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宜丰生态小镇设计及存在的问题论文_沈益丽

浅谈宜丰生态小镇设计及存在的问题论文_沈益丽

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宜丰生态小镇项目以徽文化经济论坛为主题,包含旅游接待中心、度假酒店领衔的旅游度假房产项目,旨在升级所在区域的旅游配套设施的档次,创造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度假地。

关键词:文化、旅游接待、度假房产。

一、项目概况与区位

宜丰生态小镇项目距离歙县约3公里,位于徽杭路南侧,练江东侧,新安江西侧,周边自然和生态环境优越。

歙县高速出口位于规划范围东侧。小镇基地北侧的昌歙线是整个区块联系外界的重要道路,区块通过昌歙线可到达徽州古城、歙县县城与徽杭高速。

黄杭高铁计划2018年开通,经黄山市歙县、徽州区至黄山北站;武杭高铁高铁途经安徽也于17年10月开工建设,使本项目交通更加便利。

宜丰生态小镇项目范围西至练江,东至稠木岭-小梅口村一线,北至昌歙线公路,南至车轮湾村-小梅口村一线。建设用地面积约340亩。

二、项目定位

宜丰生态小镇缘起《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和《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本次规划设计是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的具体实施细化方案。

业主协助歙县政府对本地区进行宜丰生态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实现歙县政府的战略构想,创造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度假地。

三、总平面设计

小镇由接待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徽文化交流中心、徽文化论坛会议中心,配套商业街区以及相应的旅游度假房产组成。

1、功能分区:

宜丰生态小镇由“四个中心,一条街区,五个组团”组成。

“四个中心”:接待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徽文化交流中心、徽文化论坛会议中心。

“一条街区”:商业街、新安医学馆、戏曲交流会、书画摄影之家、园艺之家等。

“五个组团”:由各地块旅游度假房产组合而成。

2、道路交通规划:

小镇机动车道路分两级设置:度假村交通主干道和组团内部道路。

地块交通主干道:宽6米,采用公共开放式管理模式,连接各个地块。主道路由北侧主入口进入,沿徽文化论坛交流中心城环状。东北处出入口接园区二期主道路。

组团内部道路:道路宽4米,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向外连接主道路,内部组织连接到度假房产组团内各个建筑。

生态游步道:游步道宽2.5,作为园区电瓶车观光车使用。

3、静态交通规划:

根据《黄山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要求,本项目设置车位共计837个,其中地面生态车位205个;公共建筑架空层车位共111个;旅游度假房产每户架空层设置停车位1~2个,共计521个(部分度假房产车辆无法到达的,采用地面生态停车位),满足规划要求。

四、竖向设计

1、有效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减少土方量的开挖原则。

2、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的原则。

3、避免土壤受冲刷的原则。

4、有利于建筑布置和空间环境的设计的原则。

5、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的原则。

6、各用地类别坡度控制原则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环境保护规划

(一)环境保护目标

小镇范围内的水域主要为防洪排涝水域,同时兼顾生态小镇景观功能,按水环境功能区二类水体控制。按大气质量Ⅰ类区控制,度假房产区、公建区按大气质量Ⅱ类区控制。度假房产区按2类环境噪声标准控制,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按4类环境噪声标准控制。

(二)水环境整治措施

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采用集中处理的办法,综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

制定流域规划,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实行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治理方案,点源治理和面源治理相结合。通过截污、疏浚、引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提高河湖水质。

(三)气环境整治措施

改进能源结构,规划采用天然气、沼气以及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加强小镇道路两侧和街头绿地建设,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并采用密植法,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

六、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一)消防工程

采用“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工作方针。合理布局消防设施,规范建、构筑物的防火设计,健全消防制度,普及消防知识。

消防采用与生活合并的低压制。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室外消火栓应布置在道路两侧,并尽量布置在十字路口,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相关要求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执行。

保障小镇的防火安全,在短时间内到达单元边缘地块,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防火巡查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山有人守、林有人护、责有人负。加大宣传森林防火的必要性,运用报纸和电视台进行宣传,加强火源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增加防火基础设施投入。

(二)防洪排涝工程

1、防洪标准

徽州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村庄及农田为10年一遇24h暴雨当天排出不受淹。

2、防洪措施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设置截洪沟,对山体水源进行有组织的收集、引导和排放,避免山体滑坡等危险。

3、排涝措施

通过水网互通,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并突出旅游特色。通过建设生态水渠,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同时增强景观效果。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本项目属于地质灾害中、低易发区。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林业措施:根据泥石流沟流域各个部位在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合理种植不同的各种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农业措施:禁止毁林开荒,禁止占用基本农田的开发建设。

排导工程: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洪能力,让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通过排导设施顺畅的从要保护的村镇、建筑物、道路的上游宣泄到下游,不造成危害。

拦挡工程:在泥石流沟中修筑各种形式的拦挡坝,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拦截泥石流的石块、削弱泥石流的流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经济建筑工程冲击和淤埋等危害。

防护工程:对泥石流沟坡岸或易发生坍塌的边坡,以及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等其它重要工程设施,做一定的防护建筑,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岸、坡及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等危害。

七、主要建筑单体设计

1、接待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位于主要道路昌歙线边,位于小镇出入口东侧,代表整个园区的形象。内部设有接待大厅、办公、会议和客房等功能。建筑采用围合式布局,立面采用灰白色调,融合木材元素,反应当地徽派建筑特色。

2、后勤保障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位于接待中心东侧,作为整个小镇后勤服务人员的配套。内部设有厨房、餐厅、活动室和宿舍,解决小镇后勤服务人员的生活所需。

3、徽文化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位于园区主入口西侧,天鹅湖边,地理位置优越。内部包含文化活动室、徽文化展示厅、会客室、徽文化休闲厅等功能。

4、论坛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约8100平方米,入口门厅及会议室约1900平方米。建筑群面向西侧山水景观展开布局,入口和大堂设置在基地至高点188米处,环视整个小镇景观。

5、配套街区——新安医学馆:总建筑面积约850平方米,内部设置门诊厅、药房、针灸室、中医讲堂、理疗室诊室等功能作为小镇配套。建筑造型体现徽派特色,简化马头墙等元素,打造新中式风格。

6、度假房产:度假房产采用125平方米两室一两厅一卫和220平方米五室三厅四卫组合而成,建筑功能紧凑,造型沿用徽派民居特色,加大开窗面和露台面积,保证景观视野。

结束语:生态小镇设计应充分调查分析现状用地,明确项目定位,合理规划布局。注重沿江景观带传统徽派风格的延续。做好综合配套,明确近远期建设安排,细化管线综合设计。

论文作者:沈益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浅谈宜丰生态小镇设计及存在的问题论文_沈益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