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行为的矛盾与思考&基于对研究型大学师生通识教育理念的调查研究_通识教育论文

理念和行为的矛盾与思考——基于某研究型大学师生通识教育观念调查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生论文,教育观念论文,矛盾论文,理念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0)01-0008-05

通识教育的改革近年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新世纪以后,很多高校相继推出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改革措施,包括2000年浙江大学成立竺可桢学院;2001年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2007年推出元培学院;2003年武汉大学全面启动通识课程建设工程;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2006年南京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院2009年中山大学推出博雅学院,等等。这些学校的通识教育实践,是作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而推出的,此项制度设计的预设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通识教育改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设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一、调查的目的

从2007年以来,北京某研究型大学(后文称A大学)已经陆续召开了多次通识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教育改革工作正在稳步开展。我们以A校为个案,于2007年开始陆续对学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通识教育的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对该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对该校通识教育的基础与现状,师生对通识教育的态度、期待和参与通识教育的意愿的系统调查和分析,对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个部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基本信息、对通识教育的态度及期待、参与通识教育的程度。学生问卷调查对象为学校各院系的本科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5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问卷974份。教师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问卷172份,回收率34.4%,其中有效问卷153份。被调查对象分布在学校各个院系,在调查对象所属单位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出A大学教师和本科生对通识教育的态度和看法。

本次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学生部分

(一)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学生有比较高的认同

通识教育是一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它强调培养的学生既应具有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应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在我们的调查中,累计有97.65%的同学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人文社会与自然等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的说法;有98.67%的同学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强调学生理想、人格、道德方面的培养”的说法;有87.67%的同学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重视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学生对就业是十分重视的,累计有92.49%的同学对“大学本科教育应为就业做准备”的说法持赞同态度。因此,在通识教育改革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通识教育与学生就业需求的关系。

(二)对目前课程的评价

第一,兴趣在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态度上占据重要地位。除通识课程以外,专业课程是本科生课程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学生对目前课程的评价,多角度、立体地观察通识教育现状,我们也设计了三个关于专业课的问题。调查结果是,有62.44%的学生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课,主要原因是兴趣爱好(36.81%),接下来是职业前景好(23.04%)、有利于进一步深造(19.50%)等等;也有35.74%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课,主要原因是没有兴趣(34.21%),其次是职业前景不好(19.11%)、知识面太窄(16.95%)等等。可见兴趣在学生对专业课的态度上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学生对文化素质课程的认可与选课困难的矛盾。自90年代以后,大学本科课程体系都普遍增加了文化素质教育板块,由于目标相通,文化素质课的内容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对文化素质课程的态度和看法也是我们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时必须了解的内容之一。调查显示,92.33%的同学对文化素质课程的重要性认可程度较高。在选修文化素质课程上,多数同学(48.03%)是以“兴趣爱好”为指导,学分的要求(37.63%)是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有65.38%的学生对自己目前所选的文化素质课持正面评价;但是,目前文化素质课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在选课困难、授课方式没有吸引力、内容枯燥等三个方面。这提醒我们,在获得学生较高认可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对此类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以达到让学生“慕名而来,满意而归”的目的。

第三,学生希望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其他学科课程。同学们最希望能够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学习,所占比例是42.18%,其次是增加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相应比例是33.99%。更是有高达85.18%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学习同一学科部类内的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基于“做复合型人才”、“触类旁通”、“多学点知识”、“增强竞争力”、 “拓展思维”等理由;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同一学科部类内的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的学生,理由主要是“精力不足”和“没有兴趣”。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其他学科门类的课程是把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步骤,因此A大学本科生的课程期望与通识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

第四,学生选择了通识类课程,但重视程度不高。为了解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参与程度,我们设计了与此相关的四个问题,得出的相关结论是:从多选项频数分析的结果来看,选人文艺术学科的学生占总人次的34%,选法政学科的学生占23%,选管理学科的学生占18%,选经济学科的学生占17%,选自然学科的学生占8%(见图1)。

