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关性论文,初中生论文,动机论文,学业论文,成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627 (2000)01—0031—03
一、引言
成就动机是推动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内在动力,有关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对学习具有定向、维持和动力作用,它通过对学习的及时准备、集中注意、加强努力等作用来调节心理潜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充分发挥,以推动学生获得学业的成功。因此,成就动机本身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成就动机以促进其学业成功已成为全面提高学生主体素质的一项重要的教育策略。
虽然,成就动机向来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但纵观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一些分歧之处。其一,关于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如何,是正相关、负相关抑或不相关,尚未有一致结论;其二,关于成就动机与性别的关系问题,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仍然莫衷一是;其三,关于成就动机与年级的关系,随着年级升高,成就动机呈上升趋势抑或下降趋势;其四,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其成就动机有无差别,有何差别。以上问题构成了本研究的焦点所在。概而言之,本文试图对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成绩、不同性别学生间的成就动机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施测对象为湛江市一所普通中学的520名学生,其中男生272人,女生248人;从初一到初三,各年级学生分别为189人,175人,156人。
2、方法。采用东北师大编制的初中学生成就动机量表, 该量表由两个分量表、七个子量表构成,第1个分量表SA 是成就动机的外部行为量表,含有S1主动性,S2学习策略,S3坚持性3个子量表;第2个分量表SB是成就动机的内在心理因素量表,由S4能力感,S5学习兴趣,S6学习目的性,S7知识价值观4个子量表构成。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66 ~0.84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5,稳定性系数为0.86。
前测后进行了项目分析,发现题目辨别力和题总相关各指标均符合要求,求得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8,各子量表的α系数在0.69~0.89之间;所获数据采用SPSS 8.0版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1、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虽然,从理论上讲, 成就动机做为学习动机的一种,对学业成绩具有动力作用,但许多研究却呈现矛盾的结果。如郭生玉(1972)、杨国枢(1977)、 周国韬等(1993)发现,成就动机水平与学业成就有显著正相关;而摩尔根、 山内等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者发现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无明显差异。而麦克里兰对大学生的研究前后测查得出了矛盾的结论。
表1 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及检验
组别 总体初一初二 初三
r 0.460.462 0.458 0.369
p <.01 <.01
<.01 <.01
表2 学业成绩与成就动机要素的相关及检验
量表S1 S2 S3 S4 S5 S6 S7 SA
r .347
.399.47.466
.296
.298
.252
.443
p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量表SB SS
r
.416.461
p
<.01
<.01
由表1表2可看出,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相关非常显著。我们认为,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可这样理解,成就动机只是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未必会转化为实际的成就行为,而且它只是影响学习的因素之一,同时,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是复杂的,耶克斯—多德定律告诉我们,中等强度的动机是适当的,而高动机必须有高能力做保障才可能确保学业成功。但毕竟,成就动机是学业成功的必要的心理素质。
2、不同学业成绩学生成就动机比较。 以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把学生进行分组,凡各科平均成绩大于80 分者为优秀组, 平均成绩小于80分者为学业不良组。由表3可以看出, 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成就动机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要培养差生学习动机,就要从内部动机激发和外部行为训练两方面来进行。就学生内在态度的转变来说,就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我效能感,深化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增进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就外部行为塑造来说,要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坚持性并使之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表3 不同学业成绩学生成就动机比较及检验
组别 S1 S2 S3 S4 S5 S6
优秀组
41.95
42.04
45.58
20.11
19.64
20.00
(N=256) S6.345.975.442.983.523.02
不良组
38.30
38.00
40.59
16.82
18.11
18.34
(N=264) S7.526.696.513.693.473.65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组别 S7
SA
SBSS
优秀组41.69
129.56
101.44231.00
(N=256) S 5.8415.7311.67 25.41
不良组40.01
116.89
93.28 210.17
(N=264) S 6.2418.9412.77 29.53
p
<.01
<.0001 <.0001
<.0001
3、成就动机与性别的相关。表4表明,除S7知识价值观上,女性明显高于男生外,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以往的研究有相当矛盾的结论。如周国韬等(1993)发现,女性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男性;台湾吴武典等(1978),陈李绸(1978,1980)等的研究发现,女生的成就动机高于男生;这些研究大都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中,女孩比男孩更顺从老师、家长的管教与期望,加之中学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早熟于男生,在学习中易体现出积极的成就动机。而有的研究却发现,高年级男生比女生更易表现出强烈的成就动机,这是因为男性成就动机是自发的,而女性成就动机多是为获得他人好评而由外在激发的,因传统文化并不鼓励女性的成就。
表4 成就动机与性别的相关及检验
组别S1 S2 S3 S4 S5 S6
男性39.69
39.83
43.30 18.58
18.93
18.86
(N=272)
S 7.616.886.31
3.753.573.65
女性40.54
40.17
42.77 18.28
18.79
19.48
(N=248)
S 6.706.416.71
6.713.583.20
p
>.05
>.05
>.05 >.05
>.05
>.05
组别S7SA SB
SS
男性40.28
122.8296.66219.48
(N=272)
S 6.4618.86 13.4030.15
女性41.45
123.4798.00221.46
(N=248)
S 5.6318.20 12.3028.17
p
<.05
>.05 >.05>.05
但也有研究发现成就动机强度无性别差异(张春兴 1976)。我们认为,现在城市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获得成就这一点上,已不存在家长期望的性别差异。同时,在应试教育重压下,由于竞争的超前移入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男生女生都会顺从和遵循教师的要求,努力追求学业成功。
4、不同年级学生成就动机的比较。采用Tukey'B和LSD 的多重配对比较与检验,发现除S6学习目标外,初一年级学生在成就动机总分和各要素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学生,而初二略高于初三学生,但无明显差异。说明,初中学生的成就动机随年级升高而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源于初一学生在由小学升入初中后,一方面接触学习领域宽广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两极分化还未明显出现,而到了初二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学习厌倦感,且两极分化非常明显,使得成就动机整体水平有所下降。
四、结论
1、成就动机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之一, 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2、学业成绩优良与不良,与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感、 学习目的性、知识价值观诸心理因素和学习主动性、坚持性、学习策略诸行为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
3、在成就动机强度和水平上,初中男女生并无明显性别差异。
4、初中生随年级升高,成就动机强度有下降趋势。
收稿日期:199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