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孟子伦理思想的道德基石论文

性善论:孟子伦理思想的道德基石论文

性善论:孟子伦理思想的道德基石

刘书正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山东 淄博255130)

摘要: 孟子提出人性善的理论。 他突出和重视“不忍人之心”, 提出了四心说。 四端是内在于人的生命的,人人都能够向善、为善。只有经过精心的培养、发展、扩充,才能成为仁义礼智四德。 四心说和四德说构成了孟子性善论的核心内容。 心善,是“可以为善”,并不是“必然为善”。 要把持善性,需要不断的修养和努力,培养道德自觉。 为此,他提出存心养性、先立其大、切己自反等为善、向善方法。性善论是孟子的首创,是儒学发展的一次重大理论飞跃,是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性规律。 性善论以善为教化的前提,规劝人们扩充善端,行为善事,成为善人,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显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孟子;人性;善;道德

人性问题,是古代思想家关注的话题,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针对当时流行的人性论观点,孟子进行了有力的反驳,鲜明地提出了人性皆善的理论。 他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恻隐之心、丑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种善端,这是人生而具有的善性。 对这些善端进行教育、培养和扩充,就能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德。“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具有成贤成圣的材质。孟子是第一位对人性问题进行系统考察的思想家,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人性论体系。 他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孟子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儒家人性论突破了早期“德礼体系”下美德和伦理对人的规范与限定① 李国斌:《孟子对“善”的观念的改造与重建》,《道德与文明》2018 年第6 期。 ,标志着人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孟子伦理思想的道德基础。

一、人性本善

在中国历史上,西周初年人们开始关注并提出了人性问题。 儒学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博古通今的伟大学者,却罕言人性。 《论语》中“性”字只出现过两,但都没有直接涉及“性”字的含义② 陈昇:《〈孟子〉讲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55 页。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根据孔子的论断,我们可以得出,人生来具有相似的人性,只是后天因为个人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差异日益增大。 在孔子的视野中,人性还没有善恶之分。 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变化发展的。 他认为人性方面差不多,不管功成名就的人,还是一事无成的人,由于后天受到了不同环境的影响,在人生和事业上成为不一样的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们在探索救世方案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学说和道德理论,对人性问题的讨论逐渐成为一种思潮,人性理论成为思想家们关注的话题。 孟子之前,人们把人先天具有的自然欲望称为人性,“食色,性也”,告子把它概括为“生之谓性”。 子思在人性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他认为人性来自于上天,人性是“天命—性—道—教”过程中的一环,是天命和人道的中心环节。 子思提出的五行说,对孟子创立以“四心”为主要内容的性善理论起到了启发作用。孟子面临的重要工作,不是要对人性做出简单的善恶判断,而是要把人的自然属性、人的本能和人性区别开来,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性善说是孟子学说理论的核心,其行为哲学、教育哲学及仁政学说都是根据此性善说推衍而来① 李鍌:《孟子高级解读》,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 年版,第20 页。 ,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

孟子生活的时代主要有四种人性理论:

(一)人性无善恶

这是告子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善与恶完全是后天环境的影响造成的。 在“生之谓性”的基础上,告子认为“性”和“生”是相同的,“性”就是“生”,“生”等同于“性”。 他把人生来就具有的东西称之为性。 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在告子看来,人性就象急流的水,如果在东面开了口子,水就会向东面流,如果在西面开了口子,水就会向西面流。 人性如水的流向一样,没有固定的流向。 善的人性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二)人性可善可恶

这是周人世硕的观点。 人性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 文王、武王得天下,人民崇尚善,幽王、厉王统治时,人民崇尚暴。 人性是可以变化的,关键要看成长的环境以及后天的教化和引导,如果能做出正确的教化和引导,有好的成长环境,就会是善的人性,否则就会变成恶。

(三)人性有善有恶

这种观点认为,人性的善恶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是善的,有的人天生是恶的。 这种观点实质上把人性分成两类:天生的善人和天生的恶人。人性有本来就善的,有本来就恶的。 并举例说,圣明君主尧在位时仍有象这样的坏人;瞽瞍这样坏的家庭中却有舜这样的好人;纣做侄儿、为暴君,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环境不能最终决定人性,人性的善恶与后天的环境、教化和引导没有关系。

