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谣言社会评价的几点思考_社会舆论论文

关于社会谣言社会评价的几点思考_社会舆论论文

社会谣言的社会评价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论文,谣言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谣言不是针对某个在社会上无足轻重的个人私生活或个人事件所产生的谣言,而是关于社会的某个公共事务所产生的谣言。社会谣言涉及的群众面比较广,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较大。社会谣言是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社会谣言之所以流传,在于人们不知道它是假的消息,即使官方辟谣后,人们往往仍不相信它是假的。可见,把社会谣言规定为“没有根据的消息”,“捏造的消息”,并不能真正理解社会谣言,应该从群众的社会评价来理解社会谣言。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一)

人们对社会谣言的来源问题往往很感兴趣,无疑,有一些众所周知的社会谣言,在一个绝妙的时机出现在绝妙的地方,确有其始作俑者。但是,社会谣言的生命在于流传,社会谣言能够成为社会谣言通常是社会自发的产物。因为,很多事实征兆和信息是中性的,或者说,是没有倾向性的,它们获得某种含义,是因为人们愿意赋予它们这些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社会谣言的产生,可以理解社会谣言的评价论本质。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付战争谣言,美国的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研究社会谣言的源头时,曾对信息的传递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人面对一张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照片,凝视几稍钟,然后将其所见转诉给第二者,第二者转诉给第三者……最后共7至10 人加入其中。试验结果是惊人的:在开始时的那幅照片和第8 个人所叙述的内容之间相差很大。实验者从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分析出社会谣言流传过程中的三种演变环节:删减、强调和同化。

删减。从第一阶段开始,大部分细节就被忽略了。因此,整个信息从一开始就大大缩减了。然后,信息在长度和形式上便大致固定下来,在以后的阶段里就不会再有大的改变了,实验者认为,这个删减的过程可以用心理学里的遗忘规律来予以解释。强调。与上述删减效果截然相反,是对某些细节的强调。既然这些细节能够从一开始的“大屠杀”中幸存下来,它们作为删减后的信息当然非常鲜明而重要,而且往往被夸张。这种内容上的夸张与漫画异曲同工。同化。信息在演变过程中,尊重在谣言流传的群体中早已存在的各种传闻,倾向于产生一种“完善的形式”。于是,所有的细节都溶入一个情节:这个情节将各种说法同化和演变为相互高度吻合的一体。通过删减、强调和同化,社会话题便得到了一个简洁和夸张的形式,与原来的社会话题相比较,可能面目全非。正是在流传过程中,社会谣言也就从无到有地生成了。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对于社会谣言源头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信息在流传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删减、强调和同化?仅仅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是不够的,还必须用“共鸣”理论来分析。

共鸣原是物理学概念,是指物体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心理学借用这个概念是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的情绪”。我们这里再转而从评价论来理解之。共鸣是与人们的利益以及由利益引起的愿望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以反映需要的利益作为标准对客体属性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进行评价,并形成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评价结论。某个社会话题所涉及的社会现象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发生关系,从而与人们的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评价结论相符,就会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共鸣正体现着人们通过某个社会话题的折射而对某个社会现象的评价态度。

关于某个社会现象的信息在流传过程中之所以大部分细节被忽略,是因为它们不能引起共鸣;而某些细节在流传过程中被强调和夸张,是产生于要使别人发生共鸣从而需要加强说服力所致;而同化和产生“完善的形式”,是传者和受传者之间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共鸣,从而在受传者意识中所产生的结果。人们在社会评价活动中通过共鸣的中介,使有关某个社会现象的信息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删减、强调和同化。社会谣言就这样无中生有产生了。有些社会谣言确有始作俑者,人们在社会评价中通过共鸣的中介,使这些社会谣言的有关信息同样在流传中发生删减、强调和同化,使其中的不少内容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的生成,于是这些社会谣言在流传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通过共鸣的中介,我们能说明社会谣言在流传中的产生(包括丰富和发展)。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社会谣言的本质:社会谣言是社会评价活动及其结果。

(二)

社会谣言的生命在于流传,社会谣言的产生本身就包含着流传。但在前面关于社会谣言的产生研究中着眼于社会话题在流传中的形变;在这里,着眼于社会话题在流传中的环节。流传以信和传作为两个环节。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一个社会话题的信和传往往涉及到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话题本身应该具有可信因素。其实一个社会话题所涉及的社会事件只要不是荒诞不经,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而总具有一定的可信因素。如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到处流传一则谣言:天落一块殒石,上书“始皇死而地分”。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关于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并不多,这个社会话题是有可信因素的。

