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视域中的中国软实力增长动因及阻力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动因论文,阻力论文,中国论文,实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K207.8 在提出“软实力”概念之初,约瑟夫·奈并不看好中国的软实力,因为“中国的人文和技术基础远不如美国的发达,甚至还不如苏联”。①在他看来,中国很难拥有自己的软实力。即便到了2004年,奈依然认为中国软实力很微弱,仅仅与印度一样“已有迹象显示它们软实力资源的扩张”。②但仅过一年,奈的态度发生了急转。他看到首届东亚峰会上中国的不凡影响力,英国广播公司调查数据中中国形象的改善,以及美国国会报告只关心中国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增长而对中国软实力增长置之不顾等现象,忧心忡忡地认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与美国互为消长——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紧迫问题。”③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中国软实力也随之引起国外关注。一些国外人士预测,与美国可以依靠经济与军事上的潜在威胁来获得软实力相比,“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凭借软实力扩展其国际社会影响力的超级大国”。④在惊叹中国软实力增长的同时,海外学者也试图从多维度揭示中国软实力增长的动因及不足之处。 一、中国软实力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成就 一些海外学者认为,1997年是中国软实力“初来乍到”的标志性开端。“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以帮助东亚金融形势的稳定和那些危机受害国的恢复。许多人认为,中国的这个决定事实上帮助它获得了很多软实力——这是美国在东亚失去的。”⑤时任新加坡驻美大使陈庆珠(Chan Heng Chee)认为:“不管美国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反应是否成功,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地位都有所加强。”⑥这表明,中国软实力的出现得益于其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成就。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并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形成强烈反差,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超级大国。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3~6月对44个国家的成年人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49%的人认为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超级大国,比“不同意”这一点的人高出15个百分点;支持者广泛分布于欧洲、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在7个欧盟国家中,约60%的人认为中国将会或者已经取代美国,只有33%的人说“这不会发生”。连美国的盟友也持这一观点,它就显得尤为真实可靠。⑦这促使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认为中国软实力随着中国经贸投资的全球化与强劲势头而日益增长,同时中国也有意识地利用经济增长来培育其国家软实力。中国之所以能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国家软实力,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有着重要贡献,为很多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动力,从而使中国对这些国家产生了软实力影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成功的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已成为中国软实力非常重要的资源。”⑧当西方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的时候,很多国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竟然成为它们经济的“增速机”,为世界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提供了“难得的良机”,⑨就连一些美国人也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送给美国的礼物,可不要白白浪费了”。⑩因此,海外学者发现中国这个经济大国在日益展现它的软实力。所以,“出于看好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或经济机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想方设法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以至于“中国的软实力正在吸引美国的一些盟友脱离美国影响范围转而支持中国”。(11) 二是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援助,并通过南南合作、中非合作等国际机制以及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援助原则和方式获得了国家软实力。中国大度地提供无息或优惠贷款和免除一些受援国的债务,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减轻了经济发展上的负担。中国重视受援国的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重视受援国今后自身的自主发展,变“输血”为“造血”。如在非洲,中国注重加强中非在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和医疗卫生等基础领域的合作,这些都是“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重点领域。(12)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不附加其他任何要求或条件,不干涉内政。“这与西方国家的做法刚好相反,它们总是把经济合作视为迫使发展中国家采取西式政治改革的有效工具。”(13)所以“很多国家好像很欣赏中国的这种风格”。