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小语教学中如何凸显德育教化功能论文_欧争青

浅议在小语教学中如何凸显德育教化功能论文_欧争青

欧争青 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351100

摘 要:本文从“立足字词教学,建立道德概念;着力阅读教学,确立道德信念;引导‘两难’判断,学习道德评判”几方面结合作者语文教学的实践,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凸显德育教化功能的一些经验与思考。

关键词:教学 道德 教化

新教育理念积极倡导融认知、能力与情感为一体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其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为课程教学的德育目标,以不断强化德育回归教学的核心地位。“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作为人文性质非常显著的语文学科,其德育教化作用尤为突出。如何凸显语文德育教化功能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

一、立足字词教学,建立道德概念

道德基于一定的文化内涵,是用“文”的内容使人“化”之。语言词汇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若能时时树立德育意识,善于挖掘并提炼基础教材中的德育文化内涵,从“小字词”开始,着力构建“大文化”“大视野”,那么道德概念必然“无中生有”、逐步深入、影响深远。比如,有经验的老师在字词教学过程中,往往总是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又重视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认知启蒙。

比如,在一年级孩子学习 “人”字,笔者不仅帮助孩子了解“人”的意思,而且引导他们组成了老人、青年人、男人、女人、白人、黑人、中国人、外国人等许多词语,让学生初步懂得按年龄、性别、肤色、国籍等“人”可以进行多种性质的分类。此外,还着眼于人的生活属性,把其分为“好人”“坏人”。最后通过句子练习,让学生懂得:“我是中国人。”“我们要做个 的人。” ……如此而为,真正把德育内化在词语教学过程中,可谓“匠心独运”。

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儿童理解道德概念非常具体,如把“团结”理解为不与同学吵嘴打架,把“守纪律”理解为听老师的话。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更不易区分,如把“勇敢”和“冒险”的概念常常混淆起来。因此,在词语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具体语境探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外,还须要对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感情色彩、使用方法等加以辨析,促使儿童在掌握词语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一定的道德概念,从中获得一定的道德认识。

二、着力阅读教学,确立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并能引起强烈的情绪体验,它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儿童道德信念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道德舆论的熏陶下,通过自己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的反复实践确立起来的。然而,由于儿童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模仿的倾向,因此,电影、电视、文艺作品等对少年儿童道德信念的确立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本上有许多课文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好文章。不要说《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名篇,就是那些优美的散文、诗歌、童话、寓言……无论是让儿童领略祖国的山河之美,还是体验人情之美,都蕴含着道德教育的因素。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凭借课文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渗”字上做文章。“潜移默化”和“有机结合”,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而然,滴水石穿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切实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课前,要制订明确而具体的“渗透”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一方面“吃透”儿童,摸清儿童的思想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情况制订具体的教学和育人目标,既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又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另一方面,精心设计操作性强的教法和学法,把“渗透”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确保教学和育人的目标到位。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渗透”技巧,提高“渗透”功能。

2.要在“情”字上下功夫。通过课文教学帮助儿童确立道德信念是充分发挥感染作用,使儿童受到感化的结果。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创设一个充满师爱的情感环境;要启发学生读、想、议,经历情感过程,促使情和理达到最佳的融合;要发挥教师情感的传导作用,善于凭借语言文字再现情感,善于调动自身的情感因素,创造性地传达教学内容的情感,以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3.要在“思”字上抓落实。道德的实质就是思维。要引导儿童从一篇篇情文并茂的课文中,从一个个榜样人物的身上,逐步获得一种普遍的相对稳定的道德判断准则,其关键就在于逐步形成儿童抽象思维的能力。所以,教师的设问就不只是“怎么样”“是什么”,还要有“为什么”这样的思考性问题,儿童要找到问题的实质,必须对有关内容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其实质是增强自觉意识,使道德认识得以深化。

三、引导“两难”判断,学习道德评判

“现代道德发展认知理论之父”科尔伯格认为:直接灌输道德概念、讲授行为规则,或是仅仅帮助个体澄清模糊的培养。儿童的道德成长是其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不断建构的过程,也是儿童道德经验的不断同化、调整、平衡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道德认识越明确越深刻,他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强,道德毅力也就越坚强。反之,当一个人缺乏起码的认识水平,他的道德认识出现错误观念时,其意志表现就很薄弱,他的辨析能力也就越差。例如:分不清包庇与友谊、勇敢与冒险、胆怯与谨慎之间的区别,就有可能导致行为方面的失误或错误。因而,教学应当加强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

鉴于儿童道德评判水平刚刚起步,个体发展也不平衡,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结合教材组织开展道德讨论。比如,讲述道德两难故事,设计道德 两难问题,以引发道德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是讨论时应注意厘清道德概念,防止学生因对道德概念理解模糊而出现似是而非或就事论事的现象。二是小学阶段要引导学生从他律道德阶段向自律道德阶段发展,判断行为时防止只看行为导致的后果而忽视发生的动机。三是防止出现跟风现象。处于他律向自律阶段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其判断是非的标准往往是自己心目中权威人士(老师或班级里的“领头雁”)的见解。在学生出现意见分歧和失衡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辩论,努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要鼓励学生考虑他人观点,协调与他人的分歧,最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比如,对于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评价时,刚开始孩子们出现“顺风倒”现象,大家都说“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很勤劳,自己种白菜”。经过老师引导,孩子们有了公正看法:“小灰兔也很爱劳动,它也乐意帮老山羊收白菜。”“只是它一开始没想到白菜还可以自己种。”“它以后肯定也会自己种白菜!”前后比较,后一种说法能够反映了较高的道德评价水平。这种道德评价能力一旦形成,就能加深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不断地强化道德行为,逐步地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

经过“道德两难故事法”在教学中的长期运用、熏陶和实践,不断地锤炼了学生的道德意志。当学生真正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候,就能比未经训练的同龄人更快地作出恰当的选择,所以“道德两难故事法”在学生行为养成上能够充分发挥替代和强化作用。学校德育环境已由封闭育人向开放育人转变,而“道德两难故事法”用宽容的人文精神,在共同参与中倾听学生心灵的真实想法,消除学生面对两难道德问题的困惑,帮助学生增强道德行为抉择的信心,真正通过德育活动来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当然,“知”是为了“行”,当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后,必须采取有效办法来鼓励他们把道德判断付诸行动,从而在学用结合中不断地放大活动效益和良好效应。

参考文献

[1]万正维 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7。

[2]成尚荣 让道德意义在课堂里流淌[J].人民教育,2013,23。

[3]沙布尔·拉塞克(伊朗) 乔治·维迪努先生(罗马尼亚) 合著 《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1987年。

论文作者:欧争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浅议在小语教学中如何凸显德育教化功能论文_欧争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