(四)人性本善

降低血压有益于延迟肾病的进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ARB)是目前较为有效的降低尿蛋白水平的药物[2],通常剂量是降低血压的剂量的2倍,需观察血压是否有偏低。尿蛋白水平升高但是血压水平正常后仍需要选用ACEI和ARB的治疗,剂量尽可能增加至足量,但是应注意血压能否耐受[3]。ACEI和ARB可显著降低血压,防止心肌肥厚,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血管、心脏、肾脏纤维化,降低肾小球灌注压利减少蛋白尿等,具有很好的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在糖尿病肾病的血压控制中为首选,其他还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在合适的患者还可使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孟子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孟子坚信自己有良心本心,要人们也坚信自己同样拥有。 孟子性善之说,激发人们努力向上、人心向善的社会氛围,有效防止了自暴自弃的做法,使人类异于禽兽,仁义道德有了可能,免遭了人性恶的困扰。 孟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才会活得更有价值、更有尊严① 鲍鹏山:《鲍鹏山说孟子》,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年版,第89 页。 。 如果能听从自己良心本心的指挥,服从良心本心的安排,舍弃不合理的物质欲望,不为外物所累,定会带来内心的愉悦,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实现自己的道德幸福。 相反,如果没有听从良心本心的命令,贪图利欲,为了实现自己的利欲幸福不惜挖空心思,只能引起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愧疚。

二、性本善的主要内容

孟子在和告子的辩论中论证了人性本善,提出了四心(四端)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四心的苗子,只要把这些小苗子加以培养,悉心浇灌,必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也就变成了或仁人、义人,或懂礼貌的人、有智慧的人。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的内在品性,与人的道德因素紧密相连。 从人类终极发展的角度,“善”应该成为人的本性,人性具有向善的特质。 人人都会有道德,“人皆可以成尧舜”,道德觉悟的高低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 要把持善性,需要不断的修养和努力,不断学习积累,培养道德自觉。 为此,孟子提出存心养性、先立其大、切己自反等为善、向善方法。

2.1 三组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孟子把四心称作良心或本心,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 孟子认为,良心本心是人原本固有的。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就是良心本心,所以良心本心人人具有。 孟子把“天”作为良心本心的根据,认为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有先天的道德能力,是上天赋予他的能力,是一种天性、本能。 良心本心,是生生不息的道德之源,是成就道德的根本。 良心本心是内在于人的,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通过仁义礼智才能表现出来,仁义礼智就是善性。 孟子深切体悟和把握了自己的良心本心,并做到了切己自反,相信自己和别人的心都是善的。 孟子所说的性善,是指一般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实质是指心善。 性善的根据在于心善,心善是性善的根据,因为心善而性善。 人能为善,内在根据在于性善① 陈来:《孟子论性善与命》,《现代哲学》2017 年第6 期。 。 孟子从心的作用来论证性善。心是人的生理器官,人的言行由心操持和控制,心是善的源泉,心是仁义礼智的善端,人作出的行为自然也应该是善的。 四心是人固有的,可随机而发,无需提前准备,由此看来,心善是“天之所与我者”。 孟子重视和关注四心,认为它可以固定善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的载体。 四心说和四德说构成了孟子性善论的核心内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诗人陆游曾如是说。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就是致用。读写结合无疑是中学生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我们要为中学生拓展阅读与写作水乳交融的天地,从文本中选择适合学情的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深度解读,再跳出文本,调动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书写心声。