图1 学生选修全校任选课的百分比

从课程量来看,超过一半的同学选修的全校任选课、文化素质课占每周全部课程量的比例在10%到30%之间(见图2);但是从同学们学习时间来看,超过一半的同学全校任选课、文化素质课学习时间仅占每周全部学习时间的10%以下,学习用时较少(见图3)。把这两个比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学生选择通识课程的热情与投放在上面的精力存在强烈的反差,花在全校任选课和文化素质课上的精力很少,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这些课要求低,学分好拿,属于“营养学分”;二是可能学生虽然选了这些课,但是主观上并不重视,不愿意多花精力在上面。从而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理念认可度高、实际参与度低的矛盾状态。

图2 全校任选课、文化素质课占学生每周课程量的比例

图3 全校任选课、文化素质课占学生每周全部学习时间的比例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教师部分

(一)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153份有效问卷中,从教时间以“最短”和“最长”的居多,分别是“一至五年”的教师38.16%,“十六年以上”的教师25%;职称分布情况是讲师32.24%,副教授41.45%,教授23.68%。

(二)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教师有很高的认同

在我们的调查中,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态度比较一致,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有很高的认同。累计有96.64%的教师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人文社会与自然等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的说法;有99.3%的教师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强调学生理想、人格、道德方面的培养”的说法;有88.11%的教师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重视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对专业课和就业也是十分重视的,因为,累计有89.2%的教师对“大学本科教育应为就业做准备”的说法持赞同态度,此项学生的比例是92.49%;有82.48%的教师对于“大学本科教育应以专业课为主”持赞同态度,此项学生的比例是68.2%。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关注焦点是专业,学生的关注焦点是就业。

(三)对目前本科教育和课程的评价

第一,教师普遍认为本科教育的目的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这个比例是83.33%;支持通识教育是A大学最重要的本科教育目的只占8%;支持专业教育是A大学最重要的本科教育目的也只有8.67%(见图4)。

图4 教师对本科教育目的的认识

第二,目前A大学的本科课程结构是通识类课程占48%左右,专业类课程占40%左右,科研实践环节占12%,对于这一本科课程结构,教师的意见分歧较大,认为本科课程结构合理的占55.32%,不合理的占44.68%;认为不合理的教师中,有88.71%主张减少公共课数量,54.39%主张学科基础课要保持现状,50%主张要增加专业课的数量,62.71%主张增加全校任选课的数量。

教师对本科教育目的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学校本科课程结构的态度。卡方检验[1]表明,在0.05显著度水平上,二者显著相关;主张本科教育目的是通识教育的教师,认为目前课程结构比较合理的是100%;主张本科教育目的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教师,认为目前课程结构比较合理的比例是53.85%;主张本科教育目的是专业教育的教师,认为目前课程结构比较合理的是27.27%。

第三,关于本科生是否有必要学习同一学科门类内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与学生自身的态度相比,教师更加认同学生学习同一学科门类内相关课程的必要性,达到90。14%,而学生中只有85.18%的人认为有必要。

(四)对通识教育的期待

第一,对于推行通识教育会对自身工作和研究带来何种影响?有45.07%的教师认为会带来正面影响,主要包括拓宽研究领域、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满足个人兴趣等等;13.88%的教师认为会带来负面影响,主要指大班型课程不利于教学、增加工作负担等等;还有41.55%的教师认为没有影响。认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推行对自己会有负面影响的教师,更愿意开设专业课的比例较高。

第二,对于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教师认为面临的前三大困难依次是:学分、课时的限制不能兼顾学生的多种需要,学校政策的倾斜不足,通识教育课程教师不足(见表1)。

第三,在通识课程应采取的教学方式上,教师的倾向性不是很明显,比较认可的主要有读经典和元典(26.58%),小班研讨(25%),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18.04%);但是,也有15.19%的教师选择研究生助教制,13.29%的教师选择导师辅导制。

(五)参与通识教育的程度

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情况比较复杂,关于个人是否有必要给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65%的教师认为有必要,3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但是,按照教师的意愿,却只有25.23%的教师更愿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而更愿意开设专业课的比例为74.77%(见图5)。教师最渴望教授的通识教育课程种类多样,涉及文史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学科;多媒体教学、小班研讨、经典导读、学生参与教学和研究等是教师们最渴望采用的授课方式。

