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达姣
(铜陵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铜陵 244002)
摘要: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自我效能干预。组间比较其自我效能水平、自理能力及心理健康状态。 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取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自理能力。
关键词:自我效能干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Barthel指数;心理健康状态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疾病折磨、长期治疗等因素,身心承受着一定压力。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时,须注重自我效能干预,以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水平[1]。本文即分析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2)每周透析2次以上;(3)生活自理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障碍、精神障碍;(2)合并肿瘤疾病、糖尿病等;(3)不配合。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6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31,其年龄在65岁~79岁间,年龄均值为(72.05±2.13)岁;研究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33,其年龄在65岁~78岁间,年龄均值为(72.26±2.18)岁。两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本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即为患者介绍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干预,具体措施为:(1)成立自我效能干预团队。由专业的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组建自我效能干预团队,明确组内成员分工。(2)具体干预内容。①直接经验。告知患者透析治疗目的以及规律服药、营养支持、适宜运动及不良反应预防的相关知识。同时记录患者节段性情况定期反馈给患者,以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自我护理,提高患者主动性。②替代性经验。鼓励病友间交流,分享自我护理经验及效果。③语言劝说。行透析治疗时,积极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诉求,并鼓励、安慰患者,以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④亲友支持。指导患者亲友、家属多给予陪伴、鼓励,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参与团体活动,以增加患者的生活热情。
1.3 评价指标
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分值在10分~40分间,得分越高即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佳;采用SAS、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得分越高即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分越高即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数据处理
以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指标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比较。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可见下表1。
3.讨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需长期、持续性进行治疗,致使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受到一定影响[2]。在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护理干预同时,须注重施行自我效能干预,进而提升护理质量[3]。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为达到某一目标所产生的信念,是自身认知、环境、行为的交互配合结果,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即表明其采取、维持良好行为的积极性越高[4]。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自我效能干预,由专业的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干预,一方面,直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知识以及相关临床经验,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及自我护理能力[5];另一方面,通过病友支持、亲友支持、语言劝说等方式,增加患者生活热情,提升其治疗信心[6]。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33.27±3.21)分、Barthel指数评分(86.39±4.5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AS评分(30.25±3.13)分、SDS评分(29.35±3.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水平,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黄莉,王洪嫦,黄碧冰等.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0):6-8.
[2]陈芳,区丽珍,黄春梅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3):3645-3648.
[3]邹宝林,黄燕林,侯璐蒙等.健康信念模式结合多阶段改变理论教育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7):739-743.
[4]张佩嘉,谭洁,王婧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4):3026-3031.
[5]梅竹,袁海川,张涛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5):25-26.
[6]徐萌,符克英.行为护理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7):2130-2132.
论文作者:包达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患者论文; 效能论文; 自我论文; 血液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