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贫困与反贫困形势分析_贫困人口论文

甘肃省贫困与反贫困形势分析_贫困人口论文

甘肃贫困与反贫困态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甘肃论文,态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S-01

一、甘肃的贫困问题

(一)甘肃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

1.引起甘肃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首先,严酷的生存条件是导致贫困最直接的原因。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及少数民族地区是甘肃省集中连片的特困区。他们散布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也是暴雨、山洪、泥石流、旱涝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例如:中部干旱地区的干旱频率达40%以上,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经常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0%-40%。另外绝大多数贫困县远离主要的经济中心和发达地带,远离交通干线,通讯落后,呈封闭的经济状态和自给型的经营格局,严重阻碍着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其次,人口膨胀和素质低下是贫困程度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地区的人口膨胀已超过了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或环境人口容空量。农业劳动者的人均可耕地从50年代的0.57公顷减少到今天的0.29公顷,减少了近一半。人口的增长也加剧了对草地和森林的压力。为了实现粮食自足,许多地区盲目开荒,致使土壤沙化趋势加重,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另外,贫穷——高人口增长率——更贫穷的恶性循环是贫困地区的普遍现象。甘肃省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富裕户户均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1.5人,而贫困户只有0.4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生越痴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新一代的文盲半文盲群日益扩大。

2.甘肃农村反贫困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贫困问题引起了国内的普遍关注,甘肃作为西部不发达省份,更是国内重点扶持的对象。国家最初把农民人均收入150元定为我国农村贫困标准,按这个标准,1982年甘肃贫困人口为1254万。1983年至1992年是甘肃“两西”扶贫开发建设的第一个10年,在这10年中。“两西”开发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考虑到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化,为了更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甘肃的贫困问题,1987年在国务院“三西”地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根据“三西”地区情况,提出基本解决温饱的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按这一标准,甘肃1993年贫困人口为427万。从1993年开始,国家制定了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甘肃也相继实施“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同时再次将贫困线提高到400元。到1998年底,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76.72万。全省贫困面由1982年的74.8%减少到1993年的22.4%,再减少到1998年的8.8%,扶贫攻关成效显著。

上述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区域性”贫困人口,即分布在陇东、陇南和中部集中连片的41个县(市、区)的贫困人口,而没有包括在比较发达的县和市郊区分散的“阶层”性贫困人口,其原因是政府提出的“统一标准”在这些地方可能不适用。由于在他们所居住地的消费水平较高,因此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大大高于国家贫困线标准,但根据“市场菜篮法”或“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在当地仍被当作“绝对贫困”标准来看待。按上述方法估算,再加上“五保”对象(4.2万人)和优抚对象,甘肃省农村“阶层”性贫困人口在100万以上。另外,甘肃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自然灾害始终是农村居民致贫和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1998年中部地区的干旱使相当一部分人重新陷入以“缺钱、缺粮”为主要特点的贫困状态。所以估计目前甘肃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在300万人以上。

(二)甘肃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

90年代以来,在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减少的同时,因为在经济体制上向市场经济急剧转轨和企业改革日趋深化,在中国城市社会中引发了一些经济、社会矛盾。譬如,1993年—1996年连续四年物价大幅度上涨,1993年以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连续下滑等等。这样,就逐渐在城市中形成了以失业、下岗无业和困难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

制定城镇贫困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标准,其二根据当年人们的平均食饮支出和恩格尔系数制定。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即为贫困人口。到1998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数为30.4万,其中有13.8万进入在企业设立的再就业服务中心,有2.6万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的基本生活费得到了保障。但仍有14万下岗职工没有实现再就业,其中91.3%的职工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剩下的8.7%(也就是大约1.2万人)没有基本生活保障。另外,至1998年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8.34万,约2.2万没有领到失业保险津贴。综合上述数据进行推算,在失业、下岗群体中,最有可能陷入贫困的约3.4万人,再加上约3万停发、减发退休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6.4万人;如果以每人平均赡养人数2人计算,1998年甘肃城镇贫困人口大约18-20万。中国社会科学院估算1998年全国城镇贫困人口约1200-1500万,与这个数字相比,表面上看,甘肃城镇的贫困问题要轻微得多。但由于在估算甘肃城镇贫困人口时并没有包括那些困难企业里的困难职工,所以实际上的贫困问题要更严峻。