孟子还把四心称为四端。 端,萌芽、端倪、端苗的意思,四端是仁义礼智之“端”,在人初生时只是一种萌芽,而不是其完成,所以,称之为四端② 郭齐勇:《儒家文化研究》第四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年版,第486 页。 。 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端是人类所共有的,是人类的共性。 同类的东西,必然有其共性。 人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类,也必然有其共性。 这个共性就是理、义。 人的善端是天生的,仁义之心是不必通过学习和思考的“良知”“良能”③ 徐洪兴:《〈孟子〉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22 页。 。 四端是“善根”,具有天然的向善性,经过精心护理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德。 四德是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仁和恻隐之心相对应,有仁爱的含义;义和羞恶之心相对应,有羞耻的含义;礼和辞让之心相对应,指恭敬礼让,尊敬长者;智和是非之心相对应,指人对是非善恶和各种行为的道德判断。 四端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仁”在孔子那里是最高道德,是一切美德的总称,孝悌、忠信、智勇则是这个体系下的一部分。 孟子的贡献在于把“仁”打开了,把“仁”分成了仁、义、礼、智四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道德。

四端只是仁义礼智四德的萌芽,需要通过精心的培养、发展、扩充,才能成为四德。 从四端到四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途中布满荆棘,只有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走,不遭受外力的破坏,才能成长为仁德。 在孟子眼里,四端并不神秘,也没有特殊之处,每个人都有。 一切的社会伦常秩序和社会福祉都建立在这个心理基础之上。 人的内心都有善的因素,四端是内在于人的生命的,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人人都能够向善、为善。 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自我的修养功夫① 黄明喜:《孔、孟、荀的人性论与教育观探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6 期。 。 四端只是善的幼苗,而不是现成的德性。 四端是一粒种子,一棵幼苗,尽管很幼小、很微弱,但只要不断地成长、扩充,经过精心养护也能发展成为人的善良本性,萌发为道德。 如果做不到向善、为善,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把内心善的因素扩充、发展。 道德是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由道德情感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道德主体的自觉行为。 仁义礼智四种道德都是人本性中固有的,是可以由人自己做主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这是人的道德主宰性、责任性的体现。

三、不善,非“才”之罪也

存心养性是成就道德的基础。 存心养性做好了,培养了“浩然之气”,良心本心自然就会发展,就能提升伦理境界,树立个体伟大的道德品格,成就道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养气”为孟子所首倡和再三强调。 浩然之气充盈于人体内,与仁义和道德相匹配,是正义在人的内心长期积聚的结果,不是正义由外入内而取得的。 “养气”的过程,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育和发扬的过程。 要把见端甚微的善,好好培养起来,做到养心、存心。寡欲是存心养心的主要途径。 平时欲望少的人,即使有失去本心,失去天生善性的,只是少数;平时欲望多的人,即使保存本心,保存天生善性的,也是少数。 多欲与寡欲对心的影响是不同的。 欲望减少了,影响人们本心的外界因素相应较少,必然有利于养心。 存心养心,就会使其无限的扩充、伸展,实现尽心工夫,形成一道德的人格世界。

其一,耳目之欲的生理欲望过重,道德行为丧失。 这是恶行产生的重要根源。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小大。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孟子·告子上》)人的肢体有重要和次要之分,有小和大之分。 不要因为小的损害大的,也不要因为次要的损害重要的。 养护小的是卑贱的人,养护大的是高尚的人。 孟子把人的行为分为大体和小体,小体指耳目口鼻等自然欲望,指口腹方面的,是人与禽兽相同的方面,是卑贱的。 大体指人的道德的行为和精神生活,指心志方面的,是人与禽兽“几希”的方面,是高尚的。 当大体统摄小体,大体占主导方面时,仁义礼智就会得到显现,人性是善的。 这时小体会得到抑制,自然欲望会得到有效节制。 相反,当善的本性被小体所吞噬,人性不能驾驽禽兽之性时,恶性就会大行其道。 当然,孟子不轻视生理欲望,认为应当合理满足人的生理欲望。 如果耳目之官能无思考之功能,不能思虑反省,为物所盖覆,不知仁义礼智,则会发生罪恶。 耳目之欲虽不能等同于恶,但恶却是从耳目之欲中来的。 孟子试图通过提出大体和小体的划分,实现大体对小体的主宰,合理调节人的自然欲望,避免小体的无限膨胀,提高人的道德生活,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如果大体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无限制地放纵小体,大体的功能丧失,恶行会随之产生。

