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获得性论:图书馆学第N个理论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获得性论文,图书馆学论文,视角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来,“可获得性论”获得了图书馆学界的部分注意,有关文章频频见刊。《图书馆》2002年重点推荐并为“可获得性论”辟出了专门版面,这是不多见的。作为一种新鲜的、独创的理论,“可获得性论”从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出发,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逐步形成体系。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图书馆实践与图书馆学理论均面临着挑战的当今时代,“可获得性论”重新启发了有关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思考。鉴于其理论的相对独立和完整性,可称之为图书馆学的第“N”个理论视角。尽管“可获得性论”尚处在发展之中,但已经获得了应有的关注。
以下是笔者对“可获得性论”有关问题的一些简单剖析。
1 可获得性论的理论基点
所谓理论基点,是指一种理论架构的逻辑起点,或者隐藏在理论背后的实质性立场。作者往往据此作出自己的关键论证,从而展开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说来,透视“可获得性论”背后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基点来支撑。
1.1 以“用户中心”与“需求导向”为价值取向
单从“可获得性”这一词语来看,它自然承袭了在市场经济中流行的“以用户为中心”“顾客就是上帝”的基本思想,或者至少是继承了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中“一切围绕读者”的理念;因为毫无疑问,“可获得性”最终是由用户来评价的。换句话说,“可获得性”论这一看似新颖的抽象概念无非是“用户中心”思想在文献信息领域的又一次贯彻。在谈到图书馆领域角色的转变时,可获得性论提出了“信息挖掘”角色说,这无疑是无论社会权力中心还是普通民众都期望图书馆或图书馆员承担的一个角色。由此可以说明可获得性论确实是以“用户中心”与“需求导向”为价值取向的。
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是,图书馆虽然是社会公益性机构,但其经费并非直接来自于其所服务的对象,而似乎更多地取决于上层权力机构。为什么它要必然地采取以用户为中心的立场?也许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一个民主政体下,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民众手中的选票;因而经济上依附于权力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同样要以用户为中心,从提供普遍公益服务中寻求自身存在的价值。因而越是在民主国家,公共图书馆也就越发达。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图书馆与普通民众相对更倾向于为权力中心、教育科研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可能恰恰是因为这部分用户的信息需求比较旺盛的缘故。然而可获得性论主要从“经费决定”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也许更接近实际一些。
1.2 以优势学科的理论体系为参照
《“可获得性”衍义》一文提出,“根据科学哲学的观点,一个学科的确立,关键在于是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科学范式,在于是否已经建立了一个从核心假设—辅助理论—典型例题解答三个层次都逻辑一致的理论结构”。从“可获得性”概念出发,抽象出文献群、知识单元、文献、文献单元、知识单元网络、文献单元网络等基本对象,对其进行了分别讨论。《可获得性论体系结构中的文献单元网络》根据所谓“属性分析”的观点推导图书馆的发展与网络文献趋势,表现出从抽象再到具体的演绎思路。联想到数、理等学科的理论体系,不难发现它在论证思路与方法上是以这些优势学科为理论参照的。
1.3 以倡导社会信息公平为思想旗帜
在理性承认“社会权力中心对图书馆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可获得性论显然更加强调图书馆的公益性特征,认为“图书馆职业信念的归宿在于对人的思想和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平等性,在于对人的平等和自由在社会实践的阐释”,提出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原因之一是“自由平等理念的张扬”、“新一代图书馆职业信念:所有知识为所有人服务”。在谈到互联网络对图书馆形成的挑战及图书馆未来发展时,提出了“将图书馆建成自由知识网络”的奇特想法,并幻想了一个所有人均能通过这个所谓“自由知识网络”自由、平等地获取所需信息的蓝图——“…这事实上形成了壁垒…所有的这些不平等,在自由知识网络建成之后都被减小到了最小的限度”。尽管可获得性论也许对互联网抱了过高的期望,以致忘了人总是对自己的利益抱着更高的期望;尽管实际上对互联网究竟是减少了知识的不平等还是进一步加深了信息鸿沟尚存疑问;但笔者仍然对可获得性论提出这一设想背后的人格与勇气表示钦佩。我们必须承认,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期待,并设想出它的样子,才使得我们身边的世界真的一天一天美好起来。
2 可获得性论的展开结构
2.1 明确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假设前提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可获得性论自觉地以优势学科的理论体系作为参照,力图使图书馆学走出弱势,融入主流。《可获得性论中的图书馆哲学》一文中提出,“每种理论观点一般都有没有明示的假设前提。一种理论总要以另一种理论为基础,作为终点的理论必须要以科学公理、科学事实或统计事实为基础。这样,整个科学大厦才可能比较稳固”。因此,可获得性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前提是“人群中文献信息需求在分布上存在着离散规律,少部分人提出了大部分文献信息需求,大部分人提出了少部分的信息需求”。由于文献信息需求分布的离散性,导致文献信息需求的集中化和文献的聚集,进而导致图书馆的产生。按照这个思路,可获得性论从假设前提出发,依次推演了图书馆产生、存在、发展的社会原因,并给出了对图书馆社会作用的“哲学定位”。
