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海洋和他的“美国民间医疗队”(论文文献综述)
徐曼[1](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李波[2](2020)在《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文中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在治理主体、谈判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经日益完善,尤其是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使得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中国对于《巴黎协定》的通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及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式微。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全球事务参与的深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引领者”的角色越来越突出,这引起了我们对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思考,在过往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中,中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角色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影响这一转变的因素是什么?在未来的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这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通过引进角色理论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力求搭建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更为准确地分析中国的角色。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可以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过程分为拒绝角色、承认角色和接受角色,并通过三个变量来分析造成不同阶段角色的原因,分别是国家的利益认知,国家的身份认知和国际体系因素,三个变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单独或共同影响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从20世纪70年代到1994年,中国对于国家利益的认知是摆脱贫困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刚刚起步的全球气候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仅仅停留在科学研究层面,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利益需求,国家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去参与气候治理,而仅仅将其作为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手段。这一阶段正值美苏两强争霸阶段,中国作为后起者认识到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取得发展,在党的十三大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被正式提出,随着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加深,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也明确了此时自己的身份定位,那就是“和平的发展者”。此时的国际环境也较为复杂,日本经济崛起和亚洲“四小龙”腾飞,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发展经济的愿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中国希望通过气候治理这一平台融入国际社会,改变不利的国际环境,而石油价格的下跌,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提供了好的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能源环境。这三方面因素造成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被动的参与,表现为拒绝角色。1995-2005年,中国逐渐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范围,此时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变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注重发展质量,但本质上来说,这一阶段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还是服务于发展速度这一目标。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想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苏联解体,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担当作用,这些因素明确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国际体系方面,面对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开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状况,并且科学评估中国的环境问题所带给外部的影响。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者的角色开始出现缺失,这也客观上减轻了中国的减排压力,给中国经济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条件,中国和欧盟提升了在气候变化中的合作水平,加强了中国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这一时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成本较高,因此中国还是倾向于采用煤炭和天然气作为替代,这就使得中国参与气候治理表现出两面性。这三个因素使得中国对于气候治理的参与相对于前一个阶段不再消极,但整体呈现出谨慎而保守的态度,表现为承认角色。2006到2015年阶段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经过改革开放将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到“十五”规划末期中国还未摆脱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大规模的资源消耗和高资本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国家的首要利益认知。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逐步加强,尤其是中国成功的抵御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进一步强化。在国际上与中国一起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了新兴国家群体,新兴国家群体为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原先由欧美所主导的世界格局。而这一时期,全球石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煤炭消费的增长也十分有限,新能源的使用量开始出现较大增长,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能源结构开始向绿色能源方向发展,这也影响了中国的气候治理参与。因此,基于中国对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认知和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以及受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和油价大幅度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影响,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表现为对角色的接受,开始了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巴黎协定》开创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局面,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自下而上”的减排方式降低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抗性,提高了各国的履约积极性。但美国的退出和欧盟影响力的式微又给“后巴黎”时代蒙上了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的角色开始逐渐突出。而促成中国成为“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角色的,包括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利益认知,“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以及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此时又恰逢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解决全球治理困境的“中国方案”,这与气候治理存在天然的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理念支撑,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积极提供国际气候公共产品,践行“引领者”这一角色。