其二,没有做好存心和养性功夫,没有处理好人心与环境的关系。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孟子以牛山之木为例,说明善性的养护问题。 从山的本性来说,原本是郁郁葱葱、充满勃勃生机的。 但由于受到人为的砍伐,导致了山的光秃荒芜,我们却不能由此得出不生长树木是山的本性使然。 树木日夜得到生长,受到雨露的滋润,并非没有嫩芽新枝长出来,牛羊在这里放牧,山也就变得光秃秃的了。 人身上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人心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人的良心也需要精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就人的本性来说,人人有四心和四端,人性是善的,恶是后起的,这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相关。 如果人的良心本心受到周围恶的环境影响,没有及时扩充善端,即便心善,心的思考、反思的作用也发挥不出来,心的自主性也会失去,善的本性也会退化乃至丧失,人性就会变成禽兽之性。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同上)孟子清楚地看到,丰收年景,子弟大多懒惰;遇到灾荒年份,子弟大多残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差别这么大,而是由于外部环境造成的。 以大麦为例,播下种子覆盖好,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季节,都会茂盛地生长,到了夏至就成熟了。 收获的数量不同,那是因为土地肥沃与贫瘠不同,雨水的多与少不同,人工的勤快与懒惰不同造成的。孟子以麰麦为喻,说明秉同同一的人性,人事却“不齐”,主要是受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影响。“陷溺其心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主要是环境对人心产生不良的消极影响。 孟子认为,尽管人性都是善的,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为环境的不同,各人的成就却有差异。 因此,他重视对环境的改造。 环境因素中,他特别注重物质条件和经济生活方面的影响。 如果人们的经济生活匮乏,就会“陷溺其心”。 提高物质条件,解决经济问题,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先决条件。

其三,没有进行人伦教化,秉持常道之性。“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人类有自己的行事规则,如果吃饱、穿暖、住的安逸而缺乏教养,就几乎等同于禽兽了。 圣人对此十分担忧,就派契担任司徒教诲民众,在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日常人伦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亲、义、别、序、信是其行为准则。 四心、四端的出现,只是道德行为的起始阶段,并不会必然出现四德。 从四端到四德的过程,是一个使人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过程,保护人固有的善端,发展人的善性,培养人的四德。 否则,如果没有走正路,就会沦为禽兽。 仁义礼智行为的养成,需要后天的教化、灌输、引导。 “四心”“四端”向“四德”的发展、过度中,离不开人伦教化。 只有进行人伦道德教化,紧紧依靠教育的力量,沿着人固有的仁义礼智之性引导,四心和四端才能发展成为四德,避免恶行泛滥。

自反的目的是要探求、体察自己的良心本心,自反的过程就其实质来说也是自得的过程。 自得的过程是自己得到良心本心的过程。 君子用正确的方法来深造,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有了收获就能处之安然,处之安然就能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了,才能取用起来左右逢源,所以君子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如射箭之人一样,行仁之人须自身正方可为善。 为此,要达到目的,就要反躬自问,首先要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而不能依赖于他人,最终以求君子之德影响和带动社会之风。 自反和自得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实为同一过程。 两个过程的紧密结合,构成了反求诸己,一旦得到了自得,有了良心本心,就能提升伦理境界。

1956年我考入江西农学院兽医系。同学们都以为我是调干生,其实我属于社会青年考进来的。进大学后,成绩差的同学,我主动帮助补习;文艺演出,我是导演;学校演讲,我总是第一名。第一学年选班干部,我是众望所归的班主席,还是学校文艺组组长,校广播站播音员。学校组织上庐山,我快乐地当起了导游,带领着同学们游遍庐山,从含鄱口至观音桥,来回都是步行。我对庐山景点及行走线路了如指掌,令同学们十分佩服。

由此看来,现实中存在不善的情形,并不是人的本性使然,相反,不善违背了人善的本性。 “苟得其养”和“苟失其养”的结果大相径庭,一个是“无物不长”,一个是“无物不消”。 所以,道德主体,要尽心、养性,培养固有的善性,不要使它受到环境的摧残和破坏。

