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军[1]2002年在《辽宁省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沿海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港口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从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其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形态、港口城市形态形成与演变机制,运用“城市空间结构的聚集一扩散”、“增长极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逆城市化与郊区化”、“点轴发展模式”、“孵化器理论”、“生态型城市建设”等理论,探讨了港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理。 运用城市空间吸引范围与断裂点模型,对辽宁省沿海港口城市间空间吸引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河口港兴起的城市一营口、丹东和以海港兴起的城市一大连、葫芦岛为例,在对辽宁省港口城市发展趋势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偏离一份额法分析了种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借鉴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港口城市发展观,提出了“以港口城市规划为基本依据,坚持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论为指导的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现”。
刘峻源[2]2016年在《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港口一直起着连接所在区域与海外各地之间纽带的作用,而“因港而生,由港而兴”的道理,则孕育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并见证了由内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的进程。目前,全球500多个着名城市中,港口城市就占了446个。滨海地区作为全球城市和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因此沿海港口城市已经成为了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因素的变化和介入,使得滨海地区的空间不断面临重组和调整,开展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优化研究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论文通过点-轴系统理论模型和空间测度图形分析方法,采用“现状问题分析—点轴系统空间分析—理论构想与现实因素校核”的思路,对沿海港口城市地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特征、演变规律以及空间优化引导等展开研究,并以天津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从港口区位、港口空间结构演化、港口区域空间关系以及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天津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今后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应加强发展中国家和多地域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加强定量化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引入新因素和新作用机制等,拓展研究方法和视角,对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实现预测发展趋势和空间优化的目的。通过案例剖析,对国内外6个典型港口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律、特征进行系统梳理,提取其中的经验借鉴,总结传统港口城市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天津港口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天津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因水而生,因漕运而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论文通过对天津港口的分阶段动力机制,空间发展演变规律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基于天津当前空间结构发展现状的认知,引入点-轴系统模型方法和分维值、紧凑度、扩展强度等空间测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理想空间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出了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初步的理论构想,并对未来发展的现实因素进行考量,从发展方向、空间发展模式和优化引导策略等叁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孙青林[3]2008年在《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港口城市作为诸多类型的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类型之一,其空间结构体系逐步成为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统筹安排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合理有序发展,利用城市规划的手段切之有效的对其进行设计、管理、引导,发挥城市规划的干预性作用,对港口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沿海产业型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分为叁个层次,即区域性空间结构、外部空间形态、内部空间结构。叁个层次对应的主要研究对象分别是城镇体系结构、空间体系的扩张发展、港城空间关系和内部功能性空间体系,契合了现有城市总体规划所涉及的叁个空间层次,对城市规划学科有较强的针对性。首先按照城市空间结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趋势的逻辑顺序逐步深入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然后归纳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并结合实际国内外实际案例,提出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的一般性演变规律。最后以渤海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为实例,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预测了其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和轨迹,并在叁个空间层次上印证了前文的理论研究,增强了论文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归纳了城市空间结构和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归纳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的框架、基本原则、规划方法。
