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能力要素构成的质性研究-基于中部某地方师范学院29位师生的深度访谈论文

师范生能力要素构成的质性研究
——基于中部某地方师范学院29位师生的深度访谈

秦一帆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山西临汾041000)

摘 要: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中部某地方师范院校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利用NVivo10.0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师范生能力由通用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信息能力、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6个要素以及18个核心子要素构成,体现了师范生能力的整体性、结构性和发展性。此研究对于提升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师范生;能力要素;模型;质性研究;课堂教学

国务院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和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以满足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师范教育如何引导学生从“师范生”向“教师”的华丽转身?为此,我们选取中部某地方师范院校师生共29名,以师范生能力培养为切入点,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归结出当前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关注的主要能力要素,以期对师范生培养方式改革提出建议。

1 师范生能力的概念界定

师范生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大学生群体。与普通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是有明确职业定向的职前教师,毕业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与在职教师相比,他们又是普通的大学生,缺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需要系统地进行教师教育和培训,才能具备特定的从教能力,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1]

“能力”是一个被广泛使用,但依然是充满争议的概念。与能力相关的英文有Ability,Competence和Capability。其中Ability是指有能力的性质或状态,采取行动的身体上、精神上或法律上的力量,胜任工作的能力。而Competence则是指能够胜任的性质或状态,或具有足够的学识、判断力、技能或力量的性质或状态。Capability是指才能(体力上、智力上、道德上和法律上),有能力(或才能)的性质或状态。《辞海》中的能力定义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2]由此可知,“能力”一词在内涵上有三个关键内容:个人可以先天获得或后天习得并且掌握的;其指向具体的活动或任务;某一种能力可以保证个人顺利完成相应的任务或胜任相应的活动。[3]

但是,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飞速发展,资产评估市场对于资产评估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经常面临着人员紧缺的窘境,这一现状对我国人员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历史比较短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和国外相比有很多不足,如评估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综合分析能力不足、知识面比较狭隘等。因此,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我国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问题,旨在为我国未来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那么,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学者唐玉光等人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中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选择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五种能力维度。[5]王慧来等学者认为教师能力素质主要由课程开发能力、合作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构成。[6]靳莹认为教师能力体系包括基本认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调控与交往能力、系统学习能力和拓展能力。[7]总之,国内关于教师能力的研究较为宽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教师能力要求的不断变化,教师能力构成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师范生的能力素质也有所不同。

沟通能力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目的,借助双方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从而达成理解的一种行为表现能力。新课程实施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与交流,教师的沟通能力已成为左右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能力。[14]研究者在进行编码过程中发现,受访学生和教师均提到了“与学生相处”“个人品质”“合作能力”等。教育系陈老师谈到:“这个交往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的教学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教学成果是很多教师共同协作的结晶。”

2 师范生能力研究现状分析

以“师范生能力”为篇名在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到近十年相关核心期刊论文共150篇。其中,2014年以前对于师范生能力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微观的课堂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例如专业教学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说课及评课能力、教学设计和教学导入能力等;2014年以后,对于师范生培养方面的研究范围扩大,研究更加具体、细化。近几年相关研究侧重于师范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教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闫寒冰、任友群等人从学生角色和未来教师角色两方面出发构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范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升的模型;[8]崔波从反思性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相关建议。[9]由此可知,当前的大部分学者关注和聚焦于师范生某方面能力培养的单因素研究,关于师范生综合能力要素的构建研究非常少。

我们选取中部某地方师范院校师生共29名,以师范生能力培养为切入点,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结出当前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关注的主要能力要素,以期对师范生培养方式改革有所助益。

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作者基于研究目的的深度访谈。在编码过程中,严格按照扎根理论编码原则和方法进行,保证每一步编码程序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研究文献多来源于CSSCI期刊论文,且引用率比较高,较好地进行了“三角验证”的有效性检验。另外,基于相同访谈资料,指派两位研究者同时进行编码,然后比较两位研究者编码结果的一致性,编码结果归类一致性系数0.823,可见编码过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也说明了本研究的信度很高。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某地方师范院校的任职教师与在读师范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别选取教育系、历史系、美术系、生物系、物理系、音乐系、政法系和中文系的教师各2名,共16名,选取教育学、数学、物理、生物、音乐、美术、中文、政法、历史等专业的师范生共13名。

