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焦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6,P<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62,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0%(2/23);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36%(8/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07,P<0.05)。结论: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延长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缓解其焦虑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295-01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选用的肾脏代替治疗,长期透析患者因受病痛的折磨,同时透析引起的不良反应,且透析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带来一定的压力,使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1]。长期选择深静脉留置血液透析患者因置管外漏,易出现脱落、感染、形成血栓等,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本研究对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理干预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护理中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48.36±3.51岁,平均透析时间为36.52±2.51小时;对照组2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8.01±2.67岁,平均透析时间为36.94±2.03小时;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告知有关留置管后的注意事项,按照规范进行透析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为:(1)置管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留置管必要性,插管部位需保持清洁、干燥,在脱衣或翻身的过程中预防导管出现脱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2)置管中护理:护理人员核对各项透析参数,护理人员与患者均需戴口罩,患者头偏向对侧,打开伤口敷料,观察患者的导管有无移位,检查针眼处皮肤有无红肿、渗血或分泌物感染等,使用2%的洗必泰棉球,以导管植入为中心,由里向外进行消毒周围皮肤,待干燥后;建立较大范围的无菌区,将肝素帽打开,对导管进行冲洗。按照医嘱追加肝素,严格消毒动静脉端表面;(3)透析后护理:透析结束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并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之后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更换肝素帽闭合导管,使管腔保存正压,将导管头妥善固定在患者身体处。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2)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焦虑自评表进行评价[2];(3)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
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为4.61±0.71个月,对照组的导管留置时间为2.06±0.94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6,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
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为44.21±3.79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53.91±4.07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62,P<0.05)。
2.3 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中,感染1例,血栓1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0%(2/23);对照组中,感染2例,血栓3例,导管脱落2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36%(8/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07,P<0.05)。
3.讨论
静脉留置因具有方便、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者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流不畅,出现感染,导管脱落、血栓等,其是决定静脉留置导管寿命的主要因素[3]。深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且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提高自我的防护意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仔细认真的观察,若出现血流不足,应及时进行溶栓处理,以防出现导管堵塞而拔管;护理人员在更换敷料时,避免导管出现移位,避免牵拉导管,在透析前应冲洗导管,并进行充分消毒,待透析完毕护,更换肝素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6,P<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62,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0%(2/23);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36%(8/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07,P<0.05);可知,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延长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缓解其焦虑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白莉.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21-22.
[2]祝维秋,史玉占,徐亚光,等.护理干预对行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4):177-179.
[3]何秀琼,窦素冰,谭建兰,等.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7):3443-3444.
论文作者:古丽娜孜·牙生1,古丽努尔·牙生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