2.2 论证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观察可获得性论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它是从有关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中逐步发展出一整套理论体系的,这是它比较独特的地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这既是问题的起点,又是论证的一个核心。对此的表现是,可获得性论在《“可获得性”衍义》、《奇怪的“信息资源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论争可以休矣?!》《也谈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专指性》、《可获得性论的文献及相关概念》等文章中对同一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述。根据“解释性”与“专指性”两条标准对“要素说”、“规律说”、“图书馆说”、“活动说”、“系统说”、“矛盾说”、“交流说”、“知识说”、“信息资源说”等均进行了批判,认为要么纯粹是“经验性描述而非科学”,要么范围失之过泛,没有专指度。认为“只有知识单元可获得性说既未越出图书馆学研究边界,又没有遗漏图书馆学研究领域,是目前唯一准确概括了图书馆实践领域的观点”。可获得性论提出的“解释性”与“专指性”两个标准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不应绝对化和形式化。
2.3 阐释了图书馆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可获得性论提出“以观点是否具有解释性作为第一个评价标准”,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它着眼于以“可获得性”为中心对图书馆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给予符合理性的解释。《可获得性论体系结构中的文献单元网络》一文从所谓的“文献单元网络发展的动力结构”角度对人脑记忆、目录、私人藏书楼、馆际互借、商业化及网络化等图书馆实践现象进行了逐一回顾。《可获得性论中的图书馆哲学》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环境下图书馆发生社会作用的不同方式进行了阐释;回顾了图书馆职业信念从“保存人类文化成果”、“向所有人开放”、“为所有人服务”、“所有文献为所有人服务”的演变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可获得性”衍义》与《可获得性理论中图书馆领域的角色分配》按照“图书馆员无法担负的角色,转交给图书馆;图书馆也无法担负的角色,转交给图书馆事业来承担”这样统一的逻辑,描述了现实中图书馆实践的三个层次;这是比较新鲜和独特的一个解释,并且与可获得性论吻合得相当好。
2.4 提出了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理论预见
基于对一般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与发展规律的仿效,可获得性论认为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不仅要有自己的核心假设,还提出自己的理论预见;并认为即便预见被证明是错的,也比提不出理论预见要好。可获得性论是这方面的积极实践者——它提出了“将图书馆建成自由知识网络”这样一个未来设想,并基于图书馆的特点,将其描述为“基于正式文献的知识参照网络”、“全面实时反映知识体系的网络”、“开放的网络”和“公益的网络”;认为所谓自由知识网络的建设首先“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图书馆实践领域”,其次“将使图书馆实践领域出现一次角色的重新分配”。同时对于整个网络的蓝图,包括“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什么风格提供”、“是否应该有版权”以及“由谁来维护和组织”等问题也进行了具体的假想。认为未来的图书馆员将朝着“信息挖掘”的角色演变。
2.5 草拟了图书馆职业的价值核心
也许是因为可获得性论的作者来自图书馆工作一线,所以似乎很急于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寻找一个价值和意义。在论述图书馆的社会作用的“哲学定位”时,定位在“人类文明传承和创新的基础设施”,对新一代图书馆职业信念演变提出了“所有知识为所有人服务”的宏伟口号,完全忽略了图书馆目前作为教、科、文附属物的弱势地位。
3 可获得性论的理论优点
3.1 抽象性
“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落脚在一个“性”字上,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定义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非一个具体可指的事物,这一点与多数其他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学说不同。同时对“文献”的本质作为揭露,深入到了“知识单元”的层次。总体来看,可获得性论因其抽象性而初步抛开了表面现象的干扰,显得更加接近客观真理。
3.2 实践性
可获得性论因为来自图书馆工作一线,所以较注重对图书馆实践的理论解释力和指导力。如在图书馆如何保证“可获得性”问题上,提出由三个方面组成:“保证服务对象对文献群的内容框架是知晓的”;“保证文献群的知识单元是可以比较快检索到的”;“保证知识单元的内容对于服务对象是可获得的”。而这三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图书馆实践的主要领域:文献采集、组织、标引、检索、用户咨询等。
3.3 创新性
如果不计较可获得性论从根源上是否是一个绝对创新的理论,那么它至少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并且在其论证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新鲜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如“互联网本身成为文献是其对图书馆影响的根源”的论断,以及图书馆员、图书馆、图书馆事业在角色分配上的“依次转交”说,都是很有创见的说法,并且能启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3.4 自律性
遵循从“核心假设——辅助理论、典型问题解答”的思路,可获得性论模仿数、理等科学的论证方法,从抽象概念到具体实践,从理论到应用依次演绎,因而表现出较好的内在一致性。而它对于本学科中的其他基本理论,则较少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
3.5 体系性
可获得性论从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出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与完整的理论体系。且正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有望成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中又一个理论学派。它关于“核心假设”的理论借鉴了科学哲学思想;而“职业信念”思想则借鉴了管理学中的“核心价值观”思想,这都体现了当代图书馆人积极学习的开放精神。
4 可获得性论的缺陷
4.1 可获得性论是否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观点
“可获得性”是一个新鲜的术语,而且可获得性论论证的思路也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然而可获得性论本身是否就如其所声称的,是一种绝对原创的观点呢?