第二,一个人们所希望的消息。人们之所以要信要传某个社会话题,还有一个因素,并且是最重要的因素,这就是:社会谣言是一个引起人们共鸣的信息。如果说,前一个因素是社会谣言信和传的认知因素,那么这个因素就是社会谣言的评价因素。人们以利益为标准对某个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社会谣言大致表达了人们心中暗自思忖或不敢希冀的评价结果,与人们的内心想法协调一致,从而引起了共鸣。有时,共鸣如此强烈,以致动摇了人们对可信规定的标准,甚至排斥对于社会谣言的任何核实。共鸣使社会谣言成为人们愿意相信的消息,共鸣又使社会谣言成为人们必欲吐之而后快的消息。文化革命后期的1976年,社会上政治谣言很多。其中传播广影响大的政治谣言,要数“周总理遗言”了。这份“遗言”确实是假的,是一个社会谣言。这份“遗言”之所以能迅速流传,并且流传的范围非常之广,主要是因为这份“遗言”里所表达的东西,与当时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强烈的共鸣。人们通过传播“遗言”,表达了对于周总理一生的肯定性评价,也表达了对于“四人帮”倒行逆施的否定性评价。共鸣使人们信谣传谣。通过共鸣的中介,我们就能揭示社会谣言传播即社会谣言(不能传播的谣言无所谓谣言)的本质:社会谣言是社会评价活动及其结果,虽然社会谣言的流传离不开社会认知活动。

当然,社会谣言之流传还可以从其他因素来分析之。其一,社会谣言是新闻。它所涉及的对象几乎总是有关一个可能带来重大变化的事件。这是一个牵涉到周围人的信息。于是使得它不断地流传。其二,社会谣言是群体协调一致的有效媒介。社会谣言在一定群体内流传,也就形成一种舆论氛围。这种舆论氛围对个体产生压力。个体背离群体的程度越大,所感受到的压力也越大。参与社会谣言的流传,也就参与群体的行动,也就意味着与群体融为一体。于是使得社会谣言不断流传。其三,社会谣言是具有独特内容的信息。社会谣言的夸张比滑稽幽默故事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它自诩是真实的。泄露谣言的人比一个单纯的逗乐者的魅力更大,他告诉他人一个使人兴奋和激动的消息,作为回报,他得到别人全神贯注地倾听他说话的愉快。

以上三个因素与人们的心理分不开。不能完全用社会评价活动“共鸣”来予以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离开社会评价活动及其“共鸣”就能予以说明。社会谣言具有新闻性的实质,使人感兴趣,而使人感兴趣是离不开人的利益以及以利益为标准的社会评价活动及其“共鸣”的,社会谣言作为一定群体协调一致的有效媒介,更是与社会评价活动“共鸣”相联系。社会谣言具有吸引人的独特内容,使人兴奋或激动,也离不开社会评价活动及其“共鸣”。社会谣言具有社会评价活动的本质,社会谣言流传的基本原因在于人们进行社会评价活动所产生的“共鸣”,同时不排斥人们的心理因素。

(三)

为了具体理解社会谣言,需要在与社会舆论的对照中把握社会谣言。

“社会舆论是在一定社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于社会现象所发表的倾向较为一致的议论”,不能把社会舆论等同于对社会现象的认知活动。社会舆论通过纷纷扬扬的诸多个体评价意见,在表达人们各自不同的见解偏好和要求的同时,表达了共同的倾向、愿望和心声,从而反映了一定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因此,社会舆论是“社会公众对社会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评价和态度。”社会舆论的本质是群众的社会评价活动。

社会谣言的本质也是群众的社会评价活动。因此,社会谣言与社会舆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是,社会谣言与社会舆论又是不同的。前者是后者的非体制产物,是后者的否定形式。也就是说,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社会舆论就转化为社会谣言。兹对这种转化作些分析。

言论形态是社会舆论的现象外观。作为议论形态就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社会舆论有关的公开,主要有两个含义:首先是个人公开,即个人把话讲给别人听,别人能够听,从而形成传播和交流。这一过程同时是社会舆论取得社会肯定和认同,扩大声势和影响的过程。其次是社会公开,即社会允许人们合法地利用某些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公开地表达和交流评价意见。具备这两个公开,社会舆论就能够形成了。当社会舆论对社会当局不利,社会当局往往利用其手中的专政工具,不允许人们合法地利用某些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不允许人们公开地表达和交流评价意见。然而,一旦某个社会事件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且公众已认识到这种利害关系时,要想使公众不表示自己的评价意见比什么都难。有鉴于此,古人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时候,社会舆论就会转而利用非官方的、民间的以及非法的、地下的渠道和形式。这从公开的第一层含义讲,仍然具备“公开”的特征,因而社会舆论能够形成。只是社会的挤压使社会舆论不能常态生长,从而转化为社会谣言等变态形式。“大道不通,小道流行”,这时社会往往谣言纷起,就通过纷纷扬扬的议论形态表达了人们的倾向较为一致的评价意见而言,社会谣言就是社会舆论;但它是社会舆论受到社会挤压下的非体制产物,是社会舆论的否定形式。于是,社会舆论也就转化为社会谣言。

