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部大开发中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南地区论文,几点论文,生态环境论文,大开发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南地区习惯上指川、渝、黔、滇四省市,西依青藏高原北邻黄土高原,东接我国东部低山丘陵平原,总面积约113万km[2],总人口约1.9亿[1]。处于我国三大地貌阶梯中第一阶梯边缘以东地区,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全区大部分属于长江流域,同时也是石灰岩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
西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同时又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华中和华东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西南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和在生态环境重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依据最近新的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一些看法和对策,对彻底解决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并使社会经济各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环境现状和退化原因
西南地区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的严重水土流失。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原因之一就是长江上游植被的减少而导致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中游河道泥沙淤积,洪水泛滥[2]。50年代,西南地区的长江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为30万km[2],目前已经发展到近40万km[2],现有各类滑坡、崩塌20万处,泥石流沟4,000多条,平均侵蚀总量达15.7亿t。由于侵蚀物中推移质较多,大多数粗颗粒物质淤积在各级支流中,但仍有约6亿t的细粒泥砂进入三峡库区,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另外,由于洪灾和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引起的其它的灾害,如旱灾也越来越严重,自1950年以来受灾面积、发生频率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如云南的昭通地区,由于水土流失的范围和数量越来越大,已造成人畜饮水困难,自1979年到1984年间,全区饮水困难人数由51.87万增加到119.5万人,因旱灾造成粮食减产平均每年高达4,250万kg。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另一个表现是“石漠化”的扩大。西南地区是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地区,碳酸盐岩分布的总面积达33万km[2]。灰岩的溶蚀速度是很缓慢的,在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型(干燥度<1.0)侵蚀溶蚀区的典型溶蚀速度为40~120mm/千年,并且碳酸盐岩风化产物90%以上溶于水被带走,能够残留下来形成风化壳的物质甚少[3]。所以,灰岩地区成土过程十分缓慢,水土流失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广西石灰岩的溶蚀速率为0.12~0.30mm/年,按岩石容重2.6t/m[2]计算,为312~780t/km[2]·年,成土速率为10.4~26.0t/km[2]·年,而土壤侵蚀模数为100~200t/km[2]·年,几乎是成土速率的10倍[4]。因此在西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碳酸盐岩(主要是石灰岩)的风化速率比暖温带要高得多,达0.06~0.3mm/年,且由于该地区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区,地表相对高差较大,在陵坡失去植被或被开垦之后,地表植被覆盖率急剧降低在雨量集中、雨强大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成土层浅薄,甚至基岩出露,形成难以恢复的“石漠化”。据统计,贵州省的“石漠化”面积日前已达到124万km[2],已占土地总面积的7%以上。
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西南地区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森林面积减少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植被的大量砍伐是造成目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50年代末,长江上游的森林覆盖率还在30%~40%之间,经过几十年的破坏一度降低为不足10%,沿江两岸的局部地段仅5%~7%。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获得的最新数据表明,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尚不足8%。
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垦殖率不断升高,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在有些水土流失区,平均每增加一人,耕地相应地增加2.2亩才能满足粮食的需求。四川盆地的人口密度约500~700人/km[2],耕地垦殖率高达50%~70%,有大约81.3%的耕地分布于山地丘陵中,从丘间槽谷一直分布到丘陵顶部。云南中山地区的垦殖率达74%,特别是金沙江流域,土地垦殖率更高,且陡坡耕地面积大,新垦殖的耕地几乎都属于陡坡开荒。贵州省目前拥有的187万km[2]耕地中,25°以上的有53万多hm[2],占28.6%。这些陡坡的开垦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而且由于土壤肥力的大量流失,大多已成为低产、贫产土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已经开始改变区域的自然环境,以云南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例,1950年,该地区土地总面积为198万hm[2],热带雨林覆盖率为60%。在过去的30多年中,大量的毁坏性砍伐已使森林覆盖率下降了32%,面积减少了34万hm[2],已使该地区的年均降水量比原来减少了100~200mm。
2 生态环境重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森林植被恢复中的质量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建设,自“六五”以来,陆续在长江上游地区实行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业工程”等,其中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规模最为宏大,成效也十分明显。但各级生态环境重建工程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导,将以重建生态环境为主体的生态林业工程简单化,实施不讲效益的粗放绿化型治理模式,不仅收效不大,甚至还产生了许多新的生态问题,例如,树种和植被类型选择不当,群落密度过大,如群落生产力过高,造成了人工林地严重的土壤退化现象。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大面积发展速生、高肥耗的人工杉木林和桉树林,甚至在某些地区盲目种植耗水性极大的橡胶林等,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严重下降和严重的土壤旱化现象。严重的土壤退化已成为西南某些地区人工植被建设的严重障碍,植被根系区土壤水分长期亏缺,造成土壤表层板结,土壤紧实度增大,极大地制约了森林植被的重建与恢复。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由于树种选择不当,结果出现了大面积的“小老头林”,不仅不能发挥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引起了以“土壤旱化”为主的多种生态问题。
2.2 环境治理忽视“标本兼治”
生态环境的治理要特别注意避免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防治措施截然分开的做法。要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抓住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对西南地区而言,就是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在于各个子流域的治理。如果考虑到小流域是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考虑到人类生存的需求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争取以恢复植被为主的生物措施和以小型工程为辅的防护措施,是完全符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的。因此,搞好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才是治理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目前的水土保持工程在整个生态环境的重建中存在着不少弱点,如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截然分开,这只能使生态环境恶化愈演愈烈。
2.3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采取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形式,这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原始(生)森林的破坏。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地貌类型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以珍稀植物物种为例,种类占全国的67.5%,因此有植物王国之称。但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和周边地区,大多是老少边穷地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开垦和樵采使得保护区周边的森林覆盖率急剧降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这对保护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保护区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生态旅游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长远看,生态旅游是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由于盲目地扩大生态旅游景点,有限的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被吞食的危险,使得自然保护区出现了生存危机,这不仅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同时还会严重地制约旅游业的发展。试想,目前少数的几个自然保护区如遭破坏,旅游业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了,而以旅游业带到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设想也随之成为泡影。
3 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开发一定要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既注重经济效益又不忽视社会、经济效益,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思想,建立多种高效持久的人工生态系统[5]。如植被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建立以林为主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但在一些燃料缺乏的地区,当地群众仍然毁林不止。因此,在这些地区,推广小水电、以煤代柴、开发利用沼气是势在必行的措施。
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区内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因此,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要利用先进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3S)进行精确规划[6],至少要在选定的小流域中做到这一点。建立起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生物和气候带分区,再依据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和其他社会条件进行空间决策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多目标规划。
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面积的主要措施已被实践所肯定,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形式,在晋陕黄土高原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复合农林业为基本模式,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目的,创立了一个以多年生经济植物为核心的优化的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充分体现了水土保护的社会经济性。小流域既是生态系统又是经济系统,它包含了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特性,人口、资源、环境、资金、技术与要素,在时空尺度上以社会需求为动力,通过投入产业渠道运用科技手段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所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学为方法,从防治水土流失出发来布设治理措施,注重工程措施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只是生物措施的辅助措施而生物措施才是永久起作用的防治措施,在环境恶劣的水土流失区采用生物与工程防治相结合的模式,使植被得以恢复。如在金沙江流域中,干湿季明显,雨量集中,只有采取上述治理模式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恶化得到根本性的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