有学者认为,孟子性善论有8 种解释② 方朝晖:《性善论的古今解释模式与判断类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第3 期。 。 本文主张,孟子所说的人性善,是人性本善论,是说所有人的人性都是善的,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亦或是乡间僻壤的劳动者,他们的人性都是善的,人同具善端③ 胡适:《中国哲学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 年版,第217 页。 。 孟子运用了多种方法来证明他的观点。 第一种方法:喻证法。 告子把人性比喻成急流的水,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 人性没有善与不善之分,就象水没有向东流、向西流之分一样。 孟子对此的回答是:“水的确没有向东流、向西流之分,但是还没有向上流、向下流之分吗? 人性趋善,就象水向下流一样。 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这里,告子把人性比喻成急流的水,孟子针锋相对,把人性趋善比喻成水之趋下。 从而得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结论。 第二种方法:经验法。 孟子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通过大家熟悉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体验来证明人都有同情怜悯之心,都有仁义礼智四心,从而来证明人性本善,其论证大量引用了经验层面的东西④ 孙旭武:《对传统人性论之争的反思》,《人民论坛》2017 第4 期。 。 并举例说,有人突然看到有个小孩即将掉到井里,自然会有惊恐同情之心。 排除了“内交于孺子之父母”“誉于乡党朋友”“恶其声”等原因,由此,孟子得出结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有四心,就象人有四肢一样正常。 第三种方法:类推法。 孟子根据人们在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颜色有相同的美感,推出人心共同喜欢的东西、能发生共鸣的东西,是仁,是义。 孟子坚信人性是善的。 在人性方面,尧舜不比一般人多些什么,可以说,和一般人是一样的,普通百姓的人性和圣王尧舜的人性是一样的,“尧舜与人同耳”,从而得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结论。 尧舜给我们树立了道德目标,我们只要照着这样的目标去做,也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四、何以为善

孟子突出和重视“不忍人之心”,并赋予它形而上学的先验性质。 孟子对“不忍人之心”做了合理解释,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也即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用“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来说明何谓不忍人之心,从而说明人性善的问题。 当有人看到一个小孩靠近井边,眼看就要掉到井里的时候,他的内心自然会萌发恻隐之心,自然也会做出救小孩的行为。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讨好小孩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邻里朋友当中获得赞誉,更不是讨厌小孩而要避免小孩的哭声,而恰恰是人性善的自然流露。 所谓“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心看到别人遭受苦难的同情心。 这种不忍人之心、同情心,是人人具有的。 “不忍人之心”具体表现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主要指人的同情心。 人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就是具有同情心,不忍心看到别人遭受苦难。 有了“恻隐之心”,人与人之间更容易沟通、融合,心与心才更容易走近。 羞恶之心,主要指人的道德责任,就是知耻之心或者说愧疚之心,是人在自己做错事之时,进行的自我反省、自我羞耻、自我补救。 羞恶之心所指的方向是自我。 人对于自己的过错会有一种羞耻感,对别人的过错产生的憎恶感,就是“羞恶之心”。 有了“羞恶之心”,人才变得有自己的人格,才会更有尊严地生活,才能改行从善。 辞让之心,主要指人的恭敬礼让品质,就是对别人的谦让和尊重。 人不仅要自尊,得到别人的尊敬,维护自己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尊重别人,对他人谦让和尊重。 是非之心,主要指人对是非善恶和各种行为的道德判断。 人应该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应该有好善恶恶的情感,这就是“是非之心”。 有了“是非之心”,就能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而不会走错路、走弯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恻隐之心是四心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四心的基础,对其他三种有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孟子之前的“心”,主要指情识之心,心有认知作用,能表达耳目口鼻之欲。 孟子则对“心”赋予了道德功能,在“心”的活动中找到了道德的根据,“心”成为道德主体,是道德之心。 孟子的观点对中国的伦理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代的理学家亦在此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存心养性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君子与一般人的差别,在于是否能做到存心,在于他们所存的“心”不同。 心是非常难以管理的,它随时都可能跑出去,而且不知道会跑到那里去① 陈战国:《先秦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227 页。 。 君子心里存的是仁,是礼。 君子之所以能高于庶人,在于君子善于存心,能保存好仁义礼智之心,就成了君子,否则,就是庶人。 君子是童心未泯的人,是具有淳朴之心的人。 只要保住原有的赤子之心,就能成为有德之人。 修养德行是要保护先天的本性不受污染。 保持人善的本心,滋养人善的本性,以此来侍奉上天。 “存”“养”“事”是对人的行为要求,是自身修养方面的道德自律。 学问的根本宗旨不是别的,仅仅是将丢失的善心找回来,复归于善。 在孟子看来,学问之道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进行自我修养,保持和恢复本来的善性。