(14)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现中国的吸引力是因为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无附加条件的援助”。(15)这既使得中国的援助与支持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又使得中国的对外援助与国际贸易和投资协议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16) 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经验或模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榜样与示范,产生了较强的软实力。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经济是普遍的头等大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同时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仍在努力寻找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国那里学到很多好的经验——不管我们称之为中国模式也好还是北京共识也好。”(17)现在,“从越南到叙利亚,从缅甸到委内瑞拉和全非洲,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羡慕和仿效所谓的中国模式”。(18)中国这种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真正的影响力在于,“中国正在为世界上那些想方设法的国家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即在一个单一大国权力磁场中心的世界里,它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发展它们的国家,还有如何在融入国际秩序时又保持真正的独立,保护其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19)这是众多发展中国家非常渴望的发展理念,而中国恰好为它们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参考经验。因此,“从这个方面看,北京共识对中国增强国家软实力非常重要。如果中国加强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援助和相互合作,并且继续坚持下去的话,那么北京共识可能具备取代华盛顿共识的潜质,如雷默所断言的,至少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会如此”。(20) 四是中国有意识地利用经济实力的增长来综合培育国家软实力。“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已大大加强了软实力主动意识,其许多目标不仅针对发展中国家,也针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国通过在全球网络信息空间中战略性地运用文化、媒体、经济资源并扩大它们的功效来扩展它的软实力。”(21)一方面,中国有意识地利用经济上的优势与吸引力配合外交政策以培育国家软实力。因此,“中国的软实力外交在亚非发展中国家富有成效,那儿对中国的资源需求很高。现在,比美国和欧洲国家更少受到当前金融危机困扰的中国将更有优势在发展中国家配发它的资源来获得软实力”。(22)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通过提升它的经济诱惑力来增加它的软实力还有很大的潜力”。(23)另一方面,“中国非常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已附带地扩展了其文化和外交的全球影响力,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24)中国利用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和全球性经贸活动配合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增强其文化竞争力与影响力,获取更多的软实力。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建设助推中国软实力增长 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给国家软实力留下了“独特的、充满吸引力的文化资源,如汉语、中国哲学、中国音乐、电影、艺术、建筑、中国饮食、中医、中国武术和遍布世界大城市中的中国城”。(25)1999年的一项国际调查显示,中国被视为一个有独特文化和传统的国家。(26)因此,在探讨中国软实力增长时,很多海外学者像奈一样将目光集中到独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及文化建设上。 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深具魅力,而今它也正在全球流行文化中崭露头角”。(27)在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于北京举办的“中国软实力与文化外交”学术研讨会上,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就此取得了共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当然,这种思想精华不应仅限于儒家思想”。(28)在这种认知下,孔子学院的全球开设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软实力增长的标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这是‘软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29)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在亚洲地区存在深厚影响,这种基于共同历史回忆的情感与认知有助于中国软实力的形成与增长。调查显示,在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5国中,“认为中国大众文化对他们国家大众文化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民众比例分别是:48%、63%、44%、50%、80%。(30)可见,除了美国与韩国以外,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亚洲地区比较明显。尽管韩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不高,但两位韩国学者认为,巨大的经济成就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其他国家而言具有吸引力的一系列政策,使中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对东南亚国家尤为如此。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能够唤起共同的历史回忆与兴趣倾向。