基于上述对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首先,中国的自身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是决定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最根本因素,而将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相结合,区别于现实主义“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也区别于建构主义“国家利益是国际体系的建构”,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在面对利益时的主观认知。面对欧美发达国家所搭建的全球气候治理平台,中国更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和身份出发,基于自身的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增强适应自身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终更有效和积极的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其次,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变化,是世界权力格局转变的一种表征,也是中国逐步崛起的过程。这明确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形成的基本机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参与气候外交。
詹子懿[3](2020)在《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复杂变动,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着深刻而剧烈的转型,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显着提升。东南亚拥有着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关键航道和战略水域,是进出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也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这种特殊的地缘位置以及密切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使得东盟及其成员国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至关重要,其是中国地缘经济、政治和安全的依托地带,也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中国—东盟总体外交关系中,防务外交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安全合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对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互信和理解、减少疑虑、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着巨大的意义,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安全抓手和重要支撑。中国与东南亚的防务外交开始于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出现了重大变革,伴随着东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对外战略与安全观念的转变,中国与东南亚(东盟国家)的防务外交进程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渐步入新的平台、轨道和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双方关系的深化,并推动着亚太地区新型安全秩序的建立。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与高度繁荣的经济合作相比,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机制水平低、互动领域狭窄、内容层次有限和实践性较弱等问题困扰着双方防务外交的深入发展,进而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周边安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布局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此背景下,系统全面地研究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关系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有着重大学术和现实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于历史研究和国际关系演绎分析的方法,将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置于冷战后亚太安全合作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进程中,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轨道、多领域的探究,并基于经验梳理归纳总结双方防务外交发展中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明确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从而为中国周边防务外交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政策启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主体六章节和结论。绪论部分立足于当今中国外交战略与亚太安全形势变化的特点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其不足和局限性,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基础和方向指导。第一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防务外交概念的不同认知和使用,对防务外交做出了准确和全面的界定,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清晰的研究视角和概念框架。此外,本章还将从宏观背景和历史参照的角度梳理冷战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防务外交的发展。第二章将结合冷战结束后国际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分析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演变的原因。在基础因素方面,两极对抗的终结为亚太地区战略力量的分化重组和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全面发展扫清了障碍,进而为中国—东南亚(东盟)防务外交的转型铺平了道路。动力因素方面,冷战结束后全球、区域间、区域、次区域和国家等多层次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交织造成亚太地区安全威胁的综合化,迫切地要求中国与东盟国家提升地区实际安全治理能力,而防务外交则切合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利益诉求。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对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分析的主体,分别探究了东盟框架内外的政策实践。其中,东盟组织框架内、以东盟为中心和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开展的最重要平台,这些机制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以及东盟—中国“10+1”、东盟—中日韩“10+3”。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还在东盟组织框架外开展了大量的防务外交与合作,主要有香格里拉对话和北京香山论坛等由大国发起并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开展的防务外交,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延续并拓展深化的双边防务联系,包括防务对话交流、国防教育、武器转让和国防技术合作、舰艇访问、联合军事演练等多个内容领域。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评析和展望,归纳出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指出其面临的内容层级较低、“软安全”导向与过于依赖多边机制三大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扎实提升防务外交层级水平,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国家战略互信建设;第二,切实履行亚洲新安全观中的“综合安全”理念,统筹维护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第三,继续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的防务合作,同时要将重点放在做实具有战略潜力、战略价值的双边关系上,打造有助于促进中国国家利益的防务外交“战略支点国家”,以点带面,推动中国—东盟防务外交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姜芸[4](2018)在《澳大利亚对太平洋岛屿国家的援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自二战以来,十分重视周边外交,多年来已经成为太平洋岛屿地区规模最大的援助国。澳大利亚之所以对太平洋岛国采取援助外交政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地缘战略考量是根本原因;第二,太平洋岛国在民族独立之后的发展困局不利于大洋洲的整体稳定;第三,塑造国家形象、带动本国经贸和稳定周边环境等利益需求是澳大利亚重视周边外交的动因;第四,太平洋岛国对援助的严重依赖,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域外大国对太平洋岛国持续的援助投入,客观上促使澳大利亚进一步使用援助外交来维持本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领导力。