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工程项目规模日益巨大化和复杂化,工程造价控制逐渐演变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进一步分析,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投资失控现象,在我国固定投资领域存在十分普遍。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的形成阶段,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对造价进行管理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有效的对造价进行控制可以对承包方以及发包方的利益以及行为进行调节,从而使建筑单位的投入成本得到相应的降低,使承包商的施工行为更加规范。
一、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内容
1.1对市场以及竞争机制进行引进,对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单位进行确定,并订立相应的合同,这是对投资进行全面管理的基础。
1.2对投资进行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设备的价格以及工程材料的控制进行强化。
1.3对项目的管理进行强化,对施工方案的经济技术方面进行比较,并对工程变更进行控制,以上都是投资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方面。
二、施工阶段控制造价控制管理的主要措施
2.1合同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
合同签订时,应特别注意可能转化为价款责任的约定,它们是随相应约定条件是否成立的隐含造价,应注意防范和控制,应在合同要求的时限内履行规定的义务,防止施工单位进场后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合同的跟踪。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杜绝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从而影响工程造价。及时建立合同档案,便于查找,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应随时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工程承包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没有履行合同规定,及时行使甲方的权利。
2.2以合理、经济的施工组织设计控制造价
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从方便施工的角度出发,如果监理工程师和甲方现场工程师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就容易造成造价失控。
(1)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
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也常常会影响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应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进行审查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专题施工方案进行核查,研究其地质报告、考察工程周围的施工环境,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促使人、财、物、环境等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审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的同时,审查他实施的经济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造价进行预先控制:在选择施工方法和安排施工流程中,考虑其合理、可行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上是否合算;严格控制施工和技术措施费用,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审减一些非必须或可有可无的施工和技术措施;审查施工进度计划时,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合同工期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以尽量减少抢进度赶工期而增加的各项措施费。
(2)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全局,抓住主要矛盾,遇见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合理安排。编制切实可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重视施工准备,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优化施工。
(3)多个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应先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和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对各种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最后选定最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既项目投资最低的方案。
2.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兼顾工程进度及质量
(1)正确处理工期与造价的关系。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做到将造价与进度挂起钩来,因为,工期责任会因施工实际情况而转化为价款责任,首先工程招标时开发商要科学决策,确定合理的工期,如果工期确定不合理,反而会造成进度失控,欲速则不达。一旦确定工期,双方就应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支付进度款的前提。
(2)正确处理质量与造价的关系。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在工程建设中,只有质量合乎要求的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发挥投资效果。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把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整个建设过程的每项工作中去。
2.4严密设计图纸会审及材料设备费用总控。
工程施工是一种有计划的连续行为,发生了工程变更,必然会迫使承包商改变既定的进度计划,重新安排劳动力、材料、设备等,同样接二连三的工程变更也会使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丧失对施工问题的遇见性,丧失对工期、造价控制的主动性,从而被承包商拖着鼻子走,疲于应付工期及费用的索赔。因此在工程施工前一定要进行严密设计图纸会审及材料设备费用总控。
(1)图纸会审是有效控制工程变更的起点。在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已经进行了多轮的设计磋商,待建项目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和某些特殊要求都已经体现在施工图纸上了,而这里所说的图纸会审,是在招标完成并确定承建方后,由建设单位牵头,承建商、设计、监理等单位参加的一次最大范围的设计交底及图纸审查会议。
(2)在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控制也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测算,一般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60~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材料费用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而在施工中应密切关注机构公布的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保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准确的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保证要进一步建立与商家及厂家的经济往来关系,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
结束语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工期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特别要加强和单位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对各方面的控制,进而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高兰英.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
[2]沈晓勇.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3(10).
论文作者:周凤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造价论文; 工期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材料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