一方面,最近十年来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以人为本”、“亲民”、“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及早已提出的“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和安全共处”等均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这些价值观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地区获得共识;另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它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尝试为亚洲人创造共同的、想象的认同感与价值观,从而增强其软实力。“这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超越了对单一国家历史的纯粹再现。”(31) 三是中国大力进行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加大文化交流力度,“向全球大众文化领域进军”,(32)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中国文化的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与吸引力来获得国家软实力。现在,“中国正在稳步地加大文化交流的支持力度,向海外派遣医生和教师,欢迎国外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为海外开设汉语节目付费”。(33)在吸引外国留学生方面,中国政府拟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并付诸实践,吸引了大量的西方学生“涌入中国的大专院校体验高等教育与文化奇遇”。(34)此外,孔子学院与教学点及这些文化交流方式,也扩大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同时,中国在文化外宣与交流方面投资很大,开始争夺国际媒体话语权。“据报道,2009~2010年中国政府在它的主要的‘四大’‘外宣事业’——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和《中国日报》上投入了87亿元,同时多个国家的媒体高管和舆论领袖受邀到中国开始‘熟悉’之旅。”(35)中国试图通过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现代文化建设与交流来为其国家软实力的增长助一臂之力。 三、外交政策成为中国软实力增长的得力武器 “中国软实力的另一个来源是它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它对亚洲地区的政策。”(36)就中国外交而言,“正像中国大众开始普遍关心外交政策一样,中国的领导集团也变得更有信心并且对世界更加了解”。(37)中国领导人制定并执行坚定而不失灵活的外交政策,努力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政治中培育并发挥国家软实力。中国的这种软实力依据说服而非强迫,“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包括文化、外交、国际组织的多边参与、海外商业活动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拉力”。(38)在中国外交政策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时,日益增长的软实力又成为“中国外交政策武器库中最有力的武器”。(39) 一是中国升华与亚非拉国家的传统外交友谊,继续巩固并扩大中国在这些地区的软实力。“一方面,中国不仅在经济政治方面重视发展中国家,而且作出一系列的努力重建与亚非拉的‘老朋友’和‘新伙伴’的全面关系;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被美国外交政策疏远或被现行国际体系边缘化的国家,视中国的崛起为‘良机’,并且被中国倡导的多极世界理念所吸引。”(40)中国已经深刻意识到,国家软实力是全球化时代国家间博弈的重要变量,是深化中非、中拉关系以及中国与邻国关系以更好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为此,在非洲,中国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在贸易和人权问题国际论坛上与非洲加强团结,免除非洲国家一些债务,培训非洲人才,派遣医生在整个非洲工作,在基础设施、农业和能源等领域加大投资,通过这些方式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41)在亚洲,中国提出与邻为善的“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周边邻国的关系来培育国家软实力。在拉丁美洲,中国“利用在美洲的外交、文化和军事关系寻求政治上的承认和有利的贸易与投资条件”来产生国家软实力。(42)如果“进一步考察中国和拉丁美洲之间日渐繁荣的经济关系,很容易发现中国软实力在这一地区增长的迹象。中国软实力资源,包括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拉丁美洲越来越具有吸引力”。(43)对习近平同志的第二次拉美之行,国外媒体更认为是中国进一步扩大了在拉美的软实力影响。 二是中国积极提升在国际政治中的议题设置能力与政治话语权,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在战略理念上,中国先后提出了“新安全观”、“睦邻、安邻、富邻”、“和平发展”、“和谐世界”、“合作共赢”等新的政治命题与议程。和那些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诺言”的预言未来存在冲突的危险理论和恐惧相比,“建设‘和谐世界’则为人类未来描绘出了一幅乐观积极的图景”,(44)“是一种更巧妙也更有说服力的主张”。(45)“‘睦邻友好’政策的一个最有趣的结果是中国政府愿意与几乎所有的邻国解决或缓和长期的领土争端。”(46)而“合作共赢”这一政策体现了中美两国外交风格的一些区别。与美国相比,“中国愿意倾听其他国家的意见。中国以真正的首创精神加强了这种‘双赢’方法,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美国是不会签署的(2009年签署——引者注)——并且在中国南海遵守这种行为准则”。(47)同时,中国“在非洲的外交努力已经形成了基于对主权的尊重和‘双赢’战略上经济合作的特点,而不是政治上的外交辞令。在最近的十年中,中国非洲政策的风格和实质已经显示出与中国软实力紧密相连的这个特征”。(48)因此,坚持“合作共赢”的外交战略与扩大国际话语权对中国提升软实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中国在扩大政治话语权时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小心而巧妙地避免了一些国家在中美之间作出抉择的尴尬局面。