在援助太平洋岛国的过程中,澳大利亚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援助体系。第一,基于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帮助贫困国家的宗旨,澳大利亚分别树立了政治、安全和人道主义等战略目标,以及稳定、减贫和经济增长等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战略目标。第二,建设了一整套机制来有效贯彻上述目标,主要有:通过发布《莫尔兹比港宣言》和《凯恩斯协定》来确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原则;利用官方规定、标准和法律法规等,来约束援助决策过程和参与各方;通过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外交贸易部、发展效率办公室、澳大利亚—太平洋技术学院和发展创新中心等援助执行和协调机构来保障援助能够顺利、有效、更好地实施。第三,整合援助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援助政策,并使用合适的援助方式。其中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等成为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重要内容,项目援助、技术援助和促贸援助是主要援助方式。第四,定期出具太平洋地区评估报告,及时评估援助成效。通过从援助国、受援国和第三方角度来分别评估澳大利亚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可以发现,澳大利亚虽然实现了大部分战略目标,但在援助理念、援助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首先,从援助国角度看,虽然澳大利亚通过对“有效治理”和“基础设施、贸易和私营部门发展”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实现了主导性援助优势,取得重要政治和外交收益。不过,澳大利亚在国家形象收益方面未能取得有效进展。其次,从受援国角度看,通过多项教育和健康项目的推行,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岛国减贫方面的援助工作获得了各岛国领导人的认同。然而,虽然所罗门群岛“区域援所团任务”成功完成,使该岛国恢复了稳定,但该行动却引发了有关干涉岛国内政的争议。另外,“太平洋更紧密关系协定”谈判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不过能否真正促进岛国经济增长还不得而知。最后,从以经合组织和援助现实网络为代表的第三方来看,经合组织援助发展委员会总体上肯定了澳大利亚的援助工作,认为完善的援助管理体系是澳大利亚的优点,同时建议其加大使用合作伙伴行政系统的份额。援助现实网络通过持续关注澳大利亚援助政策的演变,以及执政党对其援助理念的影响,指出自由党领导下的澳大利亚在对外援助中正在更多地考虑本国利益,并呼吁澳大利亚应该更加重视太平洋岛国的减贫。总结澳大利亚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可以发现,从援助特点来看,近年来,在十四个太平洋岛国中,位于美拉尼西亚岛群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和斐济是澳大利亚的重点援助对象。有效治理、教育和健康/卫生等是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重点领域。从经验教训来看,自成体系的援助管理系统是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有效经验,但澳大利亚在该地区“回旋镖式”的援助却遭到太平洋岛国的普遍诟病。反思澳大利亚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澳大利亚需要在真正帮助太平洋岛国减贫和谋取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还需尽量避免政府更迭对援助政策连续性的影响。
杨胜兰[5](2018)在《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援助研究 ——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视角》文中提出对外援助作为对外关系的形式之一,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对外援助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促进了援助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发展。中国的对外援助开始于1950年代,至今已有60多年的对外援助历史。在60多年的对外援助中,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援助经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援助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并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形式之一。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助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民生援助、教育、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开展有效的合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国际发展援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议程通过后,中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出台了中方的相关立场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与援助东南亚国家相对应的措施和政策调整,同时也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许多有益于双边或多边关系发展的工作。结合“一带一路”大背景,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援助在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落实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对接,这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援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前后,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援助在资金、民生项目和区域合作等方面都有所变化,双边合作展现出向好的态势。但是,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框架下对东南亚国家发展援助的措施和政策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与不足。为了提高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水平,促进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增进中国与该地区的双边关系良好发展,需要在提升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对外援助中的战略地位、提高经济技术合作水平、完善评估机制和援助有效性方面在未来的发展合作中进行改进。
古萍[6](2017)在《中国与摩洛哥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对外人文交流合作对一个国家的内外发展至关重要,从文化发展看,可促使民族沟通和文明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从国家战略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国国际沟通的成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国缘”和提升国家软实力。人文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其在对外交往时发挥的积极而温和的作用。本文选择中国和摩洛哥人文交流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基于发展中阿关系的层面,我国在制定外交政策和规划外交布局时,始终重视推动中阿关系的发展,而摩洛哥在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此外,现今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处于变革动荡之中,但是摩洛哥的安全局势却处于相对稳定的境况。二是基于发展中非关系的层面,中国看重非洲文明体系的历史智慧和现代发展经验,非洲大陆对中国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机会和外部舞台,既有寻求政治支持的需要,也有扩大商品和投资市场的经济利益的考量,更有超越利益层面,履行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世界责任。摩洛哥在非洲的地缘优势和日益发展的经济、军事实力值得中国关注和重视,可与传统非洲大国埃及相比肩。三是基于当下中国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的现实要求。2016年5月11-12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访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国与摩洛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见证了两国在公有和私有行业领域15项协议的签订。中国媒体和摩洛哥媒体对此都作出了积极正面的评论,认为两国关系发展已经跃升至一个新阶段,发展前景良好。因此,研究摩洛哥,研究中摩人文交流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内容包括中摩交往的历史背景梳理、中摩合作的宏观交往原则的探究、内外环境的评估,以及笔者对此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全文结构包括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在绪论部分,笔者阐述了立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创新点与难点,以及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一章阐述了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历史渊源。