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建设——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教育论文,体系建设论文,语文课程论文,角度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这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作为华夏之子,当今教育人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向下一代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的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笔者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为其奠定一生的博大情怀和语文素养。吕叔湘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可是30多年过去了,语文教育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少慢差费”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带着困惑,带着思考,笔者阅读了王丽女士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和商友敬先生主编的《过去的教师》以及相关文献。走进历史,走进名家,走进民国时的名师,能让人真正走近传统教育,感受母语教育的规律,触摸到汉语教育的真谛。 一、构建“12岁以前”语文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及目标 (一)构建“12岁以前”语文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这是因为古体诗歌有以下特点:一是语言凝练、短小,切合儿童记忆特点,便于记忆;二是音律和谐,琅琅上口,便于传诵;三是语言富有画面感和形象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适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四是语言典雅精美,古体诗歌是经典的语言、种子的语言和会生长的语言,堪称儿童语言启蒙的典范。汉语言发展大致是从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然后走向长短句和白话文。这是汉语言发展的规律。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和汉语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也应先学三言、四言,然后学五言、七言,最后学习长短句和复杂的长句子。因此,我们应该让儿童在语言启蒙阶段学习传统文化,从三言的《三字经》《弟子规》和四言的《百家姓》《千字文》起步,然后学习唐诗五言和七言绝句以及《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再逐步学习宋词长短句和经典美文。鉴于这一认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根据学校文化传统、城市学生特点以及教师队伍素质,提出建构“12岁以前”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它由三大块组成: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把诗歌单独列出)和儿童文学经典。学校组织编写了“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教材,用课程的形式固化下来,让全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和母语教育。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提出“12岁以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其一,“12岁以前”的语文强调儿童。它站在儿童立场上,从儿童的现在与未来出发;它基于儿童,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兴趣以及未来发展需求相契合。儿童喜欢它,更需要它。其二,“12岁以前”的语文强调一生的发展。“12岁以前”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将其置于终身发展的理念与框架之中,站在整个人生高度来审视各阶段的教育,不把各阶段的教育割裂和孤立,更显教育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其三,“12岁以前”的语文强调规律性。“12岁以前”意在摸索、深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教育规律与人生成长规律相契合。教育之事,合规律则事半功倍,不合规律则事倍功半。 (二)“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目标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语言能力和人文情怀。看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主要看其语言表达能力。但语文核心素养不仅指能力,还指向价值观、世界观和人文情怀。法西斯头目希特勒语文水平可谓高矣,他的演讲曾迷倒多少人,无数人为其激情演说而疯狂。然而,我们不能说希特勒有人文情怀,有核心素养,因为他的价值观错了。人文情怀为语言能力导航;语言能力为人文情怀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力量。 二、“12岁以前”语文课程体系两大理念 (一)用经典练就语文童子功 在人生的蒙童阶段学什么语文,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孩子起步阶段学习的东西越简单越好,越浅显越好。于是,孩童起步学的是极简单的“人、口、手”。而我国几千年母语教育的经验是,蒙童语言启蒙,无所谓难易,因为白话对他是新的,文言对他也是新的。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是用最经典的诗文去涵养儿童的心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开头的一段话指出:“孩子刚入学,通常所用的课文《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事实上,这本书乃是中国儿童的识字课本。”[1]冯先生讲的哲学教育其实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实施的,他讲出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规律,即在孩童时期用最经典的诗文去练就扎实的语文童子功。西方哲人说,你第一眼看到什么,你就长成什么。我国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的人生“第一眼”就看到经典,亲近经典,诵读经典,最终能长成经典。 (二)在不求甚解中熟读成诵 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我国在语文教育中用分析法代替传统教学方法。分析,就是条分缕析,就是分而析之,就是肢解,大而小之,小而细之。分析法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但它不适用母语的学习。母语的习得讲究整体领悟、涵咏品味、吟诵顿悟、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及欣然会意。梁实秋先生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教师教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了摅词练句的奥妙。”[2]朱自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谈到背诵的重要性:“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3]我国国学大师、文学大师无一例外在童年时期都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如茅盾背过《红楼梦》、鲁迅从小背下《纲鉴》、辜鸿铭背下37部“莎士比亚”戏剧、杨叔子幼年熟背“四书”“五经”、杨振宁熟背《孟子》。 三、“12岁以前”语文课程体系的三块基石 “12岁以前”语文的第一块基石是国学经典。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什么是经典?《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4]《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重大。首先,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其次,诵读经典可以“蒙心养正圣功”。蒙童时期,我们应该培养儿童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气质。再次,读书能变化人的气质。一代人的气质变化了,就会影响社会风气。“五四”以来,传统文化失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重新找回来,在现代文明背景下重建新的文明秩序。 “12岁以前”语文的第二块基石是诗歌经典(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有人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在我国民间,孩子咿呀学语,首先背诵的是琅琅上口的五言绝句。朱光潜先生这样表达他对诗歌的认识:“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现在如果要提高文学,必先提高文学欣赏力,必先在诗词方面下工夫,把鉴赏无言之美的能力养得很敏捷。”[5] 笔者认为,筛选小学诗歌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以历代经典绝句为主,约80首;三四年级以唐诗为主,约80首;五六年级以《诗经》《古诗十九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约80首。现代诗歌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中外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 “12岁以前”语文的第三块基石是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是面向历史的话,那么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它充满想象力、童趣和童心。