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简介--以“档案史料选编”183号黑龙江少数民族为中心_鄂温克族论文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简介--以“档案史料选编”183号黑龙江少数民族为中心_鄂温克族论文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述略——以《档案史料选编#183;黑龙江少数民族》为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初论文,选编论文,黑龙江论文,清末论文,史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布特哈”系满语,意为“打牲”,得名于鄂温克、达斡尔等部落之狩猎生活。①探讨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问题,不能不先了解西布特哈地区的历史地域与民族结构,这是分析教育问题的一个前提。据《布特哈志略》记载,布特哈其地在自然地理条件上“中跨嫩江流域,西北倚内兴安岭与内蒙诸部接连,东南临呼兰河与北满为邻”。②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裁撤布特哈八旗副都统衙门,以嫩江为界,将原布特哈八旗分为东、西两路,始有“西布特哈”之称。民国五年(1916)十月十九日,“西布辖境纵横四、五百里,村屯八十一处,男女老幼一万一千余口”。③民国十年(1921),创设布西设治局。至此,西布特哈地方行政事宜改归布西设治局治理。

从西布特哈劝业员兼教员宝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初九调查的情况来看,西布特哈“其人民系达呼利、索伦两种族最多”。④有学者指出:“清末民初鄂温克族地区兴起的以汉语文教学为主、以普及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的新式教育,是有别于清代鄂温克族所接受的旗学教育的一种崭新形式的学校教育。其兴起与发展绝不是历史的偶然现象,它是与旗学教育的退化、衰落和当时教育改革、兴办新式教育的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⑤本文对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之考察,亦是对西布特哈地区达斡尔、鄂温克这一时期教育问题的剖析,希望通过揭示清末民初东北边疆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规律,分析西布特哈地区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涵。

一、地方官员的关注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的助推因素

作为一级行政建制,西布特哈始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⑥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移设于嫩江西岸宜卧奇后屯旧总管衙门处。民国十年(1921),创设布西设治局,地方行政事宜归局治理,局址建于尼尔吉城基,总管署亦移于设治城内,办理筹划旗属生计事宜”。⑦本文所要探讨的即为民国十年布西设治局成立之前的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问题。换言之,本文探讨的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的上限起自光绪三十二年,下限讫于民国十年。

第一,西布特哈总管详查当地民情。西布特哈总管为西布特哈地区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掌管西路布特哈八旗事务。西布特哈总管对待教育问题的态度无疑影响着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的走向。西布特哈历任总管“曰常云,西布特哈凯和屯人;曰明德,东布特哈多金屯人;曰任[任:常]庆,齐齐哈尔旗人;曰宜铿额,东布特哈满乃屯人;曰庄善,齐齐哈尔旗人;曰金纯德,呼兰汉军旗人”。⑧光绪三十二年至民国十年(1906-1921)共历六任总管。虽然未曾见历任西布特哈总管都有兴办教育的事迹,但是通过西布特哈总管在任职期间对当地民情的广泛调查,还是可以窥见彼时的教育状况。

宣统二年(1910),西布特哈地区“大小屯八十一处”,⑨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日,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调查后上报,“本处境界辽阔,人户稀少,屯乡星散,地脊民贫”。⑩从地理情况上看,“布西僻居内兴安岭之东南,崇峦叠嶂几遍全境”。(11)境内多山,交通不便,恶劣的地理环境抑制着西布特哈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狩猎经济仍占有主要地位。落后的经济生产方式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教育的落后。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的旗学日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新学的兴起。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为呈报事。文案处、左司案呈,于中华民国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奉都督札文内开,现当共和成立,正须教育普及,以促进行。饬该总管竭其力之所至,赓续办理,究竟能办学几处,迅即核实呈明,以凭酌夺,等因。”(12)从中可以看出,西布特哈地区创办新式学堂是民国元年(1912)之后的事情。在创办新式学堂这一过程中,地方官员的关注无疑成为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的助推因素。

