形态的自由化程度、对其他文化的包涵能 量,使它成为国际冲突的天然调停者;在欧亚美等地具有的全球领导经验和经历是其他 大国不具备的;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有能力 把它的军队投送到世界上任何地方以保护自己及其盟国的利益。霸权均势的另一方面表 现为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优势和主导地位更加明显。以美欧日为核心的西方大国通过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北约、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控制和主导世 界的发展。

但是,多极化是制约这种霸权均势的主要力量和因素,冷战后的多极化表现出两大层 次:首先是全球层次,如五个常任理事国继续在国际安全事务中起主要作用,八国集团 在协调处理世界重大事务方面的作用有所上升。其次是地区层次,主要表现为两大地区 的多极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目前,亚太地区已形成多极体系的雏型(中、俄、日、美、 东盟),在欧洲地区则逐渐形成美欧(盟)俄三大力量和英法德三大国家。

探讨均势和多极的最终目的是说明它们与国际安全的关系。以吉尔平(R.Gilpin)为代 表的霸权稳定论认为,单极有利于国际安全,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当权力的分布比较均 衡时,和平就处于最大的危险中;若有一国占压倒优势,战争就不易爆发(16)(注:Cha rles P.Schleicher,Introduction to Intemati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Hall,1954),p.368.转引自多尔蒂,第37页。)以K.Waltz为代表的结构现 实主义认为两极有利于国际安全,认为为稳定起见,……两极是最好的。(17)(注:Ken neth N.Waltz:Theory of Intemational Politics(Reading,Mass:Addison-Wesley,197 9),P.161.)而以摩根索(H.Morgenthau)和基辛格(H.Kissinger)为代表的均势理论则认 为多极有利于国际安全,认为最稳定的世界格局看来是由五个以上、奇数的强国组成, 它们相互独立、力量大致相等。(18)(注:Arthur Lee Burns,From Balance to Deterr ence:A Theoretical Analysis,World Politics,Ⅸ(July 1957).转引自多尔蒂,第38 页。)当然,也有学者如梅斯吉特(R.Mesquita)认为国际安全与极的数量无关,因为统 计研究表明,战争的发生与极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19)(注:Bruce Bueno de Mesqui ta,“Measuring Systemic Polarity”,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2),1975 ,pp.187-216;Bruce Bueno de Mesquita,“Systemic Polarization and the Occurren ce and Duration of War.”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22(2),1978,pp.241—2 67.)两次世界大战表明,大规模的战争往往与两极联系在一起。一极或多极形态下,较 易发生局部和有限战争。

1.可能性:均势与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我们认为,多极世界更有利于国际 社会的稳定,俄罗斯、西欧国家也倾向于多极化。但美国主张单极世界。如沃尔弗斯(W illiam C.Wohlforth)认为,多极倾向于战争,而单极意味着稳定。美国的天然权力优 势意味着不存在为争夺国际体系领导权而进行的霸权竞争,因为没有国家会采取步骤与 美国为敌,或是通过战争取得对于美国的优势,而且单极也能使其他大国之间的安全竞 争最小化。(20)(注:William C.Wohlforth,“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4,No.1(Summer 1999),pp.5—41.)

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认为,当代的国际体系既不是单极也不是多极,而是一 种“单极—多极”体系(uni-multi polar system)。由一个超级大国和若干主要大国组 成。解决关键性国际问题需要唯一超级大国的行动,但也需要某些其他大国的联合。(2 1)(注:Samuel P.Huntington,The Lonely Superpower,Foreign Affairs,Vol.78,No.2 ,March/April 1999,pp.35—49.)

笔者认为,当前国际格局表现出一种多层面和复杂性,即全球单极、地区多极、次区 域两极并存。全球单极主要表现为美国的优势地位和西方国家的主导地位以及全球化和 一体化的发展;地区多极则主要体现在亚太地区(中美俄日)和西欧地区(英法德);次区 域两极则有东亚的中国—日本、西欧的德—法、中东的阿—以、南亚的印—巴、拉美的 巴西—阿根廷等等。

2.现实性:均势与亚太多极化

关于亚太地区的未来走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弗里伯格(Friedberg)认为是多极 (22)(注:Aaron L.Friedberg,Ripe for Rivalry: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 lar Asia,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8,No.3(Winter 1993/94),pp.5—33.),罗斯 (Ross)认为是两极(23)(注:Robert S.Ross,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3,No.4(Spring 1999),pp.81—118.)。亚太国家传统文化中缺乏均势的观念,又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背 景、宗教传统和语言风俗,因此,亚太地区一直缺乏有效的多边安全机制,均势或许在 一定程度上能成为维持亚太区域稳定的重要手段。

亚太是大国力量集中的地区,目前亚太地区正在形成以美、日、中、俄、东盟和印度 为主要力量中心的多极结构。均势在这些国家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亚太战略的目的是发挥领导作用。美国实行的霸权均势 战略,包括全球霸权战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均势战略(应对政治多极化)。

日本在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时期,主要以日美同盟为基础,在美中、美俄平衡 中争取自身利益。

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也从90年代前半期的向西方“一边倒”逐渐调整为欧亚平衡。

印度近年来开展大国外交,通过核和导弹试验、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 向世界表明其争取大国地位的决心,并加强与美国、东盟国家的关系,以制衡中国。

东盟试图建立以东盟地区论坛为主的亚太多边安全机制,实行的是大国间平衡战略, 以取得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

中国正在从一个政治大国走向经济大国,在应对这个“单极—多极”世界时,均势已 显示其重要的价值。

标签:;  ;  ;  ;  ;  ;  ;  

权力平衡理论、均势体系与多极现实_世界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