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我们将应变力、执行力和自我管理归属为管理能力。应变力对外指向课堂教学过程,而自我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对内指向自我调节。应变力是指个体在外界事物发生一定的变化时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既可能出自本能,也可能经过大量思考所作出的决定。研究者在对资料的处理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都提到了“处理问题”“管理学生”“教育机智”等字眼。执行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体智力活动与外部世界相结合的体现,是达成目标不可缺少的途径。[19]所有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的成功必然要求个体具备坚定的执行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者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多数教师反映,目前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弱,学习习惯差,而这正体现了学生执行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

3.2 有效性和可信度的检验

通过对已有文献分析,本研究领域的已有研究大都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容易获得具有概括性的和普遍性的研究结果。此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参与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背景。

3.3 数据分析

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编号以后,采取归纳、类属的方式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主要步骤包括:(1)仔细认真阅读访谈文本材料,对每一个原始资料进行编号,建立编号系统,包括受访教师所在院系和姓名,受访学生的姓名和专业,收集资料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资料的排列序号等。在质性研究中,采用归纳的方式,建立类属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反复阅读访谈的原始资料,将有意义的词语、句子或段落用码号标示出来。(2)找出围绕研究问题提取本土概念和关键词,进行一级开放编码,共得到183个关键节点。(3)建立码号和归档系统,将183个关键节点通过比较和聚类建立一级编码之间的类属关系进行主轴编码,从而确立了18个的概念范畴。(4)在前期编码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归纳,逐渐突出主题,从而形成选择性编码。表1为对初始概念进行的编码示例。

表1 访谈编码示例图

4 解析师范生能力要素的构成

通过上述编码与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访谈者脑海中关于师范生能力是一种“有枝有干”“干长枝繁”“有血有肉”“生长发育”的个体生命的力量。[10]这种原生态的理解恰恰体现了结构、系统、动态和发展的师范生能力观,由此形成了师范生能力要素构成的模型图(图1)。

约4片叶时进行如下处理:①常规温湿度(CK),温度25/20 ℃,湿度75%;②高温高湿(HTH),温度38/28 ℃,湿度100%;③高温(HT),温度38/28 ℃,湿度75%;④高湿(HH),温度25/20 ℃,湿度100%。于20 d后调查热害湿害症状并统计热害湿害指数。

图1 师范生能力要素构成的结构模型图

4.1 通用能力是师范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素质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中坚力量,信息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我们将信息搜索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归属为信息能力。一位物理专业的孙老师格外强调师范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把现代信息技术介绍给学生们,比如ACBI这个数据库,讲到PCL特征,需要用什么软件都会说,这样我们的课程就和信息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信息技术就是一种手段,好多实验都需要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和处理。”

教研能力指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17]在此质性研究中,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我们将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归属为教研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研能力不仅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18]在整理访谈资料过程中,许多教师强调师范生教研能力的重要性。历史系张老师认为:“科研和教学还是很相关的,用科研带动教学,要大量学生参与进来,许多学生也想要这种机会。另外,我们上课的时候也要让学生更多地用一些实践性项目,这样科研和实践就能很好地融到一起。”

在通风条件差的实验室,孙宝国的身上常染有香料的味道,虽说是香料,但高浓度时味道就成了怪的、臭的。他不坐公交,因为被乘务员轰下去过一次,改骑自行车,也没有人跟在他后面,他们要么猛超过他去,要么,就慢下节奏来,离他远远的。那股子味道,被人们称作“孙宝国味”。

自学能力是指在学习进程中以学习者自己为学习主体,自主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和手段、调节自我学习进度和评价自我效果,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创作的方法来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的能力。[15]作为人类灵魂工程的建造师,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然而,整理访谈资料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反映学生学习不主动,学习策略缺乏,自学能力欠缺。