图5 教师开设课程的意愿

五、问题与思考

其一,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态度与参与意愿相互矛盾。他们对通识教育理念有很高的认同,但是,涉及到教育目的、培养模式和课程等具体问题时,师生们在行为选择上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倾向。比如,虽然有96.64%的教师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人文社会与自然等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的说法,但将近75%的教师更愿意开设专业课,只有25%左右的教师更愿意开设通识课;同时,有68.2%的学生赞同“大学本科教育应该以专业课为主”,在课程期望上,他们最希望的是能够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学习。

其二,文化素质课和全校任选课都很受学生们欢迎,目前急需加强通识课程设计和质量建设,关键在于教师。从课程论的角度讲,一门课程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而且还与课程内容、结构、教材等多种因素相关,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知识水平、授课水平、讲课风格、敬业精神、人格魅力在学生对文化素质课和全校任选课的态度中起到决定作用,如学生对印象最深刻的文化素质课和全校任选课的评论是“老师不错,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教学方法不错,幽默风趣,课堂气氛活跃;老师思想有深度,给人以启发,能联系实际”等等。

其三,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意愿较低,但是还是能够服从学校的统筹安排。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虽然由于受知识结构限制、对本专业的知识和教学更为熟悉、教学的效果比较好等原因,将近2/3教师更愿意开设专业课;但同时也有将近2/3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必要给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其四,随着职称等级的升高,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意愿逐渐降低。在教师问卷统计中,我们发现,在显著度水平为0.1的情况下,职称与开课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随着职称等级的升高,教师开设专业课的意愿越来越高,但是,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意愿越来越低,并且,这种渐低的趋势很明显。从教时间与开课意愿不存在显著相关。

六、建议

第一,通识教育改革应该汲取大家的智慧,在最大范围内统一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把理念落实到大学教育工作的每一个层次。从问卷调查结果上看,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念都有较高的认可和赞同,但是细分到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层次,认识分歧比较大,还是专业教育占据统治地位。所以,通识教育的相关部门要从制度、配套措施人手对通识教育举措进行细化,把理念落实到教学、助教安排、教室分配、考核等具体工作中去,可以逐渐减少理念认识和行为选择之间的矛盾,使通识教育改革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学校可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和重点,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学生对通识教育认可较高,关键在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例如,在调查学生认为全校任选课的问题在哪里的时候,只有5.82%的学生认为问题之一是“与专业关系不大”,结合学生前面对专业课的评价,我们认为,虽然本科生很重视专业,但是他们并没有用专业的标准或者说以专业为中心来衡量文化素质课和全校任选课。所以,在通识教育的问题上,并不存在态度问题,而是存在具体认识和操作问题。

第三,解决理念认识与行为选择的矛盾,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妥善处理通识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学生认可通识教育的理念,但是考虑到就业的需要,又更重视专业课,造成对通识教育的态度与参与意愿相互矛盾。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要在知识、学生兴趣与就业之间取得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把就业作为衡量通识教育、专业、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理解学生的这种就业观,通识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消解学生的就业焦虑。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兴趣在他们的成才和大学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对专业课的态度(喜欢专业课的首要原因是符合兴趣,不喜欢专业课的首要原因也是不符合兴趣),多数学生也是以“兴趣爱好”来指导文化素质课的选择的,所以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还要尽量符合学生兴趣;另外,还要提高通识教育的公众认可度,既要使教师、学生理解、赞同通识教育,又要使雇主和社会其他成员了解、支持学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从而使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对学生就业产生正面促进作用。二是在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妥善处理通识教育与教师利益的关系。教师认可通识教育的理念,但是考虑到专业发展、职称评定、个人工作量等原因,他们更愿意开设专业课,造成对通识教育的态度与参与意愿相互矛盾,这其中的关键是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形成一个学校有鼓励、学院有压力、教师有意愿开设通识课的工作局面。

收稿日期:2009-11-07

标签:;  ;  ;  ;  ;  ;  ;  ;  

观念与行为的矛盾与思考&基于对研究型大学师生通识教育理念的调查研究_通识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