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赋能行动研究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框架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1)04-0056-06
“公民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提法,涵盖培养青少年的品质、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的各种方法和途径。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公民教育都应该整合“知识、态度、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因而道德教育就成了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①。正是基于对公民教育的这种宽泛的理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启动了道德赋能研究项目,并初步确定了青少年道德赋能的研究框架。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
青少年的概念
本文把12至15岁之间的年青人称为“青少年”。青少年构成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个特殊但很少被人们理解的群体。青少年时期对于每个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是一个人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虽然人们对青春期的认识充斥着消极的态度,但青少年完全能够成为在构建更加美好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弥足珍贵的资源。
每个人在童年和青年时期都需要引导。但当年青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需要做出前所未有的选择时,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他们很可能就发挥不出自己的潜力,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他们一方面已经摆脱了童年时代对大人的依赖;另一方面又还未长成独立的成年人,很多青年人因而感到极度孤独。大部分青少年只和与自己一样困惑的同龄人交往,做出的决定往往不理智,从而导致有害甚至致命的后果。②
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在这一成长阶段,其身体机能和情绪上的变化是互相关联的。青少年在为自己的身体拥有了新的力量而感到振奋的同时,他们的内心又伴随着尴尬、敏感和焦虑等情绪。这些复杂的情绪可能会使他们的行为充满矛盾。他们表面上很害羞,但有时候又显得善于交际;希望独处,同时又喜欢被人关注;有时勇气可嘉,遇事则畏手畏脚。一种新的意识会在青少年时期慢慢地形成。这种新的意识是青少年通过反思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以及反思自己和同龄人与成人的关系而逐步形成的,对每个青少年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的内涵包括了社会生活和灵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意识如果被导向利他性事业、社会改良和无私地服务社会,那么它的内涵将会变得更加丰富。
青春期的流行观念
粗略地检索现有关于青春期早期的研究文献之后发现,这些文献主要受到某些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把青春期看做是人生中一个困难重重的危机阶段。尽管有少数研究者对青少年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认为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观点也被边缘化了。而且目前的文献,特别是近些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大多把青春期说得一无是处。如,人们把危机看成青春期固有的特征之一,并普遍认为青少年必然被各种危机所困扰,这些危机与身份、观念、情感、家庭、社会关系以及与权威的互动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埃里克森(Erikson)的研究,确定了与个体人格的发展相关的各种张力,这些张力对理解青春期的概念至关重要。人们相信,上述危机导致青少年的违法和叛逆行为:“由于青春期人体机能的变化与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作为社会个体)的行为规范要求之间产生了冲突,使青春期陷入了一场危机……。”③
青春期是一个让家长和教师都感到手足无措、非常有挑战性的动荡时期。④ 青少年耽于物质享受、轻浮、以自我为中心和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还打架斗殴、恃强凌弱,具有侵略性,并且表现出“反社会”、放纵性欲和自我毁灭的行为。如果只通过阅读学术期刊了解青少年状况,人们得出的典型看法将是,青少年是“精神不正常的个体,喜欢冒险,一门心思地想确定自己的身份和性别角色,仅此而已”⑤。
大众对青春期的认识过于消极,⑥ 片面地把年青人描绘为“麻烦不断,心绪不宁,荷尔蒙分泌过于旺盛而又完全不能控制荷尔蒙冲动的一群人”。⑦ 当然,也有一些人的看法比较乐观。如,皮亚杰(Piaget)就强调指出,青少年表现出对“和日常现实生活无关的理论问题的兴趣”⑧;维果斯基(Vygotsky)则专门研究了这个年龄段认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把青春期视为一场危机的埃里克森(Erikson),不仅认识到了青春期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还认为它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并强调指出青年在社会变革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因此,青春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再生力量,因为青年人会用他们的忠诚和干劲去捍卫那些仍然有价值的事物,同时去革命性地修正那些已经失去再生意义的事物。”⑨
