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100037;2、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人才服务中心 100037
【摘 要】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都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患者出现死亡,会严重损伤靶器官,疾病一旦出现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肾脏病、脑卒中、眼底病、外周血管病等,造成严重后果。
【关键词】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现状
高血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会导致医疗与社会资料的严重消耗,由此会给整个家庭与国家造成沉重的负担。在治疗高血压疾病过程中,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用药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为更好的控制血压需二者实现有机结合。高血压一般不具备自觉症状,为此患者时常忽视,很难实现彻底治愈由此需开展终身管理。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高血压患者,可积极有效的控制血压,致力于临床并发症的减少,避免损伤靶器官[1]。现深入的研究国内外高血压慢病管理的现状,详情如下。
1国外研究现状
1.1管理形式与方法
国外多采用分级诊疗优势来管理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等,一些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成熟的国家管理经验,如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
关于管理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有许多种,如慢病照护、慢病自我管理、延续性护理以及同伴支持管理模式等。
1.2管理内容与效果
研究发现在慢病照护模式下进行分级诊疗,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平台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药物方案等进行持续评估,以此可增强个体化远程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可行性[2]。
2国内研究现状
2.1管理形式与方法
关于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些城市中开展,可采用多种管理模式,如契约、自我、分级管理,当下社区管理在我国许多地区都进行,且社区全科团队服务模式获得广泛开展,其中社区服务团队的中坚力量在于社区护士。但是,社区护士不具备综合防治高血压方面的知识,如职责任务比较模糊、不能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缺乏科学的健康指导、管理工作不具备系统性与连续性,监督评价措施缺乏有效性,再加上总体专业能力不足,关于社区服务所期待的角色任务很难完全胜任,由此不能在健康管理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与管理疾病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对于管控社区常见慢性病,由此可将医疗体系“守门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便于综合性大医院更好的诊治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然而因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缓慢,自身所具有的医护水平不高,且不具备健全的医疗设备,致使居民不能有效的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应的就很难深入的开展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关于慢性病延续护理服务,早在2010年卫生部就要求三级医院从政策层面开展,由此以三级医院为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开展[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理内容与效果
通过调查多家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延续护理的医院机构,发现许多医院开展“医院-家庭”联动方式,在管理慢病时采用多种方式,如电话随访、家庭访视、专科护理门诊,但是联动方式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力量漠不关心某,由此极大的浪费了社区医疗资源,医院诊疗和照护压力不能从源头上获得有效解决。在管理高血压慢病过程中“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因医院和社区之间不具备畅通的转介介质,不具有联结纽带,患者健康信息不具备一定的流通平台,致使患者在联动管理中呈“孤岛”状态,关于共建共享健康信息的机制尚未形成,由此导致患者管理、信息、医疗护理的脱节,许多内容与程序相互交错重复,实施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为患者开展连续式管理。为致力于医院、社区松散关系的改善,持续管理患者的健康,通过信息互联互通、相互协同平台的建立可更好的实现信息共享[4]。
另外,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建立的健康档案已经成为死档案,一些社区建档多为应付检查,侧重于形式与数量,对于质量、内容漠不关心,很难实时的跟进健康状态,且存在各种问题,如组织体系缺乏完善性、医院不能与社区进行深入的合作等。
3管理建议与展望
3.1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当下,我国城市集中了80%的医疗卫生资源,其中大中型医院集中了80%,资源结构呈“倒三角”,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大,其需求结构呈“正三角”,由此很难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基于此,在管理高血压病慢性管理中通过积极的开展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即“医院-社区-家庭”,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可对不同角色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能够全员、全程、全面的管理高血压患者,确保能够有效落实分级诊疗的新医改政策[5]。
3.2强化多学科的团结合作,将护士的主导作为充分发挥出来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靶器官一旦受到损伤,则极易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为此需要积极的预防与管理高血压并发症。以往防治主要是防保医生的常规随访,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不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且具有较高的失访率。但是,通过开展团队管理后,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率获得显著提升,且能够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另外,护理人员通过定期培训,可更好的对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工作进行整合,帮助患者更好的做好用药、生活等方面的指导。
结束语
为帮助我国建立更为规范、科学的高血压慢病管理体系,需要积极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通过授权的方式实现病历资料的相互共享、上下联动以及共同管理,从而能够及时检测人群异常情况,提供智能化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陆舒婷,张雪芳.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现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0):2974-2977.
[2]严璐璐,钟瑶,林曼,张慧敏,王春燕,由天辉.广州市慢病管理类APP应用现状及其用户需求分析[J].现代医院,2018,18(05):672-675.
[3]刘少华,韩颖.山西省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与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4):174-176.
[4]杨鸿程,田娅玲,王夙斐,王玉璟.荆州市社区高血压病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2):73-74+76.
[5]方济,黄敏慧,李力,练发杨,郑富豪.福州市社区高血压病管理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5(01):56-59.
论文作者:尹杰1,魏继同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高血压论文; 社区论文; 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很难论文; 慢性病论文; 健康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