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十多年来的积累和发展,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对我们这样一个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同时又极缺乏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经验的民族来讲,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冲击,许多困惑和矛盾也会随之而生,致使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道德教育的地位及作用同时也面临着重新予以价值定位的问题。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曾指出:“个人是什么样子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①在探讨问题之前,应首先明确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道德及道德教育影响的实质是什么?
一般认为,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以市场为基本的资源配置协调手段来调节商品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体制。它被分解为“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2)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3)以间接调控为主,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分配制度;5)多层次、能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②。据此,市场经济有以下特点:1)它是主体多元化的经济;2)是公平竞争的经济;3)是契约化的经济。同时,也可以看到,市场经济推进的目标不是局部的,也不是短暂的,而是波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它就必然会对道德及道德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由于道德与经济发展间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以及道德主体不同的利益驱动下,有不同的关系,决定了探讨该问题的复杂性。
概括而言,目前就教育与市场经济间的关系有以下四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不相容论。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是不相容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要以道德退步为代价。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各方面必然要处于“混沌”状态,道德及道德教育在这种状态下非但不能起促进作用,相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代替论。主张市场经济原则。规范是全社会共同的交往原则和规范,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通用性。这种观点将市场经济原则、规范推广到非经济领域,把“钱”作为唯一可行的标准,一切道德原则、规范都要经过这个标准的检验,“情”、“义”等道德观念因此是虚幻的,可望不可及的,只要能赚钱,便无礼义廉耻之别。
多元化论。认为市场经济的推进,必然会形成利益多样化的格局,由此必使道德多元化。各种道德观念、规范、评价标准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前提,全社会共同的道德观念、规范、评价等不复存在。在这种状况下,要否定真善美的统一标准,以提高年轻一代的“主体意识”,促进其“自我选择”。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形色色的道德理论都找到了一个滋生之地,道德教育的使命仅是帮助年轻一代依据自我“需要”,从中自我“选择”。
决定论。这是保守的观点。认为传统的道德规范、原则及评价标准对市场行为及市场观念、市场规范应有决定性作用,将道德的作用绝对化。
不同的认识,反映了在强力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种种心态。我们认为,教育与市场经济间在社会生活中是有区别地联系着的。从区别上说,它们两者产生的条件不一样,社会作用不一样。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而道德则是由一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作用是要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以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联系一方而言,一定的经济是产生一定的道德的基本条件之一,道德是经济发展的必需保证。
根据以上理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看待和摆正其与传统道德伦理的关系呢?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对于利益的正确理解,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也就是说,道德领域的基本矛盾,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首先就表现在这个问题上。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人(经济人可以是自然的单个人,也可以是法人),他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是受到左右的。利益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无利即无市场经济,斥利即排斥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③由此,就必然产生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是扬社会利益抑个人利益,在今天与市场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是各种不同的道德认识产生的直接原因。毫无疑问,这种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最大不足是对“个人利益”缺乏公允。与市场经济的驱动力相左。而西方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却表现出了一条与前者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念,即极力扬个人利益抑社会利益,把个人利益抬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特殊的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是一种与个人利益不相符,“异己”的东西。“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④西方的社会高度发展,拥有空前的物质享受时,国家对价值目标、准则的整合统一功能却弱化了,成为“虚幻的共同体”。随之而来的,被称为“西方社会病(世纪病)”的各种社会问题屡见不鲜。
不难看出,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同把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会导出不同的社会效应。扬弃了在这个问题上各持一端的思想方法后,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利益”?如何评价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呢?市场经济固然是法制经济,但在法律范围内的行为也不尽然是道德的,那么,在目前条件下,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如何确定?这一系列问题是摆在道德面前且必须予以回答的,它表明市场经济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不仅仅是对个别价值判断的冲击,而是在它的根深处。这并不是说要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伦理道德,而是要采取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对待它。
市场经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还表现在对仁爱、友善、情义等传统观念和竞争、时效、表现自我等市场经济观念的评价上。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形成了极具东方气质的精神修养方式,表现为一种宁静、和谐、淡泊、温文尔雅的精神气节。但市场经济的运作却表现为以竞争为核心的,与我们传统的民族精神气节不相同的各种方式。人们发现,前者虽有自我满足,不求进取的弱点,可它是现代人在高科技冲击波下寻求精神乐园不可多得的手段和途径,是构成完整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后者虽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但它是人类理性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形式上是排斥非理性因素干扰的,带有近乎不近人情事理,进而危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倾向。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有把人变成物的可能那样,“资产阶级在它已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⑤这就是说,市场经济对人和人之间的负面影响一旦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其后果是令人忧虑的。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则应避免这个悲剧的重演。理论上的设想是:(1)市场经济无“社”、“资”之别,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是有条件的;(2)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高价值准则是集体主义,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它特别注重继承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它应当能够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据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能不能找到市场经济与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切合点呢?能不能把孟子的观点修正为义、利可兼而得之呢?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与传统伦理道德冲突的实质,是新的经济运行体制对传统文化的冲突,是生产方式变革后,新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的适应性要求。这个适应性要求表现在它们两者于不平衡中寻求平衡,于冲突中寻找共同性。因此,这场冲突是正常的,合乎逻辑的,是我们民族在历史上缺乏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洗礼所致。经过这场冲突,它们无疑会扬长避短,在一个新的机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
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给道德教育带来的新课题
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冲击,给道德教育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1.经济现代化,是不是必然要削弱道德教育工作。在全社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如何看待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呢?