这对中东国家的领导人产生了吸引力,结果“中东国家热切期望加深与中国的关系”,它们“对中国取代美国充满的兴趣超过了中国自身的意愿”。(49) 三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与国际制度,培育其国家软实力新的增长点并与美国形成竞争。“中国决定参加国际制度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需要创造一个和平的和有利的外部环境以致力于经济发展;二是中国希望参与国际秩序的设计以维护它的国家利益和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平衡更公正发展。”(50)一方面,中国在肯定大部分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建立新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或具有组织性质的论坛与会议,如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东亚峰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洲博鳌论坛等,来增强中国的软实力,以至于“许多相关的观察家注意到中国软实力的竞争优势与美国有关,他们指出,中国的国际交往方式特别强而有力,在这些地区使美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竞争力下降”。(51) 四是中国努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全方位培育其国家软实力。中国政府一直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种行动,尤其是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全面真诚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严格按照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办事。“除法国之外,中国派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部队人数多于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52)在中国周边地区,中国表现出了强烈的和平愿望并付诸实践,从而使中国软实力的增长与美国软实力的下滑形成对比。“缅甸的例子或许能成为典范——中国日益使用它的软实力在美国影响力微弱的地区促进地区稳定。”(53)在其他关系全球稳定与安全的事务上,中国政府积极履行自己相关的职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的责任与作出的贡献也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54) 五是中国开始重视公共外交,借助外脑“讲中国故事”来为其国家软实力增长服务。现在,中国开始改变传统的“外宣”心态与策略,“提升新公共外交以弥补传统外交的不足”,(55)借助“外脑”来提升中国软实力。一方面,中国逐步放宽国外媒体进入中国进行报道和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活动的限制,即“请进来”,让他们“讲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推行文化“走出去”政策,中国的媒体与非政府组织也加大了走出国门的步伐。中国雄心勃勃地打造公共外交这一“武器”,为国家软实力的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渠道与空间。 四、阻碍中国软实力继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国外的国家软实力评估中,中国的国际排名似乎不容乐观。2010年,斯科尔科沃—安永新兴市场研究所(the Skolkovo-E&Y Institute for Emerging Market Studies)依据10项指标对世界主要国家进行了软实力综合评估,中国名列世界第8位,但其得分(30.7)远远落后于美国(87),也落后于日本(31.8)。(56)2011年,在声誉研究所(the Reputation Institute)的国家声誉排行榜上,50个国家中,中国位居第43名。(57)2012年,英国《单片眼镜》(Monocle)杂志公布的全球各国软实力排行榜上,中国未进入前20名。(58)因此,在国外学者看来,与那些软实力大国相比,中国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国际软实力格局中所处的被动与不利局面。他们注意到,中国软实力在日益增长的同时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阻碍了它的继续增长。 一是“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综合、协调的国家软实力战略”,(59)导致中国软实力建设仍然处于自发状态,是对国外软实力攻势的被动反应。一方面,“中国的软实力战略确实还处于形成阶段,不管它的宣传多么费尽心思,目的仍不明确”。(60)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欧洲与发展中国家的软实力目标存在差异”,主要集中在战略资源、“一个中国”、文化传播与中国形象这些方面。(61)缺乏完整有效的软实力战略还导致中国国内涉及软实力建设的主要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合力作用尚未体现出来,从而制约了中国软实力的建设效果。更进一步讲,“由于其快速的经济扩张和军事现代化,中国一点也不清楚软实力会有助于它提升区域优势”。(62)因此他们认为,中国重视的是经济与军事的现代化发展,尚未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清晰的国家软实力战略,从而在具体实践中削弱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效果。 二是“中国内部的一系列因素最终会限制它的软实力,包括政治的、社会经济的和环境的挑战”。(63)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里存在的严峻问题既阻碍了中国软实力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又导致中国必须将国内问题的解决作为首要任务而无法向海外拓展软实力影响。因为,一方面,“日益国际化的、自信的外交政策与国内封闭的、僵化的政治体制之间的差距”,以及“多个外交政策目标与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的软实力资源之间的持续张力”限制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成效。(64)另一方面,“中国的全球软实力能力将仍然是有限的,这既出于中国的政策偏好,也与其他国家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有关;中国将继续优先解决自身明显的国内经济不平等、基础设施问题、政治转型压力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而不会过于关注在全球的表现”。