国家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历史的客观总结,只有对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历史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才能为当下和未来的交流合作机制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中摩间的历史联结追溯久远,非官方的个人游历或游学,以及旅行家们的文字作品成为了双方相互了解的重要媒介。例如唐朝的杜环、元朝的汪大渊、十四世纪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都曾游历至对方国土,并留下了宝贵的文字作品,分别为《经行记》、《岛夷志略》和《伊本·白图泰游记》。尽管中外学者对这些历史联结的考据尚存争议,但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一课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意义,中摩学者可以参照其他史籍或地理交通类古籍记载,共同研究,再作考释,把先贤的文化底蕴古为今用。另一方面,得益于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代表的陆路海路交通网的完善、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各文明和帝国版图的扩张,中摩之间必然存在非官方明确记载的商贸交流事件,或是间接的商贸联系。探寻中摩交往历史渊源,在于共同的历史文化联结将会形成一种文化经验共鸣和历史感情,有利于推进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的建设。第二章主要研究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中摩人文交流合作历程,包括其时代背景和阶段性演变特征。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中摩交流合作萌芽在摆脱西方殖民压迫和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背景中,而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中摩关系经历了历史性变迁与结构性调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摩人文交流合作进程大体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萌芽期(1955-1978年),服务于政治需要的人文交流起步阶段,人文交流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仍然服务于两国政治互助和政治团结的需要,“人文”意义居于次要地位。第二阶段,发展期(1978-1990年),人文交流合作稳步推进阶段,80年代的中摩关系在各个层面更加活跃,在这一阶段,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内容一方面延续了第一阶段涉及的领域,而且在此基础上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新的合作领域,如教育、媒体、宗教事务和社会事务领域等。第三阶段,成熟期(1990-至今),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深化阶段,至20世纪90年代,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实现了医疗卫生、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智库、体育、青年和妇女等各领域的全面交流与合作。纵观中国和摩洛哥人文交流合作的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即内容多元化、利义共存、官民并举。笔者认为,未来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第四个趋势和特点就是实现机制化,由第三个阶段成熟期走向第四个阶段完善期。第三章主要分析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典型运作模式,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估。通过对典型运作模式的梳理分析和成效评估,有助于更好地审视和解读两国人文交流合作现状的全局,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与反思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应该把握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显性“人文”目标和隐性“政治”目标结合;关注受众需求的双向文化交流;文化内容输出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多样性。这三项基本原则也分别对应了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的目标、形式和内容。在厘清和把握这三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再探索和研究中国与摩洛哥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将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第四章分析了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的推进因素,即现有平台和机制提供的保障、中摩之间战略互信和经贸合作的正向激励、中国文化和中国经验的内容支撑、学术研究成果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的实践推动。这些推进因素将成为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的推动力和深厚积淀,加之摩洛哥官方层面对构建中摩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视,可见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第五章提出了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路径。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在既有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安全环境和舆论环境的影响、双方民众对彼此国情的认知程度浅、上层建构和细处落实之间的差距。因此,我国必须因势利导,不可过于乐观,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设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的具体路径,即因“国”制宜,做好国别研究;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渠道宽领域合作模式;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国际化发展;发挥中国驻摩文化机构的引领作用;重视传播媒体的渠道建设和内容建设;构建中国公民人文交流的素养和能力。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操作层面上仍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当下,中摩友好合作关系在内容上获得了极大拓展,中摩关系更是跃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人文范畴的交流合作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已成为中摩两国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支柱和新驱动力。人文交流与合作必将为中摩关系的发展添加新鲜的内容,注入强劲持久的发展动力。中摩人文交流互鉴对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国际话语影响力,维护我国和平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中摩两国应该借助“一带一路”这条古老文明通道所体现的精神内核,以人文交流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摩共同探讨和解决双方发展难题,经验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李明[7](2017)在《美国战区与应急区协作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围绕美国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战区和应急区协同配合,研究了美军战区划分和美国联邦政府应急管理区划分的由来、力量配备及职能。同时,分析了美军应急响应行动的法律基础、依据、行动权衡因素,以及应急行动的主要步骤。作者重点从进一步完善或建立我国应急管理区域协作制度,理顺战区应急管理职能,建立战区和应急协作区协同机制,提高我军应急救援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陈瑞欣[8](2016)在《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八大后,中国调整了周边外交政策。在2013年10月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正确义利观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并为今后5至10年中国进行周边外交作出战略部署,确定了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解决方案。在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与互联互通。这两次的外交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的大政方针,为周边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论文以中共十八大作为时间节点,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思想与实践。