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企业实施ISO 9000质量体系及功能块管理模式分析_iso9000论文

特区企业实施ISO9000和功能块管理模式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管理模式论文,特区论文,功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标准化、系统化、文件化、程序化的质量体系是特区企业实施ISO9000和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趋势。在企业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 功能块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实施ISO9000后在效率上存在的问题。

一、特区企业实施ISO9000和所遇到的问题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发。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实施ISO9000已成为国际趋势。 企业实施ISO9000就是按ISO9000的要求建立自己的质量体系。 实施ISO9000有利于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参与市场竞争。 在实施ISO9000方面深圳已在全国领先,目前有100 家企业取得国内外不同认证机构颁发的ISO9000证书,有近千家企业在积极准备。 同时深圳已建立了较完善的ISO9000推行、培训、咨询和认证系统, 为今后在特区第二次创业阶段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必要条件。

ISO9000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程序化、 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企业按ISO9000要求建立质量体系, 可以使经营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尤其产品形成的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每一个阶段,受到严格控制。但是,由于目前许多企业其内部以“部门”方式运作,企业按ISO9000要求制定程序的工作流程是以“部门”为基本单元的, 实施ISO9000后,虽然质量管理得到了加强,产品质量有显著提高, 但效率,尤其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进而也影响了企业的效益。据了解在特区有个别企业实施ISO9000后反而不能按时完成定单要求,效益降低, 甚至有的企业亏损。说明质量体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原因分析

企业按ISO9000所建立的标准化、系统化、文件化、 程序化的质量体系,在实际执行中遇到效率上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是主要原因是企业以传统的“部门”方式为主的组织结构,与ISO9000 中“要素”之间存在衔接问题,这是西方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我国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差别很大的一个反映。

1.首先,ISO9000对质量体系的要求是以“要素”的形式提出的, 每个要素是一项相对独立的质量活动,要素是质量体系的基本单位。在ISO9000 族的三个质量体系标准(即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中,ISO9000有20个要素,ISO9002有19个要素,ISO9003有16个要素, 实施ISO9000的企业都是按标准要求和实际要求选择要素的。 目前多数企业运行方式是“部门”形式,部门是企业内部的基本组织单元。但是部门与要素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多数要素不适用“部门”运作方式,要素与部门之间缺少一个“界面”或者“桥梁”。

2.其次,ISO9000把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 即管理人员、执行人员和验证人员。企业以部门方式运作时,部门主管(部门经理)是执行层人员还是管理人员是不清楚的,实施ISO9000 时遇到界面的界定问题。一些部门主管在工作上遇到矛盾,如果投入过多时间做质量体系的执行工作,则在管理上的投入得不到保证,反之如果投入时间以保证管理工作上的需要,则执行工作得不到保证。

三、功能块管理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功能块”管理模式是企业以“功能块”为基本组织单位的一种内部运行方式,是根据企业实施ISO9000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的, 它把企业内部职责予以模块化。功能块是建立在“部门”和“要素”之间的界面。在功能块管理模式下,企业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1.部门。部门由一个或若干个功能块构成,几个功能块放在同一部门的原则是其职责的相关程度较高。同一部门内的功能块往往在功能和职责上联系比较密切或共同点较多。例如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三个功能块都是面对顾客的,相关性较高,所以可以放在一个部门里(市场部)。

部门是管理单元,部门主管的职能是管理下属功能块和协调下属功能块在执行工作中与各方面的关系。例如必要时甲部门的某一功能块经协调可暂由乙部门的主管负责管理。

部门主管作为管理人员在日常运作中用一部分时间来管理所负责的功能块,而大部分时间参与本企业的经营和策划活动。部门主管对下是功能块的主管领导,对上是管理者的幕僚和智囊。

部门职责是下属功能块职责的总和。没有单独只属于某部门而不属于该部门下某一功能块的特殊职责。

2.功能块。功能块是执行单元,由功能块主管负责,功能块按程序的规定运作。功能块与功能块之间直接发生关系,实现组织上工作上的接口。功能块没有大小高低之分,只有工作职责和工作顺序先后的区别。

3.要素。要素通过不同的功能块得以实施。某些要素涉及多个功能块才能实现,例如文件控制。另一些要素只一个功能块就可以实现,例如采购。多数要素由若干个功能块实施。

要素按程序规定通过功能块得以实施。要素有效运行的见证主要在功能块这一层上。

4.项目。项目(订单或合同)是供方与顾客之间以任何方式传递的,双方同意的要求,是企业应完成的工作,应通过完成各项目的要求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各项目是通过要素的有效实施得以完成的。

有些项目会有特殊要求,这些特殊要求由管理层和指定的功能块策划和计划,通过若干功能块执行得以实现。

5.功能块管理模式的高效性。功能块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部门管理模式下,部门之间以曲线方式协调工作,而功能块管理模式下,功能块之间以直线方式协调工作,如图2所示。

图2

在功能块管理模式下一个信息从进入功能块1到走出功能块2需要3 个步骤,中间只有一步。如果以部门管理模式,从进入A部门到传出B部门需要7个步骤,中间至少有5个步骤。可见功能块管理模式具有很高的效率。

6.功能块管理模式的灵活性。企业按功能块管理模式运作,可以因工作需要,在功能块职责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经理人员可以变动,经理人员主管哪个功能块也可以灵活调整,实现人变事不变的原则,既能保持组织稳定性,又能灵活变动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在人才竞争的环境中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才智和能力。另外,在实施ISO9000 过程中如果采用功能块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文件的修改量。

总之功能块管理模式解决了部门和要素之间的界面问题,减少了办事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管理中的灵活性。

特区企业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以靠质量和效益确保竞争优势。企业实施ISO9000有益于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和参与市场竞争。实施ISO9000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 主要是由于东西方管理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别。功能块管理模式把企业的质量职能予以模块化,建立了一种界面,使ISO9000 与我国传统的管理方式灵活地结合起来,是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实施ISO9000 的管理体系方面的有效探讨。在深圳数家企业运用功能块管理模式,收效都很显著,证明了这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标签:;  ;  ;  

经济特区企业实施ISO 9000质量体系及功能块管理模式分析_iso9000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