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建筑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有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针对当前施工现场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建筑市场有了长久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安全状况显现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有比较明显的下降,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争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每年逐步提高,这些可喜的变化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建筑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有效管理和加强是分不开的。但随着新一轮大发展的全面启动,在建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外来施工队伍纷纷入驻,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突出表现在:一部分施工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到位,以致造成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甚至导致施工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筑业是危险行业,每年因施工伤亡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和煤炭行业
目前,建筑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各方主体安全责任不落实1)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率、轻安全,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建立起真正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范的安全责任,拖欠工程款项,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3)部分监理单位定位不准确,对应负安全责任认识不清,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力,不熟悉安全技术标准,不对安全生产隐患及时做出应有的处理,安全生产监理责任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1.2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建筑工地中的建筑工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且绝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工地生产的一些基本安全知识不懂,对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消防防火等安全防护知识的了解更无从谈起,他们大多只知道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而很少遵守操作规程,即使发现有操作危险,他们大多会存在侥幸心理而我行我素。这些现状无疑给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的事故隐患。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和制度的建设安全生产的真正责任主体是企业本身,要想真正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明确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1)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3)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4)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5)做好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6)各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工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对施工现场要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办公室,临时宿舍,食堂等五小设施。
2.2加强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的落实建设单位由于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对施工安全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监理单位安全责任的落实1)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未经审查签字认可施工单位擅自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并将情况书面报告给建设单位。2)监理单位在监理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下达书面指令,要求施工进行整改或停止施工。施工单位拒绝按照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整改或者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及时将情况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工程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报告。3)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4)健全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责任制,监理单位要对安全监理全面负责,总监理工程师要对工程项目安全监理负责,并对工程特点明确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5)完善监理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3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农民工现在已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目前一线工人基本上都是农民工
一个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到城市的建筑工地当民工,是很难马上适应的。从近几年发生的安全死亡事故分析来看,其中有80%左右的死者从农村到城市工地工作不满三个月。最典型的例子是,本市一家建筑公司发生一起模板工拆模时坠落身亡事故,经事故调查发现,该农民工在事发前三天还是一位裁缝。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那么谁应该负起培训他们的责任呢?回答是用人单位。假如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队伍,安排培训民工还是有可能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分包队伍都是七拼八凑的。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在现场监理工作中发现,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施行,加强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应当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在日常检查中,经常可以发现工地没按要求正确使用“三保”,民工不戴安全帽,即使有的戴了,也没按规定扣帽扣,而帽扣不扣等于不戴。高空作业不按规定系好安全带。今年本市一个房地产开发工地发生一起安装塔吊坠落死亡事故。坠落高度10米,假如这个工人在高空作业时系好了安全带,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目前,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好的队伍,从工程开工第一天起,就能高起点、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各级主管部门任何时候去检查工地,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但也有不少工地,哪怕事先已经通知要来检查,等到了现场一看,问题还是很多。而有的问题是在以前的检查中曾反复强调要整改的,结果是今天改了,明天又反复。针对上述诸多问题,应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区,由有关主管部门牵头各方协力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有意识、有计划地培育劳务专业施工队伍。凡参与工程劳务分包的队伍,要加强其资质审查和从业人员的考核。不能高资质企业中标以后,除了收管理费,低资质企业就可以全额分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地建立或健全其建设系统人员培训机制,并建立农民工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农民工必须先接受安全培训教育,一律持证上岗。此事应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鉴和升级的重要指标。让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人员都能接受培训和教育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建筑从业人员学习的网络。大型建筑企业内部应建立农民工学校,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全员培训外,还可以吸收社会上更多有志于参与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
4结束语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为确保人民财产安全,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工程建设中各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同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在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董顺义.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5(04):128-129.
[2]杨辉.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47+67.
论文作者:薛荣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主管部门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地论文; 农民工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