姜丽丽[4]2011年在《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城市空间组织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骨架,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核心。在海洋时代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位于海陆交界之处的港口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发展优势,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城市发展的区域化和区域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港口城市逐渐走向联合与协作,整合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区域”发展的时代趋势。论文以辽宁省港口城市为对象,综合运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规划学等学科与方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遵循“格局→过程→调控”的逻辑,在一般城市与区域关系、港口城市与腹地关系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辽宁省港口城市的空间格局及运行状态,从港口及城市演进视角研究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并针对发展中表现出的不整合态,提出整合发展的对策。论文共分为五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在系统分析与总结国内外港口城市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理论上针对城市地理学理论体系完善需求,实践上针对港口城市的发展特点与时代趋势,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案。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准备部分。对港口城市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对核心基础理论作以梳理与总结,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之上,从港口与城市关系、一般意义上的城市与区域关系、港口城市与腹地关系叁方面构建对辽宁省港口城市实证研究理论指导框架。第叁章是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现状分析部分。研究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港口城市地带内部空间格局方面,从城镇体系视角评价分析辽宁省港口城市的空间结构、规模分布、职能结构、城市化水平、区域中心性构成等;二是港口城市区域功能空间格局方面,将港口城市置于区域背景之中,考察对腹地的区域作用层次结构、区域作用强度、区域作用方向等方面。第四章是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过程分析部分。在对关键要素——“港口”和核心主体——“港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港口城市之间竞合的动因、机理、模式及条件,从城市竞合角度探讨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判断其发展的过程、结果、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第五章是辽宁省港口城市整合发展的调控部分。针对辽宁省港口城市现状空间格局与形成过程特征,剖析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国内外港口城市及城市群体地域发展经验的借鉴与发展趋势的把控,指出辽宁省港口城市未来整合并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调控对策。
许言庆[5]2016年在《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航运网络化和船舶大型化背景下,现代港口呈现出多功能化、系统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因素也更为复杂。欧美国家一些港口发展历程表明,沿海港口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离不开内陆经济腹地的支持,腹地的范围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活力等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港口与腹地之间是一个复杂地理空间系统,涉及到多个部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港口内部各种条件,也有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对各种因素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是港口腹地空间范围测度的前提。为更好地体现港口与…….复杂空间关系,突出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可行性,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性,本研究结合因子分析法,运用拓展的哈夫概率模型(Huff‘s Model),从运输时间距离、港口内部条件与能力、外部城市支持、外贸背景、竞争港口等多层影响因素,来考察沿海20个港口,2001年,2006年,2010年和2014年的腹地空间变化情况。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分析我国港口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对经济地理和港口经济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包括港口区位理论、港口体系、腹地空间关系、港口物流效率与贸易、港口竞争与合作等,对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综述。探讨港口-腹地空间关系主要内容,分析在腹地划分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为分析港口腹地空间演变做好理论和方法准备。(2)探讨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结合相关理论对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港口与城市之间基本关系进行梳理,分析腹地对外经济开放与港口物流之间的关系。并以宁波-舟山港为对象,分别进行港口与城市,港口物流与直接腹地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港口和腹地之间是多维的复杂关系,受港口城市、对外开放政策、地理区位与交通运输多种因素的影响。港口与城市关系密切,相互作用。对外开放政策对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影响明显,沿海港口腹地竞争的地理范围也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拓展呈现出由东到西,由点及面的梯度特征。(3)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港口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在研究港口综合实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港口市场竞争结构和态势,确定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20个港口的城市支持度和外贸背景因素进行评价,并把分析结果作为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外部因素,对沿海20港口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得到综合规模、码头效率(码头设施)、外贸与外部物流条件等公因子。比较4年情况,发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港口因子贡献有较大差异,影响港口综合实力得分。根据得分结果,沿海20个港口可以分成4个层次与类型。(4)沿海港口的腹地空间演变实证研究。首先确定港口腹地的划分方法、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并结合前文港口综合实力研究结果,分析沿海港口的腹地在不同外贸背景下的演变,包括入世前的腹地、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腹地、金融危机恢复后的腹地、“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腹地等。结果表明,伴随着外贸环境的变化,港口的综合实力也发生变化,港口的腹地空间因此而变,并呈现出港口类型差异和地域布局差异等特征。影响港口-腹地空间变化的因素很多,港口地理区位因素、港口与城市综合规模、外贸背景、港口基础设施与效率等影响明显。(5)依据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与研究的不足,对港口腹地研究进行展望。中国对外贸易进入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经济转型引发的工业货流供需规模也趋平稳。长期看,港口货流需求规模不会有大幅度爆发式提升,所以沿海港口对有限的货源竞争必然越发激烈。沿海港口要探索竞争合作的新模式。在一体化背景下,航运公司战略与选择、多式联运承运人运营网络、码头运营商全球整合策略等方面将成为港口竞争的新焦点,也是港口腹地空间关系研究的新方向。
