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及东西部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劳动力论文,非农论文,差异论文,性别论文,东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根据我国东西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非农就业资料,分析了非农就业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并对不同地区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虽然男女农村劳动力在教育、培训上有些差距,但这不是造成非农就业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非农就业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婚姻、儿童数。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由估计系数不同所引起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更大,可解释的部分更小。
婚姻家庭、儿童养育是制约女性从事非农就业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我国家庭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一方面在观念上更进步一些,另一方面在农村社会服务上更加完善,分担了妇女在家庭中的责任,也减轻了婚姻对妇女的约束,所以女性参与非农就业较多。不论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都很大。
培训对于就业来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培训中提高妇女参与进而增强她们的就业能力,会显著提高农村女性的非农就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