第二,西布特哈士绅对当地教育的关注。有学者从社会根源上分析,指出清末民初鄂温克族地区的新式教育“是清末维新变法以来我国社会革新思潮影响下的一个必然产物;从办学宗旨来看,又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以普及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目的改良鄂温克族教育的一个必然结果”。(13)民国四年(1915)西布特哈“人民生计艰难达于极点,虽系庄农皆不注重种地,多半指渔猎、牧畜为生。现在所储之粮,十家即有八九不敷一年之用。惟系由来积习,不独此一年为然”。(14)但是,“查人民身体强壮,耐冷含(寒)贫是其特长。惟不知竞争,故甚服从。如施以强迫教育,收效当比汉人较速”。(15)西布特哈地区人民以渔猎、畜牧为生,民风淳朴,不习汉人生活,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

西布特哈地区重武轻文,人文环境相对落后。从清乡员韩中海、刘铭善报告调查西布特哈附近各屯及沿途情形来看,当时西布特哈地区尚未实现汉语教育,其“人民闭塞,视东布特哈尤甚,不但识汗[汉]文者无有,即少晓汗[汉]语者亦百不得一。迷信鬼神,倚[依]赖官府,已成不拔天性”。(16)汉语文教育不发达,认识汉字掌握汉语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少之又少,使当地居民既不了解汉文化,也不谙农耕。但这并不是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二、继承与发扬——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的学校教育状况

据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中所述,“现设四处小学,即:镶黄旗一处和礼小学堂照常开办;正黄、正白两旗一处谟鼎小学堂,归并设立特科小学;正红、镶白两旗一处博能学堂,归并设立卓尔小学,镶红、正蓝两旗一处履新学堂,归并设立乌珠小学。其镶蓝一旗距远且贫窘尤甚,暂不设学,停办阿伦学堂”,(17)说明西布特哈地区应当是仅设有“和礼小学堂”、“特科小学”、“卓尔小学”、“乌珠小学”4所小学。另据《西布特哈全境学校教员一览表》中所反映的情况看,西布特哈全境共有学校9所:布西高等小学校、和礼初等小学校、特科初等小学校、谟鼎初等小学校、博能初等小学校、卓尔初等小学校、履新初等小学校、乌珠初等小学校、阿伦初等小学校。(18)也就是说,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四日所呈报的西布特哈地区学校中,在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已被改建的“谟鼎小学堂”、“博能学堂”、“履新学堂”以及被停办的“阿伦学堂”摇身一变,以“谟鼎初等小学校”、“博能初等小学校”、“履新初等小学校”和“阿伦初等小学校”之名重新出现。对此,有学者解释为:“清末开办的9所学堂,除八旗高等小学堂保留并扩建为两等小学堂外,分设在各旗屯的8所初等小学遂被归并改建为4所小学,即镶黄旗和礼小学堂仍旧开办;正黄、正白两旗谟鼎、特科二校合并,改建为特科小学;正红、镶白两旗博能、卓尔二校合并,改建为卓尔小学;镶红、正蓝两旗履新、乌珠二校合并,改建为乌珠小学;镶蓝旗暂不设学,阿伦小学停办。1914年上述归并改建的小学重又分离,恢复为原来8所小学。这样,清末所建的各学校便在民国初几经周折后日趋完善,遂成正规新式学校。”(19)其中,不存在异议的是布西高等小学校、和礼初等小学校2所学校。在民国八年(1920年)《黑龙江省西布特哈境内所有学校教育统计表》中,又有“和礼国民学校”、“特科国民学校”、“谟鼎国民学校”、“卓尔国民学校”、“乌珠国民学校”、“阿伦国民学校”之名。那么,是否果真如上所述,“谟鼎小学堂”、“博能学堂”、“履新学堂”、“阿伦学堂”在民国元年(1912)六月初十日之后归并或停办了呢?拙见以为不然。

史料显示,从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起开始执行“现就原派教员内择优四员,并饬各该旗佐校,于本月初十日一律开学教授。其各学堂学生名数及经费,俟妥实筹订以[一]同造报”。(20)那么学校的教员与学生情况是可以用来解释这些学校是否停办问题的。根据《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西布特哈全境学校教员一览表》、《黑龙江省西布特哈境内所有学校统计表》(21)等史料所能够提供的信息,民国初期西布特哈地区学校的教员和学生情况如下:

特科初等小学校,距署东北登特科屯14里,开办于宣统二年(1910)四月。同年教员恩惠到校任教,恩惠系布西人,满蒙师范毕业生,每月薪金12两。至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四日,全校级数1级,学生人数20名,已毕业学生12名。民国八年,该校更名为“特科国民学校”,全校分甲乙两级,学生数为14名。

谟鼎初等小学校,距署正南谟丁屯20里,开办于宣统二年(1910)四月。同年教员定昌到校任教,定昌系布西人,满蒙师范毕业生,每月薪金12两。民国元年(1912)六月初十日之后,正黄、正白两旗一处谟鼎小学堂,归并设立特科小学。至民国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全校级数1级,学生人数20名,已毕业学生9名。民国八年,该校更名为“谟鼎国民学校”,全校分甲乙两级,学生数为20名。

博能初等小学校,距署西南博伦屯40里。民国三年六月,武荣德到校任教,武荣德系布西人,省师范蒙文级毕业生,每月薪金12两。民国元年(1912)六月初十日之后,正红、镶白两旗一处博能学堂,归并设立卓尔小学。至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四日,全校级数1级,学生人数19名,已毕业学生11名。

卓尔初等小学校,距署西南绰哈屯120里,开办于宣统二年(1910)四月。教员1名为傅尔恭德,民国三年(1914)二月到校任教,傅尔恭德系布西人,满蒙师范毕业生,每月薪金12两。民国元年(1912)六月初十日之后,正红、镶白两旗一处博能学堂,归并设立卓尔小学。至民国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全校级数1级,学生人数22名,没有已毕业学生。民国八年,该校更名为“卓尔国民学校”,全校分甲乙两级,学生数为16名。

履新初等小学校,距署西南哈力沁30里。教员1名,为恭松额,民国三年十一月到校任教,恭松额系布西人,满蒙师范毕业生,每月薪金12两。民国元年六月初十日之后,镶红、正蓝两旗一处履新学堂,归并设立乌珠小学。至民国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全校级数1级,学生人数20名,已毕业学生12名。

乌珠初等小学校,距署正西乌尔科屯30里,开办于宣统二年(1910)四月。教员1名为富升,民国二年四月到校任教。富升系布西人,满蒙师范毕业生,每月薪金12两。民国元年六月初十日之后,镶红、正蓝两旗一处履新学堂,归并设立乌珠小学。至民国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全校级数1级,学生人数22名,已毕业学生9名。民国八年,该校更名为“乌珠国民学校”,全校分甲乙两级,学生数为30名。

阿伦初等小学校,距署正西阿伦河吉木伦屯200里,开办于宣统二年(1910)四月。教员1名为讷勒和布,民国元年二月到校任教,讷勒和布系布西人,高蒙警学校毕业生,每月薪金12两。民国元年六月初十日之后,其镶蓝一旗距远且贫窘尤甚,暂不设学,停办阿伦学堂。至民国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全校级数1级,学生人数22名,已毕业学生10名。民国八年,该校更名为“阿伦国民学校”,全校分甲乙两级,学生数为14名。

可见,从档案中所见新式学校的分布情况来看,在西布特哈地区不同时期新式学堂的数量和学校名称是不同的。在数量上看,档案上记载民国元年西布特哈地区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为4所小学,但从民国三年有9所小学的沿革情况看,民国元年的归并措施未能加以实施,在民国三年的9所小学中,除布西高等小学外,西布特哈地区其他8所小学校均是在布特哈旗学教育基础上繁衍、发展而来的。

三、多种教育方式并存——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的民族因素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对象主要为达斡尔人与鄂温克人。从西布特哈劝业员兼教员宝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初九调查的情况来看,西布特哈“其人民系达呼利、索伦两种族最多,大约男女名口一万零百余”。(22)《西布特哈总管常庆具报起办巡警情形呈》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十六日:“查本处仅有索伦、达呼尔骑兵,兼之各村屯星散居住,互相间隔,远近不一,碍难联络,加以乡团并未设立。”(23)这份调查不仅描绘出西布特哈地区村屯的景象,还表述了西布特哈地区的社会状况。对这一时期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的探讨必须联系这一地区达斡尔人与鄂温克人的生存状况,难以将教育问题孤立于达斡尔人、鄂温克人的社会状况之外进行探讨。