(65)他们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但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效益低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技术普遍落后、市场经济体制扭曲等缺陷妨碍了中国经济实力的软实力转化率,因此中国海外软实力的提升最终取决于中国国内问题的解决程度。 三是“尽管中国已利用全球化在经济上超过美国,然而在文化上它还远未成功”,(66)导致中国软实力缺乏核心内涵。依照奈的软实力观点来看,一国没有文化上的软实力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软实力。他们认为,中国的软实力较多表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世界的吸引力,以及对外援助和经贸方面,而在价值观、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和大众文化方面相对于美国仍有很大的差距。(67)中国的文化优势主要在于传统文化,而大众文化则远不如美国。与中国相比,美国的产品、学校、报纸、杂志、银行、电影、电视节目、小说、摇滚明星、文化、宗教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美国机构及价值观念在全球有更广泛的影响力。(68)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建设仍然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文化软实力逆差。因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中国在国际上塑造了一个经济军事硬实力大国形象,但常常被描绘成一条在思想与观念全球化浪潮中游泳的小鱼”。(69) 四是当从整体上看时,或从质的维度来审视中国软实力时,也许最终结论是令人沮丧的:中国除了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外,在国际政治中并没有真正的国家软实力优势。这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大软肋。因此,“尽管中国塑造他者的世界观或政治议程的能力在日益增长,但软实力仍然是中国的软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领导者还有一段长长的路”。(70) 五是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正出现分裂,马赛克式的国家形象使中国在世界上难以形塑其国家软实力。最近的一项国际调查(2013年12月17日至2014年4月28日)显示,相较英国而言,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下降,并且对中国的看法出现了分裂。调查者们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一国民众对中国所持的正负面看法,在2005年时48%的世界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超过持负面看法的32%,而在这次调查时正负面看法各占42%。(71)日本外交学者根据皮尤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亚洲邻国对中国既爱又怕的矛盾态度,(72)在较大程度上说明了世界对中国宣称的“和平发展”仍然持怀疑态度。此外,世界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充满对立的看法。持正面看法的人认为中国在坚持“双赢”政策,有助于它所交往的国家的发展,而持负面看法的则认为中国在扩张势力、攫取资源。这两个因素或许对中国过去十年影响力下降和看法分裂提供了某种程度的解释力。据此,学者们对中国软实力的看法也出现了分裂。例如,“学者们在中国是否对其非洲盟友具有软实力影响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有的认为中国在其经济实力支持下作出的主动努力正在改善其在非洲的前景,而其他人则认为美国和昔日宗主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影响更强”。(73)国家形象是一种综合性印象的判断与诸多因素的集合体。上述种种对立的看法都可能是导致中国国家形象呈现马赛克式图景的重要外部原因。其内部的重要原因或许与中国并未真正接纳国家形象或软实力的思想有关,同时中国在提升国家形象方面经验不足。(74)此外,公共外交的稚嫩与不受重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的稀缺与中国公民在世界眼中的不文明形象,也是导致中国形象不佳的主要原因。对此,中国政府必须更加重视其海外公民的品行素质,无论如何,他们都影响着中国在国外的声誉。(75)因此,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如何有效地塑造其国家形象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大瓶颈问题。 五、结语 纵观海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在他们眼里,尽管中国软实力有很大的提升,但那是相对于1997年这个历史的低起点而言的,因此它还显得十分“粗糙”,其增长更多地停留在量的积累阶段,还没有出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中国软实力增长动因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包括日本)之间的软实力差距。这种分析既反映出部分海外学者可能所持的以美国软实力为参照系的研究方法,也反映出他们可能是站在西方立场分析中国软实力的本体论。但无论如何,他们对中国软实力增长动因及阻力因素的分析,依然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正如中国一位外交官指出的那样,从核心生产力、核心硬实力、核心软实力等角度看,尽管受到严重冲击,但西方的整体优势仍然比较明显。西方仍主导现代科学前沿,在军事安全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并总体把持着国际规则和话语权。(76)因此,中国与西方大国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国家软实力差距是一种客观事实。基于这种事实,我们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去建设与发展国家软实力。从当下与未来的一段时间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凸显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是中国软实力破除阻力因素、保持继续增长势头的主要途径。 国家软实力不仅是要塑造他者,更是要塑造自我。