心善,是“可以为善”,并不是“必然为善”。社会生活中为什么总有一些恶人? 为什么会有坏事、恶事发生呢? 是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四端”,没有良心本心呢? 孟子对此的回答是:“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才,是资质、材质、材料的意思,是人的一种能力。 孟子认为,性善与后天的材质、才能没有必然的联系② 戴兆国:《孟子性善论与康德善良意志之比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5 期。 。即便有的人性不善,有的人行为如禽兽般,那也不是“才”的问题,也不能认为是他们的材质出了问题,这不是他们的本性,不是道德主体的原因,而是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现实生活中,“才”主要指人“心”,关键要对“心”加以滋养和养护。 孟子的人性善理论,是从人的材质方面看的,看材质的性质如何。 从性质上看,人性是善的,人具有禽兽没有的材质——心。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先立其大

大体的作用大,能决定人生的价值。 小体的作用小,不能决定人生价值。 大体决定和制约小体。 良心本心决定了食色利欲,是成就道德的基础和根据。 一个人如果良心本心充盈整个生命,就能达成仁义,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相反,如果沉溺于食色利欲,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沦为小人。“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孟子·告子上》)价值大小、分量轻重不同,君子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注重重要的、大的。 大体占据了主要位置,成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就会实现道德幸福。 如果小体占了上风,利欲幸福充满了生活,则难以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孟子承认两种幸福,重视道德幸福,这是保持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 尽管在实现道德幸福的过程中要牺牲一些利欲幸福,过程愈是艰难,遭受的痛苦愈多,道德幸福就愈有意义。 孟子还以身体做类比,认为虽然各部分都应爱护,但是重要程度不同。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爱护,每一部分都爱护就会注意保养每一部分。 衡量他保养的好不好的标准是,看他注重身体的哪一部分罢了。身体分为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小的部分和大的部分。 不要因为小的部分损害大的部分,也不要因为次要的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 如果一位园艺师,舍弃梧桐梓树而去种植酸枣荆棘,就不是好的园艺师。 如果因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了肩头脊背,蒙在鼓里却不知道,一定是个糊涂透顶的人。 孟子指出了“贱场师”和“狼疾人”的错误在于,舍弃梧桐梓树而种植酸枣荆棘,舍弃肩头脊背而保全手指。

基于此,本文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以下称“我馆”)2014—2018年的流通借阅数据为对象,通过数据挖掘出读者类型、专业类型与书目借阅册次、荐购册次、预约册次之间的关系分布,得到当前读者借阅需求的分布状态,引出读者参与图书采访的重要性,进一步为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提出建议。

(三)切己自反

切己自反是体认自己良心本心的重要方法,是践履性善论的关键一环。 孟子称之为“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耳朵和眼睛不会反思良心本心,心的作用是反思。 只有认真反思才能得到良心本心,不反思必然得不到良心本心。 要得到良心本心,就要反求诸己,寻找自身的原因,为此就要自反、自得。 自反的过程是一种思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在孟子看来,存夜气是反思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助于发现良心本心。 要真正切己自反,需要排除外界的干扰。 就常人来说,日间事杂易受干扰,意志不够强,心境烦乱,难以平心静气,不利于自反。夜间无物干扰,由外至内,路途畅通,能静下心来,思虑一番,想些问题,有助于得到良心本心。

