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资企业的现场管理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现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办三资企业已逾28万家,人们对强化三资企业管理、提高引资质量的问题从各方面进行了反复探讨,取得了可喜进展。然而,对三资企业现场管理的专题研究却重视不够,以致于这方面的管理成为引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成为目前提高引资质量、增加引资效果必须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强化三资企业现场管理的意义
我国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强化三资企业的现场管理,这对更好发挥引进外资的积极作用、促进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场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后盾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居主导地位的关键环节,对企业的兴衰存亡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不重要,这是因为现场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而良好的现场管理更是企业活力的根本所在:其一,保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比例性和节奏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加速资金周转、保证及时交货;其二,提高企业生产的适应性,从而根据市场变化和经营策略,不断开发新产品,及时调整产品生产的供应结构,保证企业产品策略的实施;其三,保证产品质量,为有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基本条件,从而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其四,良好的现场管理才能在优质、高效、灵活的基础上促进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实施经营策略提供尽可能大的回旋余地。总之,现场管理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它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内资企业是如此,对某种程度上具有示范作用的三资企业来讲其意义更为重大。
2.改善三资企业现场管理是全面实现对外引资目的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是利用外资的重要目的之一,理应予以重视。但我们长期来忙于应付那些“火烧眉毛”的显性困难(诸如建设资金匮乏、技术装备落后、出口规模过小等),因而引资中偏重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国外设备、促进产品出口,并相应规定一系列考核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各种考核和奖惩。而对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未予应有的重视,再加上考核、评价缺乏规范和标准,客观公正评估难度较大,因而常被作为软任务、软指标对待,致使引资目的无法较好、较全面地得以实现。其实,管理(包括现场管理)落后是我国企业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迫切需要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促其改进,因而对外引资这方面的目的理应受到充分重视。另一方面,有效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也要求我们强化、改善三资企业的现场管理。随着对外引资的发展,“外资经济”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1995年外商直接投资已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2%以上,三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3以上,1996年上述比例又有提高,所以,三资企业的素质已对我国企业总体素质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三资企业的经济行为对内资企业起着较强的示范、引导与暗示作用。这就要求三资企业的发展要迅速从数量型增长过渡到质量优化型增长,为此,除把好引资关外,还必须改善已建三资企业的管理,而强化和改善三资企业的现场管理当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3.改善三资企业现场管理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内资企业正在逐渐适应新体制的要求,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竞争能力;而国民待遇原则的有步骤实行又正使三资企业原来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被取消,内、外资企业的竞争条件正渐趋平等,从而使三资企业从优惠政策光环笼罩下的特殊企业地位降为普通竞争者,这将使得三资企业再无“优惠政策饭”可吃,而不得不凭自身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这就要求三资企业老老实实地从现场管理这个基础抓起,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内外交流的规模、深度、广度也急剧增加,国外产品和厂商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内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我国企业包括三资企业也将越来越需要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这就必然要求企业从包括现场管理的内部管理到对外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大幅度提高,从而切实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保证企业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发展。
二、三资企业现场管理的现状
在目前已开业的近15万家三资企业中,有一部分管理比较科学,现场管理比较规范。但总体管理水平还不高,现场管理状况还很难令人满意。三资企业在享受若干优惠政策的条件下仍有1/3以上的亏损面,有的地区亏损面甚至高达50%,除一部分通过转移利润搞虚亏实盈以外,也确有不少真正亏损的,而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场管理不过关。概括地讲,三资企业现场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方面:
1.现场管理混乱 有的三资企业现场管理人员根本不会管理或索性缺乏有组织的现场管理,车间空间布局零乱,设备随意布置排放,人员配置和调度缺乏章法、没有计划,物料、半成品、成品管理混乱,导致工序衔接不紧。更有甚者,窝工浪费和超额负荷并存,工时、人员、物料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低劣。这些现象在一些小型的,尤其是由管理混乱的乡镇企业转化而来的三资企业中较为常见。
2.现场管理落后 包括管理观念落后,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习惯了的管理思想,主张按部就班地管理,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对现代管理方法、对引进的管理经验持怀疑态度;管理方法落后,为省事宁可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引进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国情、厂情,甚至以姓社姓资为理由而予以摒弃,如实行看板管理的企业为数不多,而采用事后检验的方法权当“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并不在少数;管理手段落后,人工计算、规划、调度仍是主要方式,电脑辅助现场管理尚不多见。
3.现场管理野蛮 有的企业片面理解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和方法,不管这种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只要外方带来的就是好的,出现了将严格管理变成野蛮管理的倾向,如延长工时、随意加班加点,以威胁、利诱等迫使员工超负荷工作,借苛严的制度随意处罚员工,无视员工基本生理需求;有的企业甚至非法限制员工人身自由,上班锁车间大门、休息锁宿舍门,在突发灾害面前已造成多起重大伤亡事故;也有企业侵犯员工合法权益,侮辱中方员工人格,如搜包、搜身、罚跪、打骂等。这类现象有的只发生在少数企业中,有的则颇为普遍,其影响极其恶劣,后果是很严重的。
