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7-0033-03
罗默(John E.Roemer,1945—)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1982年出版的《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一书被公认是柯享以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罗默运用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和博弈理论,借助于分析哲学的方法,把马克思的古典剥削理论放在更一般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从而提出了“一般剥削理论”,创制了“社会必要剥削”和“社会主义剥削”等新概念。“罗默提出的一般剥削理论既是对马克思经典剥削理论的一个挑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个问题做出的新的思考。”① 本文将在概述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简要的评析。
一、罗默提出“一般剥削理论”的背景
罗默之所以提出“一般剥削理论”,是因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现了危机,无法解释和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现象和政治行为,正如他在《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这部著作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正是下面的问题促使我做出这样的研究,即马克思主义如何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明显的阶级现象和政治行为?这个问题被许多人提出来了,但对我来说,它从60年代后期就已经成了一个问题,而1979年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更加激起了我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② 在罗默看来,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政治行为中,“民主的匮乏”不能说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至少也以十分严重的方式存在着。他还认为,运用传统的马克思理论也无法解释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因为中国和越南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受共产党的领导,也走过类似的道路,但它们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运用过去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理论是无法加以解释的。此外,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领域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苏联的工业化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印度比较起来,也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存在的问题,如“低效率”问题、“物资刺激”问题等也是比较突出的。在他看来,正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为了克服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危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进行了各种批评和辩护,但仍无助于马克思主义脱离危机。在罗默看来,解答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从危机中走出来,归根到底应该使用经济术语,“也就是说,在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时,始源性的术语应该是经济术语。”③ 因为政治现象是经济现象的必然结果。只有把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博弈理论和分析哲学的方法结合成一个新的独特的视角,尤其是偏重于从基础性的经济理论,即剥削和阶级的理论上来重新探讨和解释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种种现象,才能真正地克服马克思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危机,使之找到新的出路。
另外,罗默提出“一般剥削理论”,也是为了试图超越马克思的剥削理论。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即剥削就是对被剥削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夺。在马克思看来,这样的剥削之所以可能,正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为前提的,如果生产资料被国有化了,处在无产阶级的控制之下,那么剥削也就变得不可能了。而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已经被取消了。换言之,资本主义的剥削前提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经典的剥削理论来思考问题,那么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剥削现象就已经消失了。假如人们引申出这样的结论的话,他们又如何理解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行为,如何理解这些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呢?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政治、社会生活的不平等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导致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仍然存在着经济上的剥削现象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不能像马克思一样,仅仅把剥削理解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独有的现象,而应该以更一般的方式来理解剥削理论,提出一个一般的剥削理论,使之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也包括当代社会主义在内。
二、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的内容
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是一个博弈论定义,在这个定义中,财产关系,而不是劳动价值理论是核心的概念。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前提的,事实上,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的劳动过程和价值转移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剩余价值起源的。在罗默看来,马克思对剥削概念涵义的理解还是狭隘的,在方法论上也是朴素的,而他则引入博弈理论,特别是这一理论的选择原则,撇开劳动价值理论和具体的劳动,仅从财产关系角度来建立自己的一般剥削理论。罗默写道:“当人们说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某种境况下被剥削时,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剥削这个概念必须具备如下这些条件,即当且仅当下面这些条件存在时,一个群体在一个较大的团体N中才是受剥削的:(1)假定存在着这样一种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中,S总是比现在的状态更好。(2)在这样的选择中,群体S′作为N减去S后的剩余物,即作为S的补充物,总是比现在的状况更坏。(3)S′在与S的关系中占据优势。”④
在罗默看来,在一个由经济体中的当事人组成的各种群体参与的博弈中,如果一个群体S带着人均社会资产退出该经济体后能使其成员过得更好,那么S在该经济体中就是受剥削的。相反,在该经济体中与S群体相对应的群体S′如果退出的话,状况将比目前恶化,那么群体S′在该经济体中就是剥削者。如果一种经济体中的任何群体都无法找到条件上可行的其他选择以改善其成员的状况,那么在这种经济体中就没有群体受剥削。
关于如何看待剥削,罗默并不主张对一切剥削形式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他在阐述“一般剥削理论”的时候,提出了“社会必要剥削”这个新概念。罗默说,从实证的角度上看,剥削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手段,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剥削与激励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消灭剥削的同时也可能就消灭了某种生产要素中的激励要素和生产活动。如果一个群体在退出经济体后不能维持激励技术革新和发展劳动生产的结构,因而使该群体处于比在原经济体中更坏的地步,那么这种剥削就叫“社会必要剥削”,早期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当代社会主义制度下由劳动技能差别产生的剥削就是这种社会必要剥削。社会必要剥削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不同的类型。如果生产者群体退出后情况会立即变得更坏,称为静态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剥削。如果生产者群体退出后起初有所改善,但随之又变坏了,则称为动态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剥削。
罗默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剥削理论的抽象的讨论中,他运用这种一般剥削理论对各种具体剥削形式进行了分析。
封建剥削。在封建社会的经济博弈中,如果佃农从封建的财产关系中撤离出来,其处境比目前更好的话,那么他们就是以封建的方式受到了剥削。与此相应的是,当地主因为上面提到的佃农的撤离的选择而受到损害的话,他们也就是封建剥削关系中的剥削者。
