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服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论文_尹克鑫

中药服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论文_尹克鑫

尹克鑫(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230061)

【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瑰宝,它带给了我们健康,但是随着西医西药 的发展,绝大多数人对中药的使用已经十分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中药都无法了解使用的方法和禁忌,其实,中药的使用包括煎煮,服用,饮食禁忌一集与西药的联合应用都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

【关键词】 中药 煎煮 服用 禁忌 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262-02

中医中药是我们祖国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伟大医术,保护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民生命的安全,然而,时至今日,在西医西药的日益发展下,本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中药,正逐渐被人民忽视乃至遗忘。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药更多的是拿来作为一种滋补食品使用,甚至认为中药无毒无副作用,但是,中药是“药”,具备药物所应有的所用属性,而大家在使用中药时,更加忽视的中药的使用方法,这里,我们将从中药的煎煮,服用,饮食禁忌以及与西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中药的煎煮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更是直接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

而从现代的化学方面分析,煎煮过程中主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

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清洗: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若要清洗,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尤其粉末状及种子类药物,以防有效成份丢失,从而影响疗效。2.器具: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小。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不推荐使用金属质地如铜锅,铝锅,铁锅等。 3.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不要超过1小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以药材浸透为原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 4.用水:一般来说,凡是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加水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5-8倍,或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即可。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5.方法:①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时间。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 ②煎煮次数与方法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损失大;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杂质增多。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一般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l0~20分钟。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尤其注意的是:煮干煮焦的药物不能服用,服用对身体有害。 ③煎煮榨渣取汁: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l5%~25%。

特殊煎煮:(1)先煎:对于矿石类、动物角甲、贝壳药物、有毒类药物,如生石膏、龟板、乌头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份不易煎出、具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它药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30分钟;

(2)后下:对于含挥发性成份如薄荷、青蒿、藿香、细辛等,不宜长时间煎煮的如钩藤、杏仁等药,应该在其它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再放入锅内煎煮;

(3)包煎:对于一些花粉种子类如松花粉、蒲黄、葶苈子等,含粘液汁较多的如车前子等,含细小绒毛的如旋复花等,煎煮前须用纱布包好后与其它药物同时煎煮;

(4)烊化:对于阿胶、鹿角胶、蜂蜜等胶类或糖类粘性大的药物要用适量开水溶化,待其它药物煎好后兑入药液中服用;

(5)溶化:对于芒硝、玄明粉等易溶化的药物可直接在煎好的药液中溶化;

(6)另煎兑入:对于人参、西洋参、鹿茸等贵重药物可以另行煎煮,汁液直接兑入其它药液服用;

(7)冲服:对于牛黄粉、三七粉、麝香等可直接用药汤冲下。

二.中药的服用

不同时间,不同的方法服药,药物疗效差异很大。因此,了解药物的服用,有助于我们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服药时间和方法,以发挥药物的最佳效能。

1.服用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饭后服法: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适用于人体上部的疾病,尤其含有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或患者本身肠胃功能不健全的情况,适合此法,减小对胃肠道的刺激。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睡时服:这是服用安神药和治遗尿症药物常采用的服法,睡前服药能使药效及时发挥作用。

(5)昼夜服:一些急、慢性病,亦可昼夜服药,使药效持续发挥治疗作用。

(6)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7)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

2.服用方法

温服:一般药物均宜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如平和补益药物。

热服:凡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服下,且最好同时用棉被热捂,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以利于祛寒活血。

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药等。

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

此外,使用峻烈药与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见效了就要立即停药,千万不要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和损伤人体正气。

三.服用中药的禁忌

1.中药的配伍使用禁忌

十八反和十九畏是对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毒性的一个总结。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凡以上药物,不可相互配伍。

中药使用不当,产生的毒性是非常致命的,“是药三分毒”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

孕妇禁忌: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2.中药的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 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 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四.与西药的联合应用

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一直是医药学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中药多达数千种,西药更是多不胜数,更有更新换代,所以这里只是做个简单的介绍。

中药与西药合用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注射链霉素的同时内服骨碎补煎剂可以减轻或消除链霉素对第8对脑神经(前庭神经)的毒性作用。健脾益肾药(如黄芪、白术)与化疗药物合用,可降低化疗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与西药合用影响药物的吸收排泄

中药黄芩、木香、砂仁、陈皮等对肠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停留时间,使药物吸收增加;吸附力强的中药如血余炭等可减少口服药物的胃肠吸收。

中药与西药合用可起协同作用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猪苓、泽泻与双氢克尿噻、速尿合用可起协同作用;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抗感染作用增强;谷丙胺与甘草、白芍、冰片合用对治疗消化道溃疡有协同作用;银花与青霉素,蒲公英与复方新诺明也有协同作用。

中西药配伍禁忌

1含鞣质的中药与以下药物有配伍禁忌(1)具有酰胺键或肽键结构;(2)重金属离子制剂;(3)维生素B1;(4)四环素族抗生素及其他抗生素;(5)生物碱;(6)肝毒性的药物。

2含有皂苷成分的中药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同时也不宜与含有金属的盐类药物合用,因可形成沉淀;甘草与多元环碱性较强的盐酸麻黄碱同服,可产生沉淀,使吸收减少。

3使用强心甙类药物时,不宜同时服用六神丸。

4含金属离子成分和酸碱性较强的西药制剂与大多数中药均不宜配伍。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多变的难题,还有待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发现和完善。

中药在日常使用中存在诸多的注意事项,如不多加注意,药效将失十之六七,甚至产生毒性,危害健康,所以了解中药使用的各个方面对日常生活中保障自身医疗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药的发展是需要一代甚至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是简单的几句“发展中医中药”的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在现今环境下,中医中药的传承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就更加需要过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不要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伟大技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只会带来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参考文献

[1]贺军成.中药服用时间有讲究[J]. 现代养生,2011, (6) 22-25.

[2]陈永青.中药煎煮的方法应用与探讨[J]. 中外医疗,2010, 29(20) 283.

[3]肖兰华,李良枝.中药煎煮过程中操作规程的必要性分析[J]. 医学信息, 2011, 24(1)282.

[4]曾宪斌.中药煎煮火候浅探[J]. 江西中医药,2009, 40(12).

[5]谭丽姗.中药服药禁忌[J]. 中医临床研究,2009, 1(3).

[6]彭博,李建荣,贺蓉.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 12(2).

[7]毕承华.中西药相互作用对药物吸收环节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 06(36).

[8]常见中西药的相互作用[J].浙江在线健康网.

论文作者:尹克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9

标签:;  ;  ;  ;  ;  ;  ;  ;  

中药服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论文_尹克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