特恩布尔(Turbull)在下面这段文字中提到了青少年身上所蕴藏的变革潜力:“在青春时代,我们在很多方面就像一个中空而有生命的容器,已经完全成形却还在不断地成长,等待着有东西来填充。像容器一样,我们在这个阶段以全部的生命热情接受来自外界的事物,并将所接受的事物和我们内在的生命融为一体。作为体验模式的性意识和精神体验,跟身体的感觉与智力认识一样都是有效的体验模式;而且和一些别的理解模式一样,它们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既可以指向内心世界,也可以指向外部世界;既可以只用来反观个体自我,也可以由自我向外扩展进而涵盖无限大的社会自我……人可以在纯粹的理性领域完成自己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但是只有在这些理解方式给每一种体验带来足够的强度的情况下,理性教育才能被赋予一种内在的意义,使之具有一种勃发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强烈的感受,加上生命的完整性,才使人类社会成为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真爱、丰满而无限快乐的有机生命体,而不是一个冰冷、机械、空洞的理论概念。这就是社会转变的神奇魔方;而这个魔方就是青少年的潜力。”⑩
当前研究范式的不足
尽管有人不断呼吁研究者应该以一种更加平衡的视角来看待青春期,(11) 但对青春期的偏见却依然如故。大多数研究把主要得自西方工业社会的结论普遍化,坚持认为消极和破坏性是全世界青少年固有的特征。曾经有一份报告指出,最主要的青少年研究都是“由美国学者针对美国青少年开展的”,尽管美国的青少年只占“全世界青年的一小部分”。(12)
一些以社会边缘社群的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揭示了这类青少年存在暴力和侵略性等问题,更加露骨地表现了对青春期的偏见。(13) 特别是大量以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少女为对象的研究文献,充斥着她们狭隘琐碎、受到社会排斥、饮食失调以及遭受性虐待等情节的描写。(14) 目前大部分的青少年研究,都过于强调自我、欲望的满足、生理机能的变化、性意识和物质成就等方面。
这种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是,它遵循的是一种纯粹物质主义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范式暗含着对人性的某种基本假设,即我们都受制于本能和兽性,都是永不餍足的物质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者。研究者在探讨青少年的特性和身份认同问题时,往往广泛专注与此相关的阶级、种族和性别等因素,而忽略了人类灵魂固有的内在品质因素。
如上所述,人们普遍认为,面临着重重危机是每个青少年生活的主要特征。几乎没有研究者对这个前提提出过质疑。然而,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在萨摩亚长大成人》这部名著中指出,在萨摩亚的青少年身上看不到美国青少年的那种混乱动荡;因此,青春期的困惑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变化的必然结果。长大成人的过程在萨摩亚是一帆风顺的,那里的年青人没有遭受苦难的折磨。
有些研究虽然考察了青春期积极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却往往又忽视青少年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如,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流动性也更大,这使他们获得了额外的机会,介入一些给他人带来好处的行为。青少年除了获得了这些新的社会行动机会之外,他们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情感技能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例如,抽象思维能力、规划能力、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假设推理能力等潜力的发展,是与道德推理能力和同情心的增强分不开的。反过来讲,这些社会认识技能和表达社会情感的技能,又是与维护社会利益的行为和道德行为相关联的。这些因素与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结合在一起,无疑对青春期个体社会行为的差异性产生了影响。”(15)
年青人生活在一个“体系”中,而上述研究似乎没有把这个事实考虑在内。年青人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是由他们与这个体系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并根据各种外部和内部需要而进行不断的调整。“内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与外部的或社会的变迁互相影响。”(16)
总的来说,很少有人对青少年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化过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进行过研究。研究历史的学者倒是比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更多地承认青少年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尽管经验事实和历史证据都表明,青少年对他们所属的社群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却很少有人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因而也不了解青少年的赋能和培养过程的特征。
探索新的研究框架
有必要确立一个新的研究框架,以纠正和弥补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偏见和缺点。新的因素将不断被纳入这个研究框架内,并且研究者和实践者把研究框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实践后,对其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逐步使研究框架完善起来。
对于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的研究框架来说,“道德赋能”的概念是一个关键因素。一般来讲,若想把人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个体”(moral individual),无非是希望受教育者获得一系列美德;同样的,若想把人培养成为“好公民”,无非是希望他们能够遵守一套“好公民”的行为规范。本文提出的“道德赋能”这个概念,虽然也是指某种道德培养进程,但它又不仅仅局限于培养“有道德的个体”和“好公民”。此外,道德赋能的含义也不同于所谓的“政治赋能”。政治赋能概念中所讲的能力,往往是指冲突、竞争和控制意义上的能力;“道德赋能”关注的则是个人内在的理智、道德和精神潜力的发展。道德赋能过程的目标在于,逐渐使青少年获得适当的行为动机,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精神和智力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道德的力量来源于爱心、公正、知识、理解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等精神属性,以及为社会服务的愿望。青少年的道德赋能工程若想取得成功,需要研究和解决大量的问题。