(四)

社会谣言就其内容来源来说,是非官方性的;就其传播渠道来说是非大众传播性的,甚至是非法的地下性的。社会谣言作为受到社会挤压的社会舆论的非体制化产物,对社会当局作为权威性消息来源的地位提出异议,社会谣言是无人邀请的自发性的匿名评价。它的影子信息的源头,通常是反对派的言论。这决定了以社会谣言形式出现的社会评价活动所具有的反权威性。社会谣言是一种“反权力”。

社会谣言作为社会当局的否定性评价,作为一种“反权力”,对于社会的现有秩序具有破坏性。而且由于社会谣言流传的迅疾,就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很大的破坏力。这种对于社会现存秩序的破坏力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先进的社会群体可以利用社会谣言,反动的社会群体也可以利用社会谣言。但是,社会谣言作为一种反权力,决定了社会当局不会利用社会谣言,相反,要用舆论宣传和种种行政手段来反对社会谣言。社会当局往往把反谣言作为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谣言不怕压,因为社会谣言本身就是社会挤压的产物;往往是越压,社会谣言就越多,流传就越广越快。社会当局的反谣言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一是釜底抽薪。

所谓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辟谣。辟谣是一门艺术,这主要是因为辟谣要取得成效很难。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之:第一,社会谣言的特征就是内容来源的非官方性,而辟谣往往以官方的形式出现。人们相信来自非官方渠道的社会谣言,在思想上与之产生“共鸣”的情况下,就必然存在着对来自官方渠道的辟谣内容的警惕。第二,辟谣就是对社会谣言的内容予以否定。但是,有很多社会谣言的内容很难予以否定。第三,辟谣往往会产生反作用,起到传播社会谣言的作用。有些人本来不知道某则社会谣言,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辟谣,反而使这些人知道了这则社会谣言。如果这则社会谣言的内容引起了他的“共鸣”,并且他抱有“无风不起浪”的观念,于是辟谣反而产生了传播谣言的作用。

说辟谣困难,不是说不要辟谣,任凭社会谣言四起,搅得人心惶惶。怎样辟谣,没有定则。兹举几例:例如,增加透明度。二次大战期间,伦敦遭到德国飞机和V—2导弹袭击。由于首相丘吉尔不断地向全国如实汇报蒙受的损失,因而几乎没有英国损失惨重的谣言。再例如,指明社会谣言的性质。许多社会谣言是别有用心的人捏造出来的,并且对社会危害极大。辟谣就要直截了当地指出其为别有用心的人服务的实质和其危害社会的性质。再例如,有针对性地用事实来否定社会谣言的内容。有些社会谣言的内容是可以用事实轻易地予以否定的,有些社会谣言的内容则很难用事实一下子予以否定。即使如此,也要不断地用各种事实对谣言的内容予以否定。否则,沉默往往被理解为谣言内容属实的最好证据。

社会谣言的本质是社会评价,因此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时,更要强调釜底抽薪。所谓釜底抽薪就是要研究社会谣言所涉及的社会问题。社会谣言蜂起是一个现象,其根子在于社会内部的稳定状态。社会当局要从根本上反谣言,就要从社会的整治着手。

社会谣言五花八门,但总可归纳为几种类型,针对着几种社会问题。哪一类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哪一类社会谣言就会比较多。每则社会谣言都有它自己的流传市场。人们常常习惯地说,谣言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谣言到处流传。其实,不同的人群有各自关心的不同问题,进行着不同的社会评价活动,对不同的社会谣言产生“共鸣”。因而不同的社会谣言往往只在不同的群体中得到较广泛的和较快的流传。一个社会群体有大量的社会谣言在反复地流传,说明这个社会群体有着“深刻的混乱、焦虑或不稳定”。对社会谣言进行研究,就能知道哪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哪一些社会群体比较不稳定。社会当局反谣言就要研究这些社会群体所关心的社会问题,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针对社会谣言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整治。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谣言得以平息。

注释:

〔1〕《现代汉语词典》第1340页。

〔2〕陈新汉:《评价论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年版,第351页。

〔3〕《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第506页。

标签:;  ;  

关于社会谣言社会评价的几点思考_社会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