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外教育地图”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

“新校外教育地图”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

“新校外教育地图”的实践路径研究

◆於 萍 张云霞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少年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 新校外教育地图是校外教育活动的新模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系统化发掘和整合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建立主题式教育基地类型,融入分层式活动设计理念,对接校内课程体系标准,完善阶段式多元评估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实现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有效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校外教育优势资源教育活动

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探索中开展精细化校外活动设计与管理,塑造专业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较强的校外教育活动,形成可操作的青少年活动范本,有利于丰富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管理理论和活动理论,对青少年校外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建立主题式的教育基地类型,形成区域教育整合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是开展校外教育的一项重要且基础性的工作,校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一定要以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体现校外活动基地的特色和优势,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针对开发区众多的高校和企业,以及社区等区域发展优势,青少年宫先后与实验区、学校、企业、法院和文化馆等单位建立了教育实践合作基地。例如,康师傅梦想乐园饮食文化基地、杭州万事利丝绸博物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众泰汽车工业文化教育基地、浙江中医院中医药健康文化教育基地、学正小学自然科学馆自然科学教育基地、宁波银行社会活动体验基地,等等。结合具体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整合资源,依据资源进行主题类活动、项目类活动、志愿者类活动等设计,划分特色建立科技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文化教育基地、区情教育基地、环保教育基地和综合素质教育基地等。另一方面,作为基地的使用方,青少年宫专业教师不仅着眼于实践基地的已有功能,而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实践基地中的“教育元素”,营造丰富且生动的实践场景,设计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校外活动,深化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教育效果的转化度。校外教育基地在整合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富含区域特色和企业文化的多主题的教育活动,实现了校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此基础的开展的校外教育实践,有利于扎根本土优势设计出内容更为多样层次更为丰富的活动方案,带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个性化的教学体验,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关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融入分层式的活动设计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层次性

聚合式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质资源的汇集问题,但再优质的资源不可重复利用时,资源的单一同样限制了校外教育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加之,高低段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一刀切”的活动执行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融入分层式的设计理念是青少年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出的一项依托校外基地活动设计的“亮点”工程。所谓分层式架构思想源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技术遵循,而将这一思想运用到教学活动设计更加具有独特的优势。英国是最早实现分层教学的国家,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支持。青少年宫依据学生成长阶段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通过低、中、高三阶段分层开展活动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活动开发人员的专业分工灵活。活动分层设计既可以从单个教师的专业角度分层深入设计,也可以发挥教师专长协作设计,每个人专注于一个阶段。二是新旧阶段设计的替换和更新更便捷。分层活动能紧跟时代潮流完善设计内容和功能实现以适应新需求。三是阶段间延伸性强、依赖性弱。参与分层活动的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持续参与完成中、低阶段的活动拓展,探究和深化知识。每个年级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独自开展实践活动,整体性强。四是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高。分层活动的开发设计、转换、更新的可持续性,能够充分激发教育内容层次性,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校外活动设计范本,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使用。

以“康师傅面文化”活动之旅设计方案来说,从年龄分层上考虑设置不同的活动环节。1~3年级可以通过游戏设计,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了解“面知识”和“面历史”,激发兴趣,培养爱学习的能力;4~6年级可以通过实际参与,了解制面工艺和技术,探究文化理念;7~9年级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加深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观念。分层式的设计理念作为基地活动设计的特色,在逐步融合到活动过程中不断优化,形成具有一定示范意义的校外活动“样板”,能够有效指导校外教育活动的完成。通过对低、中、高年级同学的不同参与程度、行为方式和能力水平,采取不同活动设计和评价方式,满足学生成长阶段性对递进学习的需求,不断深化和形成有意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有效表达和真实行为,切实增强了校外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

三、对接校内课程体系标准,实现校内外教育有机衔接

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重要有益补充,只有将其融入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才能充分实现其教育效能。青少年宫丰富的校外资源建设和区域特色正是校内教育拓展型课程的有机衔接之处。开发区汇集了十四所高校、三千多家企业、多家大型农场、“钱塘潮水”观赏资源和原生态湿地、社区资源七格污水处理厂,等等。这些社会资源非常宝贵,是我们开展校外教育的优势所在。要用好这些资源,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优化选择,科学开发,只有深入挖掘区域特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才能促使青少年深入了解身边的成长环境,助推青少年更加健康地全面成长。