一、不应该把“青春期是一种危机状态”这个假设列为青少年道德赋能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之一。我们没有必要假定每个人从童年向成年的转变一定是一个动荡不安的过程。纵观人类历史,大多数青少年的生活都不是这样的。恰恰相反,我们如果对各个社会的情况做一番全面的了解,就会发现,即便是在当前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之下,青春期的固有特征依然是热情、学习的意愿、正义感和利他主义的倾向。因此,我们不妨把“青少年身上蕴含着巨大潜能”的信念作为我们正在探索的新研究框架的一个要素。在很多文化中,人们相信一个14岁的青少年已经拥有足够的灵性和理智能力,足以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义;已经能够思考艰深的问题,理智地分析影响自己生活的各种力量。这个年龄段的年青人已经能够积极地参与有价值的事业,并努力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二、青少年研究应避免两种常见的倾向,即把青少年的一切负面行为模式看做是这个发展阶段固有的特征,或把一切都归咎于社会和文化的因素。研究者需要采取一种更加灵活、更加精细的立场,对流行文化如何影响人的成长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人在孩提时代完全依靠大人的引导,但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们慢慢摆脱童年时代的稚气。意识觉醒的年青人发现了大人的世界里明显的矛盾现象,而大人们却还不了解青少年思维模式的特征。如果从这样的角度分析,我们就能够把青少年叛逆行为的根源纳入研究的范围。举例来说,研究者可以从个人和社会环境互动的角度,考察和研究青少年的叛逆现象。青少年已经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但在现实世界中,大人们告诉他们必须遵守规则而自己却不遵守,这种矛盾现象可能是导致他们产生叛逆心理的因素之一。再如,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青少年轻率鲁莽的行为进行分析,即: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童年时代的习惯;另一方面,在他们试图形成自己合适的身份认同时,大人们仍然把他们当做孩子来看待。
三、必须在研究框架中探讨纪律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与权威互动等问题。研究者应该放弃一种简单化的假设,即青少年喜欢不计后果地去触犯社会规范的底线。我们不应该把纪律简单地理解为青少年在特定环境之下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而应该把它看做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它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发展。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丝毫不受纪律的约束,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大人才开始对他们的行为施加限制,那么青少年就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这样的结果不难预料。因此,我们的研究框架还应该探讨对待权威的两种不同态度(孩子气的态度和成熟的态度)之间的差异,以及从外在的纪律约束逐步向内在的自我约束过渡这个过程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研究者可从两方面分析青少年鲁莽行为产生的原因,即:一方面,他们的身体机能和智力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大人给予明智而适当的引导和关注,以帮助他们清楚自己做出的选择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四、当代各种社会弊病愈演愈烈,迅速波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弊病表现在以下方面:社会对个体的约束力不断弱化,道德标准持续下降;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力减弱;家庭的团结遭到削弱,婚姻解体加剧;人们狂热追求奢侈生活;艺术和音乐低俗化;文学和新闻媒体的标准下降;种族仇视和自大的爱国主义激情四处泛滥等。研究人员应特别关注这些社会现象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不难推想,这些消极的社会力量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严重。
五、媒体强烈地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态度和看法。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领域。有大量的研究是关于媒体的广告和宣传活动是如何影响年青人的。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并逐步揭示这类宣传背后的观念假设。
当下,大部分媒体宣传都扭曲地反映现实生活。大部分以年青人为受众的广告想达到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一种青少年渴望融入其中的文化。这种文化把年青人塑造得只讲同一种特定的语言,行为千篇一律,但最重要的是要诱使其消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类产品。媒体广告除了推销产品之外,还向年青人灌输一种精心构筑的价值体系,正是这种价值体系决定了他们的消费习惯。这种消费文化为了充分利用青少年被调动起来的欲望,把性生活放在青少年生活的中心位置。由于过去几十年间社会的道德标准不断下降,有碍于道德的广告内容也变得越来越露骨。消费主义文化本身的某些方面正在慢慢地演变成为性活动的形式。被大肆宣扬的消费主义文化,无视各国贫困加剧的事实,炮制出物质产品无限丰富的假象(而实际上只有小部分人在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人)相信,消费品是获得无限快乐的源泉。这种消费文化甚至把社会事业也转化成可以出售的商品。如果研究者把消费主义文化所宣扬的内容视为人类生活的现实,在设计道德赋能研究框架时接受(即使是无心地)它所提倡的观念和价值观,那么,很多深刻的洞见就会被障蔽,而这些洞见正是顺利推进青少年道德赋能进程所需要的。
六、某些特定的社会力量无疑对青少年造成有害影响,但在研究如何给青少年赋能时,过分强调外部因素也是错误的。这样做的风险在于,它把青少年看成一群娇弱无助的人,必须时刻加以保护,以使他们免遭周围邪恶势力的侵害。确定哪些社会力量导致青少年的某些负面特征固然有其价值,但我们在研究中应该同样重视青少年身上蕴藏着的独特力量和能力。