4.2 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信息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师范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必备素质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它由许多具体的因素所组成,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16]在此研究中,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在整理访谈资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反映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应被置于关键位置。其中一位数学系的杨同学就说出了自己的见习体会:“我觉得教学能力是师范生最重要的能力。见习的时候,指导老师给我的启示就是她对一节课的整体把握,在这节课中她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还会创设很多情景,吸引学生进入到这个情景中去。其次,会把知识点分成好几段,告诉学生怎样去理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形成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有一些课堂总结和反思,设计的环节很多……”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与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将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等一系列头脑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和怀疑,思维通常限于不直接感知的事物,不是直接看到、摸到、听到的东西,而是需要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的事物。”[12]赫钦斯说:“教育不能复制学生毕业后所需的经验,它应当使学生致力于培养思维的正确性,作为达到实际的智慧即理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13]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具备思维能力是其未来专业成长极其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教育系的王老师认为:“教师上课的时候必须要有很高的思维品质,用较高的思维品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课上动脑筋,去思考。”

三峡旅游作为大旅游空间,仅靠少数经典景区的“只言片语”是不够说服游客的,况且三峡部分景区已明显处于衰退期,亟需挖掘资源存量,三峡旅游需要核心扩散,即对三峡核心元素进行提炼,这个核心元素不能是局部的、片面的,形成覆盖全域的中心节点是未来三峡的旅游发展之道。

木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 m;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木芙蓉叶宽卵形至圆卵形或心形,直径10~15 cm,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被星状细绒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约5~8 cm,近端具节;小苞片8,线形,密被星状绵毛,基部合生;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 cm,花瓣近圆形,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蒴果扁球形,直径约2.5 cm,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

“通用能力”为师范生解决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基础性要素,其主要包括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等。表达能力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等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容易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由于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加之应试教育导致的顽固心理机制,许多师范生在公众场合语言表达表情不自然,姿势不得体,表现较胆怯,怕在大众场合出丑,有明显的害羞心理。[11]美术系的李老师坦言说到现在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学生不敢讲、不会讲。“在我的讲课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去讲,我进行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学生讲我进行点评,一开始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弱,他们都不怎么放得开,经过几周的训练,你就会发现会好一些。”

访谈者重点关注师范生缺少哪些能力,任职教师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哪些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在校师范生比较重视提升自己哪方面能力。采访开始之前,访谈者先向受访者解释研究主题,在征求访谈者同意的前提下,对访谈过程进行了现场录音,访谈时间为30-100分钟。在访谈结束后,借助NVivo10.0转录完成的原始文本资料包括21个访谈录音,近17万字,并采用自下而上的扎根理论对文本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分析。

4.3 发展能力是师范生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素质

发展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使其思想、人格不断趋于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归属为发展能力。当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变革的多元化社会,师范生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音乐系的崔老师说出了自己的体会:“现在教师资格证都公开考试了,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让招聘人员看中你,看到你身上的闪光点和优点。即便将来他们不从事教师职业,去搞演出,一些学习能力呀、基本的就业技能、创新能力等等都对他们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5 师范生培养的几点策略

5.1 把培养师范生的通用能力作为提升师范生综合能力的基础

如果将师范生的专业能力比作一栋大楼,而通用能力则是这座楼的地基,地基不牢何来高楼大厦?不少教师反映学生不会学习,羞于表达,思考能力和有效交流能力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以唤醒学生的表达与沟通意识。如借助对师范生职业角色的教育,利用报告会、专题讲座和思政课堂等职业教育方式,让师范生充分认识沟通能力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自觉提升沟通能力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调查、寻访等实践任务的方式培养师范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教师还应该创造倾听的环境,正如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所言:“真正的思想碰撞与交流是在静悄悄地聆听中形成的,只有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别人的观点才能让各种思想和情感相互碰撞,这才是真正的‘交响乐团式教学’。”[20]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方式要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提倡小组学习制、讨论式学习方法、PBL学习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开动脑筋,真正“忙起来”“动起来”。同时,课堂教学时数毕竟有限,有必要将课内教学向课外作业延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增负、增压”。

单JSON 格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保密性不高,缺少专用的加密技术框架,导致JSON 存在泄密的可能。JSON 数据和XML 数据功能结构的相似性,且有成熟的加密技术框架。因此,采用XML 的加密传输技术对JSON 数据进行出加密传输。XML 通常的加密方式是加构建在PKI 体系结构上。但PKI 体系存在认证效率低,数字证书管理复杂等问题[3]。

5.2 把增强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信息能力和管理能力作为提升师范生综合能力的重点

