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貉为啥食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内分泌失调
母貉的妊娠、产仔、哺乳行为都是受激素调控的,孕酮是控制母貉产生母性行为的主要激素。当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其他性激素,影响黄体、孕酮的正常分泌或者由于母貉在妊娠期营养不足,影响到泌乳,使母貉不能正常地泌乳,失去了维持功能黄体的基础。黄体退化,孕酮水平下降,母貉失去了母性行为,必然要引起食仔。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饲料问题,也能够引起母貉食仔。这说明,母貉食仔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
2.母貉泌乳不足
当母貉营养不良时,泌乳能力下降,仔貉吃不饱或吃不上奶,对母貉纠缠不休甚至咬伤母貉乳房、乳头,引起母貉烦躁不安,引起食仔。
3.管理粗放
一些饲养场垫草过硬,不经处理或小室内有铁丝、钉头等尖锐物,刺破仔貉皮肤,仔貉身上出血,因有血腥异味,引起母貉多疑而吃掉仔貉。
有些饲养员不及时检查窝箱,对压死的仔貉或死胎不及时清理,母貉多半将其吃掉,进而发展为吃掉活的仔貉。
4.环境因素
母貉在产仔哺乳期间,环境不安宁,突然的噪音、陌生人进场参观、频繁检查仔貉,都能引起母貉惊恐不安、性情烦躁,引起叼仔、食仔现象。
综上几种原因是貉场引起母貉食仔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母貉食仔。在繁殖和产仔哺乳期内,绝对不能用带有激素或性器官的动物肉喂貉,如难产的家畜肉、化学去势的家畜肉、睾丸、子宫、乳房、带有甲状腺的气管等。
1.加强饲养管理
在妊娠和产仔哺乳期内必须严格按照该时期的饲养管理规则进行,满足母貉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保持饲养场环境安静,最好谢绝一切参观。
2.发现食仔现象应及时处理
如果发现母貉对饲料无兴趣或在定期检查中,发现仔貉数量减少,应引起注意,看母貉是否有食仔行为。如果再发生仔貉数量减少或窝箱内有没有吃完的尸体,应立即采取措施。
(1)检查母貉的泌乳是否正常,如发现乳房干瘪,泌乳很少,应立即将仔貉代养;对泌乳正常的,将母貉和仔貉分开,做好仔貉的保温措施,进行人工辅助哺乳。
(2)对有食仔行为的母貉及时进行淘汰。根据生产实践,上一年食仔的母貉,来年食仔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其后代往往多有食仔倾向。因此,在来年的选种过程中,及时淘汰食仔的母貉,但对个别产仔性能好的,因饲养管理不当而造成食仔的母貉,可留种作进一步观察。
联系电话:0311-88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