从前面关于可获得性理论基点的讨论可以看出,可获得性的出发点之一是“用户中心”的视角,起码这一视角在当今社会早就不新鲜了;即便把这一视角拿到图书馆学领域中来,可获得性论也不是第一个,因为在它之前还有阮冈纳赞和他的“图书馆五定律”。其次,尽管可获得性论就其抽象性而言与以实体为对象的“图书馆说”、“系统说”、“活动说”等大相径庭,然而与“矛盾说”仍有诸多相似之处,因为所谓“可获得性”也就是“需要与获取”之间的矛盾,这一点上并无新见。可获得性论曾批评“矛盾说”,说它是哲学方法的简单移植,可操作性太差,那它又如何解释自身?“可获得性”(Procurability)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实质内容上都与“可近性”(Accessibility)如出一辙,而文献可近性的概念似乎在图书馆界也早就有人提出了。因此,与其说可获得性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或理论,不如说可获得性的作者以自己富有个性的独特思考对图书馆学进行了重新审视。
4.2 判定合适的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时存在双重标准
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评价,可获得性论提出了“解释性”、“专指性”两个标准,以“解释性”来否定了“要素说”、“规律说”、“图书馆说”、“活动说”、“系统说”,认为这些理论纯属经验描述,不能算是科学;以“专指性”否定“信息资源说”、“知识组织说”、“知识交流说”、“知识集合说”等,认为它们在研究范围上“越界”。“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定义本身也有越界的嫌疑,但可获得性论者在批评其他观点越界的同时,却竭力为自己开脱。另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可获得性论对“矛盾说”进行了批评,但它本身却隐含地继承了“矛盾说”的抽象性内核。其判断问题的“双重标准”可见一斑。
即使是按照可获得性论提出的“问题追踪法”,它自身的追问也不能算是彻底的。它只刚好追问到对自己有利的位置,就不再追问下去了。换言之,在探索问题本原和抽象性上,它持了一个比较中庸的态度,以便兼顾“解释性”与“专指性”的要求。笔者以为,若再继续追问下去,势必抛开“文献”这个具体的形式,而深入到直接的“知识”、“信息”概念,从而得出类似于“知识交流说”、“信息资源说”、“知识组织说”等的观点。至于可获得性所指责的“越界”问题,这只是一家之言。“越界”本身能不能当作一个绝对的标准?能不能在“越界”的范围定义前简单地加上一个限制定语?这都是有待商榷的。概念抽象上的“越界”,正反映出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学科内在的一致性及现存体制的不合理性、未来重新整合的可能性,不能简单地因为“越界”这个形式化的要求一概加以排斥。
4.3 思维倾向上存在一定局限
尽管可获得性论对“就馆论馆”的理论现象也加以批评,但最终看起来,它自身也没有摆脱“就文献论文献”、“就馆论馆”的倾向,表现出思维上的局限性。例如“图书馆能不能发展——主体性的觉醒”、“图书馆员是直接推动图书馆的力量”,明显忽略了无论图书馆主体性的觉醒,还是图书馆员积极性的发挥,都是为社会需要所决定这一事实。因而这两个断语是有明显问题的,既非深入理性思考的结果,又不符合可获得性的一致性逻辑。在为图书馆寻找“哲学定位”时,不很恰当地定位为“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基础性设施”;提出将图书馆建成为所谓“自由知识网络”;将新一代图书馆职业信念定位为“所有知识为所有人服务”;大有将图书馆当前所服务的主体——教育、科学、文化抛在一边并取而代之之势。如此定位与图书馆的实际可以说相去甚远,有点空头口号的意味。究其根源,思维视野上还没有摆脱“就馆论馆”,因而失去了真实的位置感。
5 如何看待可获得性论
很明显,可获得性论力图在现有理论体系之外,独立发展为一套全新的理论;因其独特性,可以称之为图书馆学的“第N个”理论视角。可获得性论的形成,反映了新形势下图书馆学期待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要求,这也许是可获得性论背后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希望可获得性论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成果,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有关可获得性论的讨论。然而单纯讨论可获得性论的优劣与对错也许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更希望以此为契机,实现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