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阳工作的日子论文_王欣

在云阳工作的日子论文_王欣

王 欣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医院丿普外科 400013

2014年临近春节,为了响应国家“万名医生下基层”的号召,我们来自重市中山医院普外、骨科及心内科的四位医务人员来到风景如画的云阳,为三峡库区人民的健康服务。

刚到云阳县人民医院,看到库区人民深受疾病折磨及对医疗人才的渴望,我们顾不上旅途的劳累,便匆匆投入到一线临床工作中。在为期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和当地同仁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体会到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的不易和艰辛。首先相对重庆的一些大医院人满为患,这里群众看病非常难,原因之一就是基层医疗力量及设备不足,当地居民在这里找不到好医院及好医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只好长途跋涉,进城就医,这既加重了城市医院的压力,也加重当地群众的负担;其次医患矛盾突出,由于基层医疗技术滞后,服务态度也存在部分问题,加上当地群众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使得医患纠纷频频发生。只要病人在医院出了事,不管什么原因,患者家属准闹,让医院赔钱;另外近几年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需要,有时即使是些常见病、多发病,人们也要跑很远的路到市里的大医院看,不方便、费用高,尤其是得了急症及疑难病症,更容易耽误。

刚到云阳县医院,我们根据医院具体情况,经过多次认真讨论,作了相应计划,一是加强提高了县医院的医疗和学科水平。与我市大医院相比,县医院专科不精,虽分科室,但类似全科医生。我们都是骨干医务人员,四人分配到不同科室,一下子就把医院的整体医疗和学科水平加强起来了;二是近距离与当地同行交朋友,用良好的医疗作风和过硬医疗技术带动大家,为当地医院培养了人才;三是通过教学查房、教学手术等实践提高科室医生的医疗水平。

在这一年时间内我们共完成了近百次教学查房,亲自上台示范完成各类普外及骨科复杂手术二百余台,参与危重及疑难病例讨论五十余次,不定期专题讲座三十余次,院内外会诊二十余次.我们多次与县医院医生一道参加乡镇基层的义诊工作,帮助指导基层医生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利用我们多年的丰富临床经验传授到各级医生,充分保证库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今后我们计划安排多次专题讲座,主要就常见病、多发病等与大家交流,不仅要有深度还应有广度,同时介绍当今世上新的治疗方法及最新药物,以及治疗预期效果,让县医院同行们了解最新医疗发展动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好为云阳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张 斌 王 臻 欧阳明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4年01月采用PFNA 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63~82(71.8±3.8)岁。Evans分型:Ⅲ型28例,Ⅳ型20例,Ⅴ型7例。结果 本组55例患者手术时间 45~210(88.8±36.5)min,术中出血量50~800(285.8±157.2)ml术后引流量50~450(129.8±136.4)ml。1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剩余54例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4~24(21.3±3.5)周。髋关节Harris 评分:优33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8.9%。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人

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TF)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约90% 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此类骨折发生率明显升高[1]。由于多数患者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伤前存在较多内科基础疾病,传统保守治疗极易引起严重并发症[2]。因此,为有效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极其必要的[3]。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固定方式包括:髓外固定(如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髓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等)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三种术式各有优势。我科于2009年10月~2014年01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55例EvansⅢ型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55例,均系2009年10月~2014年01月在我院采用PFNA 固定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63~82(71.8±3.8)岁。Evans分型,Ⅲ型28例,Ⅳ型20例,Ⅴ型7例。受伤原因:跌伤40例,交通伤15例。合并一种内科基础疾病33例,两种及以上2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处理 所有入院后均给予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1/7,尽量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并恢复肢体长度。完善术前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积极治疗内科基础疾病。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3~10(5.4±3.2)天,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1.2.2手术操作 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患肢置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上,适当纵向牵引,维持患肢外展、内旋位。C臂机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触及大转子顶端后,向近端做6 cm纵向切口,以大转子顶点前中 1/3 交界处插入导针。透视见导针完全位于髓腔内,沿导针扩髓,旋入长度合适的PFNA髓钉,调整髓钉的插入深度,连接导向器,经套筒插入股骨颈内导针,至股骨头关节面下5~10 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测深、扩股骨外侧皮质,将长度合适的螺旋刀片于解锁状态顺时针直接打入,锁定螺旋刀片,螺旋刀片以位于股骨颈中下部分为宜,再拧入远端锁定螺钉,分离的小转子未行固定[4]。