三资企业现场管理总体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1.引资动机不科学 总的说来,我们对引资目的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重视很不够,不少地方和单位更是把创办三资企业作为完成政治任务和获取政策优惠的捷径,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办成三资企业,竞争力自然会增强,效益自然会好,而全然不去关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对国外管理经验和方法的态度不端正 有两种不健康的倾向,一种是忘记了经济管理理论、方法、经验具有两重性,只看到其自然属性而将社会属性忽略不计,甚至一味崇洋媚外,对国外经验、方法不加区别、分析,照抄照搬,对一些体现资本家(主要是原始积累阶段的资本家)贪婪本质,甚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早已被摒弃的野蛮落后管理方法当宝贝一样供奉起来;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国情、厂情,对国外的先进方法和经验采取回避、怀疑和排斥的态度,宁可死抱传统的落后方法不放。
3.合作欠协调 中外双(各)方管理人员客观存在的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差异增加了合作难度。中方管理人员对引进方法、经验的理解、把握和外方管理人员对我国情、厂情等的了解以及管理风格、目的、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和问题,使得一部分企业的中外合作并不愉快,由此往往导致现场管理放任自流,抑或现场管理二元化而使得员工无所适从。
4.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管理人员素质高低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也就是决定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三资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总体上讲并不高,首先中方管理人员的素质难如人意,除少数具备较高素质以外,大量管理人员仅凭经验管理,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问题更缺乏研究,这种情况在小型的、以乡镇企业为前身的三资企业中尤为严重。其次,外方管理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一些外方管理人员水平很高,能力和责任心很强,但也有一些对企业管理一窍不通或知之不多的人被派来中国担任企业管理工作,他们或是指手划脚瞎指挥,或是将管理权拱手交给中方任由中方管理人员按老习惯行事。
5.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司法欠严肃 有的外商及中方钻法律法规不全、执法不严的空子,有意识地打“擦边球”,甚至故意违法、违规搞野蛮管理,有些地方管理当局因顾忌所谓“投资环境”而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为一部分三资企业原始、落后的现场管理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三、改善三资企业现场管理的对策
强化三资企业现场管理是一项紧迫、艰巨、长期的工作,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明确引资目的,端正引资动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包括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作为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之一,只是由于当时认识上的片面性、政策导向上的偏差和引资实际操作中的急功近利,才致使这一目的遭受冷落。因此,首先要端正认识,要看到我国企业现场管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正确认识现场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在日趋激烈、日趋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三资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只要全面、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引资目的,就必然会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努力加强三资企业的现场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政策导向、引资实际操作中的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其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一要承认我国企业现场管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向国外学习,克服盲目排斥国外经验的保守观念,克服怕麻烦、怕困难的畏难情绪,确立虚心学习借鉴、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二要认真分析、研究国外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弄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哪些符合我国国情,反对盲目崇洋、唯外是尊,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借鉴。三要注意对国外管理经验和方法适用条件和范围的研究,从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加以学习推广,尤其要注意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条件借鉴消化国外先进方法和经验,努力创立适应自身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现场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四要坚决抵制外方强行推行落后、野蛮、霸道的管理方法,坚决维护中方员工的合法权益,决不能误认为我们有求于人而放弃国格、人格。
再者,注重三资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三资企业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助于管理意识的增强,有助于现场管理措施的准确到位,能为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提供可贵的群众基础。而三资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则是改善三资企业现场管理的关键。目前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培养、选拔、引进,增加大批新的合理的管理人才,通过调整,削减、淘汰那些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缺乏培养前途的管理人员,迅速改变三资企业中方管理人员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引资质量来相应提高外方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确实不符合企业管理要求的外方管理者要促使外方予以调换,否则则应力争管理以我为主,从而减少强化现场管理的障碍和困难。
最后,要注意营造强化三资企业现场管理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就政策环境的营造而言,一是要继续调整引资政策,促使对外引资模式迅速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优化型转换,促使对三资企业从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换;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国民待遇原则,弱化三资企业获取政策优惠的动机,促使三资企业在渐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注重强化自身的现场管理;三是在近期不太长的时期内对三资企业强化现场管理实行鼓励、扶持政策,以促使三资企业形成改善现场管理的风气;四是改变政绩考核办法,弱化三资企业创办、管理的行政色彩,促其逐渐成为理性的经济行为。从法制环境来讲,一是要修改、完善三资企业内部管理的有关法律规范,使其既能符合更高层次的法律规范,又能反映现代科学的管理的客观要求;修改、完善对三资企业加强和改善管理的法律规范,使管理当局对三资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活动的监督、调控有法可依。二是要严肃执法、司法,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三资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可姑息迁就,而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和批评,对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以法律的威力为三资企业的现场管理规范化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