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从土方施工到最后具备完全的使用功能,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工序,才能够让建筑的结构和功能达到设计的预期,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需要视具体的工艺需要和经济性而定。而非承重的二次结构由于不便与承重结构同步完成,因此需要在主体承重结构--一次结构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虽然这部分结构是非承重的墙体和梁柱结构,但是其对于实现建筑工程的设计使用功能非常关键,保证其施工质量不仅关乎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也会影响建筑外观和整体使用效果。
关键词:控制措施;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 建筑工程;
1 二次结构及其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1.1 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的工艺流程简介
二次结构中砌体、构造柱以及圈梁等结构的施工联系十分密切,工序之间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例如墙体砌筑过程中需要设置砌体与构造柱之间的拉结筋,又要在达到一定高度时进行圈梁施工和预留门窗洞口等,二次结构施工的工艺流程详见图1所示。其中的基层验收和工艺参数复核环节非常重要,是保证二次结构位置精度和施工质量的基础,需要首先确认各项数据误差满足设计要求。
图1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1.2 保证二次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二次结构是在一次结构施工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结构的完善,也是为下一步的装饰装修装饰做好准备。因此对于工程的两项重要分项工程起到了衔接作用,并且其预留预埋和止水反梁等的施工会决定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首先二次结构的砌体施工涉及到门窗安装孔洞的预留,而门窗孔洞的位置和几何尺寸精度决定了门窗施工的质量。其次做为建筑工程的围护结构,砌体当中会根据建筑使用需要预留预埋各类管线,线槽切割和管线、线盒安装位置的预留预埋对后续电气系统安装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止水反梁是在厨卫功能区设置的重要防水设施,关系到建筑的防水效果,因而其施工质量对建筑的使用会产生深远影响。
2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依据设计图纸规划施工技术方案和清理现场
在二次结构施工开始前需要深入了解各部分结构的设计要求,包括内外填充墙需要使用的砌体材料种类和规格、构造柱的位置和尺寸以及水泥砂浆的配比等,并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规划砌块、钢筋等原材料的供应、安排砂浆预制以及所需施工机具和人员调用等。此外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根据施工平面图确认具体施工地点之后,将前一工序遗留在基底的杂物清理干净,以防影响砌体的施工质量。
2.2 复核关键技术参数并制做和树立皮数杆
在砌体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应进行测量放线和制做皮数杆,以便施工过程中控制墙体、构造柱以及门窗洞口等的位置和几何尺寸参数。首先要测量在确认楼层轴线等关键参数的误差不超出设计允许值之后组织砌体施工。其次皮数杆是保证砌体施工位置和几何尺寸精度的关键,因此需要在其制做过程中保证刻度的精确,以便保证砌筑过程中砂浆厚度和砌体高度的准确性。皮数杆的设置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安装和定位,确保其零刻度与二次结构施工标高测控网的水平面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3 植筋工程
砌体和一次结构的结构柱和剪力墙靠拉结筋连接,因此拉结筋的施工是二次结构施工当中非常关键的工序。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预制长度、规格和数量满足施工需要的钢筋,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直径为6~12mm的钢筋,植入深度约9~18cm具体数据在设计时根据相关规范进行选择,而在植入施工时则需要按照设计要求保证植入深度和抗拉强度。其次在植入过程中要重点保证锚固质量,在按照设计深度和孔径钻孔之后进行彻底清理,以防杂质和粉尘影响结构胶与剪力墙或结构柱之间的连接,并且在结构胶调制好之后,确保在其开始固化之前完成注胶和植筋。最后钢筋植入时应通过反复转动排出孔内残留的气体,使得钢筋通过结构胶与一次结构形成稳固的连接。
2.4 砌筑施工
在填充墙的砌筑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应按照设计要求的砌体排列方式进行砌筑,以皮数杆之间的拉线为基准控制水泥砂浆厚度和砌块高度,内外墙的基底部分用水泥实心砌块砌筑约三皮砖高度http://new.gb.oversea.cnki.net/KXReader/javascript:void(0);。其次在墙体与构造柱的连接部位要砌筑成马牙槎,以保证砌体在构造柱浇筑时能够和砼形成紧密衔接,保证二次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在砌筑之前应提前6h淋湿砌块,并且砌筑时保持砌筑作业面的湿润,有利于水泥砂浆和砌块之间的结合。最后在建筑平面图上厨卫功能区的内墙砌筑时,浇筑不低于20cm的具有防水功能的混凝土止水反梁。而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要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设置混凝土预制块,并且在墙体高度大于4米时设置圈梁,在砌体顶部与梁板之间保留40cm左右的间隙,待砌体养护2周之后进行封堵。
3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砌体施工前的测控网布设以及关键参数复核
在二次结构砌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技术需要布设测量控制网,以便在施工前复核各项关键技术参数并实施施工质量的跟踪监测。并且在复核施工楼层的标高等参数之后,根据施工作业面的长度和二次结构砌体的结构特点确定所需皮数杆的数量和长度,进而根据设计要求的砌块规格、几何尺寸以及砌体缝隙宽度等参数制做皮数杆,使用精密仪器确定其刻度位置并控制其误差。
3.2 内外墙砌筑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内外填充墙的砌筑时,首先需要检查植入钢筋的锚固质量,经过拉拔试验确认其强度符合设计标准。其次需要按照设计要求使用相应种类和规格的砌块和粘结材料,常见的烧结或混凝土预制小型空心砌块使用规范强度的水泥砂浆即可,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等特殊材料要根据设计要求决定选用何种粘结材料。而砂浆厚度控制会因其材料配比和砌块种类有所区别,一般普通砌块施工的砌块水平缝隙应保持在10mm±2mm。此外如果设计要求在墙体的砌块表面开槽埋设管线,应避免管槽分布出现交叉或延伸至墙垛位置,并且槽深不可超过砌体厚度的三分之一。此外为保证二次结构的稳定性也应让管槽位置与门窗洞口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当砌体厚度不足12cm时只能在其单面开槽。
3.3 砌块等原材料的质量
砌块和水泥砂浆是二次结构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因此对其质量进行施工前的测试评定非常重要。首先对于砌块的进场除了核查常规的出厂证明等文件资料,还应根据不同厂家的出厂批次进行抽样检测,经试验测试其强度并测量其几何尺寸。通常情况下需要按照约千分之一的比例进行检测,而确认合格的不同批次和规格的砌块应合理堆放和严格管理,以防在砌筑时发生错用和混用问题。其次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所用的水泥砂浆以及预拌混凝土应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检测,按照标准对不同批次的原料取样制做相应数量的试块,并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养护并进行性能检测实验。
3.4 砌筑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现场监督
在填充墙砌筑的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并且在现场对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进行监督。首先要及时复核二次结构各个部分轴线、截面等技术参数,使其误差始终保持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其次严格控制钢筋、砌块以及附加梁和圈梁之间的搭接长度,其中钢筋搭接长度在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误差要保持在5mm以内,砌块错缝砌筑的搭接长度大于其自身长度的三分之一。最后要实时测量门窗孔洞的位置和几何参数,以免因其误差超出设计要求而返工。
4 结束语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虽然不及一次结构施工复杂,但是却涉及到诸多的细节处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后续施工带来很大困扰,而且会造成后期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缺陷,因此分析和总结二次结构砌体施工的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文波.浅谈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学与财富,2017(21):97-97.
[2]李兴浩.二次结构对住宅质量的影响及管控[J].化工设计通讯,2018,v.44;No.193(7):257.
论文作者:张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结构论文; 砌块论文; 砌体论文; 砌筑论文; 砂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位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