(一)多元经济方式对多种教育方式并存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鄂温克族新式教育是“在旗学教育退化、衰落的历史前提下,受到当时兴办新式学校浪潮影响而兴起的,并与晚清以来的整个教育改革、新式教育兴起一样都是由于社会变革的维新运动引起的”。(24)而新式教育并没有取代鄂温克人、达斡尔人的传统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地位。也就是说,清末民初,传统教育在西布特哈地区还是相当盛行的,也是这一地区的主流教育,而新式教育只是其中鲜亮的一笔。这种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是受其生产力水平与社会发展状况制约的。

民国四年(1915)二月七日《清乡员韩中海刘铭善报告调查西布特哈附近各屯及沿途所查情形清折》记载:“人民不谙耕种之法,其地之垄浅而且窄,不禁旱潦。更兼所开之地,专择土质轻松之处,以图省力。又,一人而耕种十五六垧地,不能按时收拾,今年荒芜,转年再另开他荒,数百年来未垦成许多熟地,只此之故。土性既生,人工又次,所以向来亦未有过十分收成。”(25)西布特哈地区的鄂温克人和达斡尔人聚居区的生存状况,据此可窥见一斑。

民国五年(1916),“西布辖境纵横四五百里,村屯八十一处,男女老幼一万一千余口。地多可垦,民半泣饥,其原因实以土著尽达呼尔部落,专事游猎,不知力田”。(26)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为调查民国三年(1914)四月二十二日札兰屯迤南济沁河、绰尔河上游一带因扎萨克乌泰之变导致札旗人民前往绰勒河源、济沁河一带避乱情况,经调查,“哈克萨尔地方住有索伦民青富、爱信图普、托克吞等三户,计男女十三口;胡迪沟口住有索伦民明顺、忠永、庆云等三户,计男女六口。又有省城所属达呼尔民李善一户,计男女四口,系开设店房。其均以砍木、打猎为业外,无他项营业人民”。(27)应该说,渔猎经济可以基本满足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农业生产未能成为达斡尔人与鄂温克人主要的生产方式。西布特哈地区“人民笨拙懒惰,眼光极小,只顾眼前。无论平日食用如何艰苦,一朝有钱,尽量吃喝,即明日无衣无食,全不念及”。(28)在这种观念之下,狩猎经济仍然占主要地位。

(二)西布特哈地区学校课程设置

清末民初的西布特哈地区的达斡尔人与鄂温克人处于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局面下,这种经济方式的多元化直接影响到教育上,则体现为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据宝麟观察,西布特哈地区的达斡尔与鄂温克人“均嗜烟酒,通汉语者十分之二,略识汉字者百分之二。其达呼利人性情无常,忽农忽工,旋而为商,大抵恶劳就逸也。其西北索伦人,大半以打牲游牧谋生活,务农工商者甚少”。(29)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西布特哈地区基本上就是达斡尔人、鄂温克人的渔猎生活之地。基于这种状况,推广以汉语教学为主的新式教育无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学校课程设置情况,从《西布特哈全境学校教员一览表》的统计情况来看,至民国三年(1914),初等小学校教授每周二十八钟,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唱歌、图画;高等小学校教授每周三十六钟,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唱歌、图画、历史、地理、理科。(30)依据《黑龙江省布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学科一览表》,从民国八年开始,全校级数分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在原有9门学科基础上,又新增了一门“手工”课。(31)

(三)西布特哈地区办学经费来源

关于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中有明确说明:“查本处两等小学堂一处,总管衙门院内设立。所需经费,一年约计江钱九千余吊,本地自筹款项开支。兹遵即于中华民国元年六月初一日,招集学生开学,着该教员刘雨霖照章教授暨八旗初等小学八处,附设简易识字塾三学,向在各地旗屯中分设。所需一年经费江钱一万余吊,订由收入地方捐项下开支。无如布属人稀地贫,上年十一月间捐款停办,本年又值欠荒,各学经费筹足困难情形均经呈报。兹与八旗佐校至再商酌,赞拟减半,合并办理,一俟秋成筹有款项敷用,再行推广。”(32)

