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论文_王书秋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论文_王书秋

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133700

摘 要:小学数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起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有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主流的新型学习模式,以其所具有的自主性、探究性和互助性而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或是合作学习准备不足,往往使得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难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因此,探究有效的解决方法,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效率;问题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优缺点

1、合作学习的优点

(1)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现代教育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教师方式,增加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如果教师不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就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出数学问题,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解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保证教学的普及性。

(2)合作学习有主意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问题的讨论过程,也是同学们加强信息交流,增进相互之间情感的过程。在激烈的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了充分表达与交流,通过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和相互探讨,增加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自信心,提升了小组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安排合作小学时,可以指定或由小组推荐一名组长,并且每节课都要求合作小组内的学生轮流担任组长。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长作为合作学习小组的负责人,做好合作学习的记录与整体工作,同时进行小组成员的职能分工,例如哪位同学负责公式计算,哪位同学负责题目分析等。在讨论结束后,小组组长将合作讨论的结果交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2、合作学习存在的缺点

(1)合作学习分组不够科学。科学的小组划分能够使合作学习更加高效。但是在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分组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小组之间的协调性,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把握不准确,以至于在合作学习时出现差异性。

(2)合作学习的问题设置不够合理。合理化的课堂问题,应该让学生经过合作讨论后得出正确答案,以此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成就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部分教师对问题的难易尺度把握不准确,或是问题难度过高,学生在长时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之后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从而对合作学习失去了兴趣;或是问题难度过低,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给出答案,从而导致合作学习成了学生聊天嬉闹的平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3)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不均衡。合作学习应该是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时我们发现,合作学习小组往往只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进行讨论和发言,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只负责记录,这不仅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而且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除此之外,有些同学性格开朗,合作学习中发言比较积极,善于表现自己;而另一些同学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于与人进行激烈的讨论,习惯于独立思考,在合作学习中难于也不善于发表意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1、明确角色定位,活跃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化师生课堂角色,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辅助引导工作。具体来说:第一,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科学划分,以小组为单位,然后把课堂的多数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讨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问题探讨,解决组内所有学生的问题和疑惑。第二,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各班级小组的沟通工作,合理设置课堂探究问题,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既要防止问题难度过大导致小组浪费太多课堂学习时间,又要避免问题难度系数过小使学生失去合作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后,安排每组派出代表进行知识讲解和问题提问,强化学生的课堂记忆效果。

2、合理安排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学生将来融入社会、实现个人发展的必要技能。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合作学习及其开展方法。首先,教师要做好教学备课工作,规划好合作学习的实施流程、操作步骤,在课堂应用时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为学生课堂合作学习搭建一个高效的平台。其次,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数学题目,或者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例创设数学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小组之间辩论,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次,教师要注重进行适当鼓励,对于合作能力较好、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鼓励,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

3、在合作中让学生学会创新

合作学习小组可以由能力不同、成绩不同的学生组成,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首先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讲出自身的想法,并且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在小组内予以讨论解决,在达成共识后整理归纳,全班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实现互相进步,后进生能够得到提高和帮助,中等生能够得到锻炼,优等生能够得到发挥,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由此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4、给予充足合作时间,保证学生参与治质量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务必保证足够的合作时间,其中,主要有下面几个部分组成:学生的自学;形成自己观点的时间;小组成员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且形成一致见解的时间等。倘若缺少足够的时间,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难以取得实际效果。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应当激励学困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让学困生先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困生认真地听取他人的见解,然后动手操作,认真地探究这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腾飞.对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J].学周刊,2012(11).

[2] 张春光.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J].成功(教育版),2013(6).

论文作者:王书秋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论文_王书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