伦理道德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并非全部是伦理道德问题。今天,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也沉渣泛起。这些现象的出现,是伦理道德问题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尽管马克斯·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有美化资产阶级并为之辩护的倾向,但对我们认识所面临的问题却有所帮助。他指出“获利的欲望,对营利、金钱(并且是最大可能数额的金钱)的追求,这本身与资本主义并不相干”,⑥“‘金钱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⑦言明市场经济并非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市场经济也并不一定必然产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道德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道德规范在形式上有趋进之处,它们极易形成貌似一体之物,使人们产生市场经济为源,道德问题为流的错觉,对此,要特别引起注意。这些问题的出现,在阶级对立尚未消除,社会生产还未达到高度发展的阶段是必然的,它恰好证明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道德教育能否从市场经济原则、规范中推导出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呢?或者说,道德教育的原则、规范乃至内容能否以市场经济的原则、规范为全部构成呢?我们认为,部分的市场经济原则、规范可以转化到道德教育中去,但并非是全部。对此应做具体分析。
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⑧这段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道德具有阶级性、民族性,不同民族、阶级的善恶观是有别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⑨这是道德共性。但另一方面,道德又是从“生产和交换的生产关系中”诞生的,具有反映一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特性,表达时代的意愿和生产、交换过程中的共同规范,这是道德的个性。据此,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关系有两重性。市场经济的部分原则、规范,来自市场经济领域内的种种行为活动,在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共同的经济、生产交往方式时,它能够被推广到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和道德教育中,它们反映了社会对年轻一代新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的渴望,如竞争、公平、机遇等。但这些原则和规范不能够被无限扩张,否则,就会发生错位。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集体主义仍是我们的最高价值准则,任何经济原则、规范要引入到非经济领域,都必须统一在这个共同目标之下。例如,公正、平等作为教育民主化的目标,无论在教育与受教育权或师生关系等方面,它都是应被追求的。但它的内涵如不加以限定,任其扩张,进步主义所倡导的“儿童中心论”就必然会被解释为科学和合理的。又如,市场经济固然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但我们是把它置于集体主义原则制约之下的,是“付出”以后的“获得”。如无此限定,少了“正当”两个字,其内涵和意义便有质的区别。另外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有些原则和规范,是经济人在进行经济行为时,在经济领域所应遵循的准则,它表达的是以特殊商品——钱为中介物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适用于非经济领域,不能无原则地引入到道德教育中。恩格斯指出“道义上的愤怒,不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作证据,只能看作象征”。⑩这就是说,在经济活动中,人和人之间表现为冷冰冰的理性关系,人情在其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在非经济领域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五彩缤纷的,一个“情”字,是建立人和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纽带,经济领域内的原则,规范在这里不加限制地推而广之,其负面影响是令人不安的。例如,“一切向钱看”,在理论意义的纯经济活动中,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商人不赚钱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现实中,即便是在经济领域,不顾社会效应地一味向钱看是行不通的。又如,“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行为规范,但它的范围只能是经济领域,超出了这个范围,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商品交换关系,那么人的高尚、优美的品德以及与商品等量齐观的思想、感情和人格就会被做为有价之物,失去其独具的特性。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我们认为,道德教育既有为现时代服务的特性,更有超时代性,表现为对未来的指向,借此,它才能在现有基础上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而对于经济原则、规范,它主要地、更多地是着眼于当前,功利色彩浓郁。道德教育与经济原则在本性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和各自生长条件的相异性,进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不可相互替代性。
3.市场经济是否会导致道德教育多元化呢?或者说,以集体主义为最高价值准则的道德教育会因市场经济的推开而失去其主导地位吗?