(2)专创型师资的实践平台。①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大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的力度,在此过程中强化师生的创业实践水平;②充分利用学院的众创空间,与实践意愿强的创业团队一起开展创业实践;③产教融合中,深入挖掘广西的地域、民族特色资源,结合合作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情况,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教研实践链条;④充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本着服务社会经济的使命,加强横向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工作,强化教师应用能力。

五、性本善的意义

性善论是孟子的首创,他提出的人性本善思想,是儒学发展的一次重大理论飞跃,经过长期岁月的积淀,成为中国传统人性理论的主流,是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性规律。 性善论不失为社会批判的利器,避免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丧失了应有的德性,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理论根据。 性善论以善为教化的前提,规劝人们扩充善端,行为善事,成为善人,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融入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显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性善论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行善积德,树立做好事的信念,即便不能名垂千古、美名远扬、成圣成贤,也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价值。

(一)性善论开创的心学系统,对健康向上、勇于担当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先秦时期各种不同的人性理论,谁占据了主导地位,会造成不同的社会后果。 告子人性论缺陷极大,特别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有所缺失。 孟子提出性善论,把人性理论与社会进步有效联系起来,主张好善恶恶,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第一次明确了良心本心在成就道德中的作用,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开创的仁学体系。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良心本心,人人具备诚善之性,这是求善去恶的宝贵资源。经过孟子性善论的阐发,人们懂得了自己拥有一颗良心本心,懂得了人与禽兽的差异,懂得了仁义道德的真正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善”的内容会发生变化,标准也会些许调整,但好善恶恶、积极向上的核心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

虽然说在UGC模式下,新闻内容质量无法得到完全保障,但是优质UGC内容可以成为报业企业在竞争中无法比拟的优势资源。2017年,各报业机构开始通过各种措施引入优质UGC。2017年,今日头条推出“千人百万粉计划”、一点资讯“百校万人计划”等圈地了一批UGC。而依托于传统报业的“澎湃新闻”“封面号”“九派号”等都是采用了UGC+PGC的模式,在保证高质量的专业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引入用户对内容的反馈作为补充。

(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当政者的暴政,为推行仁政提供了理论根据

孟子生活在诸侯混战的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生灵涂炭,兼并战争不断。 诸侯间的战争规模、频率、持续时间前所未有,百姓的生计维持艰难,生命难以保证。 孟子详细描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他对统治者的凶残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对民众遭受的苦难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对统治者“疱有肥肉,厩有肥马”与老百姓的“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形成的鲜明对比深恶痛绝,对争地、争城的武力称雄现象感到非常愤慨,对全面战争、草菅人命的行为进行了公开指责,认为好战者的罪行不足以宽恕,主张施以最严厉的刑罚。 孟子甚至对梁惠王没有人性的做法进行了公开谴责,表达了尊王贱霸、与民同忧同乐的政治立场。

孟子希望诸侯能一统天下,使百姓过上太平安康的生活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仁政的社会政治理想。 仁政是与暴政、虐政相对的政治状态。孟子心目中的仁政,主要内容是制民之产,使七十岁的老人能穿上丝绸衣服,吃上肉,百姓不挨饿受冻,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重视百姓的教育,对他们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在孟子看来,人性善,不仅是普通百姓修身养性的法宝,也为君王实行仁政提供了可能。 有了“不忍人之心”,将“不忍人之心”推广,才有“不忍人之政”,“仁政王道”才能水到渠成,才可能一统天下。 正是有了人性善的理论基础,君王才能“保四海”“安天下”,如果做不到人性善,“事父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完善了儒家仁学理论,对未来道德理想进行了善与美的科学建构

仁在孔子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对仁进行了丰富而详细的论述,在孔子看来,“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面甚宽,仁兼含诸德,孝、悌、忠、信、恭、勇等范畴都是它的内容。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还有修身的意思,兼具人本哲学的概念。 孟子以孔子为基础,对“仁”进行了新的诠释。 仁,是上天最尊贵的爵位,是人们安家定国的根本,是道德主体自身的价值,是人的一种精神家园,是道德主体灵魂的安宅。 仁是一种同情心,是人内心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孟子揭示了仁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探求了仁的心理基础。 孟子把仁看做人的本心,指导人们用反求诸己的方法获得仁,仁在于个人自身,这是孟子对孔子仁学的重大发展。