董晓菲[6]2011年在《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港口-腹地系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核心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区域经济重心北移的背景下,其内部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区域功能发生相应的转变。为探究港口-腹地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本文以空间作用为切入点,在研究国内、外港口与腹地关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综合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港口-腹地系统演变的基础条件、演变过程及规律、作用模式及机理。得出:(1)影响港口-腹地系统空间作用的基础条件归纳为自然资源与区位条件、经济与政策条件、腹地经济一体化水平、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和临近港口的竞争能力。(2)港口-腹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为:港口由分散向集中过渡;港口城市由依托港口转为与港口剥离;交通经济带在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相互消长。(3)总结出空间一般作用的四种模式,包括塔夫模式、圈层扩散模式、“点-轴”模式以及港口-腹地生命周期模式。(4)以港口-腹地为巨系统的内部空间作用的机理为:港口对经济要素的吸引力、交通干线对经济要素的“汇水”作用、腹地外向型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政策的绝对导向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以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作为实证,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调研单位提供的数据,运用Mapinfo空间数据分析、相关分析、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指数平滑、灰色预测、灰色关联度等定量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政策及规划材料,按照“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思路,阐述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的空间作用,进而总结联动发展的机理。(1)在分析演化进程中得出大连港空间向北部呈“波型”扩张;连接港口与腹地的哈大交通经济带内经济差异总体收缩而南北拉大,大连与沈阳的中心地位交替上升;腹地城镇体系以哈大交通经济带内整体水平较高,经济空间结构以辽宁中部为重心,省际经济空间断层逐步缩小。从港口与腹地关联特性上观察发现与大连港关系密切区域集中在哈大线上并呈圈层放射状分布。(2)在分析格局时总结目前出现的空间问题,包括大连港空间发展受阻、大连港-大连市空间矛盾、哈大交通经济带空间剥夺、东北腹地空间失衡、区域行政割裂等问题,并预测大连港及临港产业的空间轨迹、港口群竞合趋势及腹地空间发展方向。(3)得出大连港-东北腹地区域联动的目标、影响因素及机理,分别为大连港对东北腹地经济要素的吸附联动、哈大交通经济带对经济地域运动基本要素的“汇水”联动、腹地外向型经济将港口推向海外、区域规划及政策联动大连港与腹地的发展。最后,为大连港-东北腹地的进一步协同、有序发展,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姜晓丽[7]2013年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管治研究》文中指出海岸带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未来人口集聚和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区,协调好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随着辽宁海岸带地区作为整体开发区域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其经济和社会必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沿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将承受更大的压力,管理方式合适与否必将成为影响本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论文针对这一现实需求,将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利用等迫切需要加强区域管治的重点领域入手,分析上述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管治对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管治的相关问题,如管治体系的构建、管治模式的选择、区域管治政策的制定以及管治执行的保障机制等。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岸带、海岸带综合管理与空间管治的内涵,系统总结了包括城市与区域管治、产业发展、港口腹地、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内的沿海空间管治重点领域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开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管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管治的核心问题。2.论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历程,深入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3.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和演化的基础上,利用区位商、洛伦茨曲线与空间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区域产业分工的机理和管治对策。另外,根据各城市各产业竞争优势度指数调整产业园区定位,对重点产业进行优化布局。4.结合港口规模与港城支持度构建港口影响力指标体系,运用Huff模型计算辽宁沿海6个港口对腹地城市影响势能值,对1995~2009年辽宁沿海港口腹地空间演变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影响沿海港口腹地演变的驱动要素进行定性分析。在深入分析各港口腹地经济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探讨港口群分工与协调机制。5.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水土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探讨制约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治对策。6.在借鉴相关管治研究的基础上,优化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管治体系、管治模式、管治手段,并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管治的重点领域完善区域管治政策和管治保障机制。
孙智宇[8]2007年在《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作为一个新兴的、众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海洋经济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环境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基础科学及其内部分支学科的理论知识,目前,关于海洋经济的研究还未形成自身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脉络,研究尚处于形成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20多年来海洋经济研究脉络的梳理,试图勾勒出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变化轨迹,为确定海洋经济研究的正确方向提供依据,以此来填补我国海洋经济学科研究的理论空白。本文收集到1390多篇论文,250多部着作、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集、工具书等文献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整理之后进行判断,本文将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粗略地划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90);第二阶段,初步形成阶段(1991-2000);第叁阶段,逐步完善阶段(2001-至今)。再将各阶段的资料按研究成果的形式和研究领域(范围和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大致上是从海洋经济理论研究、海洋产业研究、海洋区域经济研究、海洋开发战略和管理问题研究、海洋环境问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继而分析出各阶段的主要研究特点、研究重点领域和内容、主要研究人员、研究的缺陷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叁个阶段的情况进行整体的分析,从而理清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最后,对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虽然有几位专家学者曾对海洋经济研究与发展展望进行了探讨,但基本上没有以全面而系统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本文尝试对20多年来海洋经济研究取得的各种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是本学科中第一篇以文献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本项研究工作是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的。
