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缆的敷设是电力工程安全、稳定供电的基础,为了使电力工程能够实现稳定的供电,就必须确保实际的电缆敷设能够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同时还应该对实际的敷设施工加强管理,在设计方面应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同时还应该保证经济适用、安全运行和便于施工和检查、维护。施工的时候,必须保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杜绝质量安全隐患的出现。为了保证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在工程投入运行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进行解决,使电力工程中的电缆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电缆敷设;施工质量;管理
1当前在电缆敷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路线确定不够科学
在进行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路径的选择直接决定着电缆敷设的成本。因此在实际的敷设中,相关单位对路线的选择是相当重视的,但是经常会出现由于一味注重成本的节约。而忽视弯曲不够、水泡以及气温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程按照这一路线进行施工,其后期的正常运行就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在实际进行电缆路径的确定时,首先必须保证在后期的运行中安全稳定,还应该按照许可半径规定确定路径;其次,敷设的路线应该方便施工以及维修;最后,敷设范围的选择应该尽可能地避开建设区域。
1.2截面选择不合理
在进行电缆敷设的施工中,普遍存在对截面的选择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这样就不能保证电缆的温度在安全的范围内,从而就会导致电压的损失,进而就会导致电力故障的出现。但是在实际的电缆敷设中,在敷设之前都不会对电缆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试验,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不符合标准的工程的产生,在后期运行中,其中的问题很快就会暴露出来。
1.3电缆的中间头以及终端头的质量存在问题
在进行电缆敷设的施工中,电缆中间头以及终端头的质量之间影响着电力工程电缆敷设的质量,根据调查,由于电缆导致的电力故障中,有超过50%都是由于中间头以及终端头导致的,由此就可以看出中间头在电缆工程中的重要性。
2保证电敷设施工质量的管理途径
2.1电缆截面的选择
要正确选择电缆截面,如果选用不合适就会对电网的运行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严重时会降低使用年限,使电网不能安全运行。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选择电缆的截面时,要综合的考虑他的温升以及电压损失和机械的强度等问题。我们还要认真的校验电缆的热文性能等,以此来确保运行安全经济的目的,同时还要把能耗以及运行所需的各种成本降到最低。电缆截面的选择有有如下三种方法:(1)温升法。电力电缆按发热条件确定的允许长期工作电流,要确保大于线路的正常电流。(2)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经济截面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年费支出问题,要保证支出最小。但是此法不适用于10kV配电网及以下线路。(3)电压损失法。要严格的依据电压损失来进行截面的校验工作,要确保各类设备都能够符合相关的各项要求指标。
2.2敷设方式的选择
敷设方式从施工主体方面来区分,可以分为机械敷设和人工敷设两种。利用机械敷设,对电缆的损伤比较小,同时也比较省时省力,但是在施工中,占地面积比较大,而且如果敷设的速度过快,还有可能拉伤电缆,要想避免这种对电缆的拉伤,可以装置防捻器;人工进行敷设,优点在于施工占地面积小,便于对电缆的拖拽,不易使电缆受到磨损。按照敷设的环境,可以将敷设分为架空敷设、直埋敷设以及排管敷设几种方式。当前在实际的电力工程中,常用的有排管敷设和直埋敷设两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直埋敷设的施工相对比较简单,这种方式多在市区人行道、绿化带以及建筑物的边缘地带使用。在利用直埋方式进行电缆的敷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电缆弧度不应该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对于敷设过程中的转角要把握好,否则就有可能造成电缆的拉伤。此外,应该挖掘横截面为1m2的电缆沟,将其底部的杂质清除干净,然后用软土或者细沙均匀的在上面进行铺设,在敷设电缆的时候,应该确保电缆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然后用软土或者细沙将其覆盖,为了保证电缆的安全性,还需要加盖水泥保护板。在回填土的时候,回填到一半深度的时候,需要设置电缆标志带,然后对回填的土逐层夯实。对于电缆的转弯处以及接头处要进行电缆标桩的设置,电缆标桩的设置需要保证按照电缆直线部分每隔50~100m进行设置。对于需要穿越公路、道路的部分,应该对电缆采取保护措施,保证电缆的长期安全使用,比如可以使用半径大于等于10cm或者大于电缆外径1.5倍的保护管,在公路两端,保护管需要延长到2m以上,同时对保护管还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对于需要在地下进行并列敷设的情况,为了避免电缆接头之间出现碰撞的情况,可以在电缆接头处用砖头砌成一个砖头井,并且设置相应的托架;排管敷设。排管敷设在电缆的敷设中,在城市中的应用比较多,这种敷设方式需要的通道比较窄,在地形的适应方面比较好,但是也正是因为其占据的位置比较窄,所以就会对电缆的散热造成影响,同时载流量也比较大,在施工的时候,资金投入也比较大。在实际的排管敷设中,电缆的埋设深度必须保证在0.5m左右,基于拖曳以及散热的考虑,排管内径应该是电缆外径1.5倍以上,排管内壁需要打磨光滑,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电缆在拖曳的过程中对绝缘层的损害。同时还应该每隔150~200m设置工作井。管材需要选择抗冲击、耐腐蚀,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材料,这样才能实现对电缆进行有效的保护。
2.3电缆终端头、中间头制作
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电缆最薄弱的地方就是终端头以及中间头部分。他们发生故障的比例占整个故障比例的50%还要多。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终端头以及中间头的安装工作。我们在安装制作时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下列几点:(1)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我们要尽可能保证绝缘线不长时间外露。(2)钢带接地线和线芯屏蔽接地线在终端头内不可有电气上的连通,为了防止水汽沿接地线进入电缆,在外护层上先用防水带包2层,将接地线夹在中间,外面再包2层防水带。(3)仔细擦拭铜导线和绝缘层,认真打磨钢铠以及铜屏蔽表层的防锈漆。(4)要填实三叉口部位,对于冷缩头和热缩头分别用填充胶以及电缆油膏进行填实。
2.4电缆工程的试验
出于安全运行的考虑,IEC60502-1997标准对中低压电缆的各项技术指标作了严格规定,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电缆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是,电缆施工中,有许多的不可见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缆施工。因此我们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试验后才能进行安装工作。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是交接耐压试验。通过近几年的不断试验,国内外都已经形成统一的概念,都采用交流试验法来进行施工,避免采用从油纸绝缘试验方法套用过来的直流耐压试验。彻底打破了原来的顺序,将以往的先直流,后交流的方式转变为先交流后直流的顺序,强调优先采用交流试验方法。但是由于综合考虑目前的具体操作情况以及实际的运行模式,仍然使用直流测验法。但是此测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及时的发现微小气隙,这些弊端会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我们以后要朝着局部放电测量的方向发展。
3结论
电力电缆关乎我们的生产生活,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电缆施工工作。我们在设计时,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技术以及经济性等问题,要保证采用先进的技术,保证经济性最佳,同时还要确保施工以及日后的维护工作简便。其次施工时要严格的遵照相关的规定以及图纸的要求进行,严格施工管理,杜绝隐患的存在,最后工程正式运行后,我们要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认真检查,一点发现事故及时解决,保证我们的电力电缆项目能够处于有效地控制状态之下,以此来增强我国广大电力系统的正常有序的运行,最终确保我们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彭水清.电力工程中电缆敷设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88.
[2]辛永恒.浅谈电力工程中电缆敷设的质量管理[J].民营科技,2010,12:234.
论文作者:张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电缆论文; 截面论文; 终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接地线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