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论文_赵梁,苏改变

农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论文_赵梁,苏改变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辉县市供电公司 河南新乡 453600)

摘要:农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用电处理自动化,它主要是对用电正常情况和事故情况下的一种监测、保护、控制的现代化系统。整个农配网系统主要采用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专业的相关知识开发而成的一款现代化用电管理系统。文章拟在研究整个农配网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方法,整个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的研究。

关键词:农配网;自动化;经济运行;安全

1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我们对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认识越来越深,对智能自动化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布,国家电力也在不断的改革,为了贯彻当前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国家对我国的电力设施进行了改造,在我国农村深入发展农配网科学技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发展方向,在农村实现农配网的建设,达到农配网系统的自动化,为高质量的提供电力资料作出贡献。现如今,在我国农配网在全国的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而这些将为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实现用电服务。然而农配网的用电量却只是占全国用电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可见农配网产生的价值是相当可观。

2农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分类与配置方法

2.1大型专变用户变压配置原理

在对大型专变用户配置终端的时候要采用专变的采集终端———基于负荷管理功能。此终端通过对电表之间的实时监控抄表,以此对现场计量装置的状态进行监控,并且获取在储电表的所有数据和信息。用户在实际控制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开关进行直接控制,这样来实现电量控制和负荷的控制功能。在整个控制过程中采用远程信息控制,通过主站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讯,进行数据的接收来进行系统主站的集中管理,通过向主站传送现场采集信息,并且提供相应的本地服务。

2.2对中、小型专变用户的配置探讨

在中、小型专变用户可以用专变采集终端,主要是实现对电表的主要信息的收集,包括对计量工况和现场信息的采集,通过用户的开关进行直接的监控,在此过程中采用预付费进行控制管理,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对现场工地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通过系统与主站建立直接的通讯,接收和执行系统主站的集中管理。其中采用的光纤网络有 GPRS 和 3G 网络。

2.3对于低压单、三相工业用户的配置讨论

对于低压、单三相工业的变电器都要纳入抄表的范围,以整个公用变电台区作为采集的基本单位,使用多功能的终端将该配电台区的全部居民电表信息记录。使用本地的抄表通讯,集中采集每个电表的计量数据以及该配电台的总电能信息,对所有采集的信息进行系统上传,然后由主站给出管理的指令,以此来结束用户计量电表的综合管理。他们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专用光纤和无线网络进行传递。这之间运用到的直接抄表采集数据的网络有两种组网模式,主要是集中器和载波表组网模式,这类就是集中器和载波表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交换。另外一种就是集中器跟采集器与 RS-485表的组网模式,他们之间组成 2 级采集系统,他们之间进行多个采集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2.4各个居民用户和公配变

这个功能主要是实现整个电表远程抄表和预付费的控制管理功能,在整个过程中实现配电变台的总表考核以及远程抄表功能,对全部的配电变台进行信息的采集。

3充分应用系统功能提升供用电安全

以安全管理、用电管理为基础,充分应用自动化系统功能提升供用电安全,为社会为企业创造出最大效益,是增强系统本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增强漏电保护器的功能,提升用电安全防护

常规漏电保护器自动跳闸定值应按线路末端人体触电的最小短路电流整定,且跳闸后需人工合闸送电,由于农配网运行环境的复杂性,漏电保护器在非人身触电的情况下跳闸频繁,严重干扰了用户的正常用电;特别是恶劣天气时,大量的漏电保护器跳闸致使农村供电所服务人员疲于奔走各现场合闸送电,但仍无法保障用户的基本需求。这些问题的产生,造成了大量的漏电保护器投运不久后就被退出运行,关键时刻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应用农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台区智能终端设备电流采集和保护功能,配用电动开关可实现并提升漏电保护器的功能,较大程度地缓解安全用电与可靠供电这一矛盾,通过电流采集,可监测到各台区正常供电时漏电流(即零序电流)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加上线路末端人体触电的最小短路电流值,既可以解决漏电保护器正常供电频繁跳闸的问题,又能在发生人员误触电时可靠动作切除电源;同时还可根据人员安全脱离导电体时间(一般取10秒),设置自动重合送电时间;应用农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台区智能终端设备远方遥控功能,还可以在恶劣天气时或确认现场危险已解除的情况下进行远方合闸送电,定期对漏电保护开关进行传动试验,并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对应调整漏电保护电流值,确保漏电保护开关在线投入,灵敏可靠,在确保安全供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

3.2促进有序用电,提升配电变压器安全供电能力

农配网台区负荷分散且变化大、负荷高峰时段集中,形成配电变压器轻载时间长,重载、过载现象也频繁,严重时还造成配电变电压器烧损的问题。应用农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台区智能终端设备重载、过载短信告警功能和台区智能终端设备对用户电能计量表计的管控功能,在配电变压器重载、过载时及时通知台区用电管理人员及对用电影响较大的用户,通过避峰、错峰,促进有序用电秩序的建立,提升配电变压器安全供电能力。

4农配网系统经济运行策略的具体探讨

4.1节约资源实行统一配电、用电平台的管理

在整个农配网系统中建立比较合适的分布式多层次架构,我们应该以配电、用电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的基本业务需求作为基准,充分利用目前拥有的资源,实行统一配电、用电管理,来满足对业务的需求增长。

4.2选择合理部署模式、提高运营质量来降低投资成本

在配电过程中选择配电模式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实现供电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可以降低投资的成本。配电中遵循配电、用电用系统的部署模式,实现将低压区配电与综合管理系统的主站分配和部署统一起来,这样对整个农配网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非常有利。在部署过程中我们采用集中部署,这样我们可以比较低成本的投资,但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维护。

4.3在使用产品中运用竞争的手段,获取高质量的产品

整个用电产品的使用我们要加强系统接口的设计和管理,做到整个系统内各大元件、通讯信道以及现场终端进行无忧退出。对于远程网络终端控制的产品选择,要选择合适的产品,以此来减少在现场的工作量,对远程控制配置器进行升级,改变通信参数和修正现场通讯终端。

4.4控制通讯费用,加强流量监管

通过计费流量的最高限制选择信号传输频率和信号的传输数量,通过就地保护以及远方控制,再集中分析的基本原则,设置合理的通讯参数。在整个系统中采用链路监测机制,检测各个平台的与智能终端的连接状态,这之间我们使用建立通信费用的监控、预警与安全评估机制,对发生的通讯异常的现象,要杜绝终端费用的超标发生。

5结束语

农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从根本上服务于人民,它对农网的配电和用电管理等各项业务加以管理,使整个的用电系统更加的方便,简洁。本文通过对整个农配网的自动化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相关研究,对整个农配网的整体功能和原理的介绍,并且为如何安全的运行经济的农配网总结出了相关的措施和方案,为整个电力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蒋彦龙.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科技风,2012(16).

[2]刘春艳周多思.农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22).

论文作者:赵梁,苏改变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农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论文_赵梁,苏改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