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版权:“未来之路”中文版出版的主题_未来之路论文

译著与版权——《未来之路》中译本出版引出的话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译著论文,中译本论文,之路论文,版权论文,话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合法、高效、与世界同步,《未来之路》中译本的出版被称作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成功的范例。

世纪之交,人类格外关注自己的明天。去年10月,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所著、描绘21世纪人类生活新貌的《未来之路》一书在美出版大获成功,发行第一周即售出80万册。仅90天之后,经比尔·盖茨授权许可《未来之路》中译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即旋风般地畅销于京、津、沪、穗等全国大中城市,2个月内多次印刷,发行50万册。北大出版社是遵循国际图书市场惯例,以总码洋的10%作版税并预付5万美元订金购得《未来之路》中文简体字本的翻译出版及其在大陆的发行权的,期限4年。据悉,该书的中、日、韩等亚洲语言文字与德、法等欧洲语言文字的翻译出版发行权几乎是同时售出的,因此,它的出版可以说是全球同步的。

《未来之路》中译本的及时出版,受到海内外人士的一致赞誉,被认为是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成功的典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著作权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出版界人士大都懂得必须高度尊重原作版权人的权利,翻译出版发行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外国作品首先应当征得该作品权利人的授权许可。但是,许多人对获取对方授权的具体操作问题感到迷茫,在版权贸易谈判中不知所措、不得要领,因而失去了不少好机会。于是,译著出版领域一度“炒冷饭”盛行,重印、重译外国古典名著成风,而外国现当代优秀作品的中译本则屈指可数。

在出版界对译著的版权问题疑虑重重,一筹莫展之际,《未来之路》中译本顺利问世的消息如一缕春风吹来,令人耳目一新。考察此书的版权贸易过程,会使人明白译著版权贸易谈判中具体而微的几个关键点,例如怎样找到真正的权利人、如何提出获取授权的申请、协议内容怎么定等,或许出版界将由此走出困惑,尽快加入国际图书贸易市场的大循环。

一、怎样查找真正的权利人

北大出版社副总编辑、《未来之路》责任编辑之一王明舟对记者说,早在1994年9月北京国际投资博览会期间,美国微软公司的代表谈及比尔·盖茨的这一出书选题时,就与我们初步商定将来此书的中文简体字本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去年10月中旬,我们尚未见到英文样书,即开始与对方洽谈。

显然,此次北大出版社是“未见其书,先见其人”的,但是,多数情形下,出版社拟出译著时则是“先见书,后找权利人”的。

若要找到真正的权利人,首先得查找该书的版权页。《世界版权公约》成员国作者的作品版权页都有版权持有者姓名、国际版权保护标记、特别声明等内容。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品的版权及一切使用权均属作者独自享有,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是真正的权利人;二是根据作者与出版社在出版该作品时签订的协议,作品的一部分使用权如其他语言文字的翻译出版发行权等在一定期限内归出版社,或在一定期限内,由出版社代理作者行使这部分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权利人则是出版社。

二、如何提出获取授权许可的请求?

最好由出版社出面联系。在定好译著选题后,可由作者直接与原著权利人联系获取其授权,也可由拟出译著的出版社联系。一般来看,出版社的联系易得到明确答复,而译者作为个人与国外出版社联系不易成功。

洽谈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国外权利人取得联系,大多采用信函方式。申请取得授权的信函中必须说明此译著预估的定价及预测的销售对象、印数等,以便对方估算其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回函中还应认真回答对方提出的其他相关问题。信函的内容应当具体、有可行性。这种信函往来过程也就是授权许可合同的磋商过程,决不能漫不经心、等闲视之。

切勿使用“买版权”“一次性买断”等错误提法。

平时,我们也许常听人说“买了某外国作品的版权”,“一次性买断”等等,其实,说者真实的意思往往是指独家购得了某外国作品的中文翻译出版发行权,而这项权利仅仅是版权的使用权中很小的一项,相对于庞杂的版权概念的内涵来说,它不过是“九牛一毛”。在正式洽谈译著的版权贸易问题时,如果我们提出的是从对方那里“买版权”、而且是“一次性买断”的话,对方准会吓一跳,继而斩钉截铁地答复:“版权不卖!”

三、协议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授权许可的权限、期限及发行范围。例如,比尔·盖茨作为权利人授权北大出版社享有自1995年10月起的4年之内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发行《未来之路》中译本的权利。通常,4年期限一到,这项权利则自动回归权利人比尔·盖茨。

译著上的版权保护内容。权利人一般都要求规定原作品名、作者名在译著上应出现的位置及所占篇幅,还要求在译著的版权页印上原作品版权保护声明的原文。例如,《未来之路》中译本上原书名、原作者名都处于封面醒目位置,版权页上印有英文原书的版权保护标记及版权持有人姓名,还一一标明了该书封面及插页共14张照片的各版权持有人的姓名、名称等。

译著的质量。许多授权协议对译著的质量有一定要求。《未来之路》中译本的协议中作者虽未对此提出具体要求,但据《未来之路》的另一位责任编辑王原介绍,为保证译书质量,该书由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席翻译的北大英语系教授辜正坤博士任主译。

版税、订金及版税计算方法等。从近几年情况看,西方出版社对一般学术著作中译本规定的版税率低,多为6%左右,但同时限定这类著作的印数并收取600美元左右的订金,这订金也可能已超过了按版税制所应支付的款额;对于商业性书籍规定的版税率较高,多为10%左右,订金数额也较高。

为出版《未来之路》,北大出版社付给对方的订金是5万美元,这个数额与其他文本的订金相比是不高的。北大出版社张文定副总编介绍说,西方与我国地域相距遥远,文化差异大,在进行版权贸易谈判时,我方应主动介绍一些情况,如我国特有的图书定价方式等,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签定协议。

版税计算有三种方式:①实际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折扣)乘以版税率;②实际销售数量乘以定价再乘以版税率;③总印数乘以定价再乘以版税率。《未来之路》的版税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

纠纷的仲裁。授权协议还应规定,一旦发生纠纷,应接受双方共同选定的机构的仲裁。《未来之路》中译本出版协议中,双方当事人共同选择了新加坡的仲裁机构。

《未来之路》中译本的成功,不仅在于北大出版社审时度势地选择了一本世人瞩目的书,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在于它为我国翻译出版更多、更好、更新的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外国作品提供了新鲜有益的经验。

标签:;  ;  

翻译与版权:“未来之路”中文版出版的主题_未来之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