正如奈等人说的那样:“在更多情况下,软实力是一种国内建设的副产品。”(77)如果国外的人们(包括一些美国人)“认为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可爱的,值得尊敬的,值得信赖的或令人钦佩的,那么中国的努力就不会完全白费”。(78)因此,解决好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问题,中国就能对世界产生强大的国家软实力影响。 注释: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56页。 ②〔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③Joseph S.Nye,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December 29,2005. ④Philip Seib,China:The First Soft Power Superpower,The Huffington Post,05/29/2012. ⑤Xin Li & Verner Worm,Building China's Soft Power for a Peaceful Rise,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Published online),24,November,2010. ⑥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p.35~36. ⑦Richard Wike,5 Key Takeaways on Global Views of the U.S.and China,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4/07/14/5-key-takeaways-on-globalviews-of-the-u-s-and-china/. ⑧Xin Li & Verner Worm,2010. ⑨Terence Wesley-Smith,China in Oceania:New Forces in Pacific Politics,Honolulu:East-West Center,2007,p.1. ⑩Ann Lee,A World without China,The Huffington Post,01/09/2012. (11)Geun Lee,China's Soft Power and Changing Balance of Power in East Asia,The Paper Presented at a Center for U.S.-Korea Policy Workshop,August,2010. (12)Joshua Kurlantzick,2007,p.202. (13)Sheng Ding,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China's Soft Power Wielding in the Global South,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Vol.13,No.2,2008. (14)Thomas Lum(ed.),Comparing Global Influence:China's and U.S.Diplomacy,Foreign Aid,Trade,and Invest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Washington:CRS Report for Congress,Order Code RL34620,August 15,2008,p.2. (15)Xin Li & Verner Worm,2010. (16)Thomas Lum(ed.),2008,p.19. (17)Xin Li & Verner Worm,2010. (18)Rowan Callick,The China Model,American:A Magazine of Ideas,Vol.1,No.7,2007. (19)Joshua Cooper Ramo,The Beijing Consensus:Notes on the New Physics of Chinese Power,London: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4,p.3. (20)Young Nam Cho & Jong Ho Jeong,China's Soft Power:Discussions,Resources and Prospects,Asian Survey,Vol.48,No.3,2008. (21)Shanthi Kalathil,China's Soft Pow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Think Again,Washington:The ISD Working Group on the Internet and Diplomacy,May,2011,p.1. (22)Sook-Jong Lee,China's Soft Power:Its Limits and Potentials,EAI Issue Briefing No.MASI 2009-07,October 20,2009. (23)Xin Li & Verner Worm,2010. (24)Esther Pan,China's Soft Power Initiative,http://www.cfr.org/publication/10715/,May 18,2006. (25)Xin Li & Verner Worm,2010. (26)Lai Hongyi,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Going for Soft Power,EAI Background Brief No.308,East Asian Institut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6 October,2006. (27)〔美〕约瑟夫·奈、王缉思:《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 (28)黄莹莹、谢来:《软实力“赤字”大有弥补空间》,《国际先驱导报》2012年6月21日。 (29)杨晴川:《中国提升“软实力”乃明智之举——专访美国著名国际问题学者约瑟夫·奈》,《参考消息》2006年8月10日。 (30)Christopher B.Whitney & David Shambaugh,Soft Power in Asia: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and EAI(The Republic of Korea),2008. (31)Young Nam Cho & Jong Ho Jeong,2008. (32)Joseph S.Nye,2005. (33)Esther Pan,2006. (34)Georgia McCafferty,China in Soft Power Push with Foreign Students,CNN,May 29,2013. (35)David Shambaugh,China Flexes Its Soft Power,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June 07,2010. (36)Young Nam Cho & Jong Ho Jeong,2008. (37)Joshua Kurlantzick,2007,p.28. (38)Joshua Kurlantzick,China's Charm: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Policy Brief,No.47,2006. (39)Joshua Kurlantzick,2007,p.5. (40)Sheng Ding,2008. (41)Esther Pan,2006. (42)Carola McGiffert,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Competition and Coor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 Report of the CSIS Smart Power Initiative,March,2009. (43)Sheng Ding,2008. (44)《中国描绘人类未来积极图景——〈环球〉杂志对话约瑟夫·奈》,《环球》2007年第20期。 (45)〔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8页。 (46)Bates Gill & Yanzhong Huang,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 "Soft Power",Survival,Vol.48,No.2,2006. (47)Joshua Kurlantzick,2006. (48)Sheng Ding,2008. (49)Carola McGiffert,2009. (50)Xin Li & Verner Worm,2010. (51)Th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Soft Power" in South America,Asia,and Africa,Washington: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8,p.9. (52)Carola McGiffert,2009. (53)Joshua Kurlantzick,2007,p.203. (54)Carola McGiffert,2009. (55)David Shambaugh,2010. (56)Peter Johansson,Seung Ho Park & William Wilson,Guest Post:The Rising Soft Power of the Emerging World,Financial Times,Dec 19,2011. (57)The Reputation Institute,Canada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Best Reputation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Reputation Institute,September 27,2011. (58)参见《外媒公布全球软实力排行榜 英国胜美国名列第一》,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11-19/4338352.shtml;《2012年度“软实力”国家排行榜——中国未入围前20》,http://data.icxo.com/htmlnews/2012/11/20/1448625.htm。 (59)Carola McGiffert,2009. (60)Rukmani Gupta,Soft Power:China's Emerging Strateg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y Mingjiang Li(ed.),Strategic Analysis,Vol.35,No.1,2010. (61)Shanthi Kalathil,2011,p.4. (62)David W.Kearn,China,Soft Power,and the Philippine Crisis,The Huffington Post,11/14/2013. (63)Carola McGiffert,2009. (64)Yanzhong Huang & Sheng Ding,Dragon's Underbelly:An Analysis of China's Soft Power,East Asia,Vol.23,No.4,2006. (65)Th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2008,pp.13~14. (66)Justin O'Connor,The Battle for Soft Power:America's Digital Cold War with China,The Huffington Post,06/23/2014. (67)Christopher B.Whitney & David Shambaugh,2008. (68)Th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2008,p.12. (69)Trefor Moss,Soft Power? China Has Plenty,The Diplomat,June 04,2013. (70)Yanzhong Huang & Sheng Ding,2006. (71)BBC World Service,GlobeScan and PIPA(the Program on International Policy Attitudes,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2014年6月3日发布的、对24个国家24542名公民进行调查形成的报告“Negative Views of Russia on the Rise:Global Poll”,第4、5、37页。 (72)《日媒分析亚洲邻国缘何对中国既怕又爱》,《参考消息》2014年7月18日。 (73)Toh Han Shih,Experts Differ on China's "Soft Power" in Africa,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2 July,2013. (74)《中国在意自己的国际形象吗?》,《参考消息》2014年6月13日。 (75)Terence McNamee,The Real Frontline of the Chinese in Africa,Financial Times,May 7,2012. (76)刘晓明:《对西方资本主义困境的观察与思考》,《人民日报》2013年4月12日。 (77)Robert O.Keohane & Joseph S.Nye,Jr.,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Foreign Affairs,Vol.77,Issue 5,1998. (78)Trefor Moss,2013.标签:软实力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外交争端论文; 外交政策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