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法宝论文_田树义

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法宝论文_田树义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徐望镇徐坡中学 723000

摘 要: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推进了语文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这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位一体,扎扎实实、有滋有味地教好语文的理念深入学生、深入课堂,赶时髦、讲排场、重教化的“串味”现象正在消亡,“语文味”已浮出水面,正充盈着我们的视听,深受欢迎。

关键词:语文味 语文课 技巧

一、语文课堂鲜活的生命永远充满着语文味

“语文味”这个概念,自从2001年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程少堂教授提出后,在语文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程少堂教授说:“语文味,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由此可见,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是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所必需的涵泳和濡染。就其外延来看,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整个20世纪语文教育探讨的最新共识,是100年语文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是被近一百年的语文教育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语文工作者都应该自觉追求语文味,特别是中学一线教师。

二、如何谋得语文味十足的语文课

1.养足教师语文味,引领学生读和写

严师出高徒。一个语文教师是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是他的语文课能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的决定因素。笔者总爱在课前课后对学生“卖弄兜售”,我给他们背《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叫他们猜;给他们读《三国演义》、《水浒》里的人物外貌叫他们判;给他们讲《走吧,张小砚》,一个女大学生,一个汶川地震志愿者,“走”出来的奇书……渐渐地,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就坐不住的初中生,居然能坐下来静静地看书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时能听到:“老师,你又写什么了?能给我们念念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我们的课堂语文味十足,要想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就得坚持读书练笔,储满一池教学的“源头活水”。

2.立足文本,深入挖掘

文本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善于钻研教材,从内容中挖掘教学资源,寻找听、说、读、写综合实践的契合点,对此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比如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空白”以深入品味。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概括写或有意不写,留给读者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这种“空白”常存在于词、句、段甚至标点中。如鲁迅《故乡》一文闰土语言描写中的多处省略号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可以品味出闰土前后言语及性格的巨大变化。再如《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第十三自然段写纪念墙上的微笑着的姑娘,作者写道:“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两个“想什么”,就是作者的留白,深入挖掘,我们就会体会出作者要表达的丰富感情:嘲讽、控诉、自信、期盼、铭记历史等。当然,深挖教材不仅限于留白,常见的还有文眼、细节、修辞等,甚至注释、背景,凡是有文化内涵的地方都可以在备课时深度研读。

3.巧用手段,力拨千斤

(1)语言技巧最重要。一是反复咏诵,教出语感。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其中,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最基础、最核心。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2)因长施教是关键。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快速地增强自己课堂语文味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教学个性,扬长补短。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扩展这一特长,就能逐步教出有一定味道的语文课。这一点,我是有深刻感受的。在“拓展”环节中,我叫同学们写几句读后感,一时间,教室一片静寂。我悄悄地在黑板上写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室里开始冰皮始解、春芽盟动。我又在黑板上写下:“忘记屠杀,便是第二次屠杀!把世界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并且说:“同学们,咱们都来开动脑筋,比试比试一下!”成果汇展时,我听到了不少精辟的话语。又如:“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建立的集中营遍布全国各地,我听说大约有20个,请问我国建了几个集中营纪念馆?”……这节课启发我:教师特长的发挥是学生精彩绽放的养料与强大的学习动力。

当然,一堂有滋有味的优质语文课要注意的技巧还很多。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一堂真实的课,一堂有文采、有文化、语文味十足的课。

参考文献

[1]《语文味研究回顾》.中教网。

[2]程少堂 葛福安 2013:我们的“语文味年”[J].语文教学通讯,2014,07。

论文作者:田树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法宝论文_田树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