关于道德教育多元化争论的实质是是否承认有科学的价值观,真、善、美有统一的标准。在历史上,多元化论的有力鼓吹者是道德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的道德学说。道德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边沁(Bentham)就主张把人的行为使人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效果作为衡量道德价值的标准。他说“所谓善就是快乐或幸福,所谓恶便是痛苦。因此,一种事态如果其中包含的快乐超过痛苦的盈余大于另一种事态……它就比另一事态善。在一切可能有的事态中包含着快乐超过痛苦的最大盈余的那种事态是最善的”。(11)非理性主义派别林立,但在道德及道德教育问题上的论述又是极相似的,主张主体个人好恶是善恶判断的标准,夸张主体情绪、兴趣的作用,把真、善、美完全看成主观经验,因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个人主观在多种情景中的选择、评价和应付能力,不能用社会公共的道德规范教育压制学生主观判断。可以看出,道德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的道德学说都是以个人的主观体验作为道德的考察对象和评判标准,具有否定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社会标准及社会意义的倾向。我们认为,对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科学认识和理解要基于两个前提:1)要承认道德及道德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是民族文化的基本构件,也是展现道德教育民族特色的重要方式;2)要承认道德及道德教育具有社会时代性,它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特殊的上层建筑,必定要反映经济基础和占统治地位政治的要求。背离了这两条,其逻辑演绎的结果必然是要否定以集体主义为最高价值准则的伦理道德观,从而使其道德戒律或道德教育要么成为空洞的说教,要么给社会生活带来混乱。
综上所述,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范畴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我国所有制关系的表现,直接表达着追求和维护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利益的目的,并以此调节人们的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约束力,是我们评价一切道德及道德教育学说的理论依据。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旧体制的冲突会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给人带来种种不适,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建设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握住了这一点,其价值意义必然会在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上调节人的道德座标,各种与集体主义不完全吻合的道德原则、规范(如个人的合理利益、竞争等)在现实性上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人们的各种不适也会因此而得以消除或减弱。
还应指出,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发达经济的一种手段、方法,因而它本身无姓“社”或“资”之别。但在现实中,经济领域的运行机制与社会的基本制度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那么,它们两者总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总是要反映和体现基本制度的特点要求的。无疑,生产关系的内容是一个分层次的,存在隶属关系的系统,其中有的关系是基本的,决定性的,有的关系则是表层的,被决定的。社会基本制度反映的生产关系属于前者,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过程和分配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决定着社会整个经济形态的性质;运行机制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则是属于后者,它是在具体的组织生产、交换过程中的诸如资源配置这样一类组织经济关系,意味着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必然要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约。因此,强调和倡导道德教育,客观上是由我国社会的基本制度所决定,也是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把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应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教育的推动作用
道德教育是一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最终为一定的经济关系服务的,其基本原则、规范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行为品质总是从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或在一定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一个社会确立什么样的道德教育观念、道德教育规范及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在终极意义上决定于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经济关系;同时,一种道德教育体系究竟能不能真正成为社会统一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社会统一的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不是真正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利益、教育目的和道德传统的历史线索。可以说,人类道德及道德教育史,就是道德及道德教育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历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我国经济关系迈向现代化的标志。在它的推动和影响下,道德教育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决定了道德教育前进、发展的基本趋势,客观上要求道德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其完善化服务。因此,它必然产生两个直接的结果:一是新的道德规范逐渐形成并为社会所广泛接受,成为道德教育的当然组成部分;二是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荣誉感,为年轻一代展现自身才华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使道德教育更贴近时代和生活。
市场经济对道德教育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它对人文精神的渴求。人文精神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为了消除经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消极效应,防止人成为科技的附庸、物的奴隶的返朴归真的愿望。人文精神赋予现代社会、现代生产以灵性,使无生命的“物”具有了艺术的价值,活的意义。在这种情形下,伴随科技、经济发展而生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等反映人文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就逐渐渗透到道德教育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极大地拓宽了道德教育的视野,丰富了它的内容。
基于上述理解,深化道德教育改革有良好的历史机遇,而且对跨世纪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大胆转变道德教育观念,坚决抛弃道德教育中与时代精神及社会发展趋势不相吻合之处。
简言之,我国道德教育观念除了我们民族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这一主干外,还有前苏联五十年代传入的和七十年代后期以后通过各种途径从欧美传入的,可谓博大而庞杂。何以取舍呢?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12)的原则应当作为今天转变道德观念的基准。道德教育的职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谈到底离不开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是对各项社会事业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标准界定,它既包括科学目标,也含有价值目标。它启发我们在道德教育观念的评判上,既不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全然否定对利益的追求和获取,也不能是目光短浅的纯功利主义,只要利不要义。在实践中,既要坚信集体主义理想,用其来统率、指导,也要在克守与发展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并已作为市场经济共同行为准则的具体道德规范。在对立中求统一,在一致中找分歧,是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其次,要改变封闭式的道德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道德教育越是谨小慎微,搞封闭式,不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道德教育过程中就越容易出问题,难度也大。相反,开放式的道德教育能贴近学生生活,不会造成道德教育与社会实际有较大差异的现象,教育力量非常大,效果好。毫无疑问,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轰轰烈烈地推开时,道德教育如不及时引入有关内容,予学生以明确的思想导向,隐蔽课程的负面影响就会对学生起作用,6+1=0的悲剧就不可或免。依据正面启发,积极引导的原则,道德教育应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在坚持崇高理想教育的同时,敢于放手让学生面对社会生活,并正视社会生活。
再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也要坚持“双基教育”。
如果有谁想把全部的道德规范、原则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不折不扣地依此行事,在实践中肯定是行不通的。事实上,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不可能是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因此,就应坚持道德教育的“双基教育”,即基本道德知识(或观念)教育,基本道德行为训练,通过这样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步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中,能够自如行事,主动地去探索、实践。
注释:
①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4、37-38页。
②李成瑞:《国有企业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和转换经营机制》,《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③傅政德:《市场经济误区预警》,《未来与发展》1994年第2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3页。
⑥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版,第7页。
⑦同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
⑧⑨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33、134、189页。
(11)转引自罗素:《西方哲学》(下),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28页。
(12)“三个有利于”指:“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