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论文_许志强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论文_许志强

塔城地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新疆 塔城 834700

摘要:由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起步较晚,因此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不断的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这便要求我们先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管理

1 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1.1 节约成本、保证建筑质量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有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投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现象,提高企业在工程项目上的竞争力。随着建筑企业逐渐增多,我国目前建设工程的流程大致为以下几步:①相关单位针对某建筑项目公开招标;②各建筑企业进行投标报价;③中标单位与招标单位签定合同;④建筑企业进行工程考察建设。在此几步中,实行工程管理非常重要,如:在招标中实行建筑工程管理,在投标书上以同样优良的工程计划却能更好的节约成本投入,中标几率增大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设过程中,有效的工程管理,无论是材料采购时把握材料的质量、定价、验收、使用等,或是在建设中对各项目质量的验收,减低故障发生几率都是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保障。

1.2 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向现代化、经济化转变,建筑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却因建筑工程的日益复杂而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建筑行业若想要高效稳定发展,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成为必然趋势。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管理应该针对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有效处理,并将策略不断改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向科技化发展,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在不断完善的同时遇到新的问题,因此,时刻抓紧建筑管理工作,解决新时代的问题,提高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2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2.1 人员问题

在建设工程中由于一线操作工人没有专业技能培训,技能水平差,功效低,使质量管理制度无法落影响实到质量最前端;质量管理制度对操作层面的管理没有明细化,往往忽视了质量最前端的管理;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经验差,管理水平不够,无法发现管理问题,出现管理漏洞;管理人员到岗不履职,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导致管理失控;有关施工企业公司总部领导层重生产轻管理,对项目部现场失管失控;最后由于有些企业挂而不管,对项目部现场失管失控。

2.2 设备问题

工程施工中有些企业没有制定设备采购、运输、进场、检验、使用、保管等的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设备管理环节漏洞;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一些设备管理制度,但管理内容存在缺漏不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一些设备管理制度很健全,但受具体落实人为因素的影响,使管理制度无法落实等等,导致设备以次充好或不合格的设备被使用到现场工程上,引发系统性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材料问题

一是企业没有制定材料采购、运输、进场、检验、使用、保管等的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材料管理环节漏洞;二是虽然制定一些材料管理制度,但管理内容存在缺漏不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三是虽然材料管理制度很健全,但受具体落实人为因素的影响,使管理制度无法落实等等,导致材料以次充好或不合格的材料被使用到现场工程上,引发工程质量问题。

2.4 环境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作业班组操作人员只是关心完成操作工序,对材料、工艺对环境的适应性不懂或不关心,生产工序操作过程质量问题;再者是项目管理人员对材料、工艺对环境的适应性不懂,没有按照材料、工艺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各工种工作安排,出现材料、工艺对环境的不适应,生产工序操作过程质量问题;最后还会因为赶工期,无法顾及施工环境问题对质量的影响等。

3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

3.1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施工图会审

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提高施工质量重要性,并将其提升到制度层面。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加强对提高施工质量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全员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并渗透到施工活动当中。管理者要从自身做起,加大施工管理力度,切实消除质量管理形式化问题,还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人员质量意识,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工作,避免停工、返工现象,最大限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工程质量。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在施工前,应加强对施工图会审。会审时,要组织领导、设计及监管人员,认真对施工图细节进行会审,及时发现问题,并充分把握各项设计,为施工活动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3.2 实施质量预控,建立质量体系

质量预控是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采用事前技术、管理措施加以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质量预控主要涉及质量计划、防治及防护计划等多项内容,通过预控,就方法上,能够做到方法可行、管理严密等目标,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隐患。目前,质量体系以ISO9000系列为核心,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也要围绕有关标准,及时更新和完善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在实践中,针对质量体系的建设,要考虑到组织机构、程序等多项影响因素,使得各个部分能够相互协调,从而为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3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要综合企业内外部情况,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加大对市场动态化监督力度,不仅要及时优化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还要创新管理制度,为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避免质量、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提升的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对此,企业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根据人员工作形式就特点,进行层次化培训,侧重对施工人员最新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并进一步优化人员知识结构,强调施工人员对先进施工工艺的掌握,提高施工有效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施工管理工作当中。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施工队伍,在成本控制范围内,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3.4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对于各个行业来说,人的原因是最大的影响因素,针对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设计者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施工工程项目质量;所以,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培养高科技、高技能、高素质的新型技术人才,以此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开端就是,向增强其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提高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时刻关注建筑市场专业新技能动态,土木建筑工程的设计师都是通过了层层考核才通过的,同时,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素质考核,提高施工一线技术人员的技能。

总之,在建筑行业中,人们一直非常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但现今我国的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大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管能够有效的降低问题的发生率。这便要求我们先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吕明途.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7,(03):247+249.

[2]张卫东.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29.

[3]郭秉坤.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6,(22):255-256.

论文作者:许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论文_许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