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论文_刘银焕

生物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论文_刘银焕

湖北省襄阳市东津世纪城中学 441100

在生物实验课中,学生动手的不足是我们明显的短板,为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针对生物实验的教学进行了优化,作出了一些探讨。

一、良好实验环境是成功的前提

生物课既注重知识的认识和积累,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当前实验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学校不重视,对开足实验课没有硬性要求,实验器材配备不到位、不及时。同时部分学生不重视,部分学生认为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应付考试就行了,对动手操作不重视。

二是设备设施不到位,部分学校实验器材缺乏,实验课只能走走过场。

三是实验结果运用不足,对于各种生物实验的结果,同学们只是单纯听老师说,然后背诵下来,对实验结果根本就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我认为优化生物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一是设置出专门的实验室,配足配齐实验器材,满足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显微镜,是我们实验的利器,如果每3个学生能有一个,观察微观世界是多么美妙。

二是做好实验前准备,包括学生心理准备、器材准备、实验过程管控等。

三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做详尽的记录。

四是充分利用身边自然环境,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做实验,比如观察植物的根茎等直观性的,可以到野外去观察,效果较好。

二、灵活的实验形式是成功的关键

形式多变的实验方式,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真正去探索研究的动能,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勤分析、善总结,真正地学懂真会。如何灵活地使用实验形式呢,主要有这几点:

一是自己动手,比如在认识种子一课中,看图讲演,不直观,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我就让学生自己选黄豆、玉米、小麦三种植物种子,自己在家先无土培养,等种子发芽时,我就要求他们带到实验室里各自观察,找到种子的胚芽、胚根、胚轴,一下子就明白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组团实验,学生各自组团,对涉及到的知识点,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开展实验,不要求统一行动,每个学生都分组,每个组都有实验任务,达到全面开花的效果。

三是网上找资料。一些实验,由于受设备的限制,不容易开展,要求学生自己在网上收集文字资料、视频、动画等,汇总后由教师统筹,制作小课件,学生也理解一些。

四是社会调查。比如学到遗传学的课程时,怎么理解,先从自己家族的情况调查,再到外边去寻访,自己去访问、做笔记,去总结遗传的特点,慢慢体会,事半功倍。

五是教师带动。涉及到重要的实验,由教师手把手教,逐步示范,一遍一遍地做,达到熟能生巧,知识点也就理解更深刻。

三、科学的实验教学原则是成功的保障

1.体现主体原则。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实验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逐步交流过程,学生是我们实验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程参与到研究的实验活动中去,实验器材只是交流的载体和平台。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3节《开花和结果》时,让学生提前观察各种花朵,分清花瓣、萼片、雄蕊、雌蕊,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提问“是不是所有的花都有这四部分结构呢?”引导学生思考,课程结束进行分析总结,能够大大提高实验课程的效果。

2.体现创造性原则。

对于要求不高的实验,我们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做,开拓实验条件,突出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植物的水分运输途径的知识点中,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提供了10多种实验方法,对根毛、根内的导管、茎和叶的导管认识得非常清楚。这中间就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敢于树立大胆的创新观念,敢于解放思想。

3.体现知识和技能统一原则。

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把自己的抽象思维跟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联系起来,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相统一,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实验中要体现个性原则,尊重学生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合理设置实验的难度。可提供几个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要求一步齐,注重实验的结果。

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要的途径,我们要善于运用实验对理解知识的促进,用活用好实验课,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生物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全面成长。

论文作者:刘银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生物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论文_刘银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