乌尚伦[9]2014年在《营口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营口,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中国的城市发展是在内陆城市首先发展的基础上而开始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辽宁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该地区的城市在历史早期发展缓慢,到了晚清政府软弱统治时期,在国外列强的肆意掠夺下,以营口为代表的辽宁港口城市开始经历殖民地发展历程,营口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并发展,在此后的日据与国民党统治时期,营口城市空间结构开始演化;营口在建国后迎来了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并在鲅鱼圈建港、辽中城市群、辽宁沿海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事件的作用下,营口的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发生演变。这些演变是在众多因素影响下而形成的,认识和分析营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对于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推升的营口快速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巨大变化,以及《南京条约》五大口岸之一的营口城市在近代中国的重要代表性。确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时整理营口城市建设的史料填补城市史论研究的空白,总结营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为历史遗产保护奠定基础,以历史视角探讨营口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及其现今影响。结合国内外对城市史的相关研究,进一步确定研究的对象与范畴,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并制定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框架。将营口置于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背景下,并结合营口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研究历史时期的划分,大致分为初创形成期、主城充实期、外延扩张期、广域群落期四个时期。从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现象、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相关理论及规律与趋势入手,以营口作为实证,探讨其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并试图提出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李学忠[10]2011年在《开埠通商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九江地处长江中游,传统之南北陆路商道与长江水道在此处交汇。它“北阻长江,南屏庐阜,上控武汉,下扼皖吴,截天堑之中流,据湓浦为门户。”其水道,“据金陵上游,襟带川陕湖滇闽广,为东南要冲。”其陆道,“据叁江之口,当四达之冲,自北而南,驰驿奔轺者殆无虚日。”地理、经济、军事战略位置均十分重要。正是这种优越的水陆交通便利条件,使得九江自古以来便成为全国一个重要的港口贸易商埠,是历史上着名的叁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传统社会,九江城市空间布局主要集中于城内官府衙门附近的商业街道。经过钞关时期和海关时期的发展和演变,九江城市空间得以迅速拓展,1925年城墙被拆除,城市空间向城外拓展,城市商业市场呈现一派繁华景象,成为长江流域名副其实的“车盖楼船应接不暇”的着名商业码头。九江城市商业功能区也由传统社会单一的城内府前大街为中心的商业空间布局,逐步发展成以沿长江港口商贸功能区、沿龙开河商业功能区、大中路核心商业功能区为主体的商业空间布局。九江开埠通商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开埠给这座古老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外面的“洋货”的输入和内地的“土货”的输出,重要的是九江通过开埠通商,打开了长期封闭堵塞的大门,使九江乃至整个江西通过九江港口这一中介角色卷入了世界。开埠给九江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对整个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直到今天,九江老城区空间架构布局基本上都是延续着开埠时期的规划轮廓而发展的。全文共分四章展开论述:导言部分介绍了与文章相关的学术史回顾以及论文的框架和构思等。第一章介绍了九江城市形成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背景以及城市发展的历程。第二章通过对传统社会九江城市空间布局之研究,重点突出九江在这一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传统特征,即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其次本章还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传统社会九江钞关的设立和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第叁章介绍了开埠后的九江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以城市商业功能区为中心,重点研究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商业市场的空间布局以及工业分布。本章研究旨九江开埠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影响,为实证案例研究。最后是结语部分,通过前叁章节的实证研究得出本文结论,即开埠对近代九江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近代九江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理。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规律探讨[D]. 张小军. 辽宁师范大学. 2002
[2]. 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D]. 刘峻源. 天津大学. 2016
[3]. 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 孙青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4]. 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 姜丽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 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D]. 许言庆. 浙江工业大学. 2016
[6].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D]. 董晓菲.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7]. 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管治研究[D]. 姜晓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
[8].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 孙智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9]. 营口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乌尚伦. 沈阳建筑大学. 2014
[10]. 开埠通商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D]. 李学忠. 江西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