自1961年Guthrie开创新生儿PKU筛查以来已经有50余年[1]。实践证明,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儿童智能低下的第三级预防措施,对提高人口素质有积极的意义。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始于2000年,从开始的2项疾病的筛查(CH、PKU)到目前的26项疾病的筛查,12年来本市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率呈逐年增高,自2010年以来稳定在98%以上。2000-2012年本市CH发病率为1/1 576,与浙江省的1/1 435[4]相近,而稍高于全国的1/2 178[3]。

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未来社会道德上的理想人格和完美典型,作为做人的最高标准,指引了未来社会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关系,这是对未来社会道德生活在善与美方面的科学建构。 仁的体系中,有不同的层次。 仁对物、对民、对亲有不同的态度,亲亲、仁民、爱物是三个不同层次爱的情感。亲亲是仁的基本内容,是人对于亲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由此推开,移于他人、社会,乃至于爱物。 因对象的亲疏远近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这是一种由自己推及他人、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爱人到爱物的过程。

以雷达所在位置为原点,在纵平面上,目标位置信息主要由观测距离r以及俯仰角θ来表征,其中观测距离标准差为σr,俯仰角标准差为σθ,则对应的协方差矩阵为

(四)确立了道德评价的标准,为加强道德自律提供了依据

良心本心不仅是人原本具有的,而且是判别是非的道德准则。 一切事物,以良心本心为准则,如镜照物,湛然明了。 如若良心本心的道德准则能内在于己,则会心中有义,心知是非。 孟子关于人性的理论,使人们从道德的角度,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分析、评价人们的行为,激发人们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向善的愿望,人们可以依据标准规范、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道德素质,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

人性善的理论,使人们相信自己有善的根苗,容易形成强烈的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作为主体内在的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取得行为与信念的统一,从而有利于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道德实践,只要自己坚持不懈,长期努力,就能发展成仁德,从而改善个体的道德行为,扬善抑恶,净化社会风气。人异于禽兽的地方,在于人有仁义礼智四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能力,有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应该追求真善美,追求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追求道德幸福,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仰俯无愧的程度,实现人生价值。 同时,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人的自觉行为。 人处于现实的道德关系中,要受到各种情欲的困惑,我们应该在道德实践中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抵制各种诱惑,培养道德理性。 应该反求诸己、勤于自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摆脱和减少兽性,增加人的社会性,加强道德自律,实现道德自觉。

(五)有效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为提高人们道德修养提供了基本方法

孟子认为,四端是善的端苗,而不是现实的仁义礼智四德,四端要变成四德,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修身养性是把内在的道德潜能转化为现实道德品质的重要一环。 修身养性,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目标和理想抱负。 他的反求诸己和存心养性的修养方法就是其中重要的并切实可行的修养之道。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爱护别人却得不到亲近,管理别人效果却不好,以礼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的回应,所有这些自己的所作所为效果都不理想的,都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反思自己的做法。 通过反求诸己,可以发扬优点和成绩,改正缺点和错误,衡量自己行为的对与错、得与失,取得经验教训以便扬长补短。 竭尽人的善心就会知晓人的本性,知晓了人的本性就懂得了天命。 保持善心,滋养善性,以此来侍奉上天。 无论寿命长短都一心一意不改变,修身等待天命的安排,这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善心善性,是天赋予的,但应该做好存养工夫。 存心与养性实为一事,都是为了保护已有的仁义礼智之心免受伤害,把见端甚微的善,好好的培养起来,使其枝繁叶茂,发育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这种存养工夫,是进行自我道德修炼的过程,也是对天尽的人道。 道德修养可以使我们心怀坦荡,充分挖掘善的可能,通过不断的培养、扩充,使之由先天的可能变为后天的现实。

中图分类号: B22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3828(2019)04-0050-07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19.04.07

收稿日期: 2018-10-17

作者简介: 刘书正(1969—),男,山东招远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越)

标签:;  ;  ;  ;  ;  

性善论:孟子伦理思想的道德基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