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麻兰小学 266743
一、抓好观察操作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应用题就是来自于身边生活
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1.看实物,想数学。古人云:“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要达到某一教学目的,往往在于借机诱导。如,让学生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我通过表扬几个平时作业写得认真的同学,让他们排队上讲台领红花,然后顺次问:谁排第几?共有几个同学得红花?……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2.数一数,算一算。我让学生数一数自己的左右手各有几个指头,再让他们算一算两只手合起来有多少个指头。这样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的事物,使学生在数一数的过程中很容易完成了算的过程。
3.量一量,说一说。在给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观念时,我让每个学生都用米尺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再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其长度,接着再用手臂伸平去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自己估算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然后用米尺再去度量检验自己量的结果。学生通过这样几个层次的操作实践,对米和厘米获得了清晰的长度观念,对测量估算有了初步的意识。
4.动一动,编一编。为了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产生过程,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边演示事物的变化,边口述变化的过程及想到的问题。例如,在教20以内的减法时,先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右边学生在桌子上摆好11根小棒,接着取走一些,至于取走多少让学生自己定,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左边的同学根据摆小棒的情形,编一道应用题解答,然后互换角色进行。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且在动手摆、动口编的活动中进一步掌握了新的知识。
二、丰富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能力
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形式要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形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和开放式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从20以内加法开始出现表格应用题,在教这部分内容时,首先通过图形演示,使学生初步认识应用题的结构;其次,让学生在观察图形、看图叙述题意的说话过程中强调说明这就是应用题,并告诉学生什么是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使学生了解一道应用题一般是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第三,在教图文应用题向图文兼有的表格式应用题转化时,我要学生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讲出表格里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要我们算什么。学生了解条件和问题后就把重点放在分析数量关系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抓好读、画(摆)、思三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题意,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不理解题意是无法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因此,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狠下功夫。
1.教会学生认真读题。训练学生审题能力的第一步,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一年级开始由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朗读、自己轻声读、自己默读,在读的过程中了解应用题的条件、问题及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摆一摆。会读并不等于理解题意,理解题意中每个词语的含义,可以指导学生画画点点,画上各种符号。一般用“___”划出条件,用“~~~~~~”找出问题,用“。”表示关键词语,有时让学生把应用题反映的事物变化用小棒的形式摆一摆。这样画一画、摆一摆,帮助学生加深了对题意的理解。
3.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摆学具、画图形、教师做手势等手段,让学生从题目中找出隐蔽条件或多余条件,从而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能抓住最本质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例如,教数学第二册89页第九题:工人在一条路的两边种树,每边种了48棵,一共种了多少棵?学生读题后,教师有意问学生:这道题只给了一个条件,怎么计算呢?促使学生考虑找出隐蔽条件——每边种48棵树,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这道题的意思,从而明确这道题的意思就是求两个48相加是多少。
四、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拓展应用题教学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从学生的发展着想,加强实践性内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增长新知。我在平日教学中做到了间周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一次实践活动课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4组,每组10人,然后进行“小小神投手”游戏。游戏规则是:每组每人一个沙包,排好站好,站在规定线处。听哨声开始,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依次把沙包投进筐里,直到最后一个同学投完为止。然后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每人投了几次?你们组一共投了几次?
2.每个小组各投中了几个沙包?还有几个没投中?
3.根据各组投中的个数,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这样,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入,使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思考,应用已有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使他们对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能经久不忘,而且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隋启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学生论文; 应用题论文; 几个论文; 题意论文; 条件论文; 数学论文; 米尺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