论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周边外交政策调整由国家大战略决定、受大国因素、经济因素、安全因素影响;周边外交区域合作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经济、安全、人文诸领域并重;周边安全由政治军事领域逐渐扩展到经济和舆论领域。论文分析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因素,认为它们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服务于中国提出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战略;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复杂海疆争端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促使中国必须调整周边外交政策;三,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周边环境造成的复杂局面促使中国必须调整周边外交政策。论文着重探讨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思想和实践几个方面的调整。周边外交思想方面,明确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正确义利观、周边命运共同体等。在周边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周边外交从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方面全面推进。政治上,中国国家领导人频繁与周边国家领导人会面,加深战略互信,并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经济上,把“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对接,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加快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安全上,加强与周边国家军队联演联训,积极传播中国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在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人文交流上,加大对周边国家的教育文化援助力度,国家领导人率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重视培养睦邻友好的生力军,推进与周边国家睦邻互信关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呈现立体化、多元化、跨越时空的基本特征。论文也分析了目前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挑战,并从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认为政治上应加强与周边国家战略互信,与美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经济上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顺利与周边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对接,积极应对人民币国际化风险和周边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安全上应借鉴陆地划界的经验妥善解决海岛争端,同时改善中国舆论传播机制,化解舆论风险;人文上应坚持与周边国家扩大人文交流,培养睦邻友好的后备军;加速中国主流媒体国际化进程,不断引导周边国家媒体舆论发挥正能量。
张乐[9](2016)在《一代女宗:激荡时代里曾宝荪的多重身份及其践履(1893-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宝荪(1893-1978)既是曾国藩的长曾孙女,也是曾氏后裔中的杰出代表。不论是她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宗教经验,还是社会参与、政治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近代中国女性基督徒精英在社会更迭中的境遇,并揭示了她们背后的多重身份特征。本文试图破除“中国人”与“基督徒”这种传统的二元身份划分模式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国族认同,而从基督徒自身出发,以宗族、职业、宗教和性别为参照系,阐述中国女性基督徒的身份从传统到现代、从愚昧无知到知识女性、从闺房家塾到公共场域的多重转变。整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曾宝荪个人的生平概括,包括学生时期,归国时期和寓台时期三个阶段。第二章论述在西学东渐背景之下曾国藩家族的基督化倾向,重构基督徒成员的系谱和信仰,展现儒耶两教在家族内部的互动与调适。第三章专论长沙艺芳女校,该校是一所完全自治自养,不依靠任何差会,真正实现中国化了的基督教学校。它对基督教教育本土化做出了一种新的注解。但在共和国初期,艺芳女校因其基督教特色和与“英帝国主义”的关系,亦被政府改造成为一所新民主主义学校。第四章突出曾宝荪宗教领袖的身份,主要选取了编译《实验宗教学教程》和参加1935年全国青运巡回工作团两个案例,展现了华夏妇女神学的萌芽和她的讲演技巧与布道才能。第五章则以曾宝荪的女性身份为切入点,叙述她如何就女权、两性和婚姻问题进行自我言说,形成了她颇为另类的妇女观。当然,曾宝荪所创办的艺芳女校也正是将基督信仰与女性解放相结合的典范。总体而论,在近代中国这个激荡的年代里,曾宝荪所表现出的“四位一体”的身份特征,即宗族、宗教、国民和性别身份之间的相互叠合,有助于探讨民国时期女性基督徒精英的身份特征在近代中国的多样化呈现。
刘静烨[10](2015)在《相对收益与国家间博弈:政治竞争关系与东亚区域贸易协定》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家间战略互动为分析框架,从东亚国家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偏好形成以及政府间博弈两条线索出发,分析了在存在政治竞争关系的东亚国家间区域贸易协定达成的动因。导论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对国内外学术界在东亚地区主义分析中关于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互动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在把握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并确立了国家间战略互动的研究路径,为随后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政治竞争关系与东亚区域贸易合作互动关系的研究路径,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提出文章的基本假定,并提出研究假设,继而创建了“偏好—博弈”的分析模式。且通过回顾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历程,总结在东亚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互动情况。第二、三章是论文的理论部分,系统阐述在政治竞争关系下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形成。第二章着重研究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需求分析,也就是国家偏好的形成。这一章内容涉及偏好的形成,以及具体在东亚地区,各国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政治偏好与经济偏好。这是从国家的维度探讨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战略互动模型”的一方面内容。第三章着重研究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供给分析。在回顾国际关系的博弈理论归属和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出东亚区域贸易协定在国家博弈层面的具体变量。这是从国际的维度探讨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战略互动模型”的另一方面内容。第四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为例,对“偏好—博弈”研究路径下的政治竞争关系与东亚区域贸易协定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过程中的各成员国间的战略互动,另一方面研究了在两大自贸区建设过程中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互动。结论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中国的周边经济外交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在东亚地区存在政治竞争关系的国家间,在进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相对收益的考量和政府间博弈是重要影响因素。具体到东亚区域贸易实践中,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周边国家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担忧,进而对中国区域合作策略产生疑虑。导致当下需要各国拥有更强的政治意愿才能推动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进一步深化。为此,中国实施周边外交过程中,应该更加灵活地运用经济和政治两个手段。使经济外交与中国周边安全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保障中国周边的与繁荣,趋利避害,服务于中国整体外交的开展。
二、洪海洋和他的“美国民间医疗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洪海洋和他的“美国民间医疗队”(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对研究现状的评价及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理论框架与变量组合 |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论析 |
一、气候变化问题 |
二、全球气候治理 |
第二节 国家角色的论析 |
一、角色理论论析 |
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角色论析 |