综上所述,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较为缓慢,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教育则是在清代旗学教育基础上繁衍、发展而来的。从地方官员对西布特哈教育的关注情况及西布特哈地区教育的民族因素来看,清末民初东北边疆地区仍处于多种教育方式并存时期,绝大多数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仍以接受家庭教育为主,新式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有限,能够进入学堂接受新式教育的人甚少。教育状况之所以如此,其根源在于这一时期西布特哈地区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注释:

①《布特哈志略》:“‘布特哈’名称自清始,即满语,译汉‘打牲’,因土人打牲生活故名。”辽海丛书本。

②《布特哈志略》,辽海丛书本。

③《西布特哈总管金纯德拟送试办督垦八旗生计地简章咨》,民国五年(1916)十月二十九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编:《档案史料选编·黑龙江少数民族》,1985年内部印行,第49页。本文所引档案均出自此书,以下只标注所引档案在此书中的页码。

④《西布特哈劝业员兼教员宝麟调查该地农工商情形禀》,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初九日,第1页。

⑤麻秀荣、那晓波:《清末民初鄂温克族新式教育初探》,《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⑥《布特哈志略》:“裁撤副都统。就原有旗屯坐落,以嫩江分界划为东、西两路布特哈,各分组八旗,设总管一人,掌本路旗属事宜。[旧设九十二佐,至是悉裁撤(撒:撤)。每路布特哈新组八旗,旗设佐领一人,骁骑校一人,归各本路总管辖理。两路总管署内织仍分二司,惟其司员笔帖式员额较前副都统衙门减少耳。]”辽海丛书本。

⑦《布特哈志略》,辽海丛书本。

⑧《布特哈志略》,辽海丛书本。

⑨《黑龙江行省总督锡良黑龙江巡抚周树谟为饬查复西布特哈总管呈该处旗丁生计地亩援案划留是否与案相符事札》,宣统二年七月二十九日,第45页。

⑩《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具报改组警察及办事细则》,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日,第41页。

(11)《镇安右将军行署为答复批准西布特哈总管请添山巡马队并所需饷械事咨》,民国四年(1915)四月十一日,第138页。

(12)《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第53页。

(13)麻秀荣、那晓波:《清末民初鄂温克族新式教育初探》,《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4)《清乡员韩中海刘铭善报告调查西布特哈附近各屯及沿途所查情形清折》,民国四年(1915)二月七日,第27页。

(15)《清乡员韩中海刘铭善报告调查西布特哈附近各屯及沿途所查情形清折》,民国四年(1915)二月七日,第28页。

(16)《清乡员韩中海刘铭善报告调查西布特哈附近各屯及沿途所查情形清折》,民国四年(1915)二月七日,第27页。

(17)《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第53—54页。

(18)参见《西布特哈全境学校教员一览表》(表二十一),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四日,第490页后。

(19)麻秀荣、那晓波:《清末民初鄂温克族新式教育初探》,《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20)《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第54页。

(21)《黑龙江省西布特哈境内所有学校统计表》(表二十二),民国八年(1919),第490页后。

(22)《西布特哈劝业员兼教员宝麟调查该地农工商情形禀》,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初九日,第1页。

(23)《西布特哈总管常庆具报起办巡警情形呈》,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十六日,第39页。

(24)麻秀荣、那晓波:《清末民初鄂温克族新式教育初探》,《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25)《清乡员韩中海刘铭善报告调查西布特哈附近各屯及沿途所查情形清折》,民国四年(1915)二月七日,第27、28页。

(26)《西布特哈总管金纯德拟送试办督垦八旗生计地简章咨》,民国五年(1916)十月二十九日,第49页。

(27)《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报告遵令派属调查绰勒河源济沁河一带避乱扎旗人民状况呈》,民国三年(1914)七月三十日,第4页。

(28)《清乡员韩中海刘铭善报告调查西布特哈附近各屯及沿途所查情形清折》,民国四年(1915)二月七日,第28页。

(29)《西布特哈劝业员兼教员宝麟调查该地农工商情形禀》,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初九日,第1页。

(30)参见《西布特哈全境学校教员一览表》(表二十一),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四日,第490页后。

(31)参见《黑龙江省布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学科一览表》(表二十四),民国八年(1919),第490页后。

(32)《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第53页。

标签:;  ;  ;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简介--以“档案史料选编”183号黑龙江少数民族为中心_鄂温克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