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研究论文_宋全春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11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研究。方法:本组实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冠心病患者、3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以及35例健康体检者,共1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他们的血小板微粒量。结果:经过本组检测分析可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略高,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体的血液中存在着多种微粒,当机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时候,这些微粒的数量、抗原成分也会发生变化。精确计数血小板及血液中其他微粒对血栓性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小板;血液;检验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peration. Methods:This study analyzed 100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5~2016. The 100 cases of neurosurgica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umber 5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operation control group in the transfusion of allogeneic blood,experimental group input pre deposited autologous blood,after the operation is finished,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eventually recovered. Results:the use of stored autologous blood in neurosurgical treatment process input in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related indexes and application recovery effec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nput of allogeneic bloo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surgery,the patient to take the pre stored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has a more ideal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and the safety is higher.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stored autologous blood;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作用是参与凝血和止血的过程。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和其他血液中微粒对血栓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准确计数血小板等血液中微粒对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检测血小板微粒的175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冠心病患者、3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以及35例健康体检者,共1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他们的血小板微粒量。35例健康体检者的年龄范围在18到61岁之间,其他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3到70岁之间。175例受检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75例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1.2检测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微粒进行检测,内参对照为0.8mm和3mm的微球。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标本的制作;对血小板微粒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定位及对比;进行血液中的微粒检测,每毫升血液的微粒心肌灌注闪烁照相术(particulate myocardial perfusion scintigraphy,PMPs)含量绝对值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用N表示:

N=167×C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调查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本组检测分析可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略高,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血液中存在着多种细胞来源的微粒。当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相关微粒的抗原成分和数量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将血液中微粒的抗原成分和数量判断机体是否属于疾病状态。人体血浆也存在着大量的的非血小板颗粒,主要是细菌、红细胞碎片及白细胞残骸等。由于它们的体积与血小板颗粒相似,自动化分析仪进行血小板颗粒计数时,容易将这些非血小板颗粒计入,提高血小板颗粒的检测难度,影响血小板的检测结果,降低血小板颗粒临床检测的可信度,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为了研究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情况,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冠心病患者、3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以及35例健康体检者,共1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微粒进行检测,内参对照为0.8mm和3mm的微球,将血小板微粒的检测结果与被检测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显示,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颗粒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略高,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表明,掌握血小板及血液中微粒的准确计数,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流式细胞术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测血液中微粒的检测技术,能够在微粒膜上,标记具有相同来源的细胞分子,合理选取特异性标记分子的单抗,从而确定细胞的来源。通过荧光标记细胞吞噬法来显示磷脂酰丝氨酸外露的微粒,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微粒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综上所诉,人体的血液中存在着多种微粒,当机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时候,这些微粒的数量、抗原成分也会发生变化。精确计数血小板及血液中其他微粒对血栓性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完善和提高血小板及其他微粒检测的方式和手段,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甲楠,李慧波,周晋.微粒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06):1498-1900.

[2]徐朝霞.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研究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01):3-4.

[3]薛磊,朱薇波,吴竞生等.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和CD61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血栓与止血学,2011,17(01):271-272.

论文作者:宋全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研究论文_宋全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