张志公先生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6]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诗人、哲学家,因此儿童文学是小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基石。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教育可大致分为低年级段和中高年级:低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中高年级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当然,教师要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自由阅读、共享阅读。 四、“12岁以前”语文课程体系的四级课程 “12岁以前”小学语文课程体系融合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它是四级课程的整合、融通,对教师创造性地开发课程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创造。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 学校在使用国家课程时会带上鲜明的学校印记和学校特色,这便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国家教材过程中,创造性地重组教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有的教师按教学主题重组单元。例如,关于爱的教育的文章在一册书上有四五篇,但是它们编排在不同的单元之中,教师就把这几篇课文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这样主题集中、中心明确。除了按主题重新整合教材之外,还可以按体裁组合、按表达方式类同组合等。这样的重组不但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更对学生学习写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接受,这种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创造性地改革教学方式。例如,有的教师运用“课前预学”“课中研学”“课后展学”三段式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批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对课文精彩部分进行批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交流批注成果,学生乐此不疲,兴趣盎然,自学的成就感得到极大满足。 三是教学时间的重新组合。传统教学中,教师按教学进度亦步亦趋,不疾不徐。改革之后,教师大胆对国家教材进行重整,使教学重点更加集中、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有的教师用三分之二乃至二分之一的时间就教完了国家教材,为四级教材的融合提供了时间保障。 (二)校本课程特色化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课程特色鲜明,为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所喜爱。归纳起来,其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教材收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经典内容,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及其他蒙学经典。二是语言凝练,琅琅上口。不管是《笠翁对韵》《三字经》和《弟子规》还是唐诗宋词,它们的语言精炼,声律和谐,便于记忆。因此,学生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三是生动形象,富有幻想。教材收录的儿童文学情节动人,故事曲折起伏,人物鲜明生动,契合儿童爱好幻想、异想天开的心理特征,对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极好的范本。 (三)教师课程个性化 这里讲的教师课程是狭义上的教师课程。广义的教师课程是教师对所有课程的优化组合,而狭义的教师课程是指教师个体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创造性开发的、富有个人文化特质的特色课程。每位教师都可以创造自己的课程。例如,笔者对李白诗歌特别有兴趣,于是研发了“李白课程”,上过一组“李白是仙”“李白是人”“李白是侠”“李白是书生”,最近又研发“李白与月亮”“李白与美酒”“李白与名山”“李白与大川”等课程。学校教师积极进行课程的研发,如吴静研发“哈利·波特课程”、彭荣辉研发“童谣课程”、朱萍研发“绘本作文课程”、支名瑗研发“小古文课程”等,教师课程呈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喜人局面。 (四)学生课程多元化 所谓学生课程,就是学生个体在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开展的学习或研究的课程。学生课程指向学生主体,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可以说,一位学生就是一门独特的课程。例如,詹志鸿同学痴迷于昆虫研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间断地研究昆虫,把家里的卫生间变成昆虫实验室、电冰箱里放满昆虫标本。六年下来,他连续写了十几本昆虫日记,并正式出版了小说《小鸡千里逃生记》。由此,他建构了自己的“昆虫课程”。又如,孙牧阳同学对隋唐历史感兴趣,她利用两个暑假创作了“隋唐人物传”和“隋唐战马传”,并集中出版。由此,她建构了自己的“隋唐历史课程”。 五、“12岁以前”语文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起点高一点 起点,是指教与学的起点。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零起点,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课前预习及生活经验。零起点的教学必然起点低,效率差,学生无趣味。为什么要起点高一点?因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社会,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有时他们不一定比教师知道得少。如果教师仍然从零起步教学,必然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语文学科太“小儿科”了,没有学习挑战的乐趣。做到“起点高一点”,就是要求教学时学习前置,让学生课前研学。教师事先设计好“研学单”,学生做好充分的研学,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提高,学生真正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带着感悟走进课堂,在课堂上与教师平等地对话交流。 (二)容量大一点 传统语文课堂往往一篇课文要教两至三课时,这种课堂“少慢差费”。小学语文课文选文95%以上均是白话文,白话文的特点就是浅显易懂。话文教学不需要如此“细嚼慢咽”,而要扩大一点课堂容量,其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二是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突出文体特色;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 (三)难度深一点 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但是语文学科常常忽视这一原则,因此才出现学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不上语文课也没有多大关系的情形。好的课堂一定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这也符合脑科学规律。大脑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因此,教师每天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培养他们新的能力,发展他们新的思想。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于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当然,这里的难度是相对而言的。什么样的难度是合适的呢?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碰撞、交流和教师的启发与引导能够解决,这就是合适的难度,也即“儿童的难度”。为了做到“难度深一点”,教师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这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 (四)视野宽一点 视野宽一点,是指教师的课程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本语文书上。语文书当然要教好学好,但仅靠一本语文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可能的。吕叔湘先生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7]教师的课程视野要宽泛,既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既要关注唐诗宋词,也要关注国学经典;既要关注古代神话,也要关注现代绘本;既要关注中国童话,也要关注世界儿童文学。教师的课程视野决定了学生思想的视野。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辽阔,“12岁以前”的语文要向四面八方打开。 (五)积累厚一点 古人讲厚积薄发。厚积,首先要解决积累什么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厚积的应是语文经典。因为经典的文本是种子文本,它能在人的心中生根繁殖,生长出新的经典来。积累分成两类。一类是熟读成诵、滚瓜烂熟的积累。这一类的积累应是唐诗宋词、历代美文和国学经典。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质的积累,是儿童的语文童子功。另一类是开卷有益,博览群书。“学愈博,则思愈深”,通过博览,打通视界,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思接千载,神通八极。这是量的积累,是思想的积累。从传统文化与教育看“12岁前”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_国学论文
从传统文化与教育看“12岁前”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_国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