(三)甘肃的贫富差距

甘肃的贫困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近年来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据甘肃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998年甘肃城市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10%最低收入户的3.3倍,而县城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10%最低收入户的8.5倍,远远高于全国4.2倍的差距,而且城镇的贫富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甘肃的贫困差距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城乡差距——甘肃的城乡差距由来已久,根据甘肃省统计局的统计数字,1985年,甘肃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是2.49:1,到1995年这个差距已拉大到3.58:1,远远高于同期全国的城乡差距(2.6:1)。近两年来,这个差距略有缩小,到1998年,已减少到2.89:1,但一直高于全国差距。

地区差距——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地在自然条件差别的基础上又形成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差异,遂使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加速扩大。甘肃省1998年统计资料表明:从农民的人均收入看,收入最高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农民收入是最低的宕昌县的7.3倍。从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看,武威市城市居民收入是临夏市的1.9倍。

二、甘肃现行反贫困政策与措施评析

(一)甘肃农村的反贫困政策与措施评析

在甘肃农村,最为著名的反贫困政策与措施无疑是从1983年开始的“三西”建设,以及接下来1993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与甘肃省相应的“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其中“三西”建设中提出的“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三条基本路子贯穿于整个扶贫开发建设过程。所谓“走水路”是指在“两西”地区通过找水、引水、提水、挖潜、配套、改造等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兴修水利工程解除对贫困地区的制约作用。“走旱路”是指在干旱少雨的中部地区没有条件兴修水利,只有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发展旱作农业。“另找出路”包括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移民基地,进行移民安置;进行劳务输出等脱贫方法。十多年来,扶贫发展围绕着这“三条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随着贫困人口的逐年减少,脱贫速度逐年变慢,1983年到1993年,年均脱贫人口为75.2万,而1994年到1998年年均脱贫人口仅50.1万,而且贫困人口的收入和贫困线之间的距离拉大,贫困有深化的趋势,因此扶贫工作的难度反而不断增大。主要原因是,已脱贫的区域基本上是相对条件较好的区域,仍未脱贫的基本上是那些深远山区、阴湿高寒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是贫困中的贫困,其生存环境、身体素质、教育及健康等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反贫困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注意到,我省贫困线上下人口高度集中,贫困线的微小变化都直接和几十万人乃至数百万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在制定贫困线时必须结合我省省情,尽量科学、客观,防止出现人为因素及政治因素的介入而造成的弊端。如:国际上认同的贫困标准,即人年实际收入不足一定地区人均年实际收入的40%为贫困线。由于人均年实际收入是变化的,而40%的标准是固定的,因而对贫困的衡量就比较科学、客观。

(二)甘肃城镇的反贫困政策与措施评析

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甘肃省政府对城镇的反贫困政策与措施格外重视,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再就业工程是解决失业、下岗问题的最根本出路。1998年全省共建再就业服务中心3358个,各行业主管部门100%成立了再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有13.8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多渠道、多形式分流下岗职工16.4万人,再就业率达到54%。

在今后几年里,失业和下岗职工的数目还会增加,他们将受到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激烈职业竞争,开辟新的工作岗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侧重在第一产业开辟就业岗位,鼓励下岗职工参与农业产业化,兴办旅游观光、科技示范、绿色营养、加工增值等一优两高农业项目;侧重在第二产业开辟就业岗位,引导下岗职工兴办流通、餐饮、服务项目;侧重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辟就业岗位,鼓励下岗职工走自我创业、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岗位上就业的路子。形成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再就业工程和职业辅导及培训为核心,两种手段相辅相成的有效整合起来的制度框架。

三、新世纪的反贫困形势展望

在过去的20年里,甘肃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254万减少到176万,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这将为新世纪进一步医治甘肃农村的“贫困顽症”打下基础。在城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下岗问题将趋于缓解;而且随着市场观念深入人心,职业竞争将变得更容易为人接受,失业和下岗人员的择业观念将进一步改变,他们将能更加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和更加实际地选择适宜自己的职业,从而更加远离贫困;同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立,城镇居民与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将能得到社会保障制度中这一“最后防线”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但是,在新世纪之初即使贫困人口全部解决了温饱,也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漫长的新世纪,相对贫困将提到议事日程。所以,甘肃的扶贫开发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标签:;  ;  ;  ;  

甘肃省贫困与反贫困形势分析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