对我们正在探索的研究框架来说,那些激发青少年产生一种强烈的目标意识的力量和能力具有特别的意义。由于怀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青少年主动地追求自己的个人成长,并且积极促进社区的发展。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个人成长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理智能力的发展。对人的灵性本质和人类精神固有的潜能的认识,也都塑造着年青人的人生目标。此外,青少年已经能分辨哪些事物具有永恒的价值,哪些事物的价值转瞬即逝。这种辨别能力与人生的目标意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举例来说,喜悦这种心灵品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持久的状态,它能够帮助每个人发现自己的特长。喜悦的心态使我们的决心更加坚定,头脑更加敏锐,视野更加清晰。如果青少年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他们就不会将喜悦与短暂的兴奋感(一种不断寻求满足的情感)混为一谈。
从社会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特征,才能投身于社会转型的伟大事业。在这个时代,将全人类团结成为一个共同的大家庭已成为可能实现的事情。这种历史机遇的意识也会对我们的人生目标意识产生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建设世界文明的宏图大业,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明文得到和谐的发展,这种认识强化了我们的人生目标意识。
七、青春期不断觉醒的意识,可能会由于青少年沉迷于自我而日渐迷失;另一方面,人们可以把青少年已经觉醒的个人意识引导到服务人类的事业中去,从而使他们内在的潜力得到发挥。当今社会咄咄逼人的物质主义文化过度地关注自我,这给真诚地协助青少年发展各种能力的人们带来了数不胜数的挑战。当今世界体系把人们真正的身份认同意识压得粉碎,所以如何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也是一个值得关切的问题。如果研究者想阐明青少年的道德赋能过程,那么,他们就应该认识到某种具体的积极心理学对人产生的影响。这种类型的积极心理学把个人浪漫化,强调“自视”(self esteem)、“自我主张”(self assertion)、“自我的重要性”(seIf importance)等概念,结果是强化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新的研究框架应该在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上采取一种更加平衡的立场,既不盲目跟从某些教育理论所提倡的个人主义的假定,也不把身份认同问题简单化地理解为人的种族、族群或性别身份,而应该探讨人的自我认知的多方面的内涵。
八、人在青少年时代智力日臻成熟。年青人一过了童年期,理解力和知识的光芒就变得更加璀璨。一些教育家的研究确认了人在青春期不断增强的能力。如,皮亚杰指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发展认知能力的关键阶段,“青少年对与日常的生活无关的理论问题表现出兴趣,这一点很值得注意”。(17) 皮亚杰和维果斯基还谈到青少年时期对发展人的创造力和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哈文赫斯特(Havinghurst)、埃里克森和皮亚杰还讨论了这一阶段个人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对哲学和宗教问题的兴趣等问题。对道德赋能过程而言,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对扩展和深化人的意识至关重要。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思想的力量是通过言语而得以表现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则是训练和提高理解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深化理解现实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道德赋能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研究框架应该把这个任务列为主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开发青少年的表达能力,不仅仅指让他们掌握读、写和口头表达等简单机械的技能。它要求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清晰流畅地表达想法的能力,以及相当准确地表述概念的能力。青少年通过不断地练习这些能力,学会以相关的科学、道德和精神概念来分析他们所处的环境,并用这些概念来形成个人的信念,这样的个人信念激发他们去努力促进社会变革。
九、在道德赋能的语境下,为了更好地阐明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与他们的道德架构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存在密切联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类生活的道德标准正在逐渐地失去影响力,建立在极端相对主义和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正在取代它们的位置。在这种环境下,年青人越来越找不到道德指引,分辨不清是非善恶。因此,必须在怀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的青年人心中确立起一个完整的道德架构。这样的道德架构把精神理念、行为模式和对事物前因后果的认识等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并且还需要意志力和勇气作为支撑。仅仅简单地描述各种美德、责任和规则,想以此达到改善人的行为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无法形成青少年所需要的道德构架。相对主义的态度对确立这样的道德架构也无济于事,因为相对主义以避免教条化和道德说教为借口,拒绝为社会设立道德标准。
为了形成这样的一个道德架构,青少年需要逐步掌握和使用一种丰富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必须足够丰富,以帮助青少年理解正在塑造着人类价值观的各种强大的社会力量,以及协助人们提升人类灵魂的另一种力量,即理性分析能力。人的理性分析能力固然重要,但理性分析能力还需要灵性感知能力的辅助,才能够使人做出符合道德的决定。灵性感知能力指的是这样一种能力,它使人能够认识精神的力量,能够考虑每件事情的道德含义,并且使人能够辨认出与个人和群体面临的挑战相关的各种精神原则。这种灵性感知能力能够深化人的理解力,使之超越仅仅依靠理智能力整合已知的事实和信息所能达到的理解程度和范围。本文所探讨的道德赋能研究框架,应该把这种灵性感知能力的概念及其与道德赋能之间的联系考虑在内,因为强化灵性感知能力有助于青少年获得对现实的多方面的洞见,形成自我认识,认识到每个人的高贵之处,并且帮助他们辨别何者为堕落卑贱,何者为崇高伟大。