师范院校一方面要提升仿真课堂实践,从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创办教育合作共同体,协同育人,创新培养形态。教育实习、见习是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师范院校要积极探索构建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社会“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师范生实习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21]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申报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培养师范生的教研能力,激励学生多参与教育教学调查与见习活动、教育实验、学术讲座、学术争鸣等,组织师范生写教育自传和反思日志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可将优秀的反思日志进行反复修改、发表形成自己的科研成果。此外,师范院校还应增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增加设备,创设信息化微格教学环境。在传统的微格教室中增设现代多媒体网络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从而加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训练,培养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22]

教育实践活动是生成性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情境性,需要身处于具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做出审慎的选择,甚至于对于不同时刻、不同的学生需要做出不同的抉择,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采取合理的举措,这些措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设置各种情景模拟以培养学生的应变力和执行力。[23]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捕捉和创设真实性问题,并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尝试、反思、分享、纠错,为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行业打下基础。

5.3 把增强师范生的发展能力作为提升师范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向终身学习和知识社会的不断推进,发展能力已成为师范生的重要素质,如何有效提升师范生的发展能力是师范院校提升其内涵发展的关键之一,也关乎未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师范生的发展能力包括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分析,注重学生间在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上的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创新始于质疑,创新需要批判,创新在于超越,没有这些精神品质,创新教育就难以实现。[24]师范院校应该以改造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提问题,激励学生批判、质疑,从而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炼教育智慧。[25]此外,未来教师的知识体系不再是“一杯水”或者是“一桶水”,而应是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使得师范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必不可少,只有具备此能力才能为师范生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ⅰ) 如果x为问题(1)的最优解,则存在Rm+n+p使得K且x=E-1(ω-BTμ+DTη+BTb)。

参考文献:

[1]张晓辉,闾邱意淳,赵宏玉,等.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典型个案的质性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6):52-58.

[2]顾明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3]傅维利,刘磊.个体实践能力要素构成的质性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1):1-13.

[4]DOUGLAS R M.Educational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M].Wm.C.Brown Company Publisher,1982.

[5]王宪平,唐玉光.课程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J].师资培训研究,2005(3):38-43+62.

[6]王惠来,赫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的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1):12-15.

[7]靳莹,王爱玲.新世纪教师能力体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4):41-44.

[8]闫寒冰,李笑樱,任友群.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的开发与验证[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98-106.

[9]崔波.基于反思性实践的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94-97.

[10]韦斯林,王巧丽,贾远娥,陈飞霞.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模型的建构:基于扎根理论的10位特级教师的深度访谈[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4):84-91.

[11]施伟伟.高校师范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09-111.

[12]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赫钦斯.普通教育[A]//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4]李霓虹.语文教育师范生课堂沟通能力缺失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6):25-28.

[15]杨晗.六年制公费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报告[J].教育观察,2018,7(19):16-18+44.

[16]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7]张雳,黄丽玉,马骋.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1):47-50.

[18]刘世瑞,刘芳,李海容.关于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4):82-83.

[19]马池珠,魏拥军,吴迪,徐亭婷.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5):102-110+141.

[20]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1]张鹏,蒋荣辉,何为.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素养的要素构成与培养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39-44.

[22]阮成武.专业化视野中教师形象的提升与统整[J].教育研究,2003(3):61-66.

[23]卫建国.英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教学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10):104-109.

[24]卫建国.以改造课堂为突破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研究,2017,38(6):125-131.

[25]李颖.以改造课堂为突破口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智慧[J].教育探索,2018(3):95-98.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bility Elements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e in-depth Interview of 29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 Local Normal College in Central China

QIN Yi-fa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0,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 of rooted theory to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 local normal college in central China,and analyze the data by using NVivo10.0.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is composed of general ability,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bility.The information ability,management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are composed of six elements and 18 core elements,which reflect the integrity,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This study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Key words: Normal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factors;Model;Qualitative Research;Classroom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41(2019)05-0075-05

doi: 10.3969/j.issn.1674-6341.2019.05.023

收稿日期: 2019-04-28

基金项目: 山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XTA1602)。

作者简介: 秦一帆(1996—),女,陕西安康人 ,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富春凯

标签:;  ;  ;  ;  ;  ;  

师范生能力要素构成的质性研究-基于中部某地方师范学院29位师生的深度访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