读者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一主要因素,其它一切工作都是徒劳的,即使我们付出的劳动再多,也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自身价值的体现。图书馆的工作做得好坏归根结底是读者工作做得怎么样,因此,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针对目前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适应高校读者阅读多样化及阅读倾向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是每个图书馆馆员应思考的问题。

盖瑞特的汽车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一套端到端(包含车载和后台)的完整方案,独立于硬件的入侵检测和保护系统(IDPS),不但能够阻止已知的攻击,以防止对车辆及乘员造成损害,而且同时向后台的安全运营中心(SOC)报告所检测到的任何车载异常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OEM厂商或车队管理者将获得必要的信息,确保能主动采取对应措施,及时修复网络漏洞或系统缺陷。

基于某一活动的结合一直是校内外教育结合的主要方式。青少年宫着眼青少年儿童发展,在构建分层式活动设计和阶段式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非常注重将校外教育资源与校内教育现行体系通过活动的形式进行结合。例如,“队员的名义”模拟法庭角色体验活动,通过模拟接触真实案件,学会法律法规相关专业术语、法律条款,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案件,进一步理解法治的意义,紧紧围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反校园暴力,筑安全防线为主题与校内教育有机结合,接触和感受法律文化,使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教育学生做一个尊法、懂法、学法、用法的新时代新青年。青少年成长需要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与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相接轨,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可以使青少年将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转化为在实践中体验、内化以及重新建构,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在分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校外教育质量,将活动设计与校园课程安排、重要时间节点相结合,紧抓与校内教育的契合点,对接校内课程体系标准,使青少年充分体验到校外教育所释放出的活力,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所学转化为学识和能力,实现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这不仅实现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延伸,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效果。

四、完善“阶段式”多元评估体系,实行科学管理和规划

校外教育工作者认为最为影响少年宫教育的要素是学生广泛的参与、具体的保障措施、领导的支持和科学的过程评价。校外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当然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青少年宫提出的“阶段式”多元评估体系,是实行科学管理和规划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阶段式”多元评估是与分层式活动设计相匹配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不同独立阶段的孩子去体验不同的内容相应采用的评价方式也是多主体、多元化的。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地对活动质量进行评价,在活动结束后也会以“谈一谈你的感想”等征文形式去收集学生的真实感受,有利于了解活动的效果。例如,在“我是小药师活动”中,学生集中表达出了“中药很神奇”“医生职业很重要”“中药文化博大精深”“想成为一名医生”等感想,说明这次活动很成功,效果很好。通过文本分析提炼学生的主要情感表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引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且有逐年上升之势[1]。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加深,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日益提高,但其死亡率也快速升高,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就是转移。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转移相关基因的调控。近年来,已有许多关于乳腺癌各种转移相关基因的报道,但国内外对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s,CTAs)TEX14的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关于TEX14与乳腺癌转移相关性的研究报道。

青少年宫“阶段式”多元评估体系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完善。首先,从整个评价体系的环节来看,包含调研、跟踪记录活动流程、反馈、评估等环节,形成了完备的评估机制。每一个校外基地的建立与投入应用,都是青少年宫专业教师与基地方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完成的,通过前期多次交流,在参与实际体验、观察挖掘基地的区域特色、企业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出活动方案,从专业角度评估活动实施的可操作性。从多主体角度来看,评价机制突出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包含教师的设计评价、活动过程中的效果跟踪评价、家长及学生的反馈评价以及对基地改进的评价等,通过整理各种反馈意见,有利于最快速度调整活动方案实现最大效益的“需求侧”。从教育效果的角度来看,学生作为参与中最重要的主体,过程性评价对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十分重要。立足开发区区位优势与本土资源形成的各居特色的校外教育“聚合式”资源,设计活动任务卡、争章集章活动、积分卡、成果展评和纪念卡环节,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反馈效果较好。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体系的利用,能够了解不同主体对校外教育活动的价值期待,对提升活动质量和实际教育效果起到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阮望舒.整合社区公共教育资源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35.

[2]吴佳莉.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英国分层教学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5,(03):3.

[3]王海平.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的政策话语演变——基于Nvivo的政策文本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8):22.

[4]李凯,张昱瑾.论校外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28.

基金项目: 2017年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科学重点课题项目:立足区位优势与本土资源打造校外教育活动品牌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7XW03);2018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省直课题项目:新校外教育地图—整体化构建区域特色校外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2018SC361)。

标签:;  ;  ;  ;  ;  

“新校外教育地图”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