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营造环境,环境塑造孩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父母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家庭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加作用等构成家庭环境的主要因素,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建构。
家庭环境——孩子健康人格的摇篮
诺尔蒂曾用极为精练的语言,写过一篇哲理隽永的小诗,揭示了孩子人格的成长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寻找关爱。
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日本学者诧摩武俊等许多专家都就这个问题作过研究,结论是趋同的。为孩子人格健康地成长营造一个温暖的、和谐的和民主的家庭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人人都期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自信、自爱正直和宽厚的人,但是,营造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孩子的这些品质呢?
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条长河,家庭好比是航行在这条长河中的一叶扁舟,小舟有时会逆流顶风,有时会遭遇暗礁险滩。孩子随同父母漂浮在这条长河中,借着父母之舟遮风避雨。一家人可以在和煦温暖的阳光下泛舟于绿水青波之上,其乐融融,也可以在恶风浊浪中逆水行舟,经受不测风云。小舟之外的情境,人往往难以把握,小舟自身的情境,全仗自己营造。父母两人同心携手,掌好舵,摇好桨,即使在惊涛骇建中亦能维系小舟的平衡,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温馨;父母两人离心离德,互不相容,即使在风平浪静中也会覆舟,使孩子遭受灭顶之灾。小舟可以成为孩子人格健康成长的摇篮,孕育出种种我们所期望的人格品质;也可以成为葬送孩子人格的棺木,滋生出种种我们所不愿得到的东西。
不拘一格地营造家庭环境
没有任何一个教育专家能够制订出一套营造孩子人格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的标准。人格是多种因素、多个层面的组合,形形色色,构成了大千世界的绚烂多彩,因此,造就孩子人格的家庭环境也必然是不枸一格的。
美国当今走红的电视娱乐节目巨星比尔·考斯比在电视系列节目中表现出来的高雅的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向电视观众展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家庭生活画卷。他的出色工作使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收视率跃为首位,4次蝉联最受欢迎的电视喜剧节目。考斯比认为, 他的成功是与他童年的家庭环境不可分割的。
童年时,考斯比的家庭并不优裕,但是,这个普普通通的黑人家庭却充满了欢乐和幽默,从来没有对生活屈服过。考斯比的母亲常给他和弟弟朗读马克·吐温、斯威夫特、格林兄弟的文学作品,讲解《圣经》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母亲的幽默也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儿子。考斯比饶有趣味地回忆了他母亲对他说过的话:“有一天,她对我说,假如我在吃葡萄时把籽也一起吞下肚去,那么葡萄藤就会从我耳朵里长出来,邻居们就会在藤上晒衣服。”考斯比的外祖父也喜欢给他讲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他在欢笑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做人的道理。这样一种家庭环境,造就了考斯比这样一个成功的人。
英国哲学家罗素出身于显贵家庭,他4岁时就失去了父母, 于是住进了祖父母居住的潘布罗克府第。这座府第是英国女王赏赐给两次出任首相的约翰·罗素爵士的,占地11英亩,一年四季被绿树和鲜花簇拥。在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熏陶下,罗素从小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幻想,造就了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养成了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激发了他对历史和人类现实世界的兴趣和关注。罗素6岁那年,祖父去世了,祖父的图书馆成了罗素的书房, 他在那里浏览了各种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学、历史、哲学、数学等各种知识。罗素孩提时期的家庭环境对造就罗素这样一位当代英国最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难怪有人将其童年时代的周围世界称作为“哲学家的摇篮”。
孟母三迁与家庭生态环境的创设
“孟母三迁”的故事脍炙人口,在中国广为流传。相传孟轲3 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最初,他们居住在坟场附近,受此影响,小孟轲经常与同伴一起玩抬棺、挖坑、埋尸、哭泣和祭奠死人的游戏,孟母认定这个环境不利于孟轲成长,马上搬了家。孟家迁到了一个集市附近,不料孟轲也受到了不良影响,常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做买卖的游戏,相互炫耀货物,讨价还价,孟母一怒之下,又一次搬了家。第三次,孟母把家迁到了学堂附近,每天,小孟轲看到和接触到的都是讲礼貌、懂规矩的人,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受此影响,他与孩子们玩的都是一些演习礼节、研读学问的游戏。孟母见此才满意,决定定居下来。
家庭,不是一个单一的、与世隔绝的环境,它与其他各种环境(如托幼机构、学校、社区、街市、娱乐场所、传播媒介等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环境又都根植于更大的环境(如社会、亚文化或文化等),受它们的制约和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时,不能不去考察家庭以外各级各类环境,这些环境会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通过家庭影响孩子。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周围环境对孩子人格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家庭环境创设的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所谓家庭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模糊。
这是因为电视、多媒体、书刊等传播的各种信息早已穿进了家庭的钢筋水泥。它们良莠并存,鱼龙混杂,既给孩子带来了正面教育,也给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社会人群产生各种心态。随着孩子在家庭中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各种观念和心态也会给孩子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将家庭环境的创设放置于整个生态环境中去考虑,否则便是一种失策。
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这是近些年以来对人的发展理论的一个创举。这种理论把人格成长与发展放在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中加以考察,认定人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人参与环境中的活动,形成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特征,并积极利用和改变环境。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为孩子人格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使家庭教育在含义、实质、内容和形式上变得更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