第三节 国家利益、身份认知、国际体系:变量设置与研究假设 |
一、选取利益、身份和国际体系作为变量的理论依据 |
二、国家利益、身份认知与国际体系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意义 |
三、研究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拒绝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被动参与(20世纪70年代-1994) |
第一节 基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利益观 |
一、气候问题的“非经济”认知 |
二、经济高速增长认知产生的背景 |
三、基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利益认知下的国家发展策略 |
第二节 “后起和平发展者”的身份认知 |
第三节 紧张的国际环境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
一、周边及国际环境 |
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
第四节 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国际参与 |
一、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
二、拒绝角色的环境治理国际参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承认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谨慎而保守参与(1995-2005) |
第一节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
一、对气候问题的“经济”认知 |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利益认知的背景 |
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认知下的发展 |
第二节 “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 |
一、“负责任大国”的文化渊源 |
二、“负责任大国”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气候治理主体转变与油价大幅上升的国际体系 |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兴起 |
二、全球气候治理主体的变化 |
三、全球油价大幅上涨的能源体系 |
第四节 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
一、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
二、承认角色的气候治理国际参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受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2006-2015) |
第一节 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
第二节 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 |
一、中国新兴国家身份认知的产生 |
二、低碳经济:新兴国家身份认知下的气候治理路径 |
第三节 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与国际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
一、新兴国家群体的兴起与气候治理参与 |
二、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
第四节 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
一、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
二、接受角色下中国的气候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巴黎”时代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 |
第一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 |
一、经济“新常态”的国家利益认知 |
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 |
三、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 |
第二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实践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
二、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中所用图 |
附录二 论文中所用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3)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
第一章 防务外交及其在中国—东南亚关系中的早期表现 |
第一节 防务外交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东南亚防务外交的发展 |
第二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缘由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基础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动力 |
第三章 东盟框架内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
第一节 东盟地区论坛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二节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三节 “10+1”“10+3”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四章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
第一节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的多边防务外交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双边防务外交的发展 |
第五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评析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局限性 |
第六章 防务外交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第一节 坚持多内容领域齐头并进,夯实防务外交信任基础 |
第二节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统筹维护,推动防务外交深入开展 |
第三节 维护多边与经略双边相结合,优化防务外交战略布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澳大利亚对太平洋岛屿国家的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梳理 |
第一节 太平洋岛屿国家的界定 |
第二节 对外援助的概念、分类和理论 |
一、对外援助的概念和分类 |
二、多维视角下的对外援助理论 |
第二章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背景及原因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地缘战略背景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澳大利亚周边外交的影响 |
二、《澳新协定》的签订和对太平洋岛屿的重视 |
第二节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原因 |
一、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利益考量 |
二、太平洋岛国的发展困局 |
三、岛国援助依赖与地区援助外交盛行 |
第三章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战略目标与机制 |
第一节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战略目标 |
一、服务于澳大利亚国家利益 |
二、致力于帮助太平洋岛国 |
第二节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机制 |
一、援助太平洋岛国的原则 |
二、对外援助制度性建设 |
三、对外援助执行与协调机构 |
第四章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政策与方式 |
第一节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政策 |
一、政治稳定方面:以所罗门群岛援助计划为例 |
二、社会发展方面:以太平洋奖学金政策为例 |
三、经济繁荣方面:以性别平等和妇女经济赋权政策为例 |
四、环境保护方面:以气候变化政策为例 |
第二节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方式 |
一、项目援助 |
二、技术援助 |
三、促贸援助 |
第五章 澳大利亚援助太平洋岛国的成果评估 |
第一节 基于援助国角度的评估 |
一、政治收益:太平洋岛国民主治理和经济自由化 |
二、外交收益: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影响力 |
三、国家形象收益:千年发展目标进展和人道主义救灾 |
第二节 基于受援国角度的评估 |
一、维护太平洋岛国稳定方面 |
二、支持太平洋岛国减贫方面 |
三、促进太平洋岛国经济增长方面 |
第三节 基于第三方角度的评估 |
一、经合组织对澳大利亚援助的同行评议 |
二、援助现实网络对澳大利亚援助的跟踪评估 |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援助研究 ——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外援助的相关研究 |
(二)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研究 |
(三)现有成果的不足和缺憾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创新点 |