资本主义剥削。如果一个群体带着社会人均可转让生产资料退出资本主义关系下的经济体,该群体的经济状况就会变得更好,那么就说明该群体受到资本主义剥削,反之,就是剥削者。罗默认为,根据财产关系的博弈方法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解释比马克思根据剩余价值来确定剥削定义更为优越。因为一方面,在人们谈论剥削时,财产关系概念能更清楚地揭示其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观点去反驳那些为资本主义辩护的企图。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封建剥削,但它并不能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资本主义剥削形式。
社会主义剥削。消灭资本主义剥削之后,由于个人还占有不同的不可转让的财产(即技能),不平等依然存在,那么由此引发的剥削就是社会主义剥削。具体地说,在可转让资产被平均分配之后,如果一个群体带走其人均社会不可转让财产(即技能)退出而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它就受到社会主义剥削。另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其分配原则往往是根据社会地位的高低给予不同的报酬,这也决定着他们在社会主义财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罗默把这种剥削叫做地位剥削。在罗默的语境中,“社会主义剥削”专指由“技能上”的差异引起的剥削现象,而他把地位剥削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另一种剥削形式。罗默还强调,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中,不仅存在着社会主义剥削,而且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剥削,因为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经营方式都得到了鼓励,所以他把这种剥削形式称为“社会必要剥削”。
三、对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的评析
罗默提出的“一般剥削理论”,既是对马克思经典剥削理论的一个挑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个问题作出的新思考。该理论提出以后,在西方理论界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广泛的争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剥削理论成为西方左翼乃至自由主义主流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⑤ 由此也可以看出它的影响之大。特别是罗默提出的“社会必要剥削”、“社会主义剥削”等新概念,对于我们分析今天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但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既有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视,也存在许多问题。
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即工人出卖劳动力是自愿的,而非强迫的,工人出卖劳动力是为了功利的最大化。我们认为这个假设前提是有问题的,因为工人出卖劳动力是被迫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因此为了生存,工人只能被迫出卖劳动力,此外别无选择。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失业大军的存在,过量的劳动力供给使工人不得不努力工作,这无疑又增加了强迫的程度。有人说“现在人们或许可以不必工作而靠福利或赈济过活(尽管在最低限度上)。这表明,没有人被强迫去工作。那些工作的人,之所以去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过一种比救济所能提供的更高标准的生活。如果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为了避免饥饿,那么这就是一种可以来证明的自由选择。”⑥ 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劳动力价值有一个道德上的因素,这个因素代表如何看待生活标准的主要态度。人们的生活标准是逐步提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现在却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况且福利和救济(一般情况有意地)总是以低于正常生活的标准设定。所以,工人还是被迫为争取正常生活而工作,尽管这种被迫比马克思本人所处的时代以及更久远的时代表现得要温和得多。也有一些人认为,工人也可以靠机遇和经过努力,摆脱无产阶级的地位,而不必靠出卖劳动力而生活,例如与无产阶级地位相同的美国的外来移民,刚到美国时身无分文,但通过努力、技能和运气,最后攀上了统治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地位。对此,我们认为,从个体无产者来说,大多数人面前都有机遇可以摆脱无产者的地位(比如,成为小资产阶级),因而不是被迫出卖劳动力,但就无产阶级整体而言,则是一个不自由的阶级。“虽然大多数无产者可以自由地脱离无产阶级,而实际上,即使每一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无产阶级就整体而言也是不自由的,是一个被囚禁的阶级。”⑦ 另外,即使从个体无产者来看,虽然存在着摆脱无产者地位的可能性,但由于可能性太小,或者风险太大,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生活,工人还是被迫出卖其劳动力。
罗默撇开劳动价值论,撇开具体的生产过程,仅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来分析剥削,认为不需要劳动力市场,不需要劳动力的交换,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就会产生剥削,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只是剥削赖以产生的前提,它为剥削的产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剩余产品,资本家才能利用他占有的生产资料,强制地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剥削才从一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剥削才能真正发生,剥削最终还是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如果没有工人的劳动,仅靠生产资料是不能带来增殖的。因为投入到生产中的原材料只是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不会增殖,只有劳动力这个特殊的商品,才能在使用中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多的价值。在其他社会形态中也是如此。由于把剥削等同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因此罗默在1985年以后的一系列文章中公开宣布剥削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是一个多余的和乏味的概念,我们没有理由再去关心剥削理论。在罗默看来,对劳动的剥削不是说明资本主义利润和资本积累的基础,谈论剥削不如直接阐述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因为观察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可能要比算剥削账更容易,说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较之说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引起不平等这种陈述没有增加什么信息。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可思议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罗默剥削理论的片面性。
剥削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只是从马克思剥削理论中生产资料不平等占有这一方面出发,通过细密分析,运用博弈理论片面扩大而成,并没有反映马克思剥削理论的全部意义,只是部分地反映了马克思剥削理论的原意。罗默的剥削理论与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在方法论上和在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从方法论上看,“罗默对剥削的理解采用的是个人主义方法论。依据这个观点,集体的存在或活动就可以简化为单个人的行动。相反,马克思的剥削观点则植根于社会阶级(资本家与工人)的理论中,而且集体的活动如阶级,不是完全能归结为个体的行为的。”⑧ 再从内容上看,马克思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剥削称为主要剥削,而把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外,没有生产利用资源的获利,即纯粹的分配现象,称为次要剥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资本家参与主要剥削,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纯粹以财产所有制为基础进行次要剥削。而在以上这个重大问题上,罗默与马克思的思想完全相反,他把主要剥削当成次要的,把次要剥削当成主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罗默的剥削理论存在着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严重误视,他仅从分配领域考察剥削,撇开生产过程,也就不能把握剥削的真正来源,揭示剥削的秘密。
注释:
①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9页。
②③④John E.Roemer,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p.vii,p.5-6,p.194-195.
⑤鲁克俭:《当代西方剥削理论评析》,《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8期。
⑥⑧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来金、杨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269页。
⑦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罗默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