1.2.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毕均放置引流,术后24小时拔除。术后积极治疗原有内科基础疾病,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至术后2周。术后次日指导患者主动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及踝、趾关节跖屈背伸活动,辅助下肢气压按摩治疗,加强下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2~3周嘱患者借助拐杖或者助行器下床行走锻炼,患肢由不负重逐渐过渡到部分负重,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出院后 1、3、6 及 12 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复查及随访。X 线检查主要明确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的位置是否松动断裂、畸形愈合等。

1.2.4 疗效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术后第10月,参照Harris评分标准[5],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疼痛(44分)、功能(47分)、下肢畸形(4分)、髋关节活动度(5分),满分为 100 分。≥9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可,<70分为差。

2.结果

本组 55 例患者手术时间 45~210(88.8±36.5)min,术中出血量50~800(285.8±157.2)ml;术后引流量50~450(129.8±136.4)ml。1例患者在术后 6 个月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剩余5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4(10±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4(21.3±3.5)周。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髋关节功能参照 Harris 评分:优33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8.9%。

3.讨论

3.1手术方式选择 目前认为,针对年老体弱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除身体条件不能耐受麻醉与手术外,均应积极手术治疗[3]。治疗目的是稳定骨折端,以便者早期离床活动,从而有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上,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种类较多,疗效各具优点,但尚无一种内固定方式适合所有患者。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具有操作简便、骨折端滑动加压、固定坚实可靠等特点,对于EvansⅡ型及以下的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但当骨折线累及小转子水平的骨外侧皮质或多部分骨折时,采用DHS可出现髋螺钉置人困难及术后因缺乏皮质支撑导致的髋螺钉塌陷、退出甚至切割等风险。因此,其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6]。PFNA采用髓腔中心性固定,通过膨胀挤压使负荷传导至股骨的内外侧,抗弯、抗剪切力强,提高了内固定的稳定性,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早期下床负重锻炼等优点。因此,多数学者认为 PFNA 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近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3.2PFNA设计特点 PFNA 是由 Synthes 公司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髓内内固定装置,包括1枚防旋的颈螺钉、1枚承重的髋螺钉和1枚较长的髓内钉,它更符合股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传导方式。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7-9],将PFNA的设计特点总结如下:①防旋螺钉植入时不需先钻孔,术中无松质骨丢失,宽大的螺旋刀片打入时形成横切面为四边形的骨质隧道,能够对股骨颈内松质骨形成挤压、减少骨量的丢失,因而具有更加良好的抗切出稳定性、抗旋转稳定性和抗内翻畸形能力,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②主钉近端直径为17mm,顶端以下11cm处有 6°外翻角度,符合股骨近端的解剖形态,有利于非扩髓状态下从大转子顶点插入,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少。③髓腔中心固定方式及远端凹槽设计,通过膨胀挤压使负荷传导至股骨的内外侧,抗弯、抗剪切力强,提高了内固定的稳定性。④远端锁钉采用动静态两种锁定方式,可根据骨折类型及治疗需要将静态锁定动力化。

3.3治疗体会 ①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有限并且多合并一种以上内科基础疾病,因此,完善的术前检查及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的必要措施。②在手术切开前,应充分使用骨科牵引床进行闭合复位,通过C臂机监视达到满意的对位对线,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③遇到大转子顶部碎裂,进针点位置难以确定时,不可盲目插入导针,应在C臂机监视下确定导针方向和深度,避免导针位置不良和损伤股骨内侧血管神经束。④骨折端复位达到功能复位即可,避免为达到解剖复位而对骨折端软组织过多的剥离,增加不必要的出血、延长手术时间、影响骨折端血供。⑤术中及时透视监测,确保螺旋刀片在股骨颈内合适位置,使尖顶距≤20mm,避免术后螺旋刀片对股骨头切割及穿出。

References: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947-948.

[2]Zhou Z,Zhang X,Tian S,Wu Y.Minimally invasive versus conventional dynamic hip screw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older patients.Orthopedics.2012.35(2):e244-9.

[3]樊仕才,金大地,苏训同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4):30-32.

[4]戴兵,孟祥德,骆洪涛,张浩,司庆华,崔世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7):688-690.

[5]Har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 Bone Joint Surg Am.1969.51(4):737-55.

[6]王钢,陈凯宁,陈滨,张大保.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8):701-705.

[7]张根福,王正明,鲍丰,赖震,吴汝平,丁必成.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中华创伤杂志.2010.26(8):709-712.

[8]孙强,许平安,郑加法.三种手术方式固定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中华创伤杂志.2012.28(12):1078-1082.

[9]Strauss E,Frank J,Lee J,Kummer FJ,Tejwani N.Helical blade versus sliding hip screw for treatment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a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Injury.2006.37(10):984-9.

论文作者:王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在云阳工作的日子论文_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