(三)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1章 发展援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1.1 对外发展援助的相关概念 |
1.1.1 官方发展对外援助 |
1.1.2 非官方发展对外援助 |
1.2 对外发展援助的相关争议及理论 |
1.2.1 对外发展援助的相关争议 |
1.2.2 对外发展援助的相关理论 |
第2章 2030议程的相关内容及与传统援助的区别 |
2.1 可持续发展与2030议程 |
2.1.1 可持续发展 |
2.1.2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提出 |
2.2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内容及目标 |
2.2.1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内容 |
2.2.2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 |
2.3 2030议程中的援助与传统援助 |
2.3.1 传统援助与新兴援助者 |
2.3.2 2030议程中的援助 |
第3章 落实2030议程与援助的相关措施 |
3.1 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方案 |
3.1.1 出台中方立场文件 |
3.1.2 发布国别方案 |
3.2 对东南亚国家援助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对接 |
3.2.1 发展目标对接 |
3.2.2 发展战略对接 |
3.2.3 落实渠道和平台对接 |
3.3 落实2030议程与援助措施的问题分析 |
3.3.1 落实2030议程与援助措施的影响因素 |
3.3.2 落实2030议程以来存在的不足 |
第4章 落实2030议程前后的援助变化与存在的问题 |
4.1 落实2030议程前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援助 |
4.1.1 资金援助与债务减免 |
4.1.2 项目援助 |
4.1.3 物资援助与技术合作 |
4.1.4 人力资源开发与援外志愿者 |
4.1.5 援外医疗队与人道主义救援 |
4.2 落实2030议程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援助的变化 |
4.2.1 经济援助的变化 |
4.2.2 民生项目援助的变化 |
4.2.3 区域合作机制加强 |
4.3 对东南亚国家援助变化的原因分析 |
4.3.1 国内因素 |
4.3.2 国际因素 |
4.4 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援助的问题分析 |
第5章 2030议程下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援助的未来展望 |
5.1 提升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对外援助中的战略地位 |
5.1.1 平衡对东南亚国家援助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援助 |
5.1.2 统筹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体系 |
5.2 提高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水平 |
5.2.1 合理增加援助资金份额 |
5.2.2 丰富援助合作内容与方式 |
5.3 完善对东南亚国家援助的评估机制 |
5.3.1 完善援助的可行性评估机制 |
5.3.2 完善援助的有效性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与摩洛哥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 立题缘由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创新点与难点 |
四.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历史溯源 |
一. 历史上的中摩交流方式 |
二. 对于中摩交往历史渊源的争议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中叶以来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发展历程 |
一. 中摩人文交流合作开启的时代背景 |
二. 中摩人文交流合作进程的阶段演变 |
小结 |
第三章 中摩人文交流合作的模式分析和理论思考 |
一. 典型运作模式与成效评估 |
(一) 模式一:援摩医疗队 |
(二) 模式二:孔子学院 |
(三) 模式三:文娱和体育交流 |
二. 理论思考:三个基本原则 |
(一) 目标:显性“人文”目标和隐性“政治”目标结合 |
(二) 形式:关注受众需求的双向文化交流 |
(三) 内容:文化内容输出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多样性 |
小结 |
第四章 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可行性分析 |
一. 现有平台和机制的保障 |
二. 战略互信和经贸合作的正向激励 |
三. 中国文化和中国经验的内容支撑 |
四. 学术研究成果的智力支持 |
五. 人才资源的实践推动 |
小结 |
第五章 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路径 |
一. 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安全环境和舆论环境的影响 |
(二) 双方民众对彼此国情的认知程度浅 |
(三) 上层建构和细处落实之间的差距 |
二. 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路径 |
(一) 因“国”制宜:做好国别研究 |
(二) 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渠道宽领域合作模式 |
(三) 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国际化发展 |
(四) 发挥中国驻摩洛哥文化机构的引领作用 |
(五) 重视传播媒体的渠道建设和内容建设 |
(六) 构建中国公民人文交流的素养和能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摩签署的主要协议一览表 |
附录二:中摩高层互访统计一览表 |
(8)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周边外交的内涵与中国周边国家范围 |
一、周边外交的含义 |
二、中国周边国家范围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变化 |
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变化的因素 |
第二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变化的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大战略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
一、中国国家大战略内容 |
二、中国国家大战略需要调整周边外交政策 |
第二节 中国与相关国家海洋争端凸显周边外交的重要性 |
一、中国与相关国家海洋争端近况 |
二、中国维护海洋权益须加强周边外交 |
第三节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促使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周边外交 |
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导致中国周边环境日趋复杂 |
二、中国周边外交必须与时俱进方能应对复杂事态 |
第三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
一、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提出 |
二、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意义 |
第二节 先义后利的新型义利观 |
一、新型义利观的提出 |
二、践行新型义利观的意义 |
第三节 荣损与共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
一、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
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
第四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实践 |
第一节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 |
一、加强双边外交,深化睦邻友好关系 |
二、推进多边外交,贡献中国智慧 |
三、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
第二节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融合 |
一、倡导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二、加快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 |
三、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 |
第三节 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 |
一、推进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安全合作 |
二、扩展与周边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合作 |
三、积极参与多边安全机制构建 |
第四节 扩大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 |
一、加深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 |
二、开创对周边国家传播的新格局 |
三、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
第五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特征 |
第一节 参与主体的立体化 |
一、政府先行,民间活跃 |
二、议会推动,政党跟进 |
第二节 参与领域的多元化 |
一、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 |
二、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安全、人文合作的新布局 |