十、社会服务为智力、道德和灵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舞台,因而也是道德赋能过程的关键。服务必须成为个人和社会双重转变进程的轴心。这种观念必须成为本文探索的道德赋能研究框架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一个人从青年时代起就从事社会服务,那么社会服务就会成为他终身的指导原则,帮助他一生笃行正道,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这个问题上,需要避免的一个错误观念是,青少年的社会服务活动应该是率性而为的,让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且让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兴奋。恰恰相反,我们必须承认青少年已经具备有意义地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为了持续地推进社会进步,就需要开展系统化的社会行动。而参与系统化的社会行动就需要接受纪律的约束。青少年已经具备理解各种社会进程的能力,并且能够适应纪律的约束。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Action Research)
上述探讨,涉及青少年道德赋能研究框架应该包括的一些要素。这些探讨无疑只是初步性的。研究框架所涉及的种种概念需要完善;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进程相关的一些其他要素也需要加以详细的讨论。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图与志趣相投的研究者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共同推进青少年道德赋能领域的研究。
注释:
① Halstead & Pike.Citizenship and Moral Education:Values in Ac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6.
② Carnegie Council on Adolescent Development.Turning points:Preparing American Youth for the 21st Century [R].Carnegie Corporation,1989:8.
③ Meyerson,S.(e.d.)Adolescence:The Crisis of Adjustment[M].George Alien & Unwin,1975:68.
④ Coleman,J.C.Current Contradictions in Adolescent Theory[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78,7(1).
⑤⑦(12)(13) Ayman-Nolley,S.& Taira,L.L.Obsession with the Dark Side of Adolescence:A Decade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J].Journal of Youth Studies,2000,3(1).
⑥ See Brooks-Gunn,J.& Peterson,A.C.Problems in Studying and Defining Pubertal Event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4,13 (3); Petersen,A.C.Adolescent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8,39; Offer,D.& Schonert-Reichl,K.A.Debunking the Myths of Adolescence:Findings from Recent Research[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2,31(6).
⑧ Piaget in Matthews,G.B.Philosophy and the Young Child[M],1980:111.
⑨ Erikson,E.H.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orton,1968:134.
⑩ Turnbull,C.M.The Human Cycle[M].Simon and Schuster,1983.
(11) See Jahoda,M.,& Warren,N.Review:The Myths of Youth [J].Sociology of Education,1965,38 (2); Offer,D.,Ostrov,E.,& Howard,K.I.The Adolescent:A Psychological Self-Portrait[M].Basic Books,198l; Steinberg,L.Reciprocal Rela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Distance and Pubertal Maturatio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8,24; Offer,D.,& Schonert-Reichl,K.A.Debunking the Myths of Adolescence:Findings from Recent Research[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2,31 (6).
(14) See,for example,Pipher,M.Reviving Ophelia:Saving the Selves of Adolescent Girls[M].Riverhead Trade,2005.
(15) Carlo,G.et al.Socio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a Measure of Prosocial Tendencies for Adolescents[J].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2003,23 (1).
(16) Viner,R.,& Christie,D.ABC of adolescence:Adolescent development[J/OL].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5,330 (7486).http ://www.bmj.com/content/330/7486/301.
(17) Piaget,J.Six Psychological Studies (A.Tenzer,Trans.) [M].New York:Vintage Books,1967.(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