第三节 参与内容的跨越时空 |
一、人文交流跨越时空 |
二、经济外交跨越时空 |
第六章 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思考 |
第一节 当前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挑战 |
一、政治因素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二、TPP的签订等因素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 |
三、日、美、邻因素影响中国周边安全 |
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任务艰巨 |
第二节 促进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对策 |
一、处理好中、美、邻之间的政治关系 |
二、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发展不利因素 |
三、积极应对周边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 |
四、采用多种手段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一代女宗:激荡时代里曾宝荪的多重身份及其践履(1893-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曾宝荪个人的研究 |
(二) 关于华人女性基督徒的研究 |
(三) 关于基督徒身份的研究 |
三、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儒家基督徒女性主义者 |
一、学生时期 |
二、回国时期 |
三、寓台时期 |
第二章 曾氏后裔:曾宝荪与曾国藩家族的基督化 |
一、西学东渐与曾国藩家族的社会转型 |
二、辛亥革命以前的曾氏族人与基督教 |
(一)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基督观 |
(二) 曾纪泽与传教士之交谊 |
(三) 曾广钧的诗文才情与西教知识 |
三、曾国藩家族基督徒成员的系谱 |
(一) 曾国藩家族的曾氏基督徒成员 |
(二) 曾国藩家族的聂氏基督徒成员 |
四、曾国藩家族基督徒成员的基督信仰 |
(一) 基督救国论 |
(二) 儒释耶之间的互补与合流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家:曾宝荪与基督教教育的中国化 |
一、长沙曾文正公祠与艺芳女校的创办 |
二、主权在我:艺芳女校的行政管理 |
(一) 艺芳女校的校长和行政领导 |
(二) 艺芳女校校董会成员之构成 |
三、经济独立:艺芳女校的经费来源 |
(一) 中外各界团体及个人之捐赠 |
(二) 曾氏族产及家族成员之私产 |
(三) 学生缴纳之各项费用 |
四、湘省解放前后的曾宝荪与艺芳女校 |
(一) 国共政权更迭下艺芳女校的应变与迎解 |
(二) 对曾宝荪及艺芳女校的批判 |
(三) 新政府对艺芳女校的改造与接管 |
小结 |
第四章 宗教领袖:曾宝荪对中国基督教的贡献 |
一、曾宝荪的宗教经验 |
二、如何将基督介绍给青年学生 |
三、曾宝荪与华夏妇女神学的萌芽 |
(一) 《实验宗教学教程》的成书背景及概况 |
(二) 曾宝荪中译本的中国化处置 |
(三) 曾宝荪的经验主义神学思想 |
四、曾宝荪与1935年全国青运巡回工作团 |
(一) 青年会实行巡回工作的时代背景 |
(二) 巡回工作团的团员、时间与路线 |
(三) 巡回工作团的演讲主题与内容 |
(四) 巡回工作团之成效 |
小结 |
第五章 新式女性:曾宝荪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
一、女性的自我言说:曾宝荪的女性观 |
(一) 两性差异与妇女进化论 |
(二) 中西、新旧对比下的中国女权运动 |
(三) 过渡时代的婚姻问题 |
二、曾宝荪女性解放思想的实践 |
(一) 兴女学与女性解放 |
(二) 培养女界领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曾宝荪作品一览表 |
二、曾宝荪大事年表 |
(10)相对收益与国家间博弈:政治竞争关系与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问题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 区域贸易协定的动因分析 |
(二) 东亚经济合作的政经互动分析 |
三、 研究路径 |
(一) 分析工具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竞争性假设 |
四、 研究成果 |
(一) 基本结论 |
(二)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三)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偏好与博弈: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分析模型 |
第一节 自由贸易与国际关系 |
一、 自由贸易与无政府状态 |
二、 自由贸易与国家间政治关系 |
第二节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战略选择分析 |
一、 概念界定 |
二、 基本假定 |
三、 研究假设 |
四、 分析框架 |
第三节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与东亚安全的互动 |
一、 金融危机与东亚经济合作的启动(1997 年-2004 年) |
二、 复合安全与东亚双边贸易协定(2005 年—2008 年) |
三、 岛争频发与东亚多边贸协定(2009 年—至今) |
小结 |
第二章 经济收益与政治成本: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需求分析 |
第一节 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偏好分析 |
一、 国家偏好与战略环境 |
二、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偏好的经济因素 |
三、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偏好的政治因素 |
四、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需求分析模型——国家偏好的形成 |
第二节 贸易收益与经济增长: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收益分析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学分析 |
二、 东亚区内贸易的交易成本分析 |
三、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三节 政治成本与相互依赖: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政治成本分析 |
一、 经济相互依赖的政治后果 |
二、 东亚地区的不对称相互依赖 |
三、 政治成本与东亚区域贸易协定 |
小结 |
第三章 外部环境与偏好密度: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供给分析 |
第一节 区域贸易协定的政府间博弈理论 |
一、 博弈论与国际关系 |
二、 区域贸易协定的博弈论分析 |
第二节 外部条件与偏好密度:贸易合作博弈的均衡 |
一、 战略选择及其分类 |
二、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外部条件分析 |
三、 东亚贸易合作博弈 |
四、 偏好密度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合作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与东盟的博弈 |
一、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
二、 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互动分析 |
三、 中国与东盟政经互动分析 |
第二节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三国博弈 |
一、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发展历程 |
二、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战略互动分析 |
三、 中国、日本和韩国政经互动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 基本结论 |
二、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政策启示 |
三、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东亚经济合作及东亚安全关系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洪海洋和他的“美国民间医疗队”(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李波. 山东大学, 2020(02)
- [3]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D]. 詹子懿. 南京大学, 2020(05)
- [4]澳大利亚对太平洋岛屿国家的援助研究[D]. 姜芸.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9)
- [5]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援助研究 ——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视角[D]. 杨胜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0)
- [6]中国与摩洛哥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研究[D]. 古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7]美国战区与应急区协作制度研究[J]. 李明.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7(01)
- [8]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D]. 陈瑞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9]一代女宗:激荡时代里曾宝荪的多重身份及其践履(1893-1952)[D]. 张乐.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相对收益与国家间博弈:政治竞争关系